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有哪些名揚天下的地方?

愛我城市


臨汾歷史文化悠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叔虞封唐、晉文公稱霸、三家分晉、明代移民等影響歷史進程的事件均發生在此地。如果說臨汾有哪些名揚天下的地方的話,華門、壺口瀑布、堯廟、大槐樹等都是名揚天下的人文和自然景觀。



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也是我國第二大瀑布。由於黃河水量大,而流經此處時,開闊的水面突然變窄,在加上幾十米高的懸崖,便形成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麗景觀。因其景觀猶如提壺倒水,因此此處瀑布被稱為壺口瀑布。壺口瀑布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尤以冬日的“冰橋”和“涸瘦”景觀最為奇特。



華門並不是歷史文物,而是太原理工大學的趙建彬設計建造的。華門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在於它的高度和建築規模。它比凱旋門還要高出0.4米,被人稱之為天下第一門。

要說臨汾最有名的莫過於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洪洞大槐樹是明朝移民歷史的見證者,是千萬移民後人的祭祖聖地。2008年大槐樹祭祖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太原晚報



1.臨汾黃河壺口瀑布,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瀑布,也是中國第二大瀑布,號稱“黃河奇觀”。亞洲飛人柯受良和吉縣飛人朱朝暉先後駕駛汽車摩托車,成功飛越黃河壺口瀑布景區。2006年9月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


2.臨汾不僅以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著稱於世,這座城市的公廁品牌更是聞名遐邇。201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建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12年獲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全球十佳”,2013年獲“迪拜國際範例獎”。

3.臨汾素有“花果城”之稱。《人民日報》大幅報導,新聞記錄片《黃土高原上所花果城》經常播放,“花果城”幾乎成了臨汾的代名詞。

除此之外,“天下第一門”華門。

堯廟

臨汾威風鑼鼓

丁村猿人遺址

陶寺龍文化遺址
洪洞大槐樹


東方時空59


臨汾地處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嶽,與長治、晉城為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該市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黃河文明的搖籃,有“華夏第一都”之稱;該市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等,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該市已形成多元產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該市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鑼鼓之鄉”。

臨汾是晉南經濟重鎮,經濟總量位居山西省第二。2009年,臨汾在中國113個國家環保重點城市排名位居第29位,較2005年進步84位,二級以上天數由2005年的187天增加到2009年的334天,已經摘掉了全國汙染的“黑帽”。

臨汾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帝王世紀》稱:“堯都平陽”,即今臨汾。《禹貢》分天下為九州,平陽為冀州之地。冀州處九州之中央,故稱“中國”,“中國”一詞由此而來。西周時期,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今翼城),因唐境內有晉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為晉”。春秋屬諸侯國晉,晉文公北方稱霸時,晉國的中心就在今曲沃、侯馬、襄汾一帶。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韓建都平陽。秦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全國劃為36郡,屬河東郡。西漢劃全國為103郡國,屬河東郡司隸部轄。公元247年(三國魏正始八年)置平陽郡。公元309年(西晉永嘉三年),劉淵建漢,都平陽。北魏孝昌中置唐州。公元583年(隋開皇三年),置臨汾郡,臨汾得名沿用至今。唐實行道、府、州、縣制,公元618年(武德初年)為晉州。公元1116年(北宋政和六年),始置平陽府,轄臨汾、汾西、洪洞、岳陽、鄉寧、趙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10縣及隰、吉、絳3州。元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為中書省山西宣慰司晉寧路(治臨汾)。明清重置平陽府,統領35州縣,包括今臨汾、運城兩市及晉中市靈石縣和呂梁地區石樓縣。公元1914年(民國3年),廢府設道,以道轄縣,臨汾、洪洞、趙城、襄陵、汾城、曲沃、安澤、浮山、翼城、鄉寧、吉縣、霍縣、汾西、隰縣、蒲縣、大寧、永和等17縣屬河東道管轄;1927年,廢道直屬山西省。抗日戰爭初期,臨汾為山西省7個行政區中的第6區。1937年11月,山西省政府遷到吉縣。日偽統治時,為冀寧道。抗戰勝利後,屬太嶽區。1948年5月17日臨汾解放。1949年2月成立晉南區,屬陝甘寧邊區政府,同年9月1日改屬山西省。1950年1月6日成立臨汾專區。1954年同運城專區合併為晉南專區(駐臨汾),轄29縣。1970年專區改地區,晉南專區又按原建制劃分為臨汾、運城兩地區。1978年設臨汾地區行政公署,轄臨汾、侯馬2市和16縣。1983年臨汾縣和臨汾市合併為臨汾市。2000年11月1日撤地設市,成立地級臨汾市。

