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卖粉一年销售高达2亿,这个北大生是如何做到的?

在大众的眼中,米粉一直被认为是桂林的米粉,不过桂林米粉一直是以低端消费市场为主,在产品品质和品牌的塑造上也没有什么层次,在市场上也没有形成什么独立的大品牌。

靠卖粉一年销售高达2亿,这个北大生是如何做到的?

不过,在北京有一家叫"伏牛堂"的牛肉粉的店不仅在北京成为了高端米粉的代名词,该产品在双十一上售卖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0万元。同时,这家店在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估值一个多亿,现在一年的营业额更是高达2个亿,并且店面仅有20家。

靠卖粉一年销售高达2亿,这个北大生是如何做到的?

这家伏牛堂牛肉粉店的创始人叫张天一,出身在湖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90后。当时,北京还没有出现有品牌力的湖南牛肉粉店,身为湖南人的他准备用家长的牛肉粉来进行创业。因此,张天一与他的3位同学在东拼西凑了15万之后,在2014年4月将第一家门店在北京东三环一个特别偏僻的地下商场开了起来。

靠卖粉一年销售高达2亿,这个北大生是如何做到的?

在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商场的人流量都很少,所以伏牛堂的生意也是凄凄惨惨,于是张天一开始利用微博打广告。因为伏牛堂的定位是做正宗的湖南牛肉粉,所以它的首要客群就是在北京的湖南人。因此,张天一的目标就是寻找到在北京的湖南人来提高伏牛堂的知名度。

靠卖粉一年销售高达2亿,这个北大生是如何做到的?

对此,张天一还特别设定了三个搜索目标:在微博上搜索北京;搜索湖南;搜索出来的用户,粉丝数量要大于一千。最后他找到了符合条件的2千个微博用户。 由于没有客流,门店相当于每天都是废弃状态。于是张天一就请这些人来店里吃牛肉粉,让他们参与到门店产品测评和研发中来,而吃过的人就会在微博上分享给自己的粉丝,说这家的米粉味道不错,可以去试试。

因此伏牛堂这个品牌名逐渐被打响,在两三周后,伏牛堂门店便开始人流不断。正是靠着微博的引流,伏牛堂被视为与黄太吉、雕爷牛腩等齐名的互联网餐饮品牌,并获得了险峰华兴、IDG、真格基金的投资。

靠卖粉一年销售高达2亿,这个北大生是如何做到的?

伏牛堂在有了客流量之后,打磨产品便成了第一件大事。一碗牛肉粉的核心就是米粉,所以伏牛堂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优质的大米做出来的米粉才是最好的。除了做好米粉,牛肉也是牛肉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肉的选用上,伏牛堂也花了很大的功夫。

如今的伏牛堂已经在北京、天津拥有了20多家门店,年销售额高达2亿元。现在,伏牛堂开始涉足餐饮新零售,并与每日优先、盒马鲜生、全家等进行深度渠道合作,在未来,伏牛堂很可能会成为最值钱的湖南牛肉米粉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