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暖:供暖季來臨,幾家歡樂幾家愁

東方聖城網訊 從11月10日開始,我市城區今冬供暖逐步開始。在這樣一個日子裡,萬千家庭的冷暖牽動著我們的心。一大早,本報記者分赴城區多個新老住宅小區,一探住戶家中的供熱情況。探訪中記者發現,多數小區住戶家中供暖已在逐步升溫,但仍有一些居民家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正常供暖。

現場1

地點:報社宿舍

情況:供暖才兩天,突然斷了暖

记者探暖:供暖季来临,几家欢乐几家愁

樓道內破損的暖氣管道

(記者 林如海)10日,我市主城區居民迎來了提前供暖。原本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兒,可對於洸河路報社宿舍的部分居民來說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來,宿舍南樓東二單元的居民由於樓道內的暖氣管道被搬運工不小心撞擊導致破裂,這才熱乎了一天的暖氣片,11日下午就停暖了。

11日下午4時30分,記者來到報社宿舍南樓2單元。剛一進單元門,就看見滿地的水漬延伸出數米遠,樓梯上還不斷有水滴滴下來。樓梯間內破損的管道雖然已經不再噴水,但牆面卻因為滲水嚴重導致脫皮。此外,由於該居民樓的儲藏室是半地下式,因此從管道內淌出來的水幾乎都流到了地下室內,導致居民儲藏室被淹。現場記者看到,雖然經過居民奮力清理,但儲藏室的地面上還殘留著大量積水,居民不得不把東西搬出來晾曬。

原來,當日下午1時左右,該單元樓有居民買了沙發準備運往樓上。但是搬運至樓梯一樓半時,沙發撞到了樓梯間的暖氣管道導致破裂。居民多次撥打東郊熱電廠客服服務電話,但是始終未能接通。眼見著水越流越多,居民只好將室外的總閥門關閉。水雖然止住了,但是室內的溫度也很快下來了。下午4時40分左右,東郊熱電供熱二所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並在觀察了管道破損情況後通知維修工人進行維修。不過,至於具體修復時間該工作人員未能給出,只是表示供熱初期管道漏水較多,工作人員業務量較大,每一個維修單都需要排隊等候。截至昨晚10時30分,破損的管道仍未得到修復。

在此,記者也提醒廣大市民,冬季供暖季來臨,應該小心保護好供暖設施尤其是戶外公共設施。有市民表示,熱力公司也應該提升工作效率,加快處理力度,讓居民儘早恢復正常取暖。

現場2

地點:魯抗家園、劉莊小區

情況:暖氣供的早,居民盼穩定

记者探暖:供暖季来临,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先生向記者展示室溫

(記者 趙煦)10日是城區內供暖第一天,今年的暖氣給力嗎?昨日,記者帶著疑問來到魯抗家園、劉莊小區兩個小區的居民家中進行探暖。

在魯抗家園的趙女士家中,正在安裝新的暖氣片。因為住在樓房的供暖末端,她家中往年的溫度一直不高,當室外溫度降至零下時,室內溫度勉強達到16、17度左右。考慮到今年冬天家裡會添孫子,所以她把舊的暖氣片更換了,希望室內溫度可以高一點。“昨天家裡的暖氣就熱了,工作人員也上門進行了調試,說家裡暖氣片有點兒漏水,所以就一起換了。”趙女士說,現在室外溫度還在10度左右,所以家中溫度尚可,就是不知道室外氣溫下降之後,還能不能像現在這樣。

此外,不知道什麼原因,趙女士家裡餐廳的暖氣片始終不熱,找過幾次維修人員,事情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因為房子面積大,客廳餐廳各有一組暖氣,每個臥室也各有一組,但這樣並不能保證室內溫度,所以我們一到冬天就打怵。往年冬天在客廳坐著看電視都需要穿小襖蓋棉被,今年如果溫度再提不上去,就要考慮買電暖器了。”趙女士說,她對今年的供暖仍持觀望態度,如果得不到解決,還是要找供熱單位。

離開趙女士家後,記者又來到了劉莊小區宋先生家中,此時宋先生家裡的幾扇窗戶都開了一條縫透氣。“我家裡供暖算比較給力的,往年都能達到20度以上,冬天在家稍微穿件厚點的家居服就行,今年應該也差不多。”宋先生一邊說著,一邊拿出溫度計,在暖氣旁量了一下,發現目前臥室溫度在二十度左右。“這樣看和往年也差不多,今年天變得快,暖氣供得也及時,沒想到能比往年早近一個星期就享受到供暖。”宋先生說。“早供暖挺好,但我們還是希望供熱能一如既往的穩定,不要冷兩天熱兩天就好。”

現場3

地點: 郭家花園、古槐廣廈

情況:多數暖意融融,部分尚需提溫

(記者 高曉彬)在集中供熱的郭家花園小區,當記者敲開3號樓2樓李大爺的家門時,看到李大爺並沒有穿著過多的禦寒衣物。進入家門後,記者也明顯感覺到比起樓道間的陰冷,屋裡暖和多了。記者伸手摸了摸屋裡的暖氣片,發現正透著熱乎氣。“從10號中午開始,暖氣管就有點溫乎,今天更熱了一些,這才供暖第一天,管道打壓循環需要一個過程,雖說不是特別熱,但比去年提前幾天供暖,感覺很欣慰。”李大爺說。隨後,記者向正在小區花園裡散步的人們詢問,大家也紛紛表示家裡來了暖氣。5號樓的王阿姨說:“現在室溫還可以,希望隨著氣溫走低,暖氣能越供越好。”

