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他們一起去見外婆,外婆讓他不要因為外人的話嫌棄自己

言情文:他們一起去見外婆,外婆讓他不要因為外人的話嫌棄自己

吳氏說完,睨瞭如意一眼,方才見秦雲義帶著如意上門時,她本想著拿拿樣子,既為難一下如意,也趁機在秦雲義面前擺一擺架子,倒不曾想秦雲義會這般維護媳婦,秦雲義來了西河村的這一年,雖不曾和他們同住,可她也曉得丈夫的這個便宜外甥向來說一不二,壓根不是個好拿捏的,眼見著他大有翻臉之勢,吳氏倒是當先讓了一步,若真把秦雲義給惹惱了,於他們秦家也沒絲毫好處,畢竟面子是虛的,秦雲義送來的那些米麵糧油和白花花的銀子才是實實在在的。

見吳氏這般說來,秦雲義也不曾廢話,直接領著如意進了院子。

聽著動靜,秦大柱也是從屋子裡走了出來,看見外甥,秦大柱面上倒還沒什麼,瞧見一旁的如意,秦大柱的臉色頓時變的難看起來,要說如意也是打小讓他看著長大的,在如意沒出事前,對這個乖巧懂事的丫頭秦大柱心裡也有幾分長輩的憐憫,可自從如意出了那件事,秦大柱心裡不免也有些看不起她,當日聽聞秦雲義娶了如意,秦大柱心裡本就不痛快,此時又見外甥將她帶進了家門,那張臉便更是難看了。

秦大柱本想說個什麼,可剛看見秦雲義,便在外甥的眉宇間看見了幾分長姐的影子,想起姐姐,秦大柱的心頓時有些不是滋味,原先憋在心裡的那些話,便全是嚥了回去,他瞅著眼前的這對小夫妻,終是嘆了口氣,只對著秦雲義囑咐:“你外婆在裡屋,進去瞧瞧吧。”

秦雲義聞言,便是與秦大柱道:“雲義此番娶妻,也不曾與外婆舅舅商議,今日攜妻特地向外婆與舅舅賠罪。”

秦大柱聽了這話,便是衝著外甥擺了擺手,眼見著如意已經進了家門,生米已是煮成了熟飯,便只說了句:“把日子過好,比什麼都要緊。”

秦雲義聞言,便是與一旁的妻子道:“如意,來見過舅舅。”

如意站在秦雲義身邊,聽到丈夫的話,便是鼓起勇氣,對著秦大柱喊了一聲:“舅舅.....”

秦大柱沒吭聲,只一點頭,也算是認下了。秦雲義雖和他一個姓,但到底不是他們秦家的人,都說兒大不由娘,又何況是外甥?秦大柱念及此,也壓根不想去管小夫妻的事。

秦雲義領著如意,進了裡屋。

秦老太太雖已年近八旬,身子卻還算健朗,聽的外面的動靜,已是顫顫巍巍的從裡屋走了出來,一面走,一面問道:“可是雲義來了?”

秦雲義見狀,頓時上前攙住了老太太的胳膊,秦老太看見外孫,渾濁的眸子裡頓時浮起幾分光亮,她年紀雖是大了,卻不糊塗,這兩日吳氏在家罵的那些話,老太太也是曉得的,吳氏和如意的嫂嫂宋崔氏本就不睦,當日如意出事後,吳氏也是當著婆母的面幸災樂禍的把如意失身的事給說了,是以秦老太當日聽聞外孫娶了如意,心裡也是一個咯噔,有心想把外孫喚來問個幾句,可一想起當年是她自個將閨女賣了,如今她這吃的用的也多是仰仗外孫,秦老太又覺自己沒那個臉面去過問外孫的婚事。

是以此時看見秦雲義領著如意上門,秦老太也是認了,又瞧著如意怯生生的站在那裡,念起她遭的罪,老人家的心也是軟了。

“如丫頭,來,到外婆這來。”秦老太向著如意招了招手,她這一聲“外婆”,便等於是告訴了兒子兒媳,她已是認下了這個外孫媳婦。

如意依言走到了秦老太身邊,秦老太待人和善,對小輩慈祥,在西河村也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兒,只不過如意在未出嫁前,因著嫂嫂和吳氏的過節,宋崔氏向來不許如意和秦家人有來往,偶有碰見,如意也只是恭恭敬敬的喊一聲“秦奶奶”,其他的倒也不曾說過什麼話兒。

此時聽著秦老太的這一聲“外婆”,如意曉得秦老太已是認下了自己,心裡一陣感激。

秦雲義扶著外婆在堂屋坐下,自己則是二話沒說,向著秦老太跪了下去。

見他跪下,如意也是立時跟著跪下。

“快起來。”秦老太說著就要顫巍巍的去扶。

“是雲義不孝,娶妻之事也不曾向外婆商議,還請外婆恕罪。”

秦雲義雖是跪著,卻仍是肩寬背挺,極具氣勢,秦老太看在眼裡,心底便是嘆了口氣。

這個外孫雖對自己的來歷守口如瓶,可她畢竟也是活了一把年歲,秦雲義即使什麼也不說,她也曉得自己這個外孫定是有些來歷的,此時聽外孫這般說來,秦老太知道,他是真心孝順自己。

是以,秦老太看著面前的外孫,開口道:“外婆曉得,你是個有主意的孩子,外婆只有一句話,想要囑咐你。”

“外婆請說。”

秦老太看了眼一旁的如意,與外孫緩緩出聲:“如丫頭是我看著長大的,她自小無父無母,跟著兄嫂過日子,也是吃盡了苦頭,你既娶了人家,就要善待人家,莫要因著旁人的話嫌棄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