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相信大部分軍迷和小編一樣,難以親臨航展現場,一睹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的風采。武器照片雖然精美,但是因為缺乏參照物,難以身臨其境。繼【武器到底有多大】系列多篇成為爆款後,小編繼續撰文,為您呈現真實的武器世界,本篇帶您領略不一樣的殲10們。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天上的殲10B驗證機展現了超強的機動能力,它在4分鐘內完成了3次眼鏡蛇機動,j-turn行雲流水,用完美的天空舞步向世界宣佈:中國航空發動機取得了巨大進步!相信一步一個腳印,渦扇15一出,吐槽殲20屬於驗證機的噴子可以閉嘴了。看著曼妙的“舞姿”,如果您的內心還不夠震撼,那是因為您無法站在殲10跟前,體會一下這是一架多麼龐大的金屬“火鳥”。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殲10長16.43米,翼展9.75米,高5.43米,當然這是垂直尾翼的高度,不過也夠得著LOFT挑高的客廳頂了。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上圖杜文龍老師給我們當了個模特,駕駛艙如此高度,必須準備登機梯,要是像2010年航展上殲8飛行員霸氣一跳,小心崴腳啊!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殲10B空重8.84噸,最大起飛重量19.27噸。逆天的機動性得益於加裝了矢量噴管的渦扇10發動機。渦扇10發動機最大能產生13.5噸加力推力,推重比為8.1,這顆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本身也很有分量,自重1.7噸,最大直徑1.16米,長度達到了5米,超過了普通家庭A級轎車的重量和長度。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提起眼鏡蛇機動,軍迷第一反應肯定是蘇27,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蘇27曾多次到訪珠海航展。中國空軍引進的蘇27以及仿製的殲11系列,至今仍是中國空軍三代機的絕對主力。如果說殲10是中型戰鬥機,殲11則是典型的重型戰鬥機。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21.92米的長度和體態修長的“空中美男子”殲8II比也不落下風,14.7米翼展更是超過所有國產戰鬥機,甚至是殲轟7A。殲11空重16.38噸,最大起飛重量33噸,航程超過3500公里。粗壯的主起落架,半人高的後機輪向我們詮釋著重型戰鬥機的實力。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汽車裡面,陸巡必然比凱美瑞油耗大,飛機也是如此。總體來講,飛機越大,油耗越大。斯太爾1.2萬升加油車是空軍主要外場保障裝備,1萬升合10立方米,航空煤油按0.77噸/立方米密度計算,1車可以裝載9噸以上航油。殲10A內部載油3噸,一輛加油車可以服務3架殲10;蘇27/30/殲11內部載油9.4噸,甚至超過A320這種單通道窄體客機,1輛車只能服務1架。按8月進口航空煤油保稅到岸價格4750元/計算,殲10飛個最大航程得1.5萬油費,殲11接近5萬,摺合每公里4.46元和11.79元,還是單發划算啊!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加油車大嗎?那要看和戰士比還是和飛機比!空調車、加油車在殲16面前也顯得很袖珍。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96年,珠海航展上出現的蘇27一下子讓我們領略到了先進三代機的魅力,碩大的身軀,讓習慣了殲6、殲7的軍迷大呼過癮。如今,經過20年的狂追,我們不僅追上了師傅,還在4代機研發方面有所超越。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去年的國產電影《空天獵》將殲11的機動性展現的淋漓盡致,電影開篇,中國空軍殲11戰鬥機採用橫滾、倒飛動作驅離了入侵的P-3C型反潛機,並與前來增援的F-15戰鬥機短兵相接。這一場景似曾相識。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1987年,蘇27通過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第一次展現在西方面前。2001年4月1日,又是P-3(EP-3電子偵察機)。驅逐過程中,海空衛士王偉駕駛的81192號飛機與美海軍EP-3相撞,王偉跳傘犧牲。殲8II屬於高空高速截擊機,執行驅逐任務如同騎著摩托陪人慢跑,無奈當時能堪大任的飛機太少,連8爺都是寶貝。對抗暴露的問題讓中國空軍繼96年臺海危機後再次直面差距,這也成為空軍加速現代化的起點。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既然是重型戰鬥機,自然有重型戰鬥機的派頭。圖中這架被拆解的蘇27展示了完整的機身截面,2個直徑超過拖拉機後輪的圓孔,自然是用來安裝ALF-31渦扇發動機的位置,如不是提前卸下了機翼,小拖車絕無可能裝下。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殲11戰鬥機21.92米的長度、33噸最大起飛重量,大概等同於北京地鐵1號線車廂(長19米、重約33噸);當年龐巴迪為避免交付逾期違約,租用安124運輸的廣州地鐵2號線車廂長24.4米,重35噸。您能想象一節裝了2臺渦扇發動機的地鐵車廂,像下圖幻影2000一樣在天空漫天飛舞嗎?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這恐怕就是航空發動機的魅力,有人調侃,只要動力夠強,板磚也能飛上天。當年以色列空軍的一架F-15翅膀被削掉,依然平安降落,F110渦扇發動機名不虛傳。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另外一款簡單粗暴的代表是米格25戰鬥機,至今還保持多項紀錄未被打破。能成為首架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2臺推力超過10噸的R-15B-300X渦噴發動機是最大功臣。