隨後,記者來到古槐廣廈3號樓的曹先生家中。剛進家門,迎面便看到一支溫度計,上面顯示19度。在曹先生的指引下,記者摸了摸地暖的分水器管子,感覺熱乎乎的。曹先生告訴記者,9日晚間,家裡的地暖就開始溫乎了,這兩天室內溫度比較穩定。現在,他在家裡穿著薄款睡衣褲都不會感覺冷。“供暖第一天,能達到19度已經很不錯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溫度還會提高,今年應該又能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曹先生說。

據瞭解,該小區多數住戶表示家裡室溫在18度到20度之間,對供暖效果比較滿意。不過,17號樓的劉先生家裡則不太暖和,家裡溫度也就十七八度。“要說熱力公司供暖不好,為什麼同一個小區裡的大多數住戶家裡能達到20度?這跟個別單元樓內的供暖管道的粗細,循環的好不好可能有關係。”此外,在該小區14號樓,幾位居民認為今年初期的供暖效果一般,因為往年溫度都能達到20度,現在只有十六七度,希望供熱公司能夠找準癥結所在,再提高一下溫度。

現場4

地點:紅星九號、冠亞星城

情況:有的溫暖舒心,有的受凍感冒

(記者 劉帝恩)“前些天降了溫,昨天備戰雙十一熬夜,提前準備的厚衣服都沒用上,暖氣很給力,在屋裡一套睡衣就夠了。”11日,記者來到阜橋街道劉莊社區調查城區供暖情況時,家住紅星九號的趙女士表示,今年暖氣來得早,來得好,讓人非常舒心。

“家裡暖氣真是很熱,給人的感覺很舒適。”家住新世紀花園小區的朱晨表示,有暖氣的冬天才幸福,沒有暖氣的冬天不完整。“現在家裡有暖氣,公司有空調,上班路上那兩分鐘我都不想穿秋褲。”銷售人員張璐則認為,暖氣帶給人的不僅是溫暖,更是便利。而在紅星東路42號院內,居民郭老師告訴記者,現在室內溫度勉強達標,期待供暖公司繼續“發力”。“早上摸了摸,算是溫熱,沒有燙手的感覺,希望咱的供暖公司能加把勁,把今年的供暖搞好。”

“我家暖氣就昨天熱了一會兒,晚上就不熱了,現在還是涼的。”“家裡暖氣一直不熱,我早上摸了下樓道中間的管子,也是不熱的。”一大早,冠亞星城小區的住戶便聚在一起,聊家裡暖氣的情況。暖氣不熱,很多居民都覺得焦急。“我這隔10分鐘就摸一次管子,看看熱不熱,去年送得很好,今年不知道怎麼回事。”A區居民王阿姨說。而在冠亞星城B區,居民錢大爺告訴記者,暖氣不熱,家裡孩子都有些凍感冒了,希望有關方面能及時解決供暖問題。

現場5

地點:玖璽小區

情況:去年過暖冬,今年欠理想

(記者 楚菁)“開始聽說今年提前供暖大家都很開心,下通知的那幾天一直在下雨,降溫厲害,家裡很陰涼,老人孩子都受不了,物業也告訴我們,只要高新熱力的熱源一到,馬上就可以供暖。”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高新區玖璽小區,居民王先生介紹了自己家中的供暖情況。

根據今年的供暖要求,11月10日凌晨即進入今冬供暖期,但顯然王先生家並未達到正式供暖的狀態。由於玖璽小區是地暖,記者試了地面溫度及衛生間暖氣片溫度,發現地面處於冰涼狀態,衛生間暖氣片也僅僅是稍有熱度。據王先生透露,10日上午,因為供暖問題,小區很多居民都很生氣,中午12時之前絲毫沒有送暖跡象,住戶也都在詢問物業供暖進度,直至10日傍晚,才有部分住戶表示家中暖氣已熱。

“我們鄰居打電話到高新熱力,按照熱力公司的說法,現在是熱運行階段,暖氣要在11月15日才能達到正常供暖水平。物業這邊我們多次催促,雖說是已經供暖,但目前效果並不理想。”王先生說,去年小區供暖效果很好,居民十分滿意,整個冬季家中溫度基本都在20度以上。今年,小區並未按要求提前正式供暖,這也是業主不滿的原因,希望通過兩天的運行,家中的暖氣溫度能儘快提升。

現場6

地點:吉安南區

情況:在家薄毛衣,維修很及時

(記者 趙豫)家住濟陽大街社區吉安南區的任先生大約十年前搬入小區31號樓,由於新搬入戶,第一年任先生並未使用暖氣,但小區的供暖效果依然讓他印象深刻。

“當時上下左右的鄰居都在使用暖氣,我們家雖然沒開,但還是很暖和,有時候能達到20度以上。”任先生說,從搬家後的第二年開始,家中便開始使用暖氣,效果一直很好。今年政府要求提前進入供暖期,11月9日晚上,任先生就發現自家的暖氣已經有了溫度,隨後逐漸升溫,到了10日下午,暖氣片已經到了正常供暖時的溫度。

“我們這邊都是四和熱力供暖,最冷的時候在家穿個薄毛衣,穿條秋褲就很暖和。”任先生告訴記者,小區的暖氣維修也很及時,自己的朋友2016年上房,去年第一年供暖,暖氣出現了問題,走廊管道漏水,家中暖氣也不熱。任先生幫朋友將問題反映給了濟陽大街社區,並聯繫了換熱站維修人員,中午下班時間工人趕到家中維修了半個小時,更換了走廊閥門後又對室內暖氣進行了逐一調試,直到家中暖氣溫度上升,維修人員才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