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大浪淘沙,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的,是沙子也早晚都會被淘汰掉的。

不知不覺間,不過是幾年的功夫,原本那些火爆一時的“成功學大師”“國學應用大師”們,都已經是銷聲匿跡,了無蹤影。

如馳騁江湖、一時無兩的陳XX,如指點江山、滔滔不絕的翟XX。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是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以至於大師們自己也搞不明白?

還是大師們一開始就是在做生意,撈完了就退隱江湖?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前不久,有網友曬出一個和某成功學大師的聊天截圖,讓不少網友笑評:

現在生意這麼難了嗎,連成功學大佬,都要為了90塊錢而口乾舌燥、費盡心機了......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這當然是個笑話,但也可以說明如今的“大師”們的境況之糟糕,過去的名望和信譽是一點都沒有了的。

大師,意指在各個領域造詣深厚,開風氣之先的前輩、高人。

在佛教裡,大師是佛的十尊號之一。只有初果以上,乃至諸佛菩薩,堪為眾生之師範的,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大師。

而現在那些自封“大師”的人,大概是不知道“德不配位、名實不符”的典故,當然他們知道也不在乎。

畢竟,要不是有謎之自信和厚如城牆的臉皮,恐怕也不敢頂著“大師”的名頭遊走江湖。

“大師”的含金量,都是這些人給稀釋沒的,“大師”這個稱呼從被人敬仰萬分到變成一個罵人的話,這些人功不可沒。

說回來這些人為什麼銷聲匿跡。

其實原因很簡單:是這些成功學大師跟不上變化,過時、過氣了。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諷刺。

明明是教導別人學習變化、跟上變化、與時俱進的人,自己反而跟不上時代變化了。

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

成功學大師們最擅長的是鸚鵡學舌、複述過去的經驗,他們的水平一直是停留在趙括式的紙上談兵上。

反過來想一想就知道了,如果他們真的知道怎麼經營企業,可以教會你成功,他們自己早就悶聲發大財去了。

而不是賣弄口舌,辛苦去忽悠、賺學費了。

說自己多麼道德高尚、無私助人,誰信!

除了成功學“大師”們,還有正在流行的商學院、EMBA之類的培訓班,看上去是比聽成功學高大上許多,實際上裝新潮、趕時髦,顯擺下虛榮心,換個新酒場扯淡的人也不在少數。

近期新聞上說的總裁班幾十個學員湊錢眾籌開飯店,結果經營不善開倒號了,還欠了幾百萬債務,什麼是知行不合一,這就是了。

再看看那些跟隨大師學習的學員、弟子們,這麼多年過去,又有幾個把企業經營好,在各自領域取得多少成就的?

除了複製大師們的講課之路,按照其套路做生意、經營企業的幾無可能賺錢和成功。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什麼是成功?

學員交錢,大師就成功了。

成功學大師們把“成功”完全功利化了,他們把賺錢當做了唯一標準,天天用豪車豪宅刺激學員交學費,加入他們,然後繼續為他們共同的泡沫傳播以達到放大泡沫的目的。

後來很多微商就是學習了這種套路。

是泡沫,早晚都會被戳破,潮水退去,許多人都在自嗨式裸泳。

真正的成功,不是這種擊鼓傳花式的空轉,也不是忽悠、輕浮和虛偽的,成功的路上,滿地都是瑣碎、麻煩、痛苦、沉靜和殫精竭慮。

錢是很好,但賺錢只是你創造價值的附帶品,成功學大師們最大的缺陷就在這裡,他們只強調賺錢而忽略掉了創造價值的過程。

成功的光環只是海面之上的冰山一角,支撐光環的是海面之下龐大的冰山面積,一角和整體,哪個重要?

成功沒有捷徑可走,那些想走捷徑的通常都是走了彎路,而真正成功的人也絕不會口口聲聲說什麼成功,他們只會說自己從沒有成功,他們只是在成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信息愈加透明化,民智漸開,人們越來越難以被忽悠了,或者說人們越來越難以接受簡單粗暴低水平的忽悠了。

沒有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沒有真本事就賺不到實在錢,這是一個日益專業化的時代。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期馬雲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同臺的節目。

當然,那時候馬雲和阿里巴巴還剛起步,遠遠沒有現在如日中天的名氣和地位。

陳安之自信滿滿:“三個月賺到一百萬”、“三十五歲以前成功(或退休)”,人生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而成功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喊出來,告訴自己:“我要成功、我要成功……”,當你對天天自己講了不少於20遍,甚至更多時,離成功就不遠了。

他勸馬雲,“人在自信當中需要自省”,最後還送給馬雲一句話:謙虛是持續成功的保證......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馬雲說,「成功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經歷。我希望自己老的時候跟孫子說,你爺爺這輩子經歷了多少,而不是取得了多少」

“在阿里巴巴成立的前三年到五年內,我每發現一個公司怎麼失敗的,我就會把這個公司失敗的案例發給所有同事,讓大家知道這些事情要記住,別人犯這樣的錯誤我們也會犯,只有避開那些經常犯的錯誤,你才有可能。”

馬雲還表示,自己不知道怎麼去定義成功,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定義失敗,阿里巴巴的創業一路走下來,是因為他們從沒有放棄(夢想),如果你放棄了,你就失敗了,不放棄,我們才有機會。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事實就是這樣,只靠「假、大、空」、打雞血或可以暫時讓人情緒興奮起來,但絕不會真正成就一個企業。

如果只靠煽動情緒,說些虛頭巴腦的大道理就可以做成一家世界級企業,那麼口才過人的陳老師早就應該成功了。

成功的企業千篇一律,失敗的企業各有教訓,創業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問題,這又哪有什麼萬能藥方呢。

現如今,馬雲都可以功成身退了,陳安之還有和其相提並論的資格嗎?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實踐才是硬道理。

迷信成功學,其實是一種無可救藥的懶惰。

易中天教授曾說,「腦子被搞壞的表現之一,是不但不會分析問題,甚至也不會提出問題,包括不會反問、批駁、質疑。不會辯論,是因為不會思考。」

有些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他們願意去做任何事。

所以他們才會那麼容易被煽動和操縱起情緒,是情緒讓他們熱血沸騰,獲得存在感和活力的感覺,他們也不關心真相、事實和問題。

知道不代表學到,能力是學不到的,成功學救不了企業,也解決不了人生中的問題,易中天教授眼裡的“成功”是「成為真正真實的人,善良的人,健康的人,快樂的人」

這恰恰是成功學的反面。

成功學沒落的根源就在於此。

現在的成功學都銷聲匿跡了,為什麼?

老子《道德經》有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越是真正體悟、懂得的人,越是不會輕易地、隨隨便便地亂講話。

《論語》有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