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國慶7天長假期,想必有娃的肯定要帶娃出門玩了。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標題為《粗心爹孃抱手機不抱娃 西湖邊志願者6天撿了8個孩子》。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一名兒童在走失後與家人團聚

“我就看了一眼手機,結果孩子不見了。”“我用手機處理一單業務,兒子本來拉著我的衣服,過了路口才發現兒子沒了。”……

國慶長假期間,杭州西湖景區人潮湧動,志願者們在維持交通秩序時遇到了很多粗心爹媽。這幾天下來,居然發現了8名與家人失散的兒童,主要原因幾乎都是因為家長在玩手機,忘記身邊跟隨的孩子,幸好在最後都順利幫助失散的孩子找到了家人。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志願者幫助一對失散的母子團聚

有網友們這樣評價: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手機不可失

能找到失散的孩子值得慶幸,但還是要提醒帶孩子出門的家長,不能只顧著玩手機,更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防止發生意外。因為玩手機失去孩子或者陷入危險的案例實在太多了,我們要引起重視。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2018年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低頭人生》

我們很多家長變成了手機控,低頭族,那你知道孩子是心裡是怎麼想的嗎?

曾經在一期《音樂大師課》上有一個7歲男孩,他在舞臺上控訴他爸爸只顧玩手機遊戲拒絕和他玩遊戲,在他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傷痛。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7歲男孩想和爸爸玩遭拒絕

說到手機在家庭中的作用,大部分都是哄娃神器。我們家每天都會上演這一幕。

“豆豆,先跟爸爸玩一會,媽媽上個廁所馬上就回來了。”“哇,媽媽,媽媽......!”豆豆聽到我要走,就開始嚎叫,不讓我離開。然後他爸馬上拿出他的絕招,打開手機火山小視頻上h很火的《小雞小雞》,豆豆一下子就轉過頭,並迅速爬到她爸那邊看視頻,那個視頻她每次都能看得很入神,有時候還能跟著手舞足蹈。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小雞小雞》

沒辦法,她只跟我,他爸是隻能用這招誘哄她了。現在她對手機很敏感,手機一有聲音馬上會去尋找聲音的來源,連你打電話,也嚷著要拿手機。她還會自己開手機關手機,放在耳朵邊學著打電話,自學能力強的很吶。

我剛開始是很反對的,可是不這樣我就脫不了身啊。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很多時候孩子哭鬧,我們還有事要去做或者我們想休息一下,只能用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我也經常看到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太鬧太煩人,就給他們一部手機或打開電視讓他們自己玩。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孩子自己看電視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手機通話,手機視頻,手機拍照,手機支付等等都離不開手機。而孩子們見到我們手上隨時機不離手,就很好奇了,也會想去拿手機去玩。不管大人怎麼藏著掖著總躲不過孩子,你越不給他玩,他越要玩。除非你不用手機了。

最強大腦的科學判官魏坤琳(Dr.魏)說,在現代社會,讓孩子徹底遠離電子設備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

電子產品的危害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電子產品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1、電子產品傷害孩子的視力。

小孩子的視力一般要到4歲才能達到正常標準,到12歲左右視力發展才會完全穩定。在這期間孩子的視覺系統還未發育完全,對追蹤物體、深度視覺等能力還未常熟,如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就會對孩子視力發育造成傷害。

根據北京大學發佈的《國民健康視覺報告》,中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比例都超過了70%,就連小學生的近視率都達高到了40%。這個數據說明孩子們在學習、電子產品使用上都沒有很好保護視力。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2、電子產品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和大腦發育。

很多電子產品豐富的聲音、光效,美麗的畫面給孩子很大的刺激,他們被動地注視畫面,跟隨畫面移動。長時間下去,孩子眼睛適應了動態,就很難集中精力去看靜態的東西。

而且孩子從小是靠各種感覺器官來感知世界的,而電子設備是一個平面的,互動有限,孩子是被動地接受信息,他們吸收和反饋的東西很少,就不能充分發展大腦。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3、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們知道電子產品是一個單方面輸出的狀態,孩子是被動接收信息的,他們也不會與電子產品有真正的互動反饋。

現在雖然有互動型的機器人面世,但孩子面對的仍是一個機器,與現實中面對的真正的人是有差別的。與真實的人互動、交流,可以從中學會識別別人的情緒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這就是社交能力。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4、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孩子長期玩電子產品,不出去做運動、交朋友,會更容易產生肥胖和抑鬱等現象。

限制孩子玩電子產品,宜疏不宜堵!

