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军人 永远的战士——访老兵闫谈兵

曾经的军人 永远的战士——访老兵闫谈兵

老兵 闫谈兵

□ 王艳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当过兵的人都明白,无论是身在何方,心中总有着对军营的牵挂和眷恋。近日,记者在离石区滨河街道闫谈兵的家里,采访了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兵闫谈兵。

眼前的闫谈兵,从言谈举止来看,一眼便知具有军人的气质。在他简陋的客厅里,至今悬挂着三十年前留下的两个特殊纪念物:一是自卫反击战胜利时慰问团一条毛巾;二是当年参军时发的《入伍通知书》。

不悔的热血斗志

闫谈兵是离石区坪头乡闫家坡人,父母都是农民。1983年下半年,冬季征兵开始,闫谈兵积极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军。经过目测、体检、政审,1983年10月,闫谈兵收到了《入伍通知书》。 入伍后,闫谈兵成为27集团军79师步兵第235团的一名军人。

两年后,闫谈兵所在的部队就接到了上级下达的对越赴滇作战任务,闫谈兵主动报名要上前线,1986年9月闫谈兵和他所在的部队在集训了三个月之后,从河北邢台乘坐军列,赴云南前线。

“最紧张的时刻?我只剩三发子弹,一时半会儿也下不了火线,我没得选啊,就往前冲,往前跑,一点不得犹豫!”“我们孤军作战,没得后援部队,最长三天三夜都不睡觉,身上背着40公斤的子弹、手榴弹、干粮,太重啊,那东西太重,最后都一件一件扔掉……”“提起30年前的经历过的那场战争,闫谈兵精细而无漏,但这云淡风轻的叙述还是掩盖不了他的眼中的泪光。

1988年12月22日,闫谈兵光荣退伍,被安置到离石区发电厂,2013年企业改制后,他尽管下岗失业,但是失业不失志。他不等不靠,自食其力,靠打工收入支撑起家庭的重担。现如今在城北街道站前社区工作。

挺立的民族脊梁

“我去打仗前130斤,回来之后96斤,战争结束后,党和国家是给了我一个三等功,说实话,我不在意这些的,能活着回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比我那些逝去的战友们不知道幸福多少倍了!”

“这场战役导致您落下很多病根。您后悔过吗?”

“后悔?咋可能后悔呢!虽然时隔多年,但闫谈兵总是反复告说:在战争期间,他们担当的是最平凡、最普通的角色,但是为了祖国和民族而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从来不曾后悔过。”

结束采访时,闫谈兵说:“虽然我现在已经老了,但只要国家有难,我还是会毫不犹豫上前线去!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会有我们这些老百姓平安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