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紫砂泥的真相和卖点

“火柴实验”不可信

有人说“拿一根火柴在壶身上划,能划出火来的就是真紫砂,不然就是假的”。其实这并不是鉴别紫砂的可靠方法。火柴有用红磷为原料的,红磷的燃点低,只需轻轻摩擦便会燃烧,在衣服上摩擦也会燃烧。

紫砂泥的本质

这才是紫砂泥的真相和卖点

岩石的形成主要有三大类:岩浆流动(花岗岩等)、沉积岩(黏土矿等)、变质岩(石榴石等)。

紫砂矿的产地——宜兴丁山属于古生代陆相(区别于湖相、海陆交替相)沉积结构。风和水把别处岩石风化成的细小黏土颗粒及其他矿物搬移到这里,颗粒重的沉在底下,颗粒轻的浮在上面。石英砂分布在胶结黏土中,形成了黏土质粉砂岩。

只有宜兴有紫砂吗

这才是紫砂泥的真相和卖点

宜兴紫砂陶土形成于约3亿年,此类地质地层应该不止宜兴一处。同宜兴毗邻的浙江长兴县与宜兴南部山区一脉相连,地质地貌基本相同,紫砂土形成的原因、产出状况、陶土性能与宜兴紫砂土基本一致。在目前紫砂土限制开采而走俏的情况下,不少长兴紫砂土被用作替代品。

浙江长兴清末也生产过紫砂壶。但由于沉积物来源和沉积环境的不同,长兴紫砂土整体性能略逊于宜兴紫砂土。

从成陶效果看,广东、辽宁、延安、宁夏、山西等地的紫色陶土制成的陶器整体胎质坚硬,体积密度大,断面细致致密,气孔较少、较小、吸水率低,透气性差,较接近瓷器。

只有黄龙山产紫砂泥吗

"石黄泥,出赵庄山······"

“天青泥,出蠡墅······”

“老泥,出团山······”

这才是紫砂泥的真相和卖点

上述出自明末、清初、同治年间的《阳羡茗壶系》、《阳羡茗陶录》、《阳羡砂壶图考》的记载,证实了自古以来许多紫砂矿料并不产自黄龙山矿场。

外山及周边矿区的红泥(特别是朱泥)明显优于黄龙山的。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只有宜兴黄龙山才出产紫砂土、黄龙山紫砂土才是“正宗宜兴紫砂土”。

紫砂泥的分类

紫砂土是陶土的一种,陶土矿是埋藏于地表下的粉砂岩。宜兴人把陶土矿统称为“泥”,他们又把“泥”分为三大类:

灰白色为主,颜色单纯的粗沙铝质黏土称“白泥”。古代一般不用于制壶,近代有人开始少量使用。

浅灰、浅黄和黄红色为主的杂色黏土称“嫩泥”。

紫红、紫青、浅紫和棕红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黏土(通称页岩)称“甲(夹)泥”。紫泥类矿料绝大多数产于甲泥矿中。

紫砂土的优点

这才是紫砂泥的真相和卖点

用紫砂土制作的紫砂壶可以概括成如下特性:

1.透气性好。2.色泽诡异。3.可塑性好。4.冷热急变性好。5.无砂土气,色香味皆蕴。6.暑月越宿不馊。7.水色好。涤拭有加,自发黯然之光,光可鉴人。

根本性的特点只有两个:透气性好;色泽诡异。

施釉的瓷壶不具备透气性;用黏土制壶,透气性虽好,但砂土气重,容易渗水,外形也不美观。

用消毒棉封闭壶口、壶嘴,让壶内茶汁处于自然状态,在高温(33-35度)下,紫砂壶5天后,茶汁才发馊。瓷壶2-3天已有馊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