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本文有6880字,嫌长勿入。】

且说铁穆耳继位后,对大哥又恩宠又防范,晋王府的内史改由铁穆耳亲自任命的,以达到对甘麻拉监督牵制。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元成宗铁穆耳

在物质上呢,铁穆耳对大哥还是很慷慨的,当然,他对诸王都很慷慨,每年赏赐诸王的金额是忽必烈时期的三四倍。

大德六年【1302】正月,晋王甘麻拉薨,年四十岁,【甘麻拉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泰定帝也孙帖木儿,梁王松山,湘宁王迭里哥儿不花。】

铁穆耳在心里会吁一口气吧,让大哥的嫡长子不满十岁的也孙铁木儿袭位,嗣晋王位。

不管怎么说,元朝自从铁穆耳继位后已经有衰落的迹象,而铁穆耳本身因为嗜酒,导致身体一直被病魔困扰,大概在大德四年【1300】,铁穆耳的母亲徽仁裕圣皇后阔阔真死后,铁穆耳的皇后伯牙吾卜鲁罕【?-1307】开始居中用事,卜鲁罕是个很能干的女银,“大德之政,人称平允,皆后处决。”【元史后妃传】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大德九年【1305】六月,铁穆耳立嫡子德寿为皇太子,很不幸的是,同年十二月,德寿太子夭折,铁穆耳再无其他嫡子,帝位问题眼看无法解决。

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对帝位有企图的都不甘寂寞,我还是先把有资格参与竞争的选手拉出来遛遛吧。

首先介绍下大元第二代中最有望和真金太子竞争的秦王忙哥剌的嫡长子------阿难答【?-1307】

至元十六年【1279】秦王忙哥剌死后,忽必烈为了避免藩王权利过大对中央造成威胁,虽然忙哥剌的王妃立即派遣王相府王相商挺回京请求立阿难答为嗣王,忽必烈却没有准许孙子阿难答立即袭位,而是趁这个时期重建陕西四川行省,把安西王和王相府所管辖的四川吐蕃河西的各种军政民生大权转移到行省。

大权收回朝廷后,在次年【1280】令阿难答袭安西王位,罢安西王相府,改设王傅府。

因为忙哥剌有双印,阿难答掌管安西王印,秦王印被其弟弟安摊不花掌管,安摊不花也以秦王自居,并有王傅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十一月,尚书省平章政事桑哥奏称一藩二王非制,因此收缴秦王印,罢秦王王傅府。】

经过忽必烈的一番布置,阿难答所继承的安西王权利大大的缩水一半都不止,那时候阿难答还没有成年,当然就是成年了也不敢和祖父闹腾啊,但是,到了铁穆耳继位后,做为堂兄弟的阿难答开始兴风作浪。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卜鲁罕

如果有人要问阿难答有什么梦想,这位亲王会一脸梦幻的告诉你:第一我梦想恢复王相府,第二,我梦想全天下都成为穆斯林。

是的,这位尊贵的亲王是个穆斯林,据说因为忙哥剌的孩子都没有养大,所以阿难答被一个名叫蔑黑帖木儿·哈撒·阿黑塔赤的突厥斯坦伊斯兰教徒抚养,由他的妻子名祖来哈奶大阿难答。

因此,木速蛮【即穆斯林】的信仰在他心里已经巩固到不可动摇,他经常念诵古兰经,并且用大食文书写的很好,他经常把时间消磨在履行戒律和祈祷上,沉湎其中,他还把封地的十五万蒙古军队大多数都改皈依信奉伊斯兰教。

大多数蒙古贵族都是信奉佛教的,铁穆耳也不例外,所以对阿难答的离经叛道很不满,因为阿难答部下撒尔塔黑举报,铁穆耳还为此和阿难答有过激烈的辩论,派人告诫他,但这并没有使阿难答改变信仰。

这位年轻的亲王一天就做三件事:第一件,念经;第二件,向铁穆耳哭穷要钱;第三件,向铁穆耳请求恢复安西王王相府。就这样,阿难答念完经就去向朝廷告贫要求给钱请求恢复王相府·····

