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寧格勒曾是德國領土,為何在俄羅斯卻從來不鬧獨立?

胡帥波


1989年,隨著波羅的海三國先後宣佈獨立,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轟然倒塌,並在1991年徹底解體。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後,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的加里寧格勒,因此成為俄羅斯聯邦孤懸海外的一塊飛地。

加里寧格勒

而且,這塊飛地併入蘇聯領土的時間並不長。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後,二戰的主要戰勝國之一蘇聯,它的疆域開始大步西進,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蘇聯通過恐嚇、戰爭、條約等諸多手段,先後將芬蘭的卡累利阿、波羅的海三國、波蘭西部地區、外喀爾巴阡等多個地區,高達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吞入腹中,這其中,也包括原屬於德國東普魯士的加里寧格勒。

蘇聯西擴的領土

1945年8月,根據波茨坦協定,這塊兒原屬於德國東普魯士的地區,正式成為蘇聯領土。既然是強行吞併而來,蘇聯強大時暫且不說,為何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也正值虛弱之際,距俄羅斯400多公里之遠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卻不趁機宣佈獨立呢?


原因也很簡單,這塊兒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飛地,早已經完全俄羅斯化了。蘇聯在吞併之時,就考慮到了統治不穩的問題。因此,在獲得這塊原名為柯尼斯堡的東普魯士北部地區之後,蘇聯就處心積慮的將其全盤俄羅斯化。

為了徹底佔有這塊領土,蘇聯幾乎無所不用其極,他們首先將居住於此地的德國原住民被全部驅逐出去,一下子從根本上解決了日後最大的隱患。數百萬德國人因此被驅逐出家園,無家可歸。為了消除當地德國的痕跡,蘇聯人將當地的德式建築全部拆毀,取而代之的是遍地俄式建築。與此同時,蘇聯也遷入了大量俄羅斯人。

蘇聯

這塊土地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這塊原來也由條頓騎士團北方十字軍建立,曾作為普魯士公國的首都和東普魯士首府的柯尼斯堡,被改名為加里寧格勒,用來紀念逝去的蘇聯最高蘇維埃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加里寧。

因此,雖然加里寧格勒這塊土地原屬於德意志,但卻在蘇聯的種種手段之下,這塊土地除了曾經記錄的歷史,已經被徹底消除了一切德意志的痕跡。它與俄羅斯境內的任何一個城市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因此,在蘇聯解體之後,這塊孤懸海外的飛地,依然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邊,併成為俄羅斯的領土之一。

原德國東普魯士

直到如今,俄羅斯依然享受著當年蘇聯留下來的豐厚遺產,加里寧格勒也是其中之一。這塊位於波羅的海、堅定的站在俄羅斯一邊的戰略重地,成為俄羅斯制衡北約東擴的最有力手段,它也成為俄羅斯在西方名副其實的橋頭堡。


鳶飛九天2018


從地理上看,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與本土其他部分不接壤,中間隔著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而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都已經加入北約和歐盟。所以加里寧格勒處於“孤身入敵營”的境地。

但是,加里寧格勒一直牢牢掌控在俄羅斯的手中,從未有分離出去的擔心。為什麼?

第一,人口結構以俄羅斯族為主。加里寧格勒原本是德國的領土,名為柯尼斯堡。二戰後期,蘇聯佔領了這個地方,並向盟國提出將這個地方劃為蘇聯領土。波茨坦會議上,盟國原則上同意了這一領土變更。1946年,柯尼斯堡更名為“加里寧格勒”,以紀念已經去世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在此之後,蘇聯將加里寧格勒的人口進行了大規模置換。戰後倖存的德國居民被強制遷出,而大量俄羅斯族人口被大量遷入。這個地區徹底變成了講俄語的俄國人的土地。根據俄羅斯的人口普查數據,到2010年,加里寧格勒的俄羅斯族人口占87.4%,德意志族則只佔0.4%。所以,這個地區從文化、民族等方面看,已經和德國沒有任何關係了。

