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萬華丙烷脫氫裝置插上智能化翅膀,利潤能翻幾番?

全國首次!萬華丙烷脫氫裝置插上智能化翅膀,利潤能翻幾番?

2018年11月7日,霍尼韋爾宣佈,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採用霍尼韋爾互聯工廠工藝可靠性顧問 (Process Reliability Advisor) 對其位於山東煙臺工廠的UOP C3 Oleflex™丙烷制烯烴裝置進行監測。這是工藝可靠性顧問服務首次應用於中國市場!


全國首次!萬華丙烷脫氫裝置插上智能化翅膀,利潤能翻幾番?


萬華化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Oleflex™工藝裝置,該裝置可以將丙烷轉化成丙烯,年產量超過75萬噸。而丙烯是用於製造多種塑料樹脂、薄膜和纖維的主要化工原料。

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餘鋒,霍尼韋爾UOP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劉茂樹,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購部總經理錢兆剛等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互聯工廠工藝可靠性顧問是霍尼韋爾互聯工廠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它通過霍尼韋爾UOP工藝和故障模型相結合的精密軟件不斷地吸收工廠數據,進而提供關鍵性能指標信息和工藝建議,提前發現潛在問題,從而避免對生產和工廠盈利造成影響,確保工廠實現長週期穩定運營。

“工藝可靠性顧問結合了霍尼韋爾UOP的專有工藝知識和大量的故障排除經驗,是業內獨一無二的卓越服務體系,能提供更快、更準確的運營調整建議。” 霍尼韋爾UOP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劉茂樹表示,“憑藉這項服務,工廠能以最大產能持續運營。”

霍尼韋爾互聯工廠技術結合了霍尼韋爾獨有的行業專業知識、軟件和數字技術,助力客戶實現更加可靠的運營,並確保盈利和安全。作為霍尼韋爾互聯工廠產品系列的一部分,工藝可靠性顧問可以幫助煉油廠、石化和天然氣加工廠提高過程運營的透明度,幫助工廠識別並解決那些需要額外檢測並導致生產中斷的問題,防止因維護和檢修而造成的意外停工,避免由此可能每年給工廠造成的數百萬美元的產能損失。

“工藝可靠性顧問能將工藝數據與UOP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通過強有力的軟件持續為客戶提供服務。”劉茂樹還指出,“該服務能將工廠數據與相關的領域知識互聯起來,獲得新思路,以提高運營可靠性。”

霍尼韋爾UOP的C3 Oleflex™技術可將丙烷脫氫轉化生產丙烯,基於鉑-氧化鋁的催化劑體系,具有低能耗、低排放、完全可回收的特點,能最大限度降低環境負擔。與同類技術相比,該技術更有利於降低現金生產成本、提高投資回報。自2011年以來,霍尼韋爾UOP已經在中國成功授權了35套Oleflex™技術。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丙烯、異丁烷及其衍生物製造商,主營產品包括異氰酸酯(MDI、TDI、ADI)、丙烯、環氧丙烷 (PO)、叔丁醇 (TBA)、甲基叔丁基醚 (MTBE)、丙烯酸/丙烯酸酯 (AA/AE)、正丁醇、新戊二醇 (NPG)、液化丙烷、液化丁烷和液化石油氣 (LPG)。

巨無霸萬華化學到底有多強大?

萬華化學今年簡直跟網紅一樣,在今年首次榮登全球化工企業100強!那對於萬華化學,你到底瞭解多少呢?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MDI化工巨頭

掌握核心技術:

公司是全球少數(國內唯一、全球6家)掌握MDI核心生產技術——光氣合成技術的生廠商之一;經過十多年不斷研發,公司技術進入“第六代”,國際領先水平,單裝置達到40萬噸,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好。

歷年研發投入高企,超過收入3%,2012年5.7億元(超過研發著稱的醫藥龍頭,恆瑞5.3億)。藉此公司獲得一次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兩次二等獎;多次被評為中國、A股公司最具創新能力企業之一;成為我國石化行業甚至民族工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企業。

實現了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的全球 MDI 寡頭:

公司專業從事MDI為主的異氰酸酯系列產品及其下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2年,MDI產能110萬噸,佔國內62%,全球17%,居全球第三位,國內第一位,並實現了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

2013年公司產能達到140萬噸,居世界第一;2014年公司產能將達到200萬噸,全球寡頭地位進一步鞏固。

全國首次!萬華丙烷脫氫裝置插上智能化翅膀,利潤能翻幾番?


