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市首富》——嬉笑荒唐鬧劇背後的人性諷刺

開心麻花,最早從話劇行業發家,帶來了一些列廣為人知成功的作品,如《烏龍山伯爵》《小丑愛美麗》《夏洛特煩惱》等等。近些年來IP熱潮席捲整個互聯網上下,優質的作品改編成影視劇,獲得票房大賣,同時憑藉在話劇舞臺上積累的喜劇逗樂經驗,開心麻花所出品的《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等,成為了叫好又叫賣的影視作品。當然,優秀的IP不只是自己原創,隨著和國外版權交流合作的深入,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互相合作改編的作品,例如前些年大火的《無間行者》便是改編自《無間道》,而今天要談的開心麻花出品的最新作品《西紅柿首富》便是改編自1985年的好萊塢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對於這類天降橫財的故事,不難讓人想起馬克吐溫的經典作品《百萬英鎊》,他們無一例外都是通過貧窮和富有後的差別,對當時的人們的金錢觀或者是拜金主義進行辛辣的諷刺與批判,以此達到警示的目的,金錢、橫財,或許只是表現的工作,背後的諷刺與驚醒才是作品的目的所在,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西紅市首富》或許只完成了一半。

《西紅市首富》——嬉笑荒唐鬧劇背後的人性諷刺

誇張的劇情 起伏的人生

和85年的作品劇情基本維持一致——落魄的運動員——守門員,球場失意生活受打擊,可以說是處處不順。接著劇情開始進入到一種誇張的狀態——突然接到遠房親戚300億的遺產,附帶條件得一個月花光10個億——主角便進入到“瘋狂花花花”的狀態,而其生活,尤其是周圍人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先前的冷眼相待、鄙視、看不起、認為失敗等等,變為追捧、阿諛奉承、崇拜,認為其成功等等,這樣鮮明的對照,無疑是對拜金主義的嘲諷。戲劇化的人生遠不止如此,主角投資項目大把花錢,卻發現幹啥啥都賺——事與願違往往便是如此——反而被人認為是投資天才,最後通過買保險踢球賽送贖金等,成功通過測試拿到了300億的遺產。這麼一個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恍如做夢一般的故事,這種事真是古人說的“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啊!而,戲劇化,正是這麼回事。

《西紅市首富》——嬉笑荒唐鬧劇背後的人性諷刺

普通觀眾跟隨者主角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在情感上猶如體驗到過山車一般的刺激。對於我們看電影的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和主角一樣的普通人,生活中難免會遭受到勢利眼、被嫌棄等等因為金錢,而造成的困惑,當看到主角因為金錢而順風順水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候,補償心理的滿足,不只是對於花錢的快感,更有對於那些瞧不起主角的人的嘲諷與批判。

不過,不能忽視的是,這始終還是一部喜劇。

麻花特色 笑料元素

開心麻花幹什麼的——不是賣吃的食品公司,而是製造笑聲的公司,開心,歡樂,大笑,應該是這家公司永恆的座右銘,而這種理念,從始至終就體現在影片之中。

一開始的沈騰出場——對於其粉絲來說——沈騰這個人全身充滿了笑點,更別談騰空而起對於金錢的執迷等等——個人的角色魅力,這是開心麻花的當家法寶——沈騰、馬麗、艾倫等等一些列優秀的喜劇明星,是影片“笑果”的有力保證。

同時影片中除了我們之前所談到了——有錢之前和有錢之後——這種反差所帶來的笑料外,誇張的揮霍——但是卻帶來了意外的財富,這種反

差的笑料,更有麻花一貫的“土味”笑料,例如對於名字的調侃,就拿片名——西紅市,諧音西紅柿,再例如廣州恆大——改成了廠州恆太,這些開心麻花獨有的調侃之梗,讓粉絲們在觀影過程中是笑個不停。

《西紅市首富》——嬉笑荒唐鬧劇背後的人性諷刺

當然,可以對於這些“土味”笑梗嗤之以鼻——低俗,惡搞——但不可否認,確實給觀眾帶來了歡樂。而著歡樂的背後,對於期影片價值觀的衡量,確實有待商榷的,這一切,都要落實到主要任務——王多魚身上(他的名字,不也是個梗麼?)。

錢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嗎?

看完電影,歡笑之餘。我們不難發現,王多魚從開始的失敗落魄,到最後的名利雙收抱得美人歸,這一過程,什麼起了關鍵作用?——毫無意外,是那筆遺產,是那筆錢,儘管影片最後,創作者通過球賽上的堅持——超越錢的——有尊嚴,通過最後拿錢營救愛人放棄300億的測試——超越錢的——有情義,最後落實到王多魚是一個有人性的人,(企圖)讓觀眾理解到在金錢之上,有更重要的東西。

這樣的出發點,固然是美好的,也是正確價值觀的所在,更是之前優秀作品《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和《百萬英鎊》所包含的核心上光點,看完經典,我們不會記得——哦,他是真麼花錢怎麼用錢,而是我們會感慨到在金錢面前人的轉變,人性的兩面性,我們更會該感慨到在金錢面前一個人堅持著善良和本真的重要性。但是看完《西紅市首富》更多的或許是感嘆一句“有錢真好”,這樣的結果,對於這部片子的出發點而言,無疑是失敗的。

《西紅市首富》——嬉笑荒唐鬧劇背後的人性諷刺

究其本質,大概是因為影片的前半段太多的筆墨前端著力於有錢真好,有錢就能任性,而在後半段的發現人性光輝點上,顯得是那樣的扭捏和蒼白無力,簡單點說就是尷尬。原本王多魚堅持的守門員的底線——這條前呼後應的隱線,在後面基本被忽略。感情線索上的,人物內心情感轉變的,對於金錢的認識的轉變,都缺乏一個必要的過程——一個蛻變的過程,因而造成了最後的——金錢就是解決一切的方法,這樣的一個有所偏差的結果。

縱然我們可以說這部電影,讓我們笑了,票房大豐收了,他就是一部商業上成功的電影,但是倘若只考慮到票房就判定其好片與否——那我們又和電影中的把金錢當作一切衡量標準的人,有什麼區別呢?

好的電影,好的喜劇片,最基本,確實是需要把我們逗樂,但是對於麻花,我們有理由提出更好的要求,這也是對於麻花電影更高的發展的期待——在笑的同時,能夠去啟發觀眾發現生活的種可貴,在經歷大起大落的時候去明白生命的最終的是什麼,這樣的喜劇片,或許才是電影中的“喜劇之王”,而在這條路上,麻花的電影還有很遠要走,但我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