第二,加里寧格勒戰略地位重要,俄羅斯高度重視、牢牢掌控。如前所述,加里寧格勒深入北約腹地,類似一把尖刀埋在敵人的身體內部;加里寧格勒扼守波羅的海南部,波羅的斯克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唯一的全年不凍港,也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駐泊地。所以,俄羅斯高度重視加里寧格勒,不僅和波蘭等國簽署了過境協議,保證這個地區和俄羅斯本部的便捷聯繫,而且在此地部署重兵,防範北約的軍事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加里寧格勒更難以輕易獨立。


布萊克懷特


【加里寧格勒曾是德國的領土,為何在俄羅斯卻從不鬧獨立?】加里寧格勒作為俄羅斯一塊遠在西歐地區的飛地(領土),可以說是制衡西歐諸國的一顆重要的棋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地處波羅的海沿岸,與波蘭、立陶宛相鄰。在蘇聯解體後,這塊地方保歸了俄羅斯聯邦,成為俄羅斯的領土。

而追究其歷史根源,這塊地方原來可是屬於最普魯士王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正宗的德國發源地,德國很多名人的故鄉都是這裡,如今屬於俄羅斯,德國可算是老窩都丟了。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你們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失敗了呢?

一戰德國失敗,搞出來一個波蘭(復國),割走大批的德國領土。二戰戰敗更厲害,德國東部大部分領土都補償給波蘭,波蘭的東部割讓給蘇聯,同時蘇聯佔領東普魯士地區,也就是加里寧格勒。要問加里寧格勒作為曾經德國領土,今天為何不鬧獨立?

這是因為加里寧格勒地區已經沒有德國人了,早在蘇聯佔領這塊地方之後,就著手驅逐這個地區上居住的德國人,德國人二戰後進行一次大遷徙,不僅蘇聯驅趕德國人,波蘭也一樣,波蘭得到德國補償領土,也驅逐數百萬德國人,趕到現在的德國去。今天加里寧格勒的主要人口都是俄羅斯人,說俄語,俄羅斯民族人口占比達到78%,怎麼可能會鬧獨立,可見蘇聯、波蘭等國這一招絕戶計,確實厲害。

無論是加里寧格勒地區,還是原德國東部地區,都沒有德國人了,所以德國永遠也別想收回這些領土了,一旦失去就永遠失去了。


大正看世界


加里寧格勒曾是德國東普魯士的領土,當時的主要城市是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及周邊地區在二戰後被割讓給蘇聯,蘇聯將這一地區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從此這一地區成為蘇聯的領土,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加里寧格勒地區。

現在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由於此地遠離俄羅斯本土,是俄羅斯海外的一塊飛地。由於加里寧格勒地處歐洲腹地,因此戰略位置很重要,蘇聯時期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曾設置在這裡。近些年,俄羅斯面對西方的經濟制裁、軍事圍堵、政治孤立,加強在這一地區的軍事防禦,將俄羅斯最先進的S-400導彈防禦系統部署在這裡。

那為什麼加里寧格勒地區從來不鬧獨立呢?

其實這與俄羅斯的民族政策和領土管理方式有關。俄羅斯或蘇聯對於新合併的外國領土一般採取民族驅逐和民族置換的方式加強對當地的管理。蘇聯將德國領土併入以後,將一部分德國人驅逐回盟國佔領區,對於不願意回德國的蘇聯將其遷移到西伯利亞地區,然後將俄羅斯人置換到原來德國的領土上。

所以,現在加里寧格勒地區的居民都是俄羅斯人,已經沒有德國人了,包括使用的語言文字都是俄語,這裡已經與德國沒有任何關係了,所以也沒有人鬧獨立了。


銘蘇先生


加里寧格勒雖然曾是德國領土,但現在人口是俄羅斯族人佔多數,當然不會鬧獨立了。

歐洲基本上是民族國家,鬧獨立的主要原因就是少數民族想脫離主體民族管轄。而加里寧格勒州顯然不符合這個要求,現在那裡的居民大部分都是俄族人,怎麼會從自己的母族鬧獨立呢。

