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黨員當擇一事匠一心終一生

時下,有些年輕人時常覺著好忙好累,但是摸著腦袋想想又不知自己一天到晚忙了些什麼,累,但累的原因卻無從談起。其實,除了繁忙的工作,年輕人覺著累,更多的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對成功的渴求以及精神歸屬的缺位等等所帶來的盲目感、焦慮感和壓迫感。

青年黨員當擇一事匠一心終一生


如何消除這些惱人的感覺,一身輕鬆的投入工作、享受人生?“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11月9日,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錄製的《榜樣3》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賀星龍、王淑芳、朱仁斌……一位位優秀共產黨員擇一事、匠一心、終一生的典型事蹟感人至深,青年黨員們不妨通過學習對照、反躬自省,從中找到透視迷茫,破除焦慮的方法和答案。

擇一“理所當然”事,用事業填滿人生空白。敢想敢幹的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從老闆“改行”當上村書記後,面對150萬元負債、村莊經濟衰敗、村民人心不齊,他“理所當然”地吼出“錢不夠、我來湊!”,帶頭掏腰包、搞環境、做規劃,風風火火地帶領全村走出一條“公司+村+農場”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共同致富的夢想。“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即使在村支書這樣一個最基層和普通的崗位上,只要用心用情做好“理所當然”的事,一樣可以擁抱“出彩”人生。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無論何種理由,既然選擇了當前的崗位、決定了要做手頭這件事,那就要活在當下,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做“理所當然”之事,踏踏實實把份內的事情做好做到位,用事業有所成填補內心的空虛和焦慮、掩蓋外界的紛擾,從而尋找到人生何所是、何所從的歸途,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匠一“實幹擔當”心,用堅守撫平浮躁雜音。堅守星空北斗22年的王淑芳,無論是在剛畢業時棄筆從戎、舍家為國,投身北斗工程,還是在小有成績時相應國家號召,毅然選擇轉業,牽頭實施二代北斗系統民用示範工程,面對技術難題的折磨、艱苦環境的考驗以及親人們“瞎折騰啥”的埋怨,她始終以情懷為指引、以實幹為筆、以擔當為墨,用青春寫就對北斗事業的忠貞不渝。也正是有像王淑芳一樣一輩子甘坐科研“冷板凳”的科學家們,才有了世界第三、填補國內空白的北斗導航系統等等科研成果。青年黨員當學習這種“位卑未敢忘憂國”、匠心築夢的精神,在浮躁喧囂的社會中,從自己本職工作出發,不畏人言、不畏利誘,既不忘仰望星空、堅守為國為民的信念,更能以實幹擔當、拼搏奮鬥踐行初心和使命,在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的過程中,通過自己一次次的專注和執著,堅定不移地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

終一“俯仰無愧”生,用奮鬥自證腳下之路。曾有記者問最美鄉村醫生賀星龍,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你怎麼理解奮鬥二字?他說,“年輕人吃點苦、吃點虧無所謂……到老了回想起來,咱真的確確實實付出過。那時候心裡的感覺,肯定特別好。”賀星龍把吃苦、吃虧當享福,把奮鬥、付出當自然而然的事,這名普通的“80後”鄉村醫生,心裡始終牢牢守著“堅守熱土,回報桑梓”的承諾,在18年來的行醫過程中,走下了40多萬公里的行醫路、騎壞了7輛摩托車,用爛12個行醫包……他用實際行動守護住了28個貧瘠山村的健康,回首從城市到鄉村的“逆行”,他曾因愧對妻兒而淚流滿面,但他卻說不後悔:“錢是沒掙下,但咱活下了4000多鄉親,值!”一個人的生命應該怎樣度過?從賀星龍這裡就能找到答案。我們不應該總是用物質的標準、世俗的眼光衡量成功與否,而應該時常捫心自問,找到來時的自己,不做單純追求更多金更成功的汲汲者,要始終堅守初心,無愧於心,做有益於人民有益於國家的事,做更好的人,追求更美好的事和物,用更有價值的一生去回首往事,做到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在榜樣身上我們看到,黨的事業、人民的期望、歷史賦予的使命值得用一生來堅持和守護,當感到迷茫時,不要過分糾結於當下方寸、得失之間,而應該把人生的維度拉的更廣更寬,在堅定理想信念中找到精神的歸屬,在腳踏實地幹事創業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本文鏈接:http://www.71.cn/2018/1112/1023819.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劉嫻 單位:上海市寶山區委組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