看看下圖,碩大的尾噴口比F-15還要大一圈,如此體積的發動機,決定飛機必然是鋼鐵巨獸(黑鳥採用的是鈦合金,因蘇聯技術不過關,米格25材質主要是不鏽鋼)。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重型戰鬥機體格大,空重大,需要動力更強;好處是起飛重量隨之增加,能容納更多的燃油、武器、設備,航程更遠、作戰半徑更大,對地攻擊力更強,同時,也具備較大改進潛力。下面這張圖足以說明當年空軍為什麼選擇了蘇27,而不是蘇方極力推薦的米格29。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米格29是蘇聯為前線航空兵發展的一款雙發戰鬥機。作戰半徑和載彈量均較小,按道理來講,至多是中型戰鬥機。《R2B返航》堪稱韓國版《空天獵》,F15K與米格29過招的空戰場景讓人大呼過癮。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看到米格29與F-15K對峙的鏡頭,小編突然發現,原來米格29已經和F-15塊頭接近,這中型估計也就是和蘇27比著。兩德空軍合併後,東德的米格29加入北約陣營(當然後來因為格格不入,1美元批發賣給了波蘭),給了西方深入瞭解米格29的機會,看看參加合練的颱風戰鬥機和米格29,這哪裡是輕型戰鬥機?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颱風(EF-2000)是90年代英、德、意和西班牙4國合作開發的一款雙發、三角翼、鴨式佈局三代半戰鬥機,採用2臺歐洲噴氣渦輪公司研製的EJ200渦扇發動機,公司大股東英國羅·羅(RR)和德國發動機渦輪聯合公司(MTU)均是動力領域巨頭,特別是RR,世界民航發動機三大巨頭之一,技術底蘊深厚。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颱風戰鬥機長15.96米,寬10.95米,體型適中,空重11噸,最大起飛重量23.5噸,最大外掛7噸!它特別喜歡全掛載出鏡,儘管表演賣力,外銷成績卻不如歐洲兄弟“陣風”戰鬥機。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若是颱風和蘇27/30/33同框,畫面更有喜感,這對抗明明是小飛機挑戰大飛機啊!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不過鑑於狗斗的機會越來越少,輕型、中型、重型戰鬥機之間的較量可能就轉化為雷達和中距空空導彈間的較量(北約“流星”VS俄R-77)。機體大小以及帶來的機動性能差異被弱化。這一點,從空軍殲11與泰國空軍JAS-39鷹獅戰鬥機聯合演練中就能尋到端倪。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由於戰績不佳,大家對米格29形成了弱雞的印象。其實,最新版的米格29K和米格35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提升,連俄羅斯海軍都準備出口轉內銷,用米格29K替代獨苗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的蘇33艦載機。超大塊頭嚴重製約了航母搭載艦載機的數量,高空重、低推重比與滑躍起飛一起禁錮著蘇33潛能,讓滿油重載起飛成為奢侈的選擇。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某種程度,這也是殲20難以上艦的原因。本屆航展,成飛雙星閃耀,沈飛FC-31黯然缺席,但網友都盼望短暫的離開是為了明日更好的相聚,海軍四代機很可能就是以FC-31為藍本,集全國之智改進的結果。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歐洲研製第三代戰鬥機的時候,英國設想戰鬥機空重10噸,法國則是9噸。法國考慮上艦還會增加近1噸結構重量,10噸空重已超出法國自產發動機的動力範圍,最終與其他國家分道揚鑣。四代機方面,英國果斷投入F-35懷抱,今年已經上艦;達索則於近期提出設計方案,即便進度落後也要自研,法國人的秉性至今沒有改變。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在寸土寸金的機庫和甲板上,飛機大小成了空前重要的指標,得益於陣風M緊湊的尺寸,甲板更小的法國戴高樂號航母艦載機數量反超遼寧號。陣風M作為世界上少數幾種非美國產艦載機,其大小甚至還不如達索自家的商務機大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同是艦載機,與陣風M相比,蘇33/殲15艦載機長是其1.46倍,寬是其1.39倍,空重更達到了17.5噸,是其1.72倍。可是論戰鬥力,蘇33能否趕上與米格21體格相仿的陣風M,小編沒有絕對信心。不知道印度花天價引進陣風,是否有讓其上艦或儲備艦載機技術的考慮。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歐洲三股風(陣風、狂風、颱風)之一的狂風戰鬥機從70年代初一路走來,幾經戰火考驗。可是您知道嗎?與兇猛的外掛相比,狂風的體型並不兇猛,它的長度(16.72米,後掠寬8.60米)不如米格29(長17.3米,寬12米),甚至不如殲10,除了異常巨大的垂尾,一副中型戰鬥機的體格。對比一下攻擊能力,強5(長16.73米,寬9.70米)是不是應該有點羞羞?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好在當前強5早已不是空中打擊的主力,隨著殲16大量服役,替代者殲轟7也有退居二線的可能。過去20年,飛豹與鷹擊83的組合,始終是海航對艦攻擊的絕對主力。殲轟7巨大的機體,給我們提供了轟6外最好的攻擊平臺。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如果說殲10是中型戰鬥機的代表,航展上另一位明星JF-17則是典型的輕型戰鬥機。成功出口緬甸打開了外銷的大門,據悉JF-17還出口非洲雄獅尼日利亞和斯里蘭卡,希望中國血統的戰鷹能再續輝煌!本篇就到這裡,下篇,小編會和您講講《壯志凌雲》裡艦載機的大大小小,還有魂牽夢繞的”海飛絲“(海飛四)。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武器到底有多大 換個角度看殲10

【武器到底有多大】系列: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