加里寧格勒(原名柯尼斯堡)屬於東普魯士地區。歷史上,包括加里寧格勒在內的普魯士地區,本是斯拉夫人的領土,在13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期,德意志的條頓騎士團打敗斯拉夫人,佔領了普魯士地區,並建立普魯士公國。柯尼斯堡成為其重鎮。15世紀,波蘭和立陶宛人打敗普魯士,佔領西普魯士,迫使東普魯士成為附庸國。柯尼斯堡則是東普魯士的首都。

16世紀,普魯士從騎士團國家成為世俗國家,並於勃蘭登堡合併。17世紀,普魯士打敗波蘭,收回了西普魯士,並獲得獨立。此後普魯士日漸強大,並在1871年合併德意志其他邦國,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雖然帝國都城是柏林,但哥尼斯堡作為普魯士的昔日首都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1945年,納粹德國戰敗。之後,盟軍的兩項措施決定了柯尼斯堡的易主。首先是三大強國為了毀滅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源頭,決定徹底消滅普魯士,其次蘇聯要從波蘭收回二戰前屬於波蘭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為此要給波蘭補償。

於是,普魯士的領土大部分都被併入了波蘭,一部分併入蘇聯。而柯尼斯堡作為普魯士原本的首府,則被俄羅斯吞併變成了自己的飛地,改名加里寧格勒。

原本居住在柯尼斯堡的德國人,大部分都已經移民到了德國其他領土,同時遷入大批蘇聯人。只是因為後來蘇聯解體,才導致加里寧格勒成為飛地,因為毗鄰的立陶宛成為了外國。經過70多年變遷,現在柯尼斯堡居住的接近100萬人口中,有近80%是俄羅斯人,還有15%左右是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德國人幾乎一個都沒有。

這樣一個人口結構,也不可能從俄羅斯獨立了。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巴山夜雨涮鍋


俄羅斯和所有的殖民帝國不同,只要地不要人。

由於盟國出於剷除德意志軍國主義的需要,德國的普魯士被徹底剝奪,東部德國大部分被補償給波蘭,東普魯士被蘇聯直接佔領。

而復國後的波蘭,東部被徹底納入蘇聯,波蘭人被蘇聯人驅逐,同時被納入波蘭領土的普魯士,波蘭人也瘋狂地驅逐德國人。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也是發了狠,將德意志民族從祖先的土地毫不留情的驅逐。蘇聯人連波蘭人也驅逐,加里寧格勒當然也不例外。

現今的加里寧格勒,幾乎找不到絲毫德國的痕跡,純粹的俄羅斯飛地,百分百的俄羅斯族,怎麼可能獨立?


鷹的家園


加里寧格勒,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最西邊的一個州,這塊地方的歷史淵源可是相當之深。現代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的舊地,在德國統一後作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波蘭獨立使得東普魯士地區成為了德國的飛地,之後的二次大戰,德國仍然戰敗,這回是連自己的老家東普魯士也丟了。

德國分裂

蘇聯人要求保持41年6月之前的邊界,割讓德國的領土來補充給被佔領了東部地區的波蘭,至此東普魯士脫離了德國的管轄,這塊地區被一分為二,南部的平原地區被納入波蘭領土,北部的海岸線和首府柯尼斯堡被蘇聯吞併,並更名為件加里寧格勒。

加里寧格勒一景

事實上,在二戰結束,東普魯士被劃歸蘇聯和波蘭的時候,蘇聯人就對德國原住民下達了強制遷徙的指令,成千上萬的德意志人被趕往新確立的德國邊界。隨後大量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俄羅斯人被蘇聯政府遷入這個地區。並且在重建加里寧格勒的時候,有意識的拆掉了幾乎所有的德國式建築,使得這個地方完全被“俄羅斯化”了。這樣一來,無論俄羅斯再怎麼變化,這塊地區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斯拉夫人仍然佔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比率,而且原住民德意志人已經消失在這塊地方了,想要回歸德國是不可能的。