对于铁穆耳来说,阿难答简直是个无赖,要钱可以,给你,不够了打欠条先欠着,要恢复王相府?你做梦,在你窝里随便念经,只要别出窝就行。

直到大德后期,卜鲁罕皇后执政,阿难答也由于参与战事立有军功,又从漠北回到京兆,距离京城近了,有利于参加朝廷的各项政治活动,还多次觐见堂兄,表示尊敬和驯服,这对堂兄弟的关系缓和不少,在经济上得到更大的实惠,而且和中宫卜鲁罕皇后关系不错。。

第二、三位选手就是裕宗真金太子的嫡次子身体有恙的答拉麻八剌的嫡长子海山【1281-1311】和嫡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

海山十八岁出道,大德三年【1299】由于原来镇守漠北的宁远王阔阔出【忽必烈庶子,?-1313】备边松懈,成宗就命侄子海山去阔阔出军中代领其职务,驻守在称海【今蒙古科布多东】一带。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元武宗海山

阔阔出自少就和四哥那木罕镇守漠北,大德二年冬天被察合台系的彻彻秃【察合台之孙,莫赤耶耶之子】袭击,大败,因此被撤销统兵权。

小年轻海山取而代之,虽然出镇却没有王封,因此成宗铁穆耳特赐皇太子宝【裕宗信宝,当年忽必烈赐给铁穆耳的】给海山,增加他的权威。【在这当然不是封太子的意思,仍是把皇太子宝当天子剑用了,这也是元朝的特色,其他朝代不会轻易把皇太子宝赐给皇族的。从此处也可以看出当年忽必烈赐给铁穆耳皇太子宝也是这个意思哦。】

大德四年八月,诸王海山总领的称海一线元军和伯父晋王甘麻剌所部与海都大战于按台山【阿尔泰山】之南的阔别列之地。

海山败退杭海山【今杭爱山,又叫于都斤山,燕然山,康孩山,阿尔泰山脉东面,蒙古高原西北】,铁穆耳特派重臣月赤察儿【博尔忽-脱欢-失烈门-月赤察儿】北上协助甘麻拉,指挥权归于晋王甘麻拉。

大德五年八月,海山又与海都战于迭怯里古之地,小胜一把,过二日又战于合剌合塔之地【当在札布罕河上游之东杭爱山南某处】。

合剌合塔之战打的十分惨烈,元军虽然失利,海都和笃哇【察合台第十位汗,察合台-木阿秃干-也孙独洼-八剌-笃哇】也受损颇重,笃哇甚至被驸马昌王阿失射中膝盖,而海都又突然发病,只得仓促撤军。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海都

虽然没有和汉文史料中宣扬的那样大获全胜,元军也算是阻止了海都和笃哇的进攻,因为海都病死了,长子察八儿继位,汗国发生内斗。

笃哇孤掌难鸣,也厌倦了继续挑战合罕的权威,还是巩固自己在中亚的势力吧,就联合察八儿向朝廷请和,承认朝廷是宗主,铁穆耳也算是实现了忽必烈没有实现的目标,确立大元朝廷成为蒙古世界的宗主地位。【终于完成了祖父的夙愿,这个结果没人有异议吧!】

因此,铁穆耳大肆封赏,对立有军功的侄子海山也不吝啬,大德八年【1304】十月,封海山怀宁王,赐金印【皇太子宝大概此时收回】,置王傅府,食封瑞州65000户,继续守边。

大德十年七月,海山与月赤察儿又和察八儿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俘获大批诸王、驸马等女眷辎重,明里铁木儿【阿里不哥子】投降,察八儿逃到笃哇处,窝阔台汗国势力及阿里不哥势力基本被摧毁。

这些的确算是海山的军功,而海山和月赤察儿也建立了深厚的战友同袍之情。

海山虽然戍边在外,但是没有像伯父甘麻拉那样忽视与中央的联系,他的亲信康里脱脱就是往来与京师边地之间互传信息。

再说海山的嫡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比海山小四岁,因为父亲早逝,兄弟很得皇太后阔阔真的怜爱,阔阔真亲自为孙子选聘名儒为师傅。

当时名气很大的李孟被选上,海山兄弟就跟着李孟学习儒家典籍,海山十八岁就出镇漠北,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只留下十四岁的爱育黎拔力八达跟随李孟学习。

李孟是当时的大儒,向他灌输儒家伦理和政治观念,这些对他以后都很有影响,爱育黎拔力八达可以说是汉化最深的元代皇帝,他能够读写汉文,鉴赏绘画书法,还熟悉儒家学说和中原历史,这些,李孟功不可没。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少年爱育黎拔力八达父亲早死,兄长出镇,只有他和母亲弘吉刺答己相依为命,母子感情深厚。

