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圖為均峰寺舊大雄寶殿牌匾,“顯蓋紫雲”為文天祥手書)

三明均峰寺位於夏陽鄉紫雲臺之最高峰,海拔1067.5米。因存有宋丞相文天祥的墨跡——一方寫有“顯蓋紫雲”的大匾而聞名。可謂是深山藏古寺,因處深山之巔,除了節日時分,其餘常常是“禪門深鎖聲寂寂”。均峰寺處在享有“綠海雲都”美譽的均峰山,它的美麗與古樸一定能讓你體會到“均峰妙景迷墨客,綠海古寺藏佛緣”之意境,是城市居民避暑納涼、淨化身心的休閒勝地。

因為這裡是福建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平時保護區管理局的人員經常深入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也早已深入人心。我佛慈悲,釋廣能師傅便好好款待這隻小生靈。因得天獨厚的環境和廣能大師的善舉,這裡會有珍稀鳥類出現。。。。。。。才有機會來到這裡——赴一場人與鳥的約會!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均峰寺原名“均峰庵”,位於明溪縣夏陽鄉紫雲村西南均峰山上,海拔1061.7米。始建於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距今已近800年的歷史。均峰寺雖歷經滄桑,幾經興衰,今天仍留有當年三位高僧的墓葬和相關摩崖石刻及原廟址周邊殘存的古磚石遺蹟。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至今還聳立在均峰寺的山門口的這棵大樹,就是被文天祥譽為神樹的紅豆杉。這棵巨樹,歷盡滄桑,曾遭雷擊,但鳳凰涅磐,如今枝繁葉茂,更加鬱鬱蔥蔥。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均峰寺重建,有此神樹在,前來朝拜的香客如雲,寺中香火益加旺盛。香客們對此樹敬若神明,都說在樹枝上繫條紅布條許個願,就會有求必應。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均峰寺古樹環繞在參天古樹間,特別寧靜。。。。寺廟住持釋廣能大師七十多歲,淳樸和善。大雄寶殿就是正殿,也有稱為大殿的。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據大師講:一天清晨他偶然發現漂亮的大鳥光顧寺廟 ,他們便施以稻穀,幾次下來,大鳥逐漸在早七時下午四時來吃食,最多時達到八九隻,後因相互掐架分群,最後,僅剩下一對兒鳥夫妻佔領山頭。經鑑定它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頸長尾雉。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廣能大師就是常年將稻穀、碎玉米等撒在這片空地上,一些鳥兒會經常光顧這裡,除了白頸長尾雉,還有黃腹角雉、灰胸竹雞等珍稀鳥類。在這塊空地的旁邊現在已搭設了隱蔽棚,成了拍鳥愛好者的寶地。。。。這裡的鳥一般早晚才會出現哦!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風塵僕僕,不想打擾大師的清修,寺內匆匆走過,就返回攝影隱蔽棚。意外的在石壁上發現一對正在交尾的“蛾”,花紋格外的立體、美麗!

一眾“鳥人”紛紛過來拍照留存!回來一查,才知道這是大名鼎鼎的“枯球蘿紋蛾”,這種蛾在臺灣阿里山地區被稱為「阿里山神蝶」,並傳言會在神廟聚集﹑顯靈。能見識到它們交尾也要運氣,據說枯球蘿紋蛾,羽化後次日即行交尾。交尾歷時多數為1天。雌蛾只交尾1次。交尾後即於當夜產卵。生物的多樣性真是奇特!交尾竟然歷時1天,難怪,這麼多人干擾,它們無動於衷!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言歸正傳,一番耐心的等待,在到底還來不來的煎熬中。“珍禽”,如期而至!

首先登場的是一隻黃腹角雉,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身上的花紋像一顆顆珍珠,立體而美麗!漂亮真漂亮!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黃腹角雉(學名:Tragopan caboti),別名角雞、吐綬鳥,全長約50(雌)~65(雄)釐米。為中國特產鳥。中國以外未見有分佈。(明溪被譽為黃腹角雉之鄉——均峰山國黃腹角雉數量是全國最多。)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黃腹角雉發情時雄鳥喉下的肉裙膨脹下垂,顯現鮮豔的硃紅色,翠藍色的條紋縱橫交錯,遠看好像繁體“壽”字,故又稱“壽雞”。頭上那一對翠藍色的肉角,挺直突出,更加鋥亮。所謂“角雉”,皆因那對肉角而得名,我們到的時間不對,據說再過3~4周就是黃腹角雉的發情期,那時就可看到翠藍色的肉角了。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黃腹角雉性好隱蔽,善於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叢和草叢中活動,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飛。但我們拍攝的那天,黃腹角雉竟然飛起來了,可惜只有一次機會,因天氣較暗,相機高感未能及時調整,快門速度過低,只剩上面一張勉強可看。追悔莫及!追悔莫及!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其中,還有一隻雌鳥。身上花紋的立體感也很強。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黃腹角雉在現場停留的時間並不長,吃了點東西,就陸續離開了。與此同時白頸長尾雉也亮相了。

白頸長尾雉是瀕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民間被稱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仙鳥”。去年以來,在明溪陸續被發現,據觀測,總數有400多隻。但因為見生驚警,能攝入鏡頭的非常少。而在均峰寺卻駐紮著這樣的“常客”!此消息一出,立即成為國內外重大新聞。短短數月內便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的科研工作者及觀鳥愛好者絡繹不絕地前來探奇。有來自全國含港澳地區的,還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白頸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 ellioti)大型雞類,體長81cm,體型大小和雉雞相似。為中國特有的世界受脅物種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白頸長尾雉 雄鳥頭灰褐色,頸白色,臉鮮紅色,其上後緣有一顯著白紋,上背、胸和兩翅栗色,上背和翅上均具1條寬闊的白色帶,極為醒目;下背和腰黑色而具白斑;腹白色,尾灰色而具寬闊慄斑。還是那句話:漂亮!真漂亮!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白頸長尾雉在現場停留的時間更短,雌鳥也沒出現,據廣能大師說:雌鳥在抱窩。希望能帶出一群小雉!

難得的機會。。。白頸長尾雉卻已輕輕的轉身離去。一片嘆息,但也滿足了,畢竟它來了! 想想過去,曾有人在山上守了幾天,也沒能見到它的尊容。

我們算幸運!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最後,出場的是灰胸竹雞。

灰胸竹雞(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為雉科竹雞屬的鳥類,俗名華南竹鷓鴣、泥滑滑、山菌子、竹鷓鴣、普通竹雞。灰胸竹雞相對較多,我們一般都拍過,但它既然出現,我們當然不會吝嗇快門!

這個季節,一起去三明均峰山,赴一場人與鳥精靈的約會吧!

均峰山保護區內除了保護對象為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灰胸竹雞外,還有白鷳、獼猴、穿山甲、南方紅豆杉、江南油杉、花櫚木、閩楠及其棲息地森林生態系統。

隨著天色逐漸暗淡!。。。。讓我再看你一眼這些精靈們!

別了,均峰寺!別了,均峰珍禽!夢魂牽繞,我想我還是會來!再來一次人與鳥類精靈們的約會!

謝謝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