加里寧格勒的蘇軍士兵紀念碑

而且,德國政府的態度也已經確定。在兩德統一的那個時候,在英法美蘇的監督下,新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承諾,德國將不再對除目前兩德合併地區以外的任何土地擁有宣稱權。

據說之前俄羅斯因為經濟原因想出售這塊德國的舊地給德國,也被德國政府拒絕了。因此,目前的加里寧格勒只可能保持現狀,不可能迴歸或是獨立。


軍情解析


加里寧格勒的確曾經是德國領土,在德國被稱為東普魯士,是普魯士、也就是德國的“龍興之地”。

東普魯士原本是以德國人為主的區域,在二戰前尚且有超過200萬人的規模。不過,隨著德國在二戰中的擴張,東普魯士的德國人大量被編入伍。1945年,德國被盟軍攻滅,德國本土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東普魯士為蘇聯所單獨佔領。

1946年,蘇聯對東普魯士實行“去德化”改造。由於戰爭的緣故,東普魯士已經一片焦土,大量德國實體痕跡被毀。蘇聯趁機在東普魯士實行俄式風格的重建,並將東普魯士境內幾乎所有德國名字更改為俄羅斯名字,東普魯士被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以後,蘇聯正式吞併了加里寧格勒,將其做為蘇聯的一個州。

1947年,即蘇聯吞併加里寧格勒的第二年,蘇聯強行驅趕了加里寧格勒剩餘的所有德國人。而騰出地方的加里寧格勒,則遷移進來共計數十萬的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其中,俄羅斯人佔絕對主體。至此,蘇聯簡單粗暴地將加里寧格勒完成了蘇聯式改造。加里寧格勒成為一個與蘇聯核心區無異的聯邦直管州。

蘇聯解體以後,與加里寧格勒相鄰的波羅的海三國單獨建國,加里寧格勒成為俄羅斯的一塊飛地。不過,由於加里寧格勒主體民族是俄羅斯人,且各方面全部俄羅斯化,加里寧格勒對俄羅斯的向心力一直很強,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的掌控能力也非常強,加里寧格勒不至於脫離出俄羅斯。

此外,由於當年東德、西德的統一之時,兩德是以永遠放棄對加里寧格勒等地區的索要才完成統一的。因此,儘管加里寧格勒屬於俄羅斯,同時該地距德國更近,但德國對加里寧格勒也不敢有任何的想法。

因此,在加里寧格勒內部外部均十分穩固的情況下,加里寧格勒屬於俄羅斯,自然是相當穩定的了。


蘇綻


題記:蘇聯人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尾。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勝,可以對德國予取予奪,蘇聯也費了很大一番腦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切斷與德國的本部的聯繫:蘇聯志在必得東普

蘇聯與德國之間有一個波蘭,波蘭領土上有一條有名的“寇松線”,這是蘇聯耿耿於懷的一條界線,因為這是蘇聯被迫簽定的條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蘇聯夥同德國瓜分波蘭,他想得到的就是“寇松線”以東的領土,大約1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二戰前波蘭的50%。波蘭在二戰時一直在堅持對德作戰,是戰勝國的一員,人員物資損失相當大。蘇聯這樣的吃相連美國都看不下去了。

西方盟國們建議蘇聯把利沃夫(烏克蘭西部領土)還給波蘭,理由是在歷史上這塊地區確實屬於波蘭,莫洛托夫也承認。不過蘇聯回懟道,美洲土地在歷史上也是英國的殖民地,是否英國可以提出要求美國歸還?

