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法语原名Avenue Joffre,以法国元帅霞飞的名字命名。当时是横贯原上海法租界的一条主干道。霞飞路东起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西至海格路(今华山路),全长5500米。1900年有法租界公董局兴建,最初的名称是西江路,1906年改名宝昌路915年6月更名霞飞路,1922年3月,由法国将军霞飞举行揭牌仪式。

◆ ◆ ◆ ◆ ◆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20世纪30年代的霞飞路

“这条从欧洲大陆移过来的巴黎风的街道上,到处浮动着旧俄罗斯帝国的良民……第一道年红灯火在咖啡座的门外亮起来,接着一阵隆隆的电车响,街灯全着了火。”

这是黑婴发表在1934年《良友》画报上的小说节选,文字虽然不常,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当年最值得夸耀的时尚元素。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霞飞路堪称上海城市的时尚之源。这条商业大街上,名店林立、名品荟萃,其中不少是俄侨老店,或是法租界同业之最,他们以欧洲样式的商业布局,展示着几乎与欧美发达城市同步的高档生活消费品,尤以西餐、西点、西服和日用百货最具特色。

漫漫的俄商展销长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霞飞路是外侨和华人心中最繁华、最有情趣的一条商业街。清晨,当晨曦透过法国梧桐浓密的枝叶洒向地面,“噹、噹”的有轨电车驶上笔直宽阔的马路,临街而设的各色洋店铺渐次开门,提着鲜花篮子的俄罗斯老人热情地向路人兜售,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面包味;入夜,霞飞路霓虹闪烁、乐声悠扬,灯光如炽的橱窗里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那些时髦的服饰、精巧的礼品或许一周前还是巴黎市场的新宠呢。

霞飞路,汇聚着法租界、甚至上海滩上众多闻名遐迩的名特商店,在衣、食两大类极力引进西式高档消费,并当仁不让地扮演着引导都市居民消费更新的前锋角色。而引导者则是俄罗斯人。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由东向西,霞飞路307号,是乔治照相馆,法租界最大、最好的照相馆;往西的468号,是著名的马尔济尼亚女帽店,她的店主人是俄籍犹太人阿依达·拉宾诺维奇夫人。她更为人知的成就,是在霞飞路拉都路口(今襄阳南路)开设的一家专营儿童用品的商店,并以儿童剧中不肯长大的孩子“彼得·潘”命名,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是当时上海有名的儿童用品商店。

霞飞路643号,是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餐厅,法租界最大的欧式餐厅,也是上海第一家花园大餐厅;而再往前走一段,霞飞路813~815号,是蒂蒂斯咖啡馆,这是一家拥有咖啡、餐厅、夜总会和备有乐队的伴舞场。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霞飞路上的咖啡馆

霞飞路829-831号,是欧罗巴皮鞋公司,业主也是一名俄籍犹太人,名叫图钦斯基,该店是当时上海滩最摩登的豪华型皮鞋店之一;再往前,850号就是百灵洋行,也称巴拉诺夫百货商店,经销棉纺织品、服饰杂货、男女成衣及床上用品,是法租界最大的俄侨百货商店;离此不远,895号则是俄国人格利高里·克列巴诺夫开设的著名中高档皮货商店——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店的分店。

此外,还有信谊大药房(霞飞路746号,该店兼卖儿童用品和圣诞礼物)、欧罗巴绸缎店、特卡琴科糖果点心店、克来孟冰淇淋公司、科涅夫男子用品店等也都是老上海耳熟能详的名店号。

独具风味的俄式餐饮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1949年的霞飞路中段,

这里的商店几乎都是白俄人经营的,

充斥著俄文或英文的店名。

俄商自有他们精明的经商之道。霞飞路颇具规模的各类经营中,餐饮是极具特色的,俄式餐馆不下十家,除俄侨之外,上海本地人去吃“罗宋大菜”的为数也不少。

霞飞路690号,即东华电影院(今淮海电影院)隔壁,是著名的东俄菜馆,原名茹科夫餐厅。该菜馆店堂不大,名气却不小。当时,一菜一汤、面包、黄油,再加一杯红茶,收费一元,可谓价廉物美。真正使之远近闻名、享誉沪上的,是该店的“罗宋汤”(上海俄式西菜馆供应的一种汤菜,因沪语把Russian读作“罗宋”而得名),其味道之美,令人百吃不厌。

东俄菜馆的“罗宋汤”,单就用料而言,就有牛肉、牛骨、香根、辣根、紫菜头、芹菜、胡罗卜、土豆、洋葱、鲜蕃茄、香叶、胡椒颗粒、炒蕃茄酱、酸奶油、鲜茴香、猪油炒面粉、辣酱油等17种之多,堪称汤之一绝了。这种由多种原料烹成,甜酸咸辣俱全,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菜肴,不仅满足了那些俄国侨民思乡的胃,也博得了普通上海市民的喜爱。除罗宋汤之外,该店还有乡下浓汤(又叫“索浦”,是很稠的乳白色鸡仔汤)、鱼头汤(又叫“华哈”,是用鲟鱼煮熬的)、牛肉饼(又叫“细尼子”)等特色菜。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罗宋汤