持續高研發支出為公司高速發展保駕護航:

萬華能保持寡頭壟斷的重要原因是公司的創新能力和產品技術優勢。一直以來,公司非常重視在研發方面的投入。

2013 年,公司研發費用總額達到7.69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3.8%。根據華創證券的研究,化工行業橫向對比,萬華近年來的研發支出均排名行業第一,且大幅領先於其他公司。

全國首次!萬華丙烷脫氫裝置插上智能化翅膀,利潤能翻幾番?


持續的研發費用高投入為公司未來高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同時也降低了萬華MDI裝置的單位投資造價。

萬華寧波和八角項目採用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先進工藝,煙臺萬華寧波二期,投資24億元,產能30萬噸,每萬噸投資額8000萬元;重慶BASF,投資80億元,產能40萬噸,每萬噸投資額約2億元;上海拜爾,投資50億元,產能35萬噸,每萬噸投資約1.4億元。

萬華更多動態


萬華化學入圍全球創新1000強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丙烯、異丁烷及其衍生物製造商,主營產品包括異氰酸酯(MDI、TDI、ADI)、丙烯、環氧丙烷 (PO)、叔丁醇 (TBA)、甲基叔丁基醚 (MTBE)、丙烯酸/丙烯酸酯 (AA/AE)、正丁醇、新戊二醇 (NPG)、液化丙烷、液化丁烷和液化石油氣 (LPG)。

普華永道思略特近日發佈2018年全球創新1000強報告,56家化工企業入圍全球創新1000強。

中國有三家化工企業入圍,分別是:萬華化學(627)、金髮科技(804)和榮盛石化(895)。

化學研發支出前10強如下:巴斯夫位居第一(全球排名56,下同),陶氏杜邦(71)和住友化學(104)位列二、三位,三菱化學(123),LG化學(194),旭化成(196)、東麗(240),贏創工業集團(259),信越化學(288),PPG(301)。

日美歐企業仍然領跑全球化工行業創新,在全球創新1000強中,日本化工企業數量遙遙領先,有24家;緊隨其後的是美國,有8家;化工強國德國有7家;瑞士3家;法國、比利時、韓國、荷蘭各有2家;沙特阿拉伯、丹麥、英國各有1家。

全國首次!萬華丙烷脫氫裝置插上智能化翅膀,利潤能翻幾番?

世界級化工新材料園區

11月3日,萬華化學發佈公告,為把萬華煙臺工業園打造成為全產業鏈、世界級的化工新材料園區,萬華集團計劃新建聚氨酯產業鏈一體化——乙烯項目的申請已經公司第七屆董事會2018年第十三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68.04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100萬噸乙烯以及丙烯、混合C4、C6+等中間產物,並深加工生產40萬噸聚氯乙烯、15萬噸環氧乙烷、45萬噸LLDPE、30萬噸環氧丙烷和65萬噸苯乙烯、5萬噸丁二烯等下游產品。項目建設期2年。

Adnoc與萬華簽署為期10年的LPG銷售協議

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與萬華化學簽署了一項為期10年的液化石油氣(LPG)銷售協議,這家位於阿拉伯海灣的公司與多家亞洲買家簽訂了長期供應協議。

Adnoc表示,根據合同條款,萬華每年將採購多達100萬噸液化石油氣。

價格細節尚未披露。

液化石油氣(LPG)是一種精煉產品,在亞洲需求量很大,主要是作為爐具用鋼瓶儲存的烹飪燃料、以及推進劑、製冷劑、汽車燃料以及石化工業的原料。

Adnoc等國有石油公司已開始與東亞買家就產品進行談判,並簽署長期合同。這些公司希望獲得市場份額,並將業務戰略轉向下游市場。Adnoc目前每年生產1050萬噸液化石油氣。該公司正在通過未來五年與合作伙伴的高達450億美元的投資擴大其煉油和化學品產能,包括計劃到2025年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綜合煉油廠。

萬華是世界領先的二苯基二異氰酸酯(MDI)生產商之一,MDI是製造高性能粘合劑和合成纖維的關鍵原料。該公司也是甲苯二異氰酸酯(簡稱TDI)的主要生產商,該產品被用於製造聚氨酯軟泡,用於汽車座椅和室內裝潢。液化石油氣(LPG)是這兩種商品生產所需的關鍵原料,到2021年,對這種精煉石油產品的總需求將超過每年600萬噸。

萬華擁有最大的液化石油氣地下儲藏庫,總容量240萬立方米,毗鄰港口設施和泊位。

在與萬華簽署此項協議之前,該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還與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公司簽署了其他幾項長期供貨協議。今年3月,Adnoc簽署了兩項為期三年的協議,向日本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和泰國暹羅化工(SCG Chemicals)出售總量高達150萬噸的石油產品石腦油。

全國首次!萬華丙烷脫氫裝置插上智能化翅膀,利潤能翻幾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