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正文 ▾

貨郎擔,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遊走在農村走村串戶,挑著小擔搖著撥浪鼓賣貨的人的擔子。他們一根扁擔一對箱,一年四季走四方,以維持生活,艱難度日。箱內分上、下兩層,盛裝商品,上層是首飾細貨,下層是針頭線腦。箱蓋裡面還掛著幾排小巧玲瓏的雜貨。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兩箱各貼“招財進寶”、“四季發財”的紅色吉言。進村手搖一把鑼鼓相配的撥浪鼓,鑼鼓響處,婦女孩子一擁而來。什麼髮卡首飾、針線頂針、兒童雜耍、文化用具、衣帽鞋襪,琳琅滿目,盡現眼前,任人挑選,隨心買換。“貨郎擔”的稱呼,也由此而來。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於是,收頭髮、買頭髮、床單被套換頭髮……換針換線哩……一聲聲貨郎擔的叫賣,也成了孩兒時模仿的童謠,歌謠將我帶回了童年,勾起了那些和貨郎擔有關的兒時記憶,至今也令人們難以忘懷。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那時商品經濟尚不發達的年代,村裡人需要什麼生活用品,只能步行去集市上購買。貨郎便是村子裡流動的雜貨鋪,也是孩子們記憶中的第一位“生意人”。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那時候,走村串戶的貨郎是流動在鄉間的一道風景,一根扁擔挑起兩個貨箱足跡遍佈村裡的每個角落。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一聽到貨郎進村後“換頭髮……換花線”的吆喝聲,聽到那熟悉的撥浪鼓,就知道貨郎擔又來了!孩子們便瘋了似的圍上去。貨箱上蓋著一方玻璃,各種小商品分類放置於小方格里,花花綠綠的針頭線腦、糖果火柴……五花八門、琳琅滿目。儘管只是些針線、紐扣、頭繩、髮夾等小物件,但對當時交通閉塞、經濟落後的農村來說已經足夠讓鄉村人眼花繚亂了。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時常,人困體乏的貨郎也會向村裡人討碗水喝,熱心的鄉親還會送點饃饃給貨郎做乾糧。這些操著不同口音的貨郎,是村裡人瞭解外界的一個小窗口,貨郎的到來,給山裡的村莊添了新鮮的空氣,給村裡人的生活添了小樂趣,尤其給孩子們帶來了童年的快樂。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改革開放後,國家鼓勵村民幹個體,村裡相繼出現小賣部、百貨店和超市,漸漸地,賣貨郎好像一夜之間就不多見了,見到的貨郎更多是騎著自行車,車把子上綴滿琳琅滿目的廉價貨物,不是塑料用品就是極其便宜的鄉下人用的物品。


貨郎擔,記憶中曾遊走在徽州鄉村裡的雜貨鋪


貨郎擔消失了,撥浪鼓聲也隨之逝去。儘管如此,它們給大家童年時代帶來的樂趣和夢想,早已深紮在人們的記憶裡,如今回憶起來,那一幅幅久違的畫面,還是那樣靈動、那樣溫馨、那樣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