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說:你郵件裡的這些語句,可能會把我惹毛!

老外說:你郵件裡的這些語句,可能會把我惹毛!


近日,有人統計了幾個帶有 “Passive Aggressive” 傾向的 e-mail 用詞(帶有敵意的email用詞),即使寫者無心,但閱讀郵件的人卻很可能會誤解用意,事不宜遲,快來往下看看你是否避免了這些會惹毛對方的語句:

“Any updates on this?”

有什麼更新嗎?

在工作信件中看到這句話,會讓人覺得對方真正想說的是不是“怎麼這麼慢還沒回覆”,或是“到底什麼時候要給答覆”等。

“I hope you don’t mind…”

我希望你不介意…

這句話不只在 e-mail 中讓人覺得很煩,在真實生活中聽到也很煩,因為講這句話,代表“我希望你不介意我接下來想說的事情,但即使你介意,我還是要繼續說,而且既然我已經說希望你不要介意了,所以你最好肚量大一點……”

“Thanks in advance”

先謝謝你了。

說了這句話,代表你已經替對方擅自做了決定,然後還基於這個決定說了謝謝。即使對方真的會去做你要求的事項,多說“Thanks in advance.” 這句話,也會讓人心中有點不是滋味。

“Just wondering…”

我在想…

用 “Just wondering…” 開頭,會給人一種“我好像不應該問這個問題,但我還是要問”的感覺。把實際問題用過於小心翼翼的禮貌用語夾帶出去,似乎就很容易會給人這種印象,不妨直白地問想問的問題最實在。


“Sorry for the double e-mail.”

抱歉連寄了兩封信給你。

但你還是寄了兩封信。這種說法散發一種 “Sorry not sorry” 的感覺。如果只是單純因為漏寫東西,嘗試記住在每次在發信前都要仔細檢查才不會有失專業,而如果你只是要刷存在感的話,使用這一句會讓人加倍反感。

“In case you missed it…”

以免你忘記…

這句話其實是個用來刷存在感、催促對方回覆的煙霧彈。其實大部分人的工作信件絕對沒有多到會常常漏看,有時候不回信只是因為暫無下文,又或是不想要回,因此看到 “In case you missed it…” 這類看似善心提醒的語句,就會莫名毛躁起來。

“Sorry for being unclear.”

抱歉我表達得不夠清楚。

這句話在很多對話裡顯得有點多餘,因為對方如果真的沒讀懂你的信息,你只要就對方不懂的部分再解釋一遍就好了,另外說一句 “Sorry for being unclear.” 反而會給人一種你在質疑對方閱讀能力的感覺。

“Your thoughts?”

你覺得呢?

這句話在正式的商務信件中,顯得過於粗糙隨興,因此給人一種不禮貌的感覺。在某些情形中,“Your thoughts?” 聽起來甚至還會像你在指責某個人,例如“十月的業績大幅下滑。Your thoughts?”

“Not sure if you saw my last e-mail.”

不確定你有沒有看到我之前發的 e-mail

看到這句話總會讓人特別惱火,通常我們沒回信只是因為內容不夠重要或不夠急迫,或甚至是因為沒興趣回,這種狀況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而當對方特別寫了一句 “Not sure if you saw my last e-mail”,就會隱隱讓人覺得被指控沒回信或太晚回信的事實。

其實,寫郵件還是要基於現實的情況來使用不同的語句,最後在發出郵件之前,自己仔細讀一遍,就可以儘量減少錯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