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當失去的少找到的多找到的多

而擁有就是給予而給予就是生活——

——[美] E.E.卡明斯 《當稱作花朵的面容從大地浮起》趙毅衡譯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我們都知道,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反覆(複習),那麼具體怎麼複習,才能踩到最佳時機呢?

其實,利用大腦科學的最適的複習方法還真存在。

以下就是效率且效果的複習記憶術的說明。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效果的複習時機?

學習過的內容,要想穩固地被記住被定著下來的話,不應該用自己流,而是需要用到有著科學根據的方法。

首先該矚目的就是“複習的時機”。

加拿大Waterloo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經過長期的科學實驗的驗證後,得出了關於“1小時的上課內容,在複習的時候,最有效的複習時機和所要時間”的結論。

如下所示:

最初學過看過的科目或者內容、

【第一次複習】24小時以內的10分鐘

【第二次複習】1周以內的5分鐘

【第三次複習】1個月以內的2~4分鐘

也就是說,1個月間,複習所要合計時間只要17~19分鐘。

只是這麼點複習時間,就可以保持和最初學習時基本不變的記憶,而且能輕鬆維持1個月以上。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反覆複習時,記憶修正所要時間會越來越短

一次的重複記憶修正,和最初學習時相比,記憶遠遠會變得不易忘記,同時,再度複習(記憶修正)時,定著到大腦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

只是,複習的時機拖得越好,絕對不是好事情。

我們現行的關於記憶和遺忘的認識,都是建立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上的。

我只知道,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我們多少時間後的遺忘率是多少—這裡的表述本質上有比較大的偏差。

其實,艾賓浩斯研究最終導出的是“節省率”,而不是“遺忘率”。

這裡的節省率指的是,最初學習後,第二次重複記憶修正(複習)時,和最初記住的相比,完全記住所要時間究竟能節約多少的比率。

記住,是節省率,不是遺忘率,這是很多知道並利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進行復習的人的認識錯誤。

具體如下:

20分鐘後:58%

1小時後:44%

大約9小時後:35%

1天后:34%

2天后:27%

6天后:25%

1個月後:21%

比如,“1天后的節約率是34%”,這是在說“用最初記住所花時間的66%的時間就能起到記憶修正”的意思,而不是現在大家所認為的“1天后只剩下記憶量的34%”。

最初10分鐘能記住,那麼“第二天就可以節省3~4分鐘,只用6~7分鐘就能起到喚起記憶,記憶修正的效果”。

而這不是大部分的艾賓浩斯記憶理解者所認為的,“”經過一天後66%的內容都會被忘記,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然後,與1天后的複習節省率是34%相比,1個月後終於開始複習的場合,節省率只有21%。

複習的時機越是拖後,記憶修正所要時間會越多—這才是艾賓浩斯要告訴我們的“記憶的真實”。

這個節省率是通過無意義的文字羅列記憶試驗得出的數據,實際的學習時,因為內容本身都帶有意思,所以節約率會更高。

所以,根據這裡的說明進行復習,就能“填坑”—用最低限度的複習時間來好好記住的坑。

說到複習,我想很多學生或者社會人在學習後,都會在翌日或者一週內、一週後進行一次複習,這裡重要的不是時間,而是“用最佳的時機,進行反覆複習”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可以欺騙海馬的反覆複習

反覆複習,從大腦記憶結構來看,絕對是有效的。

大腦中有管理記憶和篩選記憶機能的部分,被稱為“海馬”。

通過五感進入大腦的情報信息,由海馬進行“是否需要記憶”的選別後才會真正開始進行記憶。

這個選別的基準是“對於生命的存續是否有必要”的認識判斷。

海馬一旦判斷,得出“這個情報對於生存是不可缺”的結論時,就會記憶這個情報,而被判斷為“對生存沒必要的情報”時,就會被捨棄。

說到底,人也是動物,和食物及危險相關的,與生死密切的情報,會被優先記憶。

但是,學習時記住的內容(情報信息),大部分的場合都是和生命的存續沒有直接關聯的,所以,海馬會在取捨時,採取馬上就往的態度。

那麼,究竟要怎樣做,才能讓學習的內容,作為必要的情報,讓海馬得以有效判斷呢?

大腦科學上的結果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無數次,反覆地送入大腦”,讓海馬認識到“這一定是為了生存所必要的情報”—這樣的“誤解”就能有效“欺騙”到海馬。

所以,要點就是“通過反覆,讓海馬把所學內容想成是重要的情報”。

也就是說,複習的反覆是學習上最高等級重要的一件事,無數次無數次的複習,海馬就會很自然地接受情報的記憶,而確確實實讓記憶定著下來,甚至終身難忘。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與“知識輸入”的複習相比,“輸出”的複習更要重視

某位有名的學者說過“他學習時的輸入和輸出比是1:9”。

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是可見學習時的“輸出”比“輸入”會更重要,當然前提是輸入要做好。

記憶情報時,通過閱讀、暗記,聽講等的“情報入力”,是輸入,而通過閉目回顧、大聲讀出來、寫出來、 說出來、一問一答、大量做練習、一起討論等則是“情報的出力”,是輸出。

為什麼說輸出比輸入更重要?

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講,比起從看聽進入大腦的情報相比,海馬會壓倒性地優先處理實際使用的情報,因為大腦會把,輸出(使用)次數越多的情報當成是最重要最優先的情報。

所以,複習時,不要只是看教科書、筆記、參考書,(看的時間用到3成已經算多了),實際如上所述一樣,寫、大聲讀、做問題等,重視輸出的複習法才是能真正幫助到記憶和理解的效果方法,(最起碼要用到7成以上的複習時間)。

另外,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情報、交織著感情的情報信息等很容易被記住。

比如,想要記住完全不熟的人的生日比較難(記了也很快會忘記),但是是自己的好友的生日的話,一旦記住了,想忘也不容易。

就像這樣,通過一些手段,讓自己對想學內容產生興趣後,學習記憶就會帶來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如果想學好外語,或者先從記基礎和高頻單詞開始,然後通過閱讀喜歡的外語書、愛看的電影電視入手(當然,一部電影電視能看上10遍不厭煩,不是到了喜歡的無以復加的地步則不容易)學習,也可能獲得不一樣的效果。

還有,讓學習中交織感情的方法,可以試試以下的可能性。

* 記憶歷史知識的時候,想像一下歷史上這些人物的當時的心情,“一定很後悔吧!”,“非常艱辛的經歷”等等,代入感能讓讓內容感情化。

* 學習知識,記憶內容的時候,想像一下,“如果有這個知識,那麼我將來在~時候刻意進展順利”,“~的場合會非常有用”等等。

......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小結

複習的效果,靠的其實就是方法,用對了方法就能輕鬆讓自己的學習成績和進展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理解科學的記憶結構,就像能操控自己大腦一樣,隨時準備好高效學和記憶的準備。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一句話】

你也可以嘗試實踐一下上述複習的方法,我想應該能讓想記的內容,順暢地,確實地被理解和被記住。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只要17分鐘!讓記憶的內容一個月不忘的魔法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