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时代,十五个精彩的故事

尴尬时代,十五个精彩的故事

从开始接触写作以来,我就常常被一些前辈们告诫,小说不是故事,不要写故事,语言、思想、诗意才是首要的,而故事是等而下之的东西。这种观念一直左右着我下笔写作,仿佛不这样就不高级。

这是作者在序言里的一段话,让我想起许多人在我文章下面的留言,说像故事会。

一开始看见我虽然不说什么,但心里不高兴,怎么就像故事会呢?我写的是小说啊。

现在我把这个当成一种褒奖,像故事会,说明我写得成功啊,这么通俗,活该我要火啊。

作为一个会计出身的人来说,我对小说的理解就是一定要有个非常好的故事,否则看了之后,我就茫然不知所云。

所以我写的东西都是故事。

我的书如果能有故事会当年的销量,我也该是中国的史蒂芬金了吧。

尴尬时代,十五个精彩的故事

史蒂芬·金

所以我很喜欢慢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写的都是故事。

十五个故事。

讲述了十五个普通人的尴尬故事。

普通人没有钱,没有本事,没有庞大的关系,召唤不来神龙护体,拿不出金钱铺平道路,人生充满了尴尬。

所以慢三老师这本书虽然故事很好,但实际上是小说,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很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能反映这个时代,反思人性——别信啊,这是一个会计的理解。

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什么呢?人穷尴尬多。

比如作为一个厨师,走到路上有人说给你一百万,你帮我去你饭店某包间把当天晚上吃饭的经过录下来,你说心动不心动,你说你答应不答应。当然答应!但是你以为一百万是想挣就能挣的,你录像好了,却发现雇主被车撞死了,你也暴露了,你怎么办……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想一百万其实挺少的,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连个一百平房子都买不到。

但是为什么会心动?

因为你穷啊。

还有作为一个北漂,大过年的你回老家,带着孩子爬个山,弄丢了孩子,够伤心吧, 但是你老婆非得抱着个猴子说自己的孩子,她从此以后把猴子当儿子,在家里其乐融融,你怎么办……

这是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当然其他的故事也挺好。

这里有带点恐怖的,一个扛着编织袋的农民工能把人变成玩偶——我怎么就想起了那个《万能钥匙》的电影,虽然两者不搭界。

还有像卡夫卡的(其实卡夫卡是啥我也不知道,光知道一个人变成甲壳虫),一个鸵鸟一样的人在丛林社会里遇见恐怖分子的故事。

还有像王小波那样黑色幽默的,一个演员在医闹这场戏中的自我修养,当然也可以说像周星驰的。

还要挺有新闻感的,抓特务——最近不刚演过吗。

尴尬时代,十五个精彩的故事

出镜:细雨思语

我觉得作者的牛逼之处就在于抓住生活中某一个尴尬的瞬间,在这里开个脑洞,编出个故事来。

这样提升了故事的格调,赋予故事社会性时代性——哈哈,纯属个人理解,我是抱着抄袭的心态,以后我也这么提升我故事的逼格。

这本书的缺点可能是写的都是穷人的尴尬事件,没有富人的,像有钱人估计看不太懂。

如果说我以上理解不对,那大概是因为我有钱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