曾有紐約記者採訪過蘋果之父喬布斯:“你的孩子們一定很喜歡ipad吧。”

喬布斯回答:“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裡使用智能產品。”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喬布斯一家

可以看出蘋果之父對孩子們使用電子產品的限制還是很相當嚴格的。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對電子產品的最新指導意見:

1、 對於18個月以下的孩子,除了視頻聊天以外,避免電子產品的使用。(原來為24個月)

2、 對於18-24個月(原來24個月)的孩子,如果想引入電子產品,選擇高質量的節目,並且確保和孩子一起觀看,幫助他們理解看到的內容,並幫助他們吧從電子產品裡學到的內容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習目的,避免讓孩子自己使用電子產品。

3、 對於2-5歲的孩子,每天看電子產品節目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原來2小時)

4、 不建議使用電子產品的場合:吃飯時間、睡前時間1個小時,臥室裡、親子游戲時間。

從上面我們看出,美國兒科學會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年齡放寬至1歲半,時間限制也減少了1個小時。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從指導意見出發,參考《Dr.魏的家庭育兒寶典》,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可以這麼做:

1、電子產品能不玩,就不讓孩子玩,要玩就一起玩。

在我們的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應該是手機和電視機了。當孩子提出要玩手機或電視時,家長先拒絕,拒絕後孩子仍堅持要求玩,那就和孩子一起玩。在玩手機遊戲的過程要與孩子有互動交流,一起體會遊戲的樂趣。

如果看電視就選擇高質量的適合孩子年齡的節目來看,避免節目中含有暴力、血腥或兒童不宜的畫面。如果出現不當的內容,家長應給孩子解釋,與孩子互動交流,並引導孩子從電視中學習好的地方。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2、限定時間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導意見,我們可以根據實際制定,

時間越短越好。比如每天傍晚時間才可以看,每次看十分鐘,每天能看半小時等都形成規定,讓孩子堅決執行,這也是自制力的培養。

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在今年9月25日也發佈了《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裡面對青少年近視、網絡成癮和健康問題進行了梳理和總結。

釋義建議,青少年應主動學習眼部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用眼習慣,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非學習目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每天接觸自然光時間應在60分鐘以上。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3、限定場合

就是限定完全不允許使用電子產品的場合,比如吃飯和睡前時間。

吃飯看電視或玩手機,孩子的注意力在不吃飯上,飯經過嘴巴不咀嚼到胃裡,加重腸胃負擔,形成消化不良等疾病。大人也要以身作則,吃飯時間就要全家一起共同遵守規定。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還有睡覺前的1個小時,電子屏幕發出來的光線與自然光線不一樣,會抑制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我們知道褪黑色素有幫助人入睡的作用。而且電子產品會讓孩子比較興奮,孩子這樣會影響睡眠質量。

因此,在睡前1個小時裡,儘量把手機等電子產品關閉,或放在另一個房間。

4、為電子產品提供替代品

其實孩子喜歡上玩電子產品剛開始也是模仿大人,如果他們有更好玩的,他們的注意力就會很快轉移到其他地方了。

那什麼可以替代電子產品呢?

首先家長們要先從自己做起,少玩手機,或者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在家就玩玩具或做遊戲、做手工、學繪畫、讀繪本等活動轉移注意力。多帶孩子出去玩,去逛公園、博物館,去看外面的世界,交朋友,去做戶外運動,比如踢足球,打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只有他們痛快地玩了,電子產品對他們的吸引力就減弱了。

有研究表明做戶外運動可以保護視力,每天保證兩個小時以上的戶外運動,不僅鍛鍊身體,還保護視力,孩子們會更加快樂。

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上癮,該怎麼管?聰明和負責任的父母這麼做!

當然,由於各種因素,我們不可能天天去出去玩。那我們在小區裡可以玩:球類運動、拍皮球、丟沙包、扔球、羽毛球、老鷹捉小雞等活動,只要是在戶外進行的活動都可以。

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上癮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長要正確引導,讓孩子把電子產品學習工具。

我是豆豆媽a,在快樂育兒路上,希望與你同行!你家孩子玩手機嗎?還是對電視上癮?看完這篇文章你有收穫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