特别是大德九年【1305】六月,铁穆耳立嫡子德寿为皇太子,卜鲁罕皇后为了使儿子平稳接位,自己先下手为儿子清除潜在的对手,因此,当年十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就和母亲被安置在怀州,就是当年自己爹出镇未遂的河南沁阳。

虽然同年十二月德寿太子夭折,爱育黎拔力八达母子仍旧呆在怀州,这三年母子患难时期,母子感情更加深厚,也正是答己为何偏向幼子的原因,也是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后对母亲各种不法百般忍让的原因。

他的师傅李孟这三年里也对他不离不弃忠勤如故,为他讲论古代帝王得失成败以及治理天下之法,还为他引荐大批名士为其所用,这师徒感情也日益倍增。

大德末年的主要三位竞争者也介绍完毕,也分析下优劣势。

海山也算是有军功傍身,手里有军队【总镇漠北军】,军中有同袍【月赤察儿】,还有食邑【经济来源】。

阿难答也有军功傍身,手里有军队【总镇唐兀之地】,有食邑【经济来源】,朝中有人【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宫中有人【卜鲁罕皇后】。

爱育黎拔力八达···没有军功,没有军队,没有食邑【怀州不算吧?待考】,只有名师大儒的支持【这个在元代好像没什么作用哦?】,有母亲的偏爱【答己这会儿也没权利哦?】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答己

看上去爱育黎拔力八达是毫无根基,可正是他把握时机发动了大德末年的政变。

大德十一年【1306】正月,四十一岁的成宗铁穆耳驾崩,同样没有明确继承人,中宫皇后卜鲁罕由丞相们辅佐摄政。

卜鲁罕皇后一直和安西王阿难答交好,现在儿子死了丈夫死了,她联合中书左丞相阿忽台【?-1307】准备立阿难答继位。

阿难答得到消息在铁穆耳死前已经到京,这一派都商量妥当,阿难答和诸王明里帖木儿【阿里不哥之子】、也只里等谋划先推卜鲁罕称制,由阿难答辅佐,到三月份再召开忽里勒台,拥立阿难答上位。

但是,形势并不是如阿难答、卜鲁罕想的那么乐观,首先,阿难答不是真金的后代,其次,阿难答是个穆斯林,他在自己地盘怎么着都成,但在京城就行不通了,皇室贵族佛教徒居多,怎么可能赞成一个穆斯林信仰的上位呢?

这是阿难答的两大不利因素,因此招致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为首一派的反对拖延。

哈剌哈孙联合诸王阔阔出【忽必烈第八子】、牙忽都【拖雷-拔绰-薛必烈杰儿-牙忽都】、秃剌【察合台-木秃坚-不里-阿合马-撒的-越王秃剌-越王阿剌忒纳失里(天历之变中拥戴文宗图帖睦尔,和天历之变功臣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同名)】等人谋求真金次子答拉麻八剌的儿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帝位

哈剌哈孙一边对卜鲁罕皇后阳奉阴违,假称有病,紧紧控制中枢,拖延不执行卜鲁罕皇后的旨意,一边派人北迎海山于漠北,南迎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怀州。

当时海山的亲信康里脱脱正在京师,成宗驾崩,康里脱脱急忙出京还报海山,卜鲁罕皇后密令通政院通政使只儿哈郎不给康里脱脱驿马,还是康里脱脱之兄大宗正府断事官【札鲁忽赤】阿沙不花【成宗称呼他做阿即剌,意思为阎罗王】和同知通政院事察乃把康里脱脱取驿文书改在前一天才得以北归。

写到这里我有三个疑问,其一,卜鲁罕为什么选择阿难答?为什么没有选择真金嫡长孙也孙铁木儿呢?其二,哈剌哈孙等人又为何选择海山兄弟?为什么也没有选择也孙铁木儿呢?其三,在大德十一年,拥兵一方的晋王也孙铁木儿在干什么?

