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职场坏话”

茶水间里A 正对B 说C 的坏话,殊不知C 正好从门口经过——电视剧里的桥段,现实职场中并非不会遇见。为什么人会对说坏话感兴趣?

心理学的理论认为,说别人坏话是一种攻击行为。任何一种动物,因为同类竞争或者自我防卫,都具有攻击的本能。在这一点上,人类也具有相同本能。但是现代社会中,暴力攻击是违反社会准则的。所以比起暴力,人们更倾向于频繁地使用“说坏话”这种语言攻击。面对面的发泄可能招致对方猛烈反击,向第三者倾诉反而还会得到同情或赞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更让人安心,也更容易得到满足。

如何应对“职场坏话”

既然对他人发表看法或者谈论他人很普遍,那么被别人评判或者谈论也会很普遍。

在职场上,直接或者间接听到别人说有关自己的话,有时候可能并不十分“坏”——没有涉及到揭露你的短处、嘲讽你的作为、损害你的名声——这些只是闲话,或者说的人的出发点根本不是针对你,但是你听在耳里总觉得不是好话。再反复琢磨一下,“那人是在挑拨我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吧!”你又恍然大悟了。

雪儿·黛尔提供了四种应对“职场坏话”的方法:先检讨自己;问清楚原因;委婉地警告;向老板报告。

所谓先检讨自己,也是一种对健康的职场心态的考验。另外,如果那些只是闲话,或者根本并非针对你,而你在反复琢磨之后还得出对自己不利的结论,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了?

反应时间:1 至60 秒

张志峰承认自己是容易激动的那一类人。一次跟其他部门的同事聊天,那位同事说起一个项目,言语中带着批评的意思,但是他不知道其实这个项目张志峰也参与了,结果招致了张志峰的出言反击。事后,张志峰觉得同事说的也不无道理,项目的操作的确存在问题。他有些后悔自己当时的冲动,毕竟同事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弄僵不好。

如何应对“职场坏话”

点评:听到说自己的坏话后,愤怒之下立刻做出来的回应,多半可能会缺乏理智和礼貌。许多人在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或者闲话的第一时间都会有一些情绪化的反应。这也正常,但如果以一个职业人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不妨让自己情绪化的部分尽量减到最小。注意两点:不要情绪化,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一旦情绪化了,就无法再予以沟通了;也不用整天惦记着这些“坏话”,否则就让自己陷入进去了。

反应时间:24 小时之内

在现任的职位上工作不到半年,曾嘉文就遇到了她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坏话。一位同事告诉她有人抱怨她的工作表现,这让她备感委屈。后来她找机会与据说抱怨她工作的那位同事沟通了一下,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而询问其他同事,也证明之前告诉她的同事所说并非事实。

点评:24 小时之内的这段时间是可以让自己冷静下来,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的阶段。事实是否如人所言,或者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询问一些第三、第四方的说法,而不是听信单一消息来源。因为信息经过传递往往会有变形。

之后,你判断是否需要做出回应,而其方式也视“坏话”的性质有所不同,如果是原则问题,对你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那么就要考虑慎重回应。

如何应对“职场坏话”

反应时间:长期

作为一个工作超过5 年的职场人。季军曾经收到过同事错发的短信,内容是关于自己的坏话,因为觉得内容无伤大雅,他也觉得没必要令大家尴尬,就选择当作没收到。但是,当有同事三番五次对他的工作态度恶意中伤时,季军就必须站出来严肃应对了。他向上司反映,请求得到公正对待。

点评:尽管很多时候,“被说坏话”的这件事会带有个人感情、个人恩怨在里面,但是,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还是应该以一个职业的态度和固有的原则来对待它,毕竟这是一个职场中的常见问题。在职场上,需要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如果真的因他人的中伤而受到什么损害,那么就要想办法为自己争取到好的补救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