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与大连理工签了一份“不一般的协议”!

2018年11月11日上午,成都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学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尤其亮眼的是,

双方将共建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融合成都产业和高校科研优势,助推成都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与大连理工签了一份“不一般的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前,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会见了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一行。在郭东明看来,此次签约“不是一般的框架协议”,而是产业吻合、内容实在的“互利共赢”,“我们对与成都的合作充满信心。”

“不一般的协议”要干啥?

共建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郭东明以“不是一般的框架协议”来定义此次合作。为何“不一般”?从合作内容可见一斑。

此次签约双方将在

科学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

......

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科研平台方面

双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

这是大连理工大学在成都建设的“科研高地”

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

研究院将发挥成都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材料工程等领域的产业优势,结合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打造开放共赢的科技合作平台。

研究院将以大连理工大学高水平科技专家及技术成果为依托,重点围绕成都石化园区、航空动力园区发展的需求,汇聚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骨干企业、高水平科研院所,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承担一批国家重大项目,产出并转化一批重大成果,实现校、地、企共赢发展。

双方将鼓励相关单位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联合组建科研团队,共同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重大项目,推动成都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合作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包括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等。

为何选择成都?

产业吻合 “更重要的是有实质性内容”

会见厅里,有一副巨大的“天府成都全景图”。会见开始前,郭东明在这张图前驻足良久,饶有兴趣地询问成都发展情况。

罗强介绍,2017年,成都经济总量达到1.39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

罗强还特别介绍了成都的新一轮开放机遇,从成都出发的111条国际(地区)航线,覆盖全球主要中心城市,2020年天府国际机场投用后,将形成年吞吐量1.5亿人次的“一市两场”国际航空枢纽;从成都出发的“蓉欧+”国际班列覆盖22个海外城市、14个国内城市。

成都与大连理工签了一份“不一般的协议”!

▲10月23日,从成都出发的第111条国际航线,成都—开罗直飞航线开通。图源四川航空


“我们对实体经济全面向好发展充满信心。”罗强以贸易为例说明趋势,成都与东盟和欧洲贸易上升很快,“推进高质量发展,首先是产业。”

此次合作,就是成都与高校合作,助推产业发展的一个路径。

“如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道路?最终,靠的就是科技”,罗强说,此次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将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同时,成都也将创造良好环境,为学校打造产业转化平台、师生实践场地。

郭东明对成都的经济发展充满赞叹。“我们注意到,成都经济发展很健康,这几年增长很稳定。主要是成都重视产业结构,这几年发展很良性。”郭东明也关注到成都门户枢纽机遇,“我们之前看到中欧班列从成都出发,当时很吃惊。”

为何与成都合作?除了发展机遇,郭东明尤其谈到成都产业发展,“前期分析,我们产业吻合度很高。”

郭东明介绍,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整个学校发展均围绕经济发展为推进。

成都与大连理工签了一份“不一般的协议”!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 图源视觉中国

“我们希望真正把学校和当地产业优势结合起来。”郭东明说,此次与成都合作,不是一般的框架协议,而是经过充分考量,“更重要的是有实质性内容,不是学校想干什么干什么,是当地需要什么,当地产业情况结合学校优势,这样研究院才能发展起来。”

成都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吴凯,副市长曹俊杰,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参加活动。

(来源:蓉城政事 WXID:znait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