也孙铁木儿【1293-1328】,晋王甘麻拉嫡长子,真金太子嫡长孙,大德六年【1302】正月,四十岁的晋王甘麻拉薨,同年,不满十岁的也孙铁木儿袭位。大德十一年成宗铁穆耳去世时,也孙铁木儿才十四岁,说小吧也半大小子了,说大吧毛还嫩着呢。

关于也孙铁木儿的生卒年,元史记载相互矛盾,至元十三年(1276)生于晋邸,致和元年(1328)卒年36岁。高文德《元泰定帝寿年证误》提出1276年是对的,应该把去世岁数改为53岁。慕阿德《中国的统治者》、李则芬《元史新讲》以及萧启庆认为,泰定帝生年应为至元三十年(1293),去世的确为36岁。

理由有二,其一,至元二十九年(1292)梁王甘麻拉才封晋王,所以也孙铁木儿才能生于晋邸,其二,也孙铁木儿在继位诏书中称海山兄弟为哥哥,海山之子图帖睦尔在继位诏书中则称也孙铁木儿为叔父。某采用后者。当然也会有这种情况,封后的称呼也代指没封之前,就是说甘麻拉还是梁王的时候在后来称呼他的府邸也做晋邸。

这一年,阿难答三十岁,海山二十六岁,爱育黎拔力八达二十二岁。年龄一摆,我明白了也孙铁木儿在大德末年毫无动作的原因,受年龄的制约啊。

因为三年前赶爱育黎拔力八达母子去怀州,卜鲁罕皇后已经和海山兄弟结下怨仇,不可能选择对头做盟友,而也孙铁木儿同样远在漠北,从没联络毫无情感,当然不如选择近几年经常联络关系不错的同辈份堂弟阿难答。

更何况成宗铁穆耳就是当年在也孙铁木儿他爹甘麻拉手里抢走了合罕的位置,如果卜鲁罕再选择丈夫对手的儿子即位,对当年实在是个大讽刺,所以,绝不可能把皇位还给甘麻拉一系去选择也孙铁木儿。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从后来海山兄弟给卜鲁罕泼脏水来看,好像卜鲁罕和阿难答叔嫂之间有私情,我对此仍旧表示怀疑。

据《史集》描述:“阿难答现今大约有三十岁,他皮肤黝黑、长胡须、高身材,体肥胖。”卜鲁罕会和一个黑胖高壮的大胡子有私情么?难道卜鲁罕口味特别??女人多喜欢俊俏的男子不是么?【笑】反正我是不信了,多半是诬陷的,连元史都说那是构陷卜鲁罕的。

同样,哈剌哈孙不选择也孙铁木儿也是因为他年龄太小的缘故,哈剌哈孙是个正直有才干的儒士,受性格影响,当然要国赖长君,不可能选择幼主继位的,所以,在当时,海山兄弟是他眼中最合适的人选。

回到主线,我们已经知道,阿难答最先到达京城,在怀州的爱育黎拔力八达也接到了哈剌哈孙密使带来的讯息。

爱育黎拔力八达面对信使犹疑不定,还是师傅李孟说服他火速返京,这丫的才和老母带着十几个亲信飞奔京城。

爱育黎拔力八达二月十六到达大都后,师傅李孟就假扮医生去和装病的哈剌哈孙密谋,哈剌哈孙提议先下手为强,因为他得到大宗正府札鲁忽赤阿沙不花的消息,卜鲁罕皇后准备三月初三临朝称制。

李孟回去报给爱育黎拔力八达这个消息,也建议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不能等既成事实了再去行动,那样太被动了。

大德之变,元仁宗胜利后的艰难抉择(3)

