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海下88米深处待了三年,成就了这条全国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他们在海下88米深处待了三年,成就了这条全国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轰隆隆”

2018年11月6日,

青岛胶州湾湾口海平面下88米处,

伴随着阵阵轰鸣,

过海隧道最后一层“窗户纸”被捅破,

我国最深的海底隧道——

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正式贯通,

这也是我国目前建成的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他们在海下88米深处待了三年,成就了这条全国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全长8.1公里,起自西海岸瓦屋庄站,沿既有的胶州湾隧道东侧向北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后,接入青岛主城区团岛贵州路站,是国内最长的地铁区间隧道;区间线路纵坡呈"V"字形,海域段长度约3.49公里,最深处距海平面88米,最深处比胶州湾隧道还要深。

他们在海下88米深处待了三年,成就了这条全国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在爆破的一刹那,王占海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位中铁十八局青岛地铁1号线项目经理部的总工程师,已经有三个春节没回过家了。

穿越18条断裂破碎带

太阳照在海面反射着光芒,潮水拍打着礁石,站在青岛市主城区西南尽端——团岛向西望去,一艘船缓缓驶过胶州湾湾口。巨轮之下,由11条河流注入的淡水与黄海水进行着交汇,泥沙俱下,淤积在40多米深的海底。

他们在海下88米深处待了三年,成就了这条全国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王占海站在斜井入口

王占海出生于1979年,黑龙江人,大学毕业后参与过赤通高速、泉三高速、青银高速等多个项目的建设。2015年6月,王占海被调入项目部担任副总工程师。那时他刚刚完成另一个项目,接到通知,背着行李就来了。

刚到时,王占海和同事们的脚下还是原胶州湾公路隧道开挖后填埋的礁土,站在斜井入口,他一脸憨笑:“我们相当于是从海上进洞,涨了潮,基坑就没了影。”为解决此问题,他们先打了一圈止水墙,再在止水墙内侧打了一圈高压水泥旋喷桩,深入基岩面1m以下,构成密闭的止水帷幕之后进行作业。

海底施工,不确定性很大,尤其是会遭遇各样的断层和不同变化的地质,过海隧道穿越18条破碎带,其中海域段穿越4组14条断层破碎带(岩石破碎、地下水量丰富的复杂地段),地质情况复杂。

复杂的地质环境给施工团队带来许多考验,而施工人员综合各种技术手段,一 一解决,确保了工程安全。“隧道在设计阶段就采取了降低标高的方式尽量规避破碎带的影响,从而避免塌方隐患。”中铁三局青岛地铁1号线项目经理胡红星说,海底隧道标高越低之处,地质条件相对越好,所以综合考虑后,形成了现在的设计、施工方案。

使用“内窥镜”预判岩层情况

从海底再往下四十多米,则是由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等岩石构成的坚硬海床。亿万年来,由于地壳变动,岩层相互挤压,中间形成比较脆弱的地方,俗称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和海水直接连通,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渗漏、突水,安全风险等级为Ⅰ级。

他们在海下88米深处待了三年,成就了这条全国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海平面下88米,工人们正在工作

“常规的地质勘探,只需要用2-3种手段判断即可,而我们综合使用了6种方案,远近结合,相互验证,力求对前方的岩层进行一个全面准确的分析。”胡红星说。

“我们引进了多功能地质钻机,这种钻机就像坦克一样,前面的钻头可以进行超前地质钻孔取芯,同时结合孔内高清摄像仪直观观察到工作面前方地质情况,观察分析软硬岩层分布情况、裂缝情况、夹层泥土分布位置及渗水部位,就像医生使用的内窥镜一样。”胡红星说。

超前地质预报数据为工作面开挖提供有力的依据,做到以数据指导施工,信息判断施工,及时准确的调整施工方案和现场作业方法。

一旦发生坍塌、涌水,跑都跑不了

在项目组,除了王占海、白智宇这样资深的员工,更多是在一线的新人。李鹏超就是其中之一。

李鹏超是个90后,201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铁十八局工作,7月被分配到该项目部。虽然专业对口,但复杂的工程让刚来的他一脸懵,发现跟书本上讲的完全不一样,只能一点点学,看图纸,上工地转。

他清楚记得,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冬天。那时特别冷,尤其是凌晨3、4点的时候,穿着棉服、戴着手套值班,就在现场盯着,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一值就是12个小时。

生活环境的不同,也是李鹏超要克服的一大障碍。“第一次看见大海,怕水,不会游泳。”他说,海底岩层存在裂隙水,有时打探水孔会有特别大的水流,像自来水管那么粗,而进入海域段正式施工时,遇到水大的时候更害怕。“隧道那么长,一旦发生坍塌、涌水,跑都跑不了。”

他们在海下88米深处待了三年,成就了这条全国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工人们在海平面下88米处工作

为了克服自己的恐惧,李鹏超经常向前辈请教,得知海底岩层相对来说比较硬,裂隙水一旦流完即停止,便慢慢打消了自己的顾虑。经过三年多的锤炼,李鹏超从技术“小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主管,时间还“磨”掉了他头顶的头发。

中铁三局青岛地铁1号线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龚丽娟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大学生普遍接受不了这种工作环境,“有些毕业生进入隧道,听见炮响,就辞了职。但留下来的,都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

11月6日上午,海平面下88米处的海底隧道区间,随着爆破声响,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正式贯通。

四天后,站在海底隧道贯通处,王占海打着强光手电,检视着岩壁的情况,他感慨道:“后面的任务还艰巨,继续吧!”

重要意义

11月6日,地铁1号线过海段贯通。这条长度达8.1公里的过海段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地铁区间隧道,建设历时三年,跨越重重艰难险阻,其贯通标志着地铁1号线这条贯穿青岛南北的“大动脉”向正式开通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而由它所牵起的东西两岸联系也将愈加紧密。

据了解,青岛地铁1号线预计2020年底全线通车,开通运营后,市民乘坐地铁通过胶州湾仅需6分钟。

他们在海下88米深处待了三年,成就了这条全国最长地铁海底隧道!

这群人,在海下88米深处,历时三年

打造了这条跨海“长虹”

唯有致敬,唯有感谢!

综合:红星新闻、闪电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