蘇聯為了補償波蘭,就從毫無反擊能力的德國下手,將德國東部的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波拉美尼亞地區都劃給波蘭。這樣波蘭東失西補,一共還損失了6萬多平方公里,從戰前的37萬平方公里到戰後的31萬平方公里。到了這個份上,波蘭也不好鬧了。而且,從實用角度看,波蘭得到的德國東部地區,工業基礎和農業條件都很不錯。

蘇聯預先給德國和波蘭挖了一個坑,給未來留了一個緩衝地。

然後蘇聯才瞄上了波羅的海的加里寧格勒。這一塊地區扼守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戰略位置重要。尤為重要的是,這裡是普魯士的精神家園,是軍國主義的精神聖地。盟軍計劃制裁普魯士,徹底閹割軍國主義精神,改造普魯士。

蘇聯在戰爭結束前都沒有解放庫爾蘭地區,就與蘇聯沒有波羅的海制海權有關。因此蘇聯要求把東普魯士的大部分地區都劃給自己,設置了加里寧格勒州。

70多年了,德國人為什麼不聲索東普魯士主權?

加里寧格勒州的位置如此重要,蘇聯人也不敢等閒視之。按照俄羅斯留地不留人的傳統,加里寧格勒地區的德國人被強制遷徙,所有財產都被充公。到1949年時,最後一批德國遷徙完畢,東普魯士完成了人種替換,成了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從地名、人種、建築都看不出與德國有什麼聯繫。這裡是一塊被人刻意遺忘的地區,只能出現在歷史課本上。德國與東普魯士的精神聯繫,被毛熊強行撕裂;與東普魯士的陸地聯繫,也因為波蘭存在的原因,徹底斷絕了。

(住在東普的俄羅斯人)

德國作為二戰秩序的結果之一,他也不敢挑戰秩序,索取東普魯士。雖然任何條約都只是實力的反映,但是如今的德國還不具備撕毀條約的實力。

東德還是波蘭?蘇聯選錯了盟友

作為始作俑者,蘇聯的日子也沒有好過到哪裡。分拆東德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波蘭,看似一招好棋,卻讓東德失去了與西德較量的本錢,使得東德在倒向西方的波蘭和西德的夾擊下,最終以西德兼併東德的方式完成了德國統一。

(兩德統一)

波蘭早在德國統一之前,就已經與蘇聯分道揚鑣了。

強行割走的利沃夫地區,給了烏克蘭,結果烏克蘭甚至想帶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倒戈西方。

相比之下,東德竟然還是較為忠誠地執行了蘇聯的意志的國家。如果蘇聯保留德國的波拉美尼亞地區,東德有2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擁有對抗西德的實力,波蘭也不會肆無忌憚的倒戈西方。

俱往矣,如今的俄羅斯,為求自保,只好在加里寧格勒州佈置了大量的洲際導彈嚇唬西方國家。這個當年很多德國哲人生活過的地區,上演著最真實的軍事對抗,這與柏拉圖設想的哲學家做國王的“理想國”相去萬里了。


而知而行




因為自二戰勝利後,加里寧格勒劃歸前蘇聯,原有土地上的德國人被迫遷徙回國,隨之而來的是俄羅斯人的遷入,目前俄羅斯人是主體民族,所以不存在獨立的基礎。

加里寧格勒,原名柯尼斯堡,自1255年其便成為條頓騎士團要塞和東普魯士首都,是1944年以前德國最為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在二戰期間隨著納粹德國戰敗,依照《波茨坦公告》劃歸前蘇聯。



在1944年—1945年盟軍大轟炸和蘇軍柯尼斯堡戰役後,這座城市的德式建築損失殆盡,而人口從37萬銳減到12萬。在1946年,柯尼斯堡被更名為加里寧格勒,而在1949年最後一批2萬德國人強制遷徙後,柯尼斯堡被前蘇聯徹底接管。

目前加里寧格勒俄羅斯人佔全部人數的87%,德國人只有0.4%,在民族問題上就不存在根本矛盾。而德國政府因《波茨坦公告》等戰後秩序規劃條文對加里寧格勒也不存在主權擁有問題。再加之前蘇聯/俄羅斯長期將加里寧格勒列為軍事重地,部署重兵。所以此飛地不存在獨立的實際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