煙臺500億民生賬單“晒幸福”改善民生把錢花在“刀刃上”

煙臺公共財政導向,寫好一個大寫的“民”字。來自市財政局的最新統計披露顯示,今年1—10月份,全市民生投入505.3億元,佔財政支出比重達到78.4%,比去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

統籌資金7700萬搭建創業服務平臺

“通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煙臺啟動了新一輪創業帶動就業工程。”提及煙臺全面落實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統籌安排一般公共預算和失業金7700萬元,搭建更加有效的創業服務平臺。據統計,截至目前,已經對28個符合條件的“四型就業社區”進行獎補,扶持“4050”等困難群體就業2000多人,職業技能提升培訓4000多人。

與此同時,煙臺財政支持引進高層次創新平臺,吸引各類人才來煙臺創新創業,一旦高創園被認定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創業示範園區,按省級規定標準給予1:1市級建設獎補;被認定市級基地和園區的給予100-3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並對入園的高端人才及所創辦企業給予創業資金扶持、房租減免、融資支持等政策。為9個市級創客空間撥付獎補資金85萬元。

在建立農民工工資應急週轉金制度方面,煙臺出臺《煙臺市農民工工資應急週轉金使用管理辦法》,確定週轉金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市級不少於500萬元,縣級不少於300萬元標準配備,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補助資金6640萬支持400萬人參加醫保

記者瞭解到,在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險制度體系方面,煙臺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下達基金徵繳獎勵專項資金190萬元,促進職工應保盡保、基金應收盡收。將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於100元提高至118元。轉發了《山東省職業年金管理及投資運營實施辦法》,及時將6.2億元市級職業年金撥付至基金歸集賬戶,穩步推進職業年金管理運營各項工作。

在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上,煙臺市級下達補助資金6640萬元,支持全市400萬人參加居民醫療保險。將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450元提高到490元。將職工醫保基金一個醫療年度內的最高支付限額由18.5萬提高至25萬。居民醫保基金一個醫療年度內的最高支付限額由14萬、17萬分別提高至18萬、22萬;

與此同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將一級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提高3%,二、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不變,引導患者小病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從今年6月30日起在全市啟動實施職工長期護理保險,按照每人100元籌集保費,為長期處於失能、失智的參保職工提供保障。

安排資金6120萬保障特困人群基本生活

在健全社會救助制度上,煙臺統籌安排資金6120萬元,支持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全力“兜住”全市13萬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籌集醫療救助資金5640萬元,推動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管理系統在全市範圍投入使用,讓困難群眾“少跑腿、少花錢”,不斷提高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水平。

記者同時瞭解到,為落實特殊群體保障政策,煙臺下達市級補助資金2.3億元,確保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金、義務兵優待金和軍休幹部死亡撫卹按時發放。落實優撫對象撫卹及生活補助、農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補助、隨軍家屬生活補助等提標政策,不斷完善撫卹定補優撫對象醫療補助分級負擔機制。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籌措福彩公益金500萬元,加大對困難縣市區的補助力度。安排資金400多萬元,扶持殘疾人從業脫貧1000戶,扶持就業扶貧基地10處;實施春苗陽光工程,對199名腦癱、聽障、智障、自閉症兒童孩子進行搶救性康復救助。

為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煙臺制定出臺《煙臺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規範和加強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資金管理,下達資金4342萬元,支持芝罘區、福山區、萊山區、牟平區、萊州市5個試點縣市區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工作;下達1500萬元,支持市老年福利服務中心三期建設。實施民生綜合保險。由政府出資2431萬元為全體居民統一購買保險,對因自然災害、火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和住房損失進行賠付。截至目前,受災群眾獲得賠償2897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