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12年前作为警卫战士时的余金涛(左一为余金涛)

在唐古拉山兵站里,有着一个默默奉献在高原十余载的老兵,他叫余金涛,贵州龙里人,上士军衔,2004年入伍,2009年入党,入伍12年来,他先后5次获得优秀士兵,3次优秀共青团员,1次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荣立个人三等功,在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一名共和国战士对于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余金涛在青藏高原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余金涛和战友们在一起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余金涛(左三)和战友们在兵站留影

生如夏花般绚烂,这是人们对生命最美好的追求,更是生命本身存在的一种力量。在这个“老高原”余金涛的身上便有着这样一种力量,兵站战友们把这种力量称为“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余金涛现任陆军青藏兵站部62218部队唐古拉山兵站一班班长,在他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股让人无法抑制的亲切感,这种感觉源自他脸上一贯的笑容,更源自他那颗不懈追求的兵心。“作为一名班长骨干,他在兵站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处处做表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战友学习。”唐古拉山兵站站长张海彬这样评价余金涛。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余金涛在“照料”兵站盆栽

“唐古拉”是藏语,意为只有雄鹰才能飞越的地方。这里峰峦起伏,平均海拔在5200米以上,暖季短暂,冷季漫长,年平均气温 -20℃左右,日照长,辐射强,蒸发量大,降雨量少,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缺乏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世称“生命禁区的禁区”。然而,这里却是青藏线的命脉,是往来青海与西藏的必经之地,于是,兵站的存在便显得异常重要。自从来到海拔近500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的第一天起,天生不服输、敢挑战的余金涛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极地炊事兵!十几年来他始终坚持从书本中学习,先后自费几千元购买了《大锅菜实用300例》、《高原菜肴烹饪技巧》、《实用烹饪100种》等几十部书籍和光盘,通过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学习,为自己打下了深厚的炊事理论基础。理论联系实践,进步才能更加明显。这些年来,他先后利用部队厨师培训的机会,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在不断练习和总结中创造和改良了肥肠鱼火锅、毛氏红烧肉、梅菜扣肉、余氏大盘鸡、小酥肉炒饭等十几种菜品,在接待过往汽车部队和驻训部队时受到了官兵们的广泛好评。他说:“能够让兄弟单位的战友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吃上可口的饭菜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看着一茬茬的汽车部队和驻训部队战友满意地离开兵站,我就有着一种存在感。”

“兵站,兵站,住宿吃饭。”这句话道出了兵站的主要职能。接待官兵住宿吃饭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唐古拉山兵站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里,一切仿佛变得困难了许多,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则更是给兵站官兵带来巨大的考验。2010年夏天,兵站突然接到保障驻训部队的任务,余金涛在班里大部分同志休假和参加驻训任务的情况下,带着仅有的3个战士挑起了接待300人就餐任务的重担,那段时间,余金涛和战友们每天需要工作15个小时左右,十几天下来,余金涛愣是瘦了十多斤。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就是那股不服输、不断追求的劲!

余金涛曾多次在单位组织的炊事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面对成绩,他笑了,笑得像个新兵一样。在成功的路上,他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他常说:“我的学历并不高,太大的本事也没有,但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炊事兵就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高原上什么东西都容易坏,要命的是经常找不到坏的原因,比如燃油灶常常因为缺少一个零部件而无法工作。余金涛不仅菜做得好,修起灶来也是一名好手。几年来,他在工作中仔细观察,不断总结,把自己练成了一名修灶专家。按他的话说,小到菜刀大到灶,样样都能搞一搞。凭着这个钻劲,他当兵十几年里先后修理燃油灶100多次,总结经验10余条,累计为单位节约资金数万元。由于工作出色,余金涛先后担任炊事二班和炊事一班的班长。在担任班长期间,他不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炊事技术传授给其他同志,更重要的是他在生活中成为了战士们的好班长、好大哥。

2013年雅安地震,他第一时间找到兵站雅安籍战士了解情况,当他听说该战士家中受灾严重的时候,马上从钱包里取出了两千多块钱,送到了这名战士手中。这些年来,他先后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贫困灾区的儿童捐款、捐物累计10000多元,他这份爱心深深地感染着兵站所有官兵;兵站有名新同志刚刚分上来,身体不适应,而且有很大的思想压力,没过多久就病倒了。余金涛得知这个战友是甘肃人爱吃面条,每天都专门给他做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亲手送到他的床前。而且一有时间还陪他聊天,开导他。连续几天以后,这名战士身体逐渐适应了唐古拉地区恶劣的自然气候,更重要的是他彻底摆脱了思想包袱,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了。

余金涛常对手下的战友说,尽管他热爱着唐古拉山的每一寸土地,但是总有一天他是要离开这里的,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学习炊事业务,等他脱下军装也便放心了。几年来余金涛带出了一波又一波工作标准高、干劲足、能吃苦、敢拼搏的高素质炊事技术兵,他所在的炊事班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十余次受到所在部队表彰,四十余人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话说回来,这一串串数字便是这个“老兵”扎根高原、赤诚奉献的见证。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余金涛和妻子王娇娇

「我身边的战友」余金涛:唐古拉山不灭的力量

余金涛和家人在一起

军人的恋爱和婚姻实属不易,高原军人的家庭更是难上加难。余金涛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儿子刚刚出生还未满月,2岁大的女儿也因为与自己不常见面而变得生疏了许多,余金涛的妻子王娇娇是一家地方医院的妇产科护士,一个是“白衣天使”,一个是“绿衣卫士”,两人常常因为工作原因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而只能把孩子送到老人家里,一提到家庭,余金涛便变得沉思了许多,这是余金涛的痛处,同样也是所有高原军人的难言的痛。

“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社会安宁和部队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这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等功臣韩生峰的人生信条和奋斗目标,而他正是在唐古拉山兵站里默默地烧了十几年的锅炉。在唐古拉山兵站的十二年时间里,余金涛始终告诫自己要向前辈韩生峰学习,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唐古拉山兵站。十二年的风霜雨雪让余金涛这个七尺男儿的脸变黑了、头发稀疏了、指甲也凹陷了,几乎所有的高原不良反应都无情地落在了他的身上,但无论是兵站的战友还是上线执勤的官兵,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始终微笑相迎,以诚相待。他那颗勇于拼搏,不断追求的心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成为了唐古拉一种不灭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