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好友陶杰:金庸小说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是金庸本人

金庸先生去世的前一周,香港专栏作家陶杰去医院探望好友金庸,“他的眼睛发亮,抓着我的手”,陶杰就着床边用上海话告诉他说今天是几月几号,中美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全神贯注地听着,像一个纯真的小孩。”

金庸好友陶杰:金庸小说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是金庸本人

金庸去世前一周与专栏作家陶杰的合照

去年,金庸93岁,健康状况一直不是很好。也许是预感到了老人的离世,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在2017年做了一份“金庸专辑”,他们请来许多金庸身边的朋友,谈了谈他们眼中的金庸。

是啊,金庸的小说人人读过,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者们却描述不出来。在大侠、泰斗的名声下,金庸自己真实的那面,其实藏得很深

金庸好友陶杰:金庸小说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是金庸本人

1991年,李纯恩,金庸,蔡澜,倪匡(左起)同游日本

香港四大才子中,黄霑中年去世,倪匡和蔡澜都是金庸办《明报》时的朋友和同僚。

蔡澜说金庸“是一个不计较、很能包容别人的旅伴”。蔡澜喜欢吃些稀奇古怪的美食,每次请金庸作陪,金庸心里不情愿,嘴上却从不拒绝。在《明报》写专栏,他常听到金庸呵责别的作者,也知道金庸对自己观察了很久才准许开笔。但好在自己“从没被金庸骂过,也没让他失望”。

倪匡曾在金庸离港避难时,代笔写过一个月的《天龙八部》连载。虽然知道金庸珍惜笔墨,但因为自己太讨厌阿紫,金庸前脚刚走,倪匡就把阿紫写瞎了。有人骂倪匡,说他和金庸相比,叫“望尘莫及”。倪匡心里却乐了,“能望到尘说明离得不远了。”

虽然做了几十年老朋友,倪匡还是时常感叹金庸学识渊博,心思也藏得很深。“我了解他不到万分之一。”倪匡说。

金庸好友陶杰:金庸小说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是金庸本人

办报时期, 金庸每天要写2000字的社论,经常晚饭顾不上吃,一写完就交给排版工和字工上版,坚持写了20年。

按照常理,他多少会留下自传性的文字,但他经常在采访中说自己一直没有写传记的想法,市面上所谓的《金庸传》没一本得到过授权。

奇怪,为什么一个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人会对自己的生平讳莫如深呢?

金庸小女儿查传讷说:“他的小说就是他的平生,所以他写完一本又一本,每本都是他的人生经历。

从1955年开始用“金庸”作为笔名写作,到1972年封笔,金庸到香港后的二十年,是人生事业攀升的黄金期。他脱离了打工仔的命运,开始办报纸,也开始在自己的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

金庸好友陶杰:金庸小说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是金庸本人

《神雕侠侣》在《明报》连载

然而因为抨击时政,个性强烈的金庸很快遭到了孤立。

他在创刊号上发表的《神雕侠侣》里,把杨过写成一个特立独行的叛逆角色。连载《天龙八部》时,正值有人骂他“汉奸”,金庸就写乔峰受到天下人的唾弃。

等到他的报纸有了规模,继而开办了月刊、周刊。金庸也开始写《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做了老板,当上了明教教主,在乱世争雄的时代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作家陶杰与金庸私交很好,也是重要的金庸小说研究者。他有过一个著名的观点:金庸小说里每一个男主人公,都是金庸本人。尤其到了张无忌,比起之前主角的英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因为写张无忌时,金庸把自己的性格缺陷写进了角色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