臨汾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文物古蹟甚多,自然景觀秀麗,野生動物種類豐富。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壯觀綺麗;霍山為我國古代十大歷史名山"五嶽五鎮"之中鎮,山勢崢嶸,奇山異石;堪稱民族建築之奇觀的朱家大院;還有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臨汾市堯廟-華門旅遊區、臨汾市古縣牡丹文化旅遊區、雲丘山風景區等,景色怡人,值得一遊。


小狼視頻匯


臨汾姑射仙洞

山西臨汾姑射仙洞旅遊區位於山西平陽盆地西部的沿山一帶,地處臨汾市西郊貌姑射山中,距市區約16公里。這裡山清水秀,風景幽美,草肥林密,人畜興旺。總面積四十平方公里,也是臨汾旅遊區最大的旅遊勝地。還是山西省首批公佈的省級名勝風景區之一。山西臨汾姑射仙洞風景旅遊景區自創建以來,來山西臨汾姑射仙洞風景旅遊景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中文名稱

臨汾姑射仙洞

地理位置

山西平陽盆地西部

佔地面積

四十平方公里

距市區

16公里

相傳上古時代,山裡出現了十隻惡虎,經常出來傷害人膏,村民紛紛遷移外[1]地,中落得田園荒蕪,人煙寥寂。山的東部峪口處.有個廿多戶人家的小村,村裡有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由於貌醜,人都呼她“醜姑”。別看她人醜,心胸可大啦,她暗睛發誓,決心為民除害,只苦於沒有降虎的本領,整日悶悶不樂。有天晚上,她忽然夢見—個威武健壯的大漢對她說:“小姑娘,我是天宮中的羿祖,今已下凡住在東山,你要除掉惡虎,先得學到本事,我可以幫助你練習箭術。”“醜姑”一聽萬分感激,當即跪下拜羿祖為師。正要求教,忽然驚醒,才是—夢。醜姑除虎心切,顧不得跟家人告別,便悄悄寓家去東山練箭。

“醜姑”來到東山.找見羿祖學箭,她頂烈日,冒嚴寒,勤學苦練,很快就練好本領,真可說是百發百中,箭無虛發。學成之後,即告別羿祖師父回到家鄉。第二天就揹著弓箭上山射虎。不多久,十隻惡虎被她除去了九隻,只剩下一隻黑額虎王。這隻黑額虎非常厲害,行走如飛,吼聲如雷,跑起來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一天,“醜姑”尋虎來到鬼門關前,還沒等她拈弓搭箭,黑額虎已撲到她的面前,“醜姑”急中生智,趕忙詛到山崖邊沿,趁黑額虎撲來的一霎那,順勢往後一閃,便把黑額虎閃進萬丈深淵。可是,由於自己立足不穩,不幸也一頭栽下崖去。鄉親們聞訊趕到鬼門關下時,只見摔死的黑額虎旁邊另有一具屍體,竟是為民除害的“醜姑”。人們目睹此情,無不為之慟哭失聲。

鄉親們含著眼淚把“醜姑”抬回村裡,裝棺人殮,合村祭奠,一直祭了七七四十九天還捨不得埋葬。當地山神也被“醜姑”的事蹟所感動,遂將此事奏告天帝。天帝聞奏,即錄入仙籍,封她為姑射神女。就在這天正當午時,突然一聲巨響,棺木裂開,閃出一道金光.“醜姑”飄忽而起,人們競相觀望,所見者遠非昔日“醜姑”,卻成了一個非常美麗的仙女,肌膚雪白,蛔娜娉婷,頻頻揮手向鄉親們告別:“謝謝鄉親厚愛,就此分別,後山石洞即是我的住居。”說罷凌空而逝。

