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人说北斗卫星发送32颗就可以全球组网定位,现在发送了39颗还是不能组网是怎么回事?对此你怎么看?

国之利器B5


现在北斗卫星已经发射了41颗(而不是39颗),但离全球组网还有一段时间,全球组网指的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


我们常说的北斗卫星全球组网指的是第三代北斗系统(北斗三号),而在之前还有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两套已经开始运行的北斗导航系统。


2000年,我国建成了由2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一号试验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所以理论上从那时候开始你的手机就已经可以用北斗卫星开始导航。


2012年,我国建成由14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而真正作为北斗三号的卫星数量应该是至今已经发射的所有北斗卫星数量减去之前为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发射的卫星数量,并且还要减去从2000以来因为到达了使用寿命已经“退休”的卫星数量。


目前最新的状态是,2018年11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17颗组网卫星。


在2018年剩下的时间里,第18颗北斗三号卫星将会被发射,届时服务区域将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


到2020年,北斗三号将完成35颗(而不是32颗)卫星的组网,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



高挺观点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大家对北斗系统有很大误解。

1.北斗卫星已经区域组网,并且已经在大家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实际投入使用了。如果你用的手机是华为麒麟SOC,骁龙部分SOC,MTK部分SOC。其实你已经使用过北斗系统了,大家可以下载一个AndroiTS GPS Test就可以知道自己手机可以搜索到哪些卫星系统。比如我的红米NOTE 5A,是骁龙435的soc,可以从图看到可以用GPS,北斗,GLONASS。而且北斗的信号比GPS和GLONASS都要好,可用卫星数量也多。而且我国武汉梦芯、和芯星通等芯片厂商也推出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单模/多模北斗芯片、模组。可以提供更加优秀的定位性能,也更加安全。就算美国关闭我国区域的GPS信号,我国的北斗也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保卫国家安全。

2.和任何大型系统一样。北斗在不断实验中进步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经历3代,目前在发射的卫星都属于第三代,正在区域组网运行的属于第二代系统,覆盖亚太。第三代系统预计2018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组网,2020完成全球组网使用。北斗一代大部分卫星已经失效,进入废弃轨道。41颗北斗卫星中第三代系统卫星只发射了17颗。并且卫星入轨后,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调整,才能投入使用。当全球组网完成后,也会发射相当一批次的备份卫星。

3.北斗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希望一些人不要胡乱炒作概念,搞什么北斗地图等等。北斗只是一个定位系统,提供的基础的位置、授时、短报文服务。


再补充下收费问题

1.北斗系统不收取任何费用,你实际承担的只是购买芯片的费用。而且目前芯片费用和国际主流GPS芯片一致,甚至更低。

2.前期推广的车辆船舶的北斗设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收取任何费用。你的费用只是给了给你提供服务的厂商。

3.现在高精度的定位,如工程测绘等,你交的费用是给你提供RTK等信息的厂商。他们建设或者运营了地面增强站点,会有大量的网络费用/电费等产生。

4.一切炒作概念利用北斗系统蛊惑大众来赚钱了企业都是可耻的。这是国家基业需要大家支持。


苍云沐雪


没有完成全球组网,主要是卫星发射的太少了。

一直宣称的35颗卫星全球组网,那是说的北斗三代卫星要35颗。

中国目前发射的39颗包括北斗一代,二代,三代。

北斗一代,只有双星定位,无法给出目标的海拔,只能算技术验证型,连军方都几乎没用过。用户数量极少。

北斗二代卫星,就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了,一般的国产手机支持的北斗定位,就是使用的北斗二代卫星。北斗二代几乎只覆盖亚太地区,成功验证了北斗定位的关键技术。

北斗三代才是一开始预想的北斗方案。只是原来技术不行,才把一个方案分三步慢慢推进的。2017年11月5日,北斗才发射北斗三代的第一二颗卫星。离全球组网的35颗还有几年呢。


幽靈之夢


事实胜于雄辩。



竭能疯癫


北斗的民用早就应用了,买了一只用北斗授时的手表,授时耗时在20秒内。至于手机北斗定位,那要看有没有把模块做进去,有就肯定能用的。图中中国旗的就是北斗,美国旗的是GPS。



手机用户54549086424


我国已经发射了41颗北斗卫星,包括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到目前还没有完成全球组网。组网完成后也还需要持续发射北斗卫星维持北斗系统的稳定完整,因为卫星也有寿命,一般5-10年。

为什么我们的手机用北斗的不多?最主要的是小型化和成本问题,手机对小型化要求很高,对成本控制很严,北斗全面民用还需要一个过程,随着用量的增加,成本会逐步降低。

目前,为实现自主可控的要求,多年前已经全面使用北斗导航系统。

如果美国对他国关闭GPS,应该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部队能够应对。美国对我们发展北斗是打压的,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导航芯片厂家迟迟不开发支持GPS和北斗双模的芯片。我们走的是自力更生的道路。


张扬之翼


首先,目前官网说北斗41号星是指从北斗一代开始计算的,北斗发展经历了北斗一代、二代和现今发射的三代三个历程,也是科研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代军用,覆盖我国领土、领空;二代基本军用,覆盖亚太;三代军、民用,全球范围。其次,北斗三代共35颗,比美国多3颗,已发17颗。最后,北斗的历程也是国家强大的历程,GPS全球布设多个地面站,而不让我国布设,没有全球地面监控注入站,我们要实现全球定位就必须创新,科研人员也是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鼓励和支持。目前,北斗应用已经在很多民用方面开展了,比如测绘、交通、国土、救灾等,国产手机上也有大量的安装支持北斗的芯片。

少报怨,多鼓励,期待2020年北斗三代全面建成。


糊涂佬V


楼主是故意问的吗,北斗早就组网成功了。军用早就用上了,民用也用上了,怎么就叫不能组网了?只是北斗现在的民用规模不大,就是说还没像GPS一样,人人都在用的地步。这个民用规模,就涉及到产业链和各个公司国家的利益冲突问题,所以你的东西出来了,但是到大规模应用,到产生利润,中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


hfggyy


探讨这个已经是没什么必要了。谁还记得23年前


zhou595468


北斗上天的初衷是为解决我国军事机动导航任务用的,后来为了能军商民能共用,不停的改进,所以才有一代二代三代,也可以解释卫星很多但还是不够的原因,因为有些都已淘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