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所以广州素有"千年商贸古城"的美誉。

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这几年由于广州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大浪潮,而被众多网友"踢出"了一线城市的行列……

不少人认为这四大城市主要是功能的划分不同: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经济金融中心;深圳,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商业贸易中心。

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但为什么广州看起来好像是衰落了?

这主要是广州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人才政策埋下了祸根。

1、城市规划

1)广州城市规划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主城区城中村、老破小和旧厂房。

有人说,广州是成也城中村,败也城中村。

根据资料显示:广州市区有139个"城中村",分布在5个老城区,即天河区(28个)、海珠区(20个)、白云区(58个)、荔湾区(17个)、黄埔区(16个)。

在广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天河区,就分布着石牌桥、岗顶、员村等城中村。这些城中村的建筑密集到惊人的地步,面积也大得可怕,在30年内恐怕都很难看到拆迁的可能性。

直到2018年,全广州也只完成了猎德村、林和村、潭村、杨箕村、琶洲村、黄埔村、西塱村、永泰村、萧岗村、线坑村10个城中村改造。

而珠江新城旁边的冼村,拖延了近十年的拆迁才终于在今年逐步动工。

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拆迁中的冼村

在四大一线城市里面,除了深圳有城中村之外,只有广州的城市规划会这么奇葩,在发展了那么多年后,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城中村,拆不起留着又影响城市规划发展的推进。

但是城中村又给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低廉的住宿,我们很多人刚毕业的时候,都不敢租超过1000块钱的房子,我记得2014年有个朋友来广州,跑到白云区租了个300块钱的房子。其他一线城市不敢想象会有这么便宜的住宿。

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城中村低廉的租住价格

另外,广州市中心也留存着大量80、90年代的老破小,老破小的居住环境比城中村稍微好一些,房租也高一点。但是这些房子外观老旧、内部老化。现在广州采取的做法是楼层高的老破小加装电梯,而完全没有拆迁的想法。

没有城中村、老破小的广州难道就能抓住发展的机遇了吗?恐怕会因为吸引不来大量的底层人员,连商贸都无法发展起来,没有发达商贸的广州,只会衰落地更快。

所以,在城中村、老破小的问题上,对于广州的发展来说,真的是一个特别矛盾的问题。

2)区域发展规划

广州前些年提出了"东进西联北优南拓"的城市发展规划。

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 东进就是广州的城市中心由荔湾-越秀-天河,一路东进,而东进的另一个方向是广州黄埔,通过黄埔科学城来为广州产业升级造血。
  • 西联主要是连接佛山,虽然广佛多年来一直都在倡导同城化,但是西边已没有什么土地可拍,只有政府有利可图,政府才会有动力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桥铺路建公共设施建学校建医院建公园。西联,曾一度让金沙洲和佛山环广区域的房地产陷入疯狂,成为广州最纯粹的刚需大本营,但奈何地铁预期被房价过早透支,最终因为城市规划不合理,金沙洲成为广州最拥堵的地方,过江进城难,出城更难。
  • 北优是连接着广州经济相对较差的白云区,群山起伏,长期交通不便,配套长期跟不上,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花都从化的产业基础太薄弱,虽然有国际航空枢纽的规划,但是规划落地很慢,基本很难执行下去。
  • 南拓
    主要得益于广州早期的外地人买不起广州主城区而转战城乡结合部的番禺买房,所以早早就积累了人气。南沙是有国家级自贸区+粤澳大湾区中心的加持,在城市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

广州当时的规划是要搞三个副中心:花都、从化、增城。但是这三个区离城区太远,资源分散打开,哪个重点都没抓好。

北京也才通州一个副中心,广州居然要规划三个副中心,也不知道当初怎么想的,这三个"副中心"现在基本上已经"流产"。这是广州当初没有抓住重点来瞎搞的败笔。

现在广州把主要的资源用来推进"东进",同时拓展南沙自贸区,计划将南沙作为广州唯一的副中心。但是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带动广州向前迈一大步呢?不得而知。

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中轴线看广州

2、产业布局

这几年,互联网行业站在风口之上,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推动。但说起互联网行业,广州只能默默无声。

不和北京、上海这种超级一线比。哪怕和深圳或者杭州比较,广州的互联网行业都会心虚。

深圳有腾讯、大疆、华为这类行业内响当当的龙头企业,杭州依靠阿里巴巴带动了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的飞速发展。广州有微信,然而也只是腾讯的一个事业部,有UC但又只是一个阿里系公司,有yy但风光不再,有唯品会则太小众化。

广州在互联网这块落后于其他一线城市和杭州主要是和其产业布局有关。

广州金融比不过北上深,政治比不上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比不上深圳,电商比不上杭州。广州作为一个商贸中心城市,以贸易和制造业作为长板,其他方面表现平平,还有不少短板,这个短板还是互联网、金融的话,是比较尴尬的。

广州虽然有广交会,但是广交会已经在逐渐衰落,年成交额已经从2011年的747.6亿美元,下降到2017年的601.80亿美元。而贸易战来临,对外商贸只会更加惨淡。

此外,广州郊区有着大量的制造工厂,在白云区城中村有大量的淘宝商户,在市区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批发市场。这几年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不乐观,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广州的经济增速。

现在广州不仅要在互联网、金融这块补足短板,还要在商贸和创新制造方面继续发挥所长。

广州在逐渐衰落吗?

3、人才引进政策

广州是全国拥有最多大学生的城市,拥有82所高校,某年的在校大学生总数达113.96万人。而深圳高校数量极少,但是却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甚至广州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会选择深圳,而不是广州。

为什么广州大学生数量最多,但是却流失了那么多人才?

我认为是因为深圳这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培育了肥沃的就业土壤,提供了非常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而且深圳对于人才的引进也是不遗余力,最近的人才政策是: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入户深圳后可向政府申请住房补贴:本科生1.5万元,硕士生2.5万元,博士生3万元。

这对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既能落户还可以享受补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且这个受众面非常广的。另外,深圳还有大量的公租房,人才房和安居房,是一个相对友好的城市。

而看看广州,对于普通毕业生根本没有任何的补贴政策,只有对高层次人才有高额补贴。另外广州落户相对深圳也更加严格。

所以,广州对于中低端人才的不重视叠加上深圳对人才大力的引进效应,广州是真的在给深圳培养人才做嫁衣。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深圳比广州年轻人要多得多。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人口老龄化阻碍了广州的快速发展。

广州光靠美食和低廉住宿费用,以及相对合理的房价是无法吸引到更多人才,更无法留住人才。

唯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广州在一线城市全面限购限价的严格房地产政策下,开了增城和从化这个口子,让那些在北上深没有资格买房的人,有机会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的郊区上车。

广州还能好吗?

对于广州,是爱之深才会责之切。

必须承认广州前几年在衰落,现在的广州已经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但能否力挽狂澜,需要时间,需要当权者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