因有這段美妙的傳說,後人便把這架山叫做“姑射山”。把仙洞形若棺材的巨石稱為。仙棺”。把“醜姑”住過的村莊叫“姑射村”,把後山的洞“姑射仙洞”,也稱神居洞。

山西臨汾姑射仙洞旅遊區共由5個景區組成,50多個景點就掩映在這奇特絕妙的山色樹景之中。

現在我們置身其間的已破敗的建築群叫北仙洞,又名興福寺。明朝後期空谷和尚從陝西潛龍寺來此,在這裡依山興建了寺殿,清朝康熙、雍正時,僧人際瑞四處化緣,修起了大雄寶殿、佛舍、客堂,稱為興福寺。興福寺由大雄寶殿、王母樓、鐵佛洞、八仙洞、藥王樓、關帝廟組成,其中以主建築大雄寶殿最為雄偉。它建築在半山崖底,上凸上凹,殿脊上高山壓頂,殿內面寬12米,進深25米,高5米,塑有釋迦牟尼金像,像身後面的天然石洞內雕鑿許多小羅漢像,大殿左右牆壁上均有名人壁畫。可惜整個北仙洞建築毀於大火,現在的公路又從殿堂之間穿過,我們為這些黑黢黢的殘垣斷壁扼腕嘆惜之餘,仍可想見當日香火瀰漫的盛況。

往西北方向眺望。在我們人山不久就看到了睡仙女峰。請看這座山峰恰似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女仰天而臥的姿態,她的秀髮、杏眼、端鼻、櫻嘴、豐滿的胸部、苗條的身軀,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白雲輕霧的掩映下,正像一位優雅純潔的仙女剛剛進入甜美的夢鄉,讓人不忍心打擾她。

抬頭仰視,我們看到的象鼻山又叫象頭嶺。這塊巨大的山石向前突出,形似象頭,它向南延伸下傾,石中的圓形通孔,恰似象的大眼睛,延伸出來的部分猶如大象的長鼻悠然下垂,從谷底汲水,形態十分逼真,叫人嘆為奇觀。象鼻山的頂端叫會仙台。傳說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在捨身崖成仙后,常與八仙在會仙台相會。一次約定的時間快到了,韓湘子因為喝醉酒醉倒在姑射山口,清醒後誤了聚會時間,被罰站在一旁不能參加聚會。現在在捨身崖的西壁石洞中還塑有韓湘子因被罰而兩手攤開,神色沮喪的塑像呢。—與會仙台毗鄰的是雲霧寺。雲霧寺又名照天池。原有的大雄寶殿及天池早已毀壞,現僅留有門樓一座,上鑲“雲霧寺”三字。這裡群峰相抱,三面環山,一面朝陽。攀登而上,又豁然開朗,仙洞美景,盡收眼底。每到月圓之時,銀光遍灑,宛若仙境,妙不可言。這裡雲霧繚繞,縹縹緲緲,風雨朝夕,千姿百態。四季景色,千變萬化,春望細雨,夏看蒼綠,秋賞紅葉,冬觀白雪,為賞仙洞美景的最佳之處。有位詩人寫道:“欲覽仙洞景,須上照天池。春雨冬雪時,最美遊人醉。”

南仙洞山門上為玄帝樓,下為過道。二門上為樂樓,面南,供演戲酬神娛樂之用,也叫過街戲臺。如刀劈般平直的懸崖峭壁之間,巧妙地構築著一座高大的建築物,名叫觀音閣。觀音閣面東,外觀為6層,從旁石階宛轉而上至第5層,前半部分為四角亭形,後部為天然洞穴,與前亭連為一體,閣不設門窗,空間較為開闊,構造十分巧妙。閣內塑觀世音菩薩,兩側是文殊、普賢,頂部為檀城,兩壁4層排列著12圓覺、閻羅、羅漢、24重天眾像,皆為懸塑。不僅雕塑技藝精湛出眾,而且刻畫的眾神較多較全。如果說隰縣小西天的懸塑以大而恢宏的氣勢著稱於世,這裡的懸塑則以人物眾多見長,足極為珍貴的明代懸塑藝術珍品。在閣中還塑有送子觀音、千手觀音、韋陀、金剛及道教中的壯武真君和玄武大帝的塑像,表現了這裡佛道共處的真實情況。

穿過仙溝,來到了南仙洞。這裡是藐姑射風景區方圓40平方公里中的精華所在,距離市區約25公里。宋、金之際,皇甫靖在這裡修煉得“觸石如人虛,遊空如履地,變化莫知其極。”仙洞現在還保存著“皇甫靖法師清法祿見”一文。元朝時,這裡道教更是盛極一時,道士任志真、王德仁等奉國師掌教大宗師洞明真祁法旨,“起蓋殿閣十數間,使三清、四帝、五祖、七真、諸仙聖像煥然一新。”至明朝正德年間,這裡又改換門庭,五臺山僧人在南仙洞開闢山門,建正殿兩楹,門徒園海等又增建碧巖寺,清同治八年重修碧巖寺,西為祖師殿,東為圍陀殿,北為觀音閣,傍巖疊起,蔚為壯觀,形成了南仙洞建築群的基本規模。

