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逆水流龜村堡——龍潭水裡臥神龜

逆水流龜村堡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白沙村,建於明末崇禎年間,為虎門白沙人鄭瑜所建。

「一村一史」·逆水流龜村堡——龍潭水裡臥神龜

村堡呈正方形、座東北、向西南,佔地面積6889平方米,邊長為83米。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護寨牆。村堡佈局取形於龜,因北面有溪水迎面而來,故稱逆水流龜。村堡四周是18米寬的護村人工河,因四周環水,故人們又稱該村堡為白沙水圍村。

村堡正門前面是一道水泥橋,以前為木橋,是出入村堡的唯一通道,也是這隻逆水流龜的龜尾,村堡四角的小樓堡為龜的四足,北面高出護牆的保壘樓則是龜頭,青色堡壘樓上的紅磚則是龜眼。

1640年,大明王朝幾乎走到盡頭的時候,鄭瑜(正四品太常寺少卿)辭官回到故里虎門白沙村,鑑於當時兵荒馬亂於是他決定建造一座城防堅固的村堡以供族人居住。作為明末進士,無論是眼界還是胸襟,鄭瑜都堪稱佼佼者,在村堡的修建上,他花了一番心思:村堡取形於龜,四角望樓為龜足,北樓呈龜頭,南樓原有吊橋為龜尾。1條正巷、4條橫巷、72間房屋,整齊有序如龜甲,便於防衛。

取形於龜,因龜有大富大貴、長命百歲之喻。

另外,當時京城有變,負責七省軍需的鄭瑜為保護財富,將七船金銀運回白沙,建造此村堡,以保太子(崇禎皇帝的兒子)。歷經三年,村堡終於建成,白沙鄭氏由此代代相傳,傳到如今的鄭國強老人,已經有了13代。

通往堡正門的水泥路約3米寬,是唯一的出入通道,為“龜尾”。這原本是一座吊橋,若外敵來侵,吊橋即被拉起,敵人難以攻入;改革開放前,吊橋被改為木橋;改革開放後,木橋又改為水泥路。環繞村堡的是18米寬的“護城河”,一潭碧綠如玉的溪水,不動聲色就將村堡與外界隔開。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青磚構築的護牆。牆上可見矩形的槍眼,過去當敵人來侵,村民就在這射擊防衛。

「一村一史」·逆水流龜村堡——龍潭水裡臥神龜

北面高出護牆的青色堡壘樓是“龜頭”,牆上有三塊呈三角狀分佈的小紅粉石,下面兩塊代表龜的雙眼,上面一塊代表龜的鼻子。村堡四角的小樓堡為龜的四足。

建村以來,村中從未發過洪澇,這得益於古村的排水系統做得好。全村水從龜尾一個排水口排到護城河,而護村河內水永遠保持在1.3米,若超過此水位,便可以暗閥排到村外的大涌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