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來投訴、舉報這種行為,央行新規支持你!

現在雲支付的使用越來越頻繁

但技術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威脅到了現金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拒收現金的情況呢?

別怕,央行新規為現金支付保駕護航!

↓↓↓

近日,央行發佈公告整治拒收現金行為,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諧發展。以後,大家若發現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可投訴、舉報給相關部門進行及時處理。

赶快来投诉、举报这种行为,央行新规支持你!

劃重點: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10號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 、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方式、無人銷售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履行法定職責,且不具備收取現金條件的,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者誘導其他單位和個人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


——任何單位和個人存在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自本公告公佈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整改。

整治的依據有哪些?

早在1988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強調:“國家鼓勵開戶單位和個人在經濟活動中,採取轉賬方式進行結算,減少使用現金。”

近年來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稱,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商戶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赶快来投诉、举报这种行为,央行新规支持你!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拒收、排斥現金的行為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並不罕見,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央行整治拒收現金,並明確可使用非現金支付的幾種情形十分必要,對於進一步規範社會經濟主體對支付方式的選擇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時,不得炒作‘無現金’概念。”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各地建設智能化、信息化城市過程中,要注重保障全體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全社會自覺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圍。”

重點整治哪些領域?

“我們將在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公共服務、大中型商戶進行重點關注,對不正當競爭、惡意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央行稱,正在加緊研究操作細則,協調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檢查、整治;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認真落實公告要求,規範商戶收支行為,共同維護市場環境。

赶快来投诉、举报这种行为,央行新规支持你!

“維護全體消費者特別是那些不習慣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群體選擇支付方式的權利。”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說。

專家稱,例如,中國大多數老年人受傳統交易方式以及技術、設備等因素影響,仍然習慣於使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片面推進“無現金社會”,

損害了他們的選擇權也與普惠金融的精神和原則背道而馳

澄清!整治拒收現金,不代表不能非現金支付

央行公告稱:“在接受現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勵採用安全合法的非現金支付工具”。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必須明確,政策指引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規範包括現金在內的各類支付工具的選擇和應用,對支付行為、業態發展、技術創新並不會產生帶有偏向性的影響。

赶快来投诉、举报这种行为,央行新规支持你!

央行還詳解了“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情形

——對電商平臺、無人銷售、自助服務、網絡政務等場景,以網絡化、無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務、履行法定職責,不具備現金收取條件,且參與各方在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上達成一致,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履行反洗錢、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法定義務,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進行支付的,應當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也就是說,央行的總體要求仍是——“和諧發展”。

相關法條: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央行出臺的新規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該法條的細化。

曉法提醒

現金、銀行卡、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優勢,滿足了不同的支付需求。

對於任何合法的支付方式都應一視同仁,保護現金交易既是對消費者的尊重,也是對市場秩序的維護。商家們切莫因貪圖方便而觸犯消費者們的合法權益,否則難逃法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