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辍学做泥瓦匠,因工伤被迫从商,20年后营收3079亿做到全球第一

13岁辍学做泥瓦匠,因工伤被迫从商,20年后营收3079亿做到全球第一

他13岁时,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为补贴家用外出谋生,一直到18岁都是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泥瓦匠,正觉自个儿这辈子顶多是个包工头时,一次高空坠落却使得他今生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但也直接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因工伤丢掉泥瓦匠的工作后,被迫经商的陈建华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恒力奇迹。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江苏恒力集团以3079亿元的年营收位列世界500强第268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0位,连续五年位列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竞争力第一位。在庞大的织造产业体系里,他每投产一个新项目,都只做世界第一。

13岁辍学做泥瓦匠,因工伤被迫从商,20年后营收3079亿做到全球第一

被迫从商,一发不可收拾

陈建华生于自古以来就以发达的纺织业而闻名全国的苏州吴江盛泽镇。脱离工地后的他开始骑着自行车走南闯北,经营化纤、白厂丝的买卖,随着买卖的不断做大,5年后他已有了200余万的积蓄。

1994年,南麻镇办集体织造厂计划出售,头脑灵活的陈建华从中嗅到了商机,年仅23岁的陈建华冒着借债的风险以369万元认购该厂,将其更名为吴江化纤织造厂,迈出了创业路上的重要一步。

成立吴江化纤织造厂之后,陈建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不仅解决了工人的工资问题、管理问题、内部腐败问题,还实行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新式制度,极大地激发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此外,他淘汰了原来的老式生产机器,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大大的提高了产量与质量。1年后,这家濒临倒闭的厂子奇迹般地枯木回春。1995年,织造厂盈利1000多万元,1996年,盈利翻倍至2700多万。

此后,陈建华依然不断地更新技术与设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研发,化纤厂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不断的提升,竞争力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陈建华还不断的发展多元化的业务,吴江化纤织造厂向规模化、集团化的方向迈进。2003年,陈建华正式创立恒力集团,此后,他不断扩展恒力集团的产业布局,向国际化迈进。

13岁辍学做泥瓦匠,因工伤被迫从商,20年后营收3079亿做到全球第一

要做就做全球第一

2008年,高度依赖进出口贸易的纺织行业再度陷入萧条,他带领团队积极性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他在苏州建设年产20万吨工业丝项目,该项目投产后,恒力集团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企业;2009年再次发力,上马60万吨化纤聚酯项目,至此恒力集团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企业,陈建华也成为了业内当之无愧的“化纤巨子”。

到了2013年,恒力集团变成全国首家销售额过千亿的纺织服装公司,营收1353亿,恒力集团也形成了从石化产业到聚酯化纤、长丝织造和高端纺机的完整产业链,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十余年间,陈建华及其团队带动了盛泽纺织行业的振兴与繁盛,使其重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盛景。

13岁辍学做泥瓦匠,因工伤被迫从商,20年后营收3079亿做到全球第一

陈建华的成功秘诀


企业做大、做强之后,陈建华没有安于现状,而是不断突破创新,为企业赢得先机。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恒力集团多年来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专业人才,壮大研发团队,进行高端差别化的产品研发。

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提高企业竞争力,就要在人才的积累上优先于同行。他说:“未来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谁能拥有优秀的人才,强大的团队,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大部分企业死掉基本都是因为自己团队不行。很多企业经常会说,我这个企业困难是市场不好,消费转型等等,其实核心还是团队没跟得上。”

的确,人才是一切的根本。但是,创业者要认真的思考,别人的钱和社会优秀的人才的资源凭什么给你用?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几家初创公司和风投公司工作过,这几年时间我的经历比之前的人生要丰富的多。幸运的是,我的周围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者,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

从创业之初开始,我就开始记录下自己的经验教训,犯过的错误,以及一些概念想法。如果您在企业经营、员工管理上遇到问题都可以进行咨询,也为您提供招人、留人的方法。

点击上方头条作者,私信 “你好”即可索取《企业管理工具包》,涵盖企业管理八大经;中高层激励工具:股权激励模型、合伙人协议等;基层激励:八大提成制度、绩效、晋升、员工价值观评价系统等等。相信我的一点微薄之力,定能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