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區塊鏈可能被黑的5個途徑


企業區塊鏈可能被黑的5個途徑


作者 / Maria Korolov 編譯 Charles

來源/計算機世界/2018年9月10日/第005版

網絡安全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企業區塊鏈。它採用了與比特幣一樣的加密貨幣技術。簡單地說,區塊鏈是對等各方共享的交易或者合同的列表,並被一些巧妙的密碼鎖定。不同於比特幣的是,區塊鏈能夠確保供應鏈的完整性,管理合同,甚至可以作為金融交易的平臺。

它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普及,以及應用了密碼學及其分佈式特性,向其支持者們表明,區塊鏈是我們當前很多網絡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Akamai目前正在構建一個用於在線支付的區塊鏈網絡。Akamai實驗室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Andy Champagne說:“區塊鏈本身就是一種安全技術。它確實是以安全原則為基礎的。”Champagne說,關於比特幣交易遭黑客入侵的新聞一般與開放的、公共的網絡有關。在這些網絡中,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一個節點,但企業區塊鏈項目與公共網絡的不同。他說:“企業區塊鏈通常是需要獲得許可的區塊鏈。有一組節點,但節點是私有的,並且通過一組安全周界來限制企業中各類人員對這些節點的訪問。”

Kudelski安全公司的首席技術官AndrewHoward證實說,這不僅僅是炒作。即使它不是靈丹妙藥,區塊鏈的好處也是實實在在的,這一技術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他說:“理論上,基本概念是非常抗攻擊的。從學術角度來看,區塊鏈很有意義。如果實施得當,它們很難被攻擊。”

雖然區塊鏈可能是黑客難以攻擊的目標,但也並非無懈可擊。很多安全專家警告說,區塊鏈的實施使企業面臨需要儘快重視起來的各種各樣的風險。

加密貨幣犯罪是大買賣

目前還沒有任何針對企業區塊鏈項目的網絡攻擊報道,但這主要是因為該技術仍處於開發或者試點階段。對公共區塊鏈項目的攻擊已經非常常見了。

據Carbon Black公司稱,今年上半年,黑客們竊取了價值11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Carbon Black的安全策略師Rick McElroy說:“隨著網絡犯罪的增長,編寫惡意代碼的個人也越來越多了,而暗網為他們提供了完美的市場銷售渠道。”犯罪分子從這些攻擊中獲得經驗,並利用在地下擴散的工具,這些都可以用在企業攻擊犯罪活動中。

McElroy補充說,很多加密貨幣攻擊都不是針對核心區塊鏈技術的。相反,犯罪分子瞄準的是缺乏安全保障的交易以及個人和企業,他們沒有很好地保護好自己的錢包。他們還發起了中間人攻擊,將加密貨幣交易轉移到他們自己的錢包中。

在McAfee最近關於區塊鏈安全的報告中,很多這類問題都與最終用戶的安全或者實施問題有關,而與區塊鏈加密協議本身無關。企業項目也可能有實施問題,即使他們的被攻擊面範圍沒有公開暴露的那麼大。McElroy說:“對於任何想採用區塊鏈的企業來說,他們首先應該權衡實施的好處和成本,以及應用新技術的風險。”

考慮到這一點,以下列出了 5 個最大的區塊鏈安全風險:

1.進入區塊鏈交易時發生人為錯誤

在某些方面,企業區塊鏈可能比公共區塊鏈更脆弱。廣為宣傳的區塊鏈的一個好處是非常有彈性的大規模分佈式對等網絡。如果一個節點宕機了,系統會繞過它,這樣就不會有故障點。如果有一個參與方想偷偷地把一筆不正當的交易記入到賬本中,但是在其他成員保持誠實的情形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如果有人犯了“誠實的”錯誤呢?

Sophos的首席研究科學家ChetWisniewski指出:“去中心化的好處是,如果沒有共識,就不能更改。因此,當加密貨幣交易出現了錯誤時,交易各方是無法撤銷它的,因為沒有中心的權威機構。如果你丟失了自己錢包的密碼,那它就永遠消失了。而在企業領域,這樣的情況極少會發生。”

當區塊鏈加密可以防止用戶改變歷史賬本時,系統通常被設置為參與方能夠添加新條目。對於企業項目,參與方通常是可信的夥伴,而不是隨機的公眾成員。High-Tech Bridge SA公司的首席執行官Ilia Kolochenko說:“如果受信任方被攻破了,那麼區塊鏈的安全性就不存在了。”

2.51%攻擊

更糟糕的是,如果網絡的大部分被攻破了,會怎樣呢?那麼,攻擊者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就是51%攻擊背後的理念。一名惡意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分子集團控制了系統中的大部分節點後,會強迫每個人都服從他們的意願。

對於比特幣,這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網絡上有這麼多的參與方。小規模的加密貨幣比較容易被攻擊,例如比特幣黃金。今年5月,攻擊者採用51%攻擊,獲得了價值18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企業區塊鏈項目的參與方通常比公共加密貨幣平臺的參與方少得多。ForeScout新興技術副總裁Rob McNutt說:“網絡規模越小,被攻破的節點數量就越少。如果一家銀行正在推出區塊鏈來處理交易,那麼節點的數量將遠遠少於公共網絡,因此可能被攻破的設備數量要少得多。”

