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是哪些國家?

用戶205835248

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時期,皇帝輪流做,遍地起狼煙,稱王稱霸者如過江之鯽,大小政權林立,國家名字的確不好記啊。筆者對這段歷史較感興趣,讀過一些這方面的史書,比如新舊五代史等,在如何推廣這段歷史上有點想法。

言歸正傳,五代十國那些國家?我編了一個順口溜,可能對大家理解記憶五代十國有點用處,內容如下:

五代最早是後梁,

唐晉漢周繼中土。

十國不含岐和燕,

南漢北漢前後蜀。

南唐代吳據江淮,

荊南吳越閩和楚。

大致解釋一下:

五代最早是朱溫於907年建立的梁,史稱後梁,之後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立佔據中原。十國雖稱十國,其實還有別的割據政權,主要有劉守光建立的燕和李茂貞建立的岐,劉守光稱帝,李茂貞稱王但用的是天子那一套制度。不過這兩國沒有被納入十國,可能是時間太短的緣故。

劉巖在嶺南建立了南漢,劉崇在山西北部建立了北漢,在四川一帶王建建立了前蜀(史家後來的稱呼),後來他兒子王衍在位時滅於後唐。之後孟知祥建立了後蜀,傳到後主孟昶被北宋所滅。所以前後蜀不是同時期的,有前後關係。

楊行密在江淮一帶包括江西建立了吳國,傳到兒子楊渥時,大權被大將徐溫掌握,後來徐溫的養子徐知誥強迫吳國國君禪位給自己,然後恢復自己的李姓名字:李昪,建立南唐,傳三主,到李煜時候滅於北宋。所以吳國和南唐也不是同時存在的,有繼承關係。

還有四國:高季興建立的荊南佔據湖北一部分,錢鏐建立的吳越國佔據浙江,王審知建立的閩國佔據福建,馬殷建立的楚佔據湖南。最終都是由北宋統一,其中馬楚和閩之前已經亡於其他割據政權,但是原地湖南和福建又出現了新的割據勢力,只不過他們沒有稱王稱帝,所以未被列為國家。


文綜史組

關於這個問題我以前曾寫過一篇文章,其中有很詳細的介紹,今天就摘抄一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另外一次的大混亂時期就是五代十國,指唐滅亡到宋建立的這段時間。很多人都會有疑問五代十國,明明是十五個國家為什麼不直接叫十五國呢?其實很簡單,古代人一般以佔領中原作為王朝的正統,而梁、唐、晉、漢、周剛好是在中原先後建立的朝代,並且朱溫篡唐建立後梁是被後唐的建立者李存勖所滅,之後的三個朝代又和後唐有關聯,所以稱之為五代,即梁、唐、晉、漢、周。

而另外的十國則是唐末相繼獨立的藩鎮勢力,這十國分別為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馬楚、南唐、北漢,總結起來即“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

若是想詳細的瞭解五胡十六國可以瀏覽我寫的那篇文章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很混亂記不住?掌握這些訣竅就很容易記住啦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是五代與十國等眾多割據政權的合稱,這個說法實際上是後人依據宋朝的歐陽修編撰的《新五代史》來稱道的。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建立並統一十餘國剩餘政權為止的這段時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最後一個政權唐哀帝李柷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五個政權。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 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 五代。 960年,後周世宗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在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幾乎與中原地區並存),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 荊南)、北漢等十個最主要的割據政權被《 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其實五代以外的其他區域割據一方的藩鎮,自立為帝或稱王稱藩遠不止是個,歷史學家只是把其中十個歷時較長且比較成氣候、規模的的政權稱為十國。

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一些地方格局政權,基本實現了南方的統一。

歡迎交流,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五代是指唐滅後梁唐晉漢週五箇中原地區也代表唐帝國原政治文中心地區的政權更疊,暫且稱之為中央政權!十國是與五代同時存在的十個地方割劇政權,也有揭杆而起地方豪傑如吳越錢氏政權,錢鏐建國之初就有教誨,一旦北方中央政權穩固,即吳越國則歸順,故吳越未國君錢保俶與趙匡胤兩面夾擊,拿下南唐,杭州免於戰亂,老百姓感激建保俶塔!現還矗立在西湖邊!而錢姓也因此成為《百家姓》中的第二位,這支錢姓枝繁葉盛,人才輩出,科學泰斗三錢均是這一支錢姓!可見錢家的祖宗的智慧!



皓瑋馮建華

梁唐晉漢周,五代。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南漢,閩,南楚,南平,北漢,是十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