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美國的新移民,大多選擇從餐館做起?

為什麼在美國的新移民,大多選擇從餐館做起?

一眾所周知,華人在美國從事餐飲行業的佔華僑華人很大的比例,就連《北京人在紐約》裡的王啟明,最開始也是想在餐館打工的!這樣一個在國內同胞看來幾乎等同於體力勞動的工作,為什麼確實眾多華人的最先選擇呢?小編今天簡單和大家討論一下,歡迎不一樣的看法一起來討論。

之前寫了兩篇關於華人移民到美國後大概從事的職業當中,餐館的比例佔比基本上是最高的?這是為什麼呢?他們的工作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1、語言無障礙,入門容易

大多華人外賣店或華人餐館,廚師不需要直接面對客人,所以語言要求不高,只要能記得一些基本的單詞,手腳勤快都能在餐館裡找到一份工作。小到洗碗工、雜工、大到餐館主廚,女孩子可以做雜工、服務員、收銀員等等,雖然辛苦,但是對語言的要求是循序漸進的!

很多新移民可能在國內的時候也跟我一樣花了不少時間想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可是到了美國才知道自己學的很多東西都說不出口,不是怕發音不標準,就是腦子裡明明知道人家說的是什麼,卻不知道該用什麼來回答,甚至回答的驢唇不對馬嘴。

但是如果有了一點英文基礎,洗碗工也可以在自己的勤奮下,學著慢慢轉型去做油鍋師傅,然後慢慢地做大師傅,以至於經驗豐富了就可以自己開餐館!

為什麼在美國的新移民,大多選擇從餐館做起?

2、工作好找,缺口大

近幾年來華人在美國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員不僅未降,反而越來越多。一般的打工者做了幾年之後學到了技術,或者積攢到了本錢,也會想要投資一家餐館,所以餐館越來越多,工人卻越來越難請,因為畢竟不像在國內一樣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可供選擇!

許多人在國內可能沒有做過餐館,但大部分華人都會煮飯。所以到了美國這個幾乎全民不會煮飯的國度,終於可以將自己這個很不起眼兒的小技能當作生存的出路之一了!

在紐約的唐人街,有一條叫做愛烈治街的,也是多年來華人餐館工招工的聚集地,只要你想找餐館工,不管有沒有經驗,這裡的介紹所都可以在收到介紹費之後給你安排一個工作之地。那條街也因為常年圍堵著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墨西哥人顯得比較髒亂。

現在也有很多人通過美國的幾個華人網站來找工,比如留園網、我愛紐約等。上面常年都有分類廣告,有招工的,也有店鋪轉讓或轉賣的。

為什麼在美國的新移民,大多選擇從餐館做起?

3、現金支付,不用或少報稅

有很多剛到美國的新移民,或者旅遊過來準備黑在這裡的華人,只有先找這樣的工穩定下來,才能在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謀求其他出路。

很多人都是在外州幹好幾個月才回來紐約一趟,就算再怎麼造,也花不了太多錢,然後休息兩天繼續回去掙錢!

當然也有很多人一來到就能找到更合適的工作,但大部分福建的新移民,或者廣東人,以及旅遊或偷渡過來的北方人都選擇餐館工作為在美國的第一份職業。

我遇到幾個客人,他們每次都是三兩個一起來我店裡,瞭解後才知道他們是河北人,通過旅遊和商務簽證來的美國,來了以後就去外州打工了,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掙錢!

為什麼在美國的新移民,大多選擇從餐館做起?

4、包吃保住,節省開支

之前講過,許多做餐館的人不太喜歡留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因為紐約儘管工資高一些,但消費太多,而且不包住。如果一些剛到這裡,且在住宿方面不太方便的人,都會選擇跑去外州的餐館打工,離紐約越遠,工資也越高,因為不易招人,老闆也不會特別經常炒人。

而且紐約的房租實在也是一大筆開支,如果沒有租房子,就只能住幾個人一間的廉租房,一晚上大概二三十塊錢,越便宜安全係數越低,有的人從外州一回到紐約,第一件事兒就是把錢先寄回大陸去,因為晚上住在那種廉租房非常的不安全,經常會發生丟錢的事情。

我老公和他哥哥剛來美國的時候,都在親戚家的客廳裡住了好長一段時間。後來有了點積蓄也不敢租好房子,就在親戚家的地下室蝸居著,裡面不開燈就伸手不見五指,平時又不能煮飯,想吃東西只能拿一個小小的電磁爐水煮菜或泡泡麵吃。

有人可能覺得這不是跟去北上廣打工一樣麼?不,我去過深圳,但我感覺比那條件差太多了!你還要知道,出了唐人街和餐館,你有可能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語言上也不靈通。有時候我就會特別羨慕那些從福建和廣東移民來的朋友,他們不僅親友在這邊,甚至小學中學同學也在這邊!

為什麼在美國的新移民,大多選擇從餐館做起?

5、模式相同,容易複製

在美國開餐館不像在國內,每一家都有自己主打的招牌菜,就像許多在國外生活過的人們說的,在美國,你很難吃道地道的中國菜,大部分都是為了適應老外口味改良過的中餐。甚至成千上百家的菜單幾乎一模一樣,尤其是中餐外賣,他們連餐的名稱都不改,幾乎每一家都差不多!

我認識一個餐館老闆,跟別人合夥開了五六家餐館,除了餐館名稱,裡面的菜單幾乎一成不變,每一家餐的Sauce醬汁的配方都一樣。這是同一個老闆的餐館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我跑到波士頓的日本餐,裡面也是幾乎一模一樣的菜單和配菜模式。

幾乎一成不變的餐館經營模式和菜式,讓餐館從業人員十分容易複製,只要你找到一個重複率不是太高的地區,有的甚至只相隔兩個街區就有一家一模一樣菜式的中餐外賣店。

部分語言能力強,做了幾年大師傅的華人,就會想辦法複製一間一模一樣的餐館。儘管餐館的工作很累,但是很多人已經像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一樣,熟悉了這一行之後想再換別的行業就不容易了。我的親戚說要做別的投資,已經說了好幾年了,還是捨不得放棄收入不錯的餐館,去重新開拓一個新的陌生的行業!

為什麼在美國的新移民,大多選擇從餐館做起?

有人告訴我說,在紐約只要看一個人的手腳,就能看出來他們是做什麼職業的。做餐館的人一般都會穿著防滑鞋,做指甲和按摩的手指頭就會不一樣,還有一些做裝修的,跟在國內一樣,他們的身上一看就可以看出他們的職業特徵。

但是最近幾年因為美國對非法移民的稽查力度加大,越來越多的餐館不敢招收無身份的員工,因為之前不斷傳來外州餐館被警察偷襲,查出非法移民的例子,有些店主不僅揹負了刑事責任,所有的財產還有可能被充公!所以想要以旅遊或偷渡等非法手段滯留美國的華人同胞們,想在美國生活下去就更不容易了。

~End~

歡迎關注:別樣女人在紐約,和您一起分享不一樣的趣味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