企業部署可能更為同質化,因此,如果在一個節點中發現漏洞,則可以利用這一漏洞來攻擊所有其他節點。McNutt說:“在公共領域,人們下載不同的挖礦軟件,配置也各不相同。”

3.區塊鏈實施錯誤

區塊鏈項目漏洞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該技術是如此新穎以至於實施時容易出現錯誤。甚至核心區塊鏈加密技術也有問題。Wisniewski說,算法在數學上可能是正確的,但具體的軟件版本可能不是。

Wisniewski評論說:“如果你不能理解基礎數學,那你基本上就是下載了一個盒子,上面寫著‘魔術’,但不知道它能幹什麼用。我們在開源領域看到過很多次這種情況,人們依靠第三方的庫來處理這些事情,有人進入了Github並切換了代碼,六個月內都沒有人注意到。”

還有一個事實,即區塊鏈技術是如此新穎,Wisniewski說,“以至於根本不知道哪些錯誤不會發生。”他還補充說,“我們還需要正確地管理區塊鏈部署時的所有加密密鑰。很多企業甚至無法正確地管理他們的網站證書。”

企業區塊鏈也會像其他技術項目一樣,很容易受到很多相同攻擊載體的攻擊。CA Veracode的首席技術官兼聯合創始人Chris Wysopal介紹說,以網絡釣魚和欺詐為例。他說,他還沒有看到有針對企業區塊鏈的此類攻擊,這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很少有這樣的攻擊。這些攻擊在公共項目中是很常見的。他說:“我們看到了很多這類攻擊,有人假裝是收件人,攔截或者黑掉網頁,從而攔截交易。這不一定是加密貨幣,它可以是任何其他類型的交易。”

推出區塊鏈項目的企業應確定自己具備所有的基本知識,包括使用最新、最安全的軟件開發和審查過程,確保採用了多重身份驗證手段,並鎖定網站以防止網絡攻擊。弗吉尼亞州的網絡安全公司Merlin國際的工程副總裁Tej Luthra介紹說:“如果他們對跨站點腳本很敏感,那麼不管是私有還是公眾的都無所謂。所有那些在網絡安全領域普遍存在的攻擊,區塊鏈也容易受到這類攻擊。”

4.被攻破的智能合同

2016 年,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使用以太坊平臺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投資基金,這是一種區塊鏈版本,可以存儲智能合同而不僅僅是簡單的貨幣交易。據Gartner說,黑客們能夠使用智能合同,從系統中抽取出價值1.5億美元的以太幣。

Reason軟件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ndrewNewman說:“DAO案例已經成為一個典型的例子,讓我們記住,僅僅因為區塊鏈的某些原因而使用區塊鏈,並不意味著它本身就是安全的。”

現在,每個人都想使用區塊鏈。他說:“人們的想法是,利用對等分佈式賬本模型,那麼在其上實現的所有其他東西也將是安全的。顯然,這是一個錯誤的假設。實施起來未必能像它們所承諾的那樣安全和不出問題。”

智能合同對企業具有吸引力。它們在條件滿足時會自動執行,不能被拒絕。這也意味著要解決問題、糾正錯誤和反欺詐是極其困難的。例如,在編寫合同時很容易出現意外,所要求的條件會永遠不能滿足,也有可能交貨地址是錯誤的。

如果出現這類情況,錢就會被永遠鎖在區塊鏈裡。同樣,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去年秋天,有人不小心鎖定了多方以太坊合同,造成了3 億多美元的損失。

5.利用未檢測到的區塊鏈漏洞

目前,公共加密貨幣交易在區塊鏈生態系統中是最容易實現的。錢很充足,很容易得到,被抓住的幾率也很低。英特爾安全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Raj Samani表示:“犯罪團伙瞄準的是能夠獲得最大投資回報的領域。”

近期情況可能就是如此。McAfee公司高級威脅研究負責人Steve Povolny說:“這一行業現在太新了,以至於我們甚至沒有一個平臺來發現並報告與非加密貨幣相關的區塊鏈漏洞。”他說,大約有50家大公司表示,他們正在投資、收購或者實施區塊鏈技術。“我認為,我們在一段時間內不會真的看到有產品推出。”

這將隨著企業項目的上線而改變,這些項目涉及大量的資金,需要關鍵的基礎設施或者業務流程,涉及政治和軍事敏感信息。拉斯維加斯一家專門從事智能合同審查的初創公司HoSoo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Yo Sub Kwon說:“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將是漫長的學習過程。最先進入區塊鏈的大公司將首先有所體驗,並從中吸取教訓。”

沒有準備好迎接黃金時期

Verodin的行為研究部門負責人JamesLerud表示,目前,商業領域的區塊鏈是問題的解決方案。他說:“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想用區塊鏈解決問題的心態——讓我們儘快地部署一些東西。但這不是什麼高招。”

Lerud說,區塊鏈架構提供了不必依賴中間人而是通過共識達成信任的能力。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他說:“企業調查區塊鏈時可能在這方面出錯。人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人為地給它找一些問題。從技術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危險的階段。”

Maria Korolov過去20年一直涉足新興技術和新興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