李孟

侍臣曲出、伯帖木儿也赞成李孟的提议,但也有幕僚建议:我们才几个人哪里能敌对皇后,不如静候阿合【意思为兄】海山率兵回来再做图谋。

二十二岁的爱育黎拔力八达不知道该采纳哪一方的建议,决定召卜人卜卦来决定是行动还是等待。【从此可见爱育黎拔力八达为人过于优柔寡断最后受制母后及其“情人”铁木迭儿】

李孟亲自去迎接卜人特意交代只能说吉兆,不能说不吉。竟然还真是得了一个好卦象【笑】,爱育黎拔力八达大喜,立马行动。

三月初二,率领哈剌哈孙交给他的卫队联合诸王牙忽都、秃剌自延春门入宫,哈剌哈孙接应,迅速控制大内。

召见左丞相阿忽台和安西王阿难答及其党羽,以其乱祖宗家法为由诛杀阿忽台、中政院使怯烈,囚禁堂叔阿难答和小婶子卜鲁罕,爱育黎拔力八达为临时摄政。

这次政变能够成功,秃剌功不可没,因为左相阿忽台有勇力,威名在外,竟然没有人敢上前去,还是诸王秃剌去和阿忽台打了一架才摁住他,其他人就怂了。

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控制大都之时,海山率军三万自按台山才到达和林,得悉弟弟政变成功,便召集诸王勋戚开会,和林贵族们纷纷劝进,海山不置可否,说自己老妈老弟都在大都,等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再说吧。政变成功,消灭了敌对势力,成为临时摄政,爱育黎拔力八达当然欣喜若狂,但是俩兄弟之间又要面临艰难的抉择。

政变是弟弟提着脑袋冒着生命危险发动的,可是哥哥为长,谁继位呢?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海山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不管他的军功有没有水分,常年厮杀的军队总不能忽视吧?这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无法比拟的,但他发动政变控制了京城,让自己也多了筹码。

因此,诸王阔阔出、牙忽都都劝他继位,他的母亲王妃答己和婆母阔阔真一样,因为和长子分开的时间太久感情生疏,更偏爱一直在身边的少子,更觉得这次是小儿子的功劳,再加上小儿子性情温和孝顺无比,母子曾颠沛流离患难与共感情深厚,答己更倾向于让小儿子上位,她才好兴风作浪啊【我们知道答己是个很不安分的女银】。

所以,答己假托阴阳家推算两个儿子的星命,以星相来说话,说海山继位的话运祚不长而且有灾,而爱育黎拔力八达运祚长久,为了大儿子长命,希望大儿子让弟弟继位。

答己派亲信朵耳把星相结果告诉大儿子,海山愤愤不平的对亲信康里脱脱说:我镇守漠北,勤劳王事十年,又是居嫡居长,神器所归,有什么疑问?何必奉行阴阳之说而弃祖宗家法不顾呢?这必然是有人撺掇。

一边派康里脱脱先行探查,一边分为三部,自己亲率一部自西道,按灰由中道,床兀儿【钦察人,海山的得力干将亲信,土土哈第三子,床兀儿的第三子就是燕帖木儿】由东道,往京城大都进发,表明了对皇位的志在必得。

让我们看看大都方面听闻海山军要来的态度吧!

答己听闻大儿子率军过来立马改口作委屈状对康里脱脱说:我那是为太子周思远虑,那是我对大儿子的深爱啊,如今大家都等着太子来京师继位呢!

曾经劝进爱育黎拔力八达的诸王们也急忙向康里脱脱表示拥戴海山绝无二心。

爱育黎拔力八达和老娘更是屏退左右,央求哥哥的亲信康里脱脱从中调和,免得母子兄弟心生嫌隙。

此时的康里脱脱在他们母子三人中间居中调停,扮演着耶律屋质的角色。爱育黎拔力八达这边亲切对待康里脱脱,那厢遣使去迎接阿合。结果海山不鸟使者,让使者捎信给答己母子,遣康里脱脱的哥哥阿沙不花来。

爱育黎拔力八达忙派遣阿沙不花奉衣冠前往,让阿沙不花再次替自己表白:太子监国所以备他变,以待陛下。阿沙不花以万死保证太子没有二心。海山这才大悦进京,爱育黎拔力八达更是率群臣亲迎。

当然,假如爱育黎拔力八达强行登基会如何?能如何啊,无非天历之变的兄弟相争提前上演啊,只不过结果和天历之变相反而已。

​大德十一年五月,海山到大都,母子三人齐聚,召开忽里勒台,海山继位,是为武宗,尊答己为皇太后,立有大功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相约兄弟相传再惠及子孙,史称武仁授受。

做为失败者一方的阿难答赐死,他的封地转赐给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明里帖木儿赐死;卜鲁罕皇后出居东安州,赐死。

从本次事件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忽里勒台真的只成为一种形势,是取得帝位的胜利方为了取得必要的合法性举行的仪式而已。有大臣支持的中土方的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实力上和名分上不敌依靠军队支持的草原方的大哥,只能蛰伏起来等待时机。

就是这样。

张岱玉 元史诸王表补正及部分诸王研究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宋濂 元史

柯邵忞 新元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