臨汾有仙洞溝,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幽隱,觀音自願被奉於此。通過實地考察,又依例占卜,三次都是這裡,於是把觀音供奉到這裡,並命名此殿為願來殿。

請進這個小洞,別看其貌不揚,從這裡往上走三四米,我們就能看到一個面積八九平米的大洞,奇特的是此洞的左上方有一小窗,照射進來的光線使洞內非常明亮,可謂是別有洞天。這裡就是堯與鹿仙女成婚的洞房。從這裡望出,對面突起的山峰叫蠟燭山。傳說堯與鹿女在仙洞成婚,對面松林中一峰突起,神光四射,狀如巨燭,使整個仙洞亮如白晝。縣誌記載,蠟燭山“入夜有光,灼灼如炬,近而察之,不可得。”此洞與燭山被稱為堯王成婚時的“洞房花燭”。這裡是位於洞房上方的黑龍洞,傳說裡邊關著被鹿仙女制服的黑龍。現在我們看到洞內左右各有一個石床,床上各有一具泥包真人屍骨的塑像,這是兩具道士的屍體,師左徒右。據說明代道人睡松子以鐵鏈穿過鎖骨與弟子到處化緣修建仙洞,死後人們為紀念其功績,用泥裹住屍骨,塑成他們的模樣,一直保存到現在。因而此洞也被稱作睡仙洞。依山東行前面不遠就是神居洞了。仙洞景區植被茂密,在鬱鬱蔥蔥的山林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字排開的三棵高大奇特的大樹,名叫豹榆。合圍粗的豹榆像金錢豹一樣,渾身佈滿斑點,黃白相間,非常漂亮。原來豹榆的舊皮總是一塊塊、一層層地脫落,露出裡邊的新皮。新皮、舊皮顏色深淺不一,煞是奇特。關於這三棵大樹也有一段佳—話。

仙洞以“神居”名揚天下,歷代帝王將相、名人學士爭相前採雲遊,其中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傳說最為生動。據說趙匡胤曾三遊仙洞,前兩次是在登基之前,第二三次是作皇帝之後,這三次遊觀,都在仙洞留下了頗具神秘色彩的傳說故事,豹榆就是其中之一。趙匡胤在第二次遊仙洞時,前去朝拜神居洞,但當快到神居洞時才想起忘了帶香表,於是順手從身邊的榆樹上折下三枝,代替香柱插在地卜。這三支榆枝竟生根發芽,長成三株大樹,樹身上銅錢大的花斑一年四季不斷剝落皮屑,就像點燃著的香柱會不斷往下掉香灰一樣,遊人每每到此,莫不駐足觀賞,驚歎不止。左右各有一株千年虯松,人口建有面寬5間,重簷歇山頂建築的巖洞就是名揚四海的神居洞。神居洞共有宋至清代的碑刻9通,記載了這裡歷代的修建過程。請看,神居洞中十分開闊,人口處的建築稱為崇道廟,始建於唐代,四壁畫有二十八宿壁畫,筆法生動流暢。“洞中建廟”,這是神居洞的第一奇。

這裡尤山不石,無石不洞,無洞不仙,不僅洞奇石美仙多,而且處處都留下了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來到這裡,不僅可以避暑賞景,更能通過仙洞一遊,瞭解中華民族文化的所生所長及博大精深。從神居洞繼續前行,還有三教廟、半仙洞及龍鬚瀑景區的仙鏡石、梳妝檯、龍鬚瀑、仙棺、唐高祖李淵逢凶化吉的南天門、馬蹄鏟、宋高祖趙匡胤兩次坐過的宋王石和棋盤石等景色


用戶51897531902


洪洞大槐樹

(洪洞大移民的歷史背景)

元朝

末年,朝廷連年戰爭。黃淮流域水災不斷,各地的農民起義。到了明朝初年,中國許多地方已經人煙斷絕。

這時的

山西

,相對安定,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山西人口稠密。

明朝推翻了元朝之後。

朱元璋

根據當時國家的現實狀況開始——“移民屯田,開墾荒地”

洪洞移民後裔據說都有:“走起路來背抄手,小拇指甲是兩半”特徵


五臺山遊


臨汾市坐落於山西省南部,東枕太嶽餘支,西依呂梁山脈,中部是廣闊的河谷平原,汾河干流縱橫南北,兩岸土地肥沃,景點頗多,臨汾廣勝寺,華門,臨汾霍山,洪桐大槐樹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