今淮海中路975号上海食品厂,以生产质量精美的俄式奶油蛋糕、奶油裱花蛋糕著名,原厂址在陕西南路,是由白俄劳马契在1930年创办的,当时叫“克来夫特”西式食品商店。劳马契资金不多,设备也较简陋,但他经营得法,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又增设了两个门市部和一家面包厂,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西式食品店。上海解放前夕,劳马契离开上海,由中国人继续经营,仍保持正宗的俄式风味。

霞飞路上的俄式食品店也不尽是全由俄侨经营。霞飞路997号的“费雅客”(Fiaker),就是由奥地利犹太人汉斯·雅布隆纳开设的。餐厅由外籍厨师亲自掌勺,烹制维也纳和匈牙利菜肴。宋美龄最喜欢“费雅客”的赤甘蓝烧鸭子和加奶咖啡,宋庆龄、宋子文、梅兰芳等人经常来该餐馆吃饭,美国麦克阿瑟将军也曾光临“费雅客”。

此外,还有华商开设的俄式风味食品店,如今淮海中路919号的哈尔滨食品厂,就是一位叫杨冠林的山东人创办的。但他最初却是在俄国人开的食品店里学手艺,在学得一手制作俄式西点的技艺后,于1937年开设了福利饼干面包厂,生产的糕点、糖果,既保持了俄式传统的工艺特点,又吸收了上海消费者的习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该厂生产的各种花色面包,虽然是俄国风味,但配料与俄式不同,用猪油或生油,产品肥而不腻,适合上海人的口味。

老大昌和红房子

提及霞飞路的名品商店,是不能不谈老大昌和红房子的。

如今在淮海中路成都南路转角的那家老大昌法国面包房,是上海保存不多的主营西式面包点心的著名店家,也是当年霞飞路上经营法式面包的翘楚。这间法式面包房1913年前由母公司设在法国巴黎的远东商业公司(Compagnie Commerciale d’Extreme Orient)派员来上海创办,西文名为Magasin Francais d’Alimentation,大意是“法兰西面包房”,而中文却取了极富中国韵味、含生意兴隆之意的“老大昌”。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老大昌原址在法租界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77号,是一家洋行,经营洋酒食品,并承办海军伙食供应。1920年后该行由法国人鹊格利(F.Tchakalian)接盘,更名为“鹊格利面包糖果公司”(Tchakalian Bros French Bakery),但该中文名不为沪人接受,遂又改称“老大昌法国面包房”。鹊格利接盘后即将行址迁入法租界霞飞路亚尔培路口(今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并在愚园路、环龙路(今南昌路)、圣母院路(今瑞金二路)等处增设分号。老大昌的法式面包清香、松软,那奶香四溢、有着层层起酥的“羊角”、外脆内韧的“长棍”,不仅是当年外侨餐桌上的最爱,也是偶尔尝鲜的上海市民至高的生活享受。

说起红房子西菜馆,上海人都知道。坐落在今陕西南路37号的这家法式西菜馆,以经营正宗西餐而在沪上享有盛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哪个小伙子若选择“红房子”作为第一次约会的地点,是很能满足一位姑娘对浪漫的遐想的。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意大利人路易·路迈在1935年10月开设的这家西餐馆,起初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975号)上,店名也不叫“红房子”,而是叫“喜乐迈”。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该店曾一度关闭。1945年抗战胜利后,路迈又在陕西南路37号(今址)买下店面,重新开业。因该店的外砖墙统统被漆成了红色,上海人便称之为“红房子”,时间一长,“红房子”便成了“喜乐迈”的代名词,“喜乐迈”的原名反而渐渐被人遗忘。1956年在菜馆重新注册登记时,店主干脆取“红房子”为该店店名。该店曾有一批深谙西菜烹饪之道的厨师,在保留西菜原有风味同时,还吸收了不少中国传统烹饪技艺,所制菜肴别具一格。

烙蛤蜊这道菜,在法式菜谱上是找不到的。1946年,由于国际国内战火不断,交通受阻,一直从法国进口的蜗牛断档,餐馆因此而生意大减。这下可急煞了餐馆老板,他绞尽脑汁,“挖”来了西餐烹饪的特级厨师俞永利,希望他搞出新品种,以补“烙蜗牛”之缺。年仅24岁的中国青年俞永利,经过悉心研究,用蛤蜊肉加色拉油、酒、蒜泥、芹菜搅拌后再加烤焙,经多次试验,终于推出了新品——烙蛤蜊。这道菜揉和了中国的厨艺特色,又不失法国风味,色香俱全,论味道,简直比烙蜗牛还要鲜美。一时间,慕名而来的新老顾客应接不暇,“红房子”的烙蛤蜊因此也在上海滩上出了名。

◆ ◆ ◆ ◆ ◆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昔日的霞飞路,今日的繁华商业街,改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风情。那从容的气度、闪亮的名字,留给上海人的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和遐想。

部分图片文字摘自:上海档案信息网《霞飞路上的外国名品店》一文,作者曹胜梅。

点击回顾上海各区县老照片:

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霞飞路上的外国商店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