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为何不杀戴笠?真的是因为顾忌当年结义兄弟之情?


1923年11月,上海厅厅长徐国梁和皖系军阀卢永祥的利益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于是,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重金请民国“暗杀大王”王亚樵暗杀了徐国梁。

事成之后,卢永祥按约定支付重金,另加400条枪。同时他还特别欣赏王亚樵的才干,将他招至麾下,任命为浙江纵队司令,将湖州交给他,做练兵之地。

(王亚樵剧照)

当时王亚樵在上海滩已经成立了“斧头帮”,手下有一千多兄弟拥护他。不过,王亚樵根本不想做黑社会老大。

他之所以建立“斧头帮”,是因为他从小见多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欺压贫苦大众,心中对此愤恨不已。

但是,当时除了军阀混战,并不能为贫苦大众找到好的出路,所以王亚樵养成了以暴制暴的风格。凡是听说哪个工友受到富商的欺压,必定抡起斧头,带着手下的兄弟去找富商讨说法。

王亚樵带着兄弟们在上海又砍又杀,一副拿命拼的样子。一些富商见到他们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他们讨公道,没有不成功的。

就算是上海三大流氓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也对他颇为忌惮。

不过,王亚樵是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当卢永祥请他做浙江纵队司令时,他认为这也是个机会,所以欣然答应。把“斧头帮”交给手下弟兄打理后,便带着一些愿意追随他的人,到湖州赴任。

王亚樵为了备战,在湖州积极征募新兵。

当时,戴笠还在老家保安乡。听说王亚樵募兵,便前来应征,他自称是保安乡团总。

王亚樵见戴笠长得一表人才,为人又机警,再加上他干过团总的活,便任命他为纵队长,管理一小队新兵。

王亚樵是个兄弟情结很严重的人,凡是被他视为兄弟的人,他都肝胆相照。当时几个纵队长,比如胡宗南、余亚家、方振武等人,都和他颇谈得来。大家也以兄弟相称,甚至还结拜为兄弟。

(戴笠剧照)

1925年,卢永祥受张作霖排挤,兵败下野。王亚樵和戴笠等人也只能各奔东西。

王亚樵回到上海后,为了打击汉奸和不主动抗日的军政要人,又成立了秘密组织“铁血除奸团”。曾暗杀过蒋中正的心腹赵铁桥、安徽建设厅厅长张柏然等人。

“四·一二”政变后,王亚樵不满蒋中正内战,数次寻找机会暗杀蒋中正和宋子文,却由于对方守备森严,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沪淞停战后,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在上海日租界举行“中日沪淞战争胜利庆祝大会”及天皇诞辰活动。白川义则这种猖狂的行为,让中国人民倍觉受到侮辱。一些爱国人士更是怒不可遏,纷纷发声抗议,并暗中密谋,如何破坏掉白川义则的活动。

当时,京沪卫戍总司令陈铭枢亲自找到王亚樵,和他商量对策。经过一番谋划后,王亚樵让手下以朝鲜人的身份,成功地混进会场,并把炸弹放在主席台上的开水瓶中,然后离去。

很快,炸弹爆炸,在主席台上的白川义则被炸成重伤,后因伤重不治身亡。

事情发生后,中国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就连蒋中正也对王亚樵相当重视,觉得他是个堪当重用的人,于是让时任军统特务头子的戴笠前去拉拢他。

不过,王亚樵不愿意被蒋中正驱使,拒绝了戴笠。

几次三番后,蒋中正觉得王亚樵不识抬举,对他颇有意见。

(汪精卫剧照)

1935年,蒋中正和汪精卫言和,在南京召开四届六中全会。

王亚樵得知后,便让手下混入会场,准备暗杀他。然而,蒋中正却因现场混乱并未出席,于是王亚樵便命手下枪杀汪精卫。

枪杀汪精卫后,王亚樵的手下由于未能成功脱身,最终被抓捕入狱。

此事引起蒋中正的高度重视。在他的指示下,王亚樵的手下不堪重刑折磨,最终供出了王亚樵。

蒋中正得知后,勃然大怒,觉得王亚樵这种人,颇有些身手和能力,但却不能为己所用,反而还是自己的敌人。所以他认为必须马上除掉王亚樵,于是命戴笠负责此事。

此时的戴笠,在军统中有地位有富贵,可以说他的一切都是蒋中正给他的。尽管他和王亚樵曾是拜把子兄弟,但在他看来,那不过是利用王亚樵为他拓宽人脉而已。所以他毫无顾忌,一心只想完成蒋中正指派的任务,好邀功请赏。

当时,听到风声的王亚樵已逃往香港。

戴笠赶紧带着特务追往香港。但由于他携带枪支,未办理准许携带武器入境证,结果到香港后,不光根本找不到王亚樵,还被香港警方查到他携带枪支,被拘禁起来。幸好蒋中正救助及时,他才被放出来。

但此事让戴笠恼羞成怒,发誓要抓到王亚樵。

后来,戴笠抓捕到了王亚樵的一个叫余立奎的兄弟。结果,不管戴笠如何拷打,余立奎都坚决不说出王亚樵在哪里。

当时,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几次来探监。

戴笠便以关心她为名,送她钱财和首饰。

余婉君见钱眼开,最后和戴笠达成协议,并带着他到了广西梧州,枪杀了王亚樵。

一代“暗杀大王”,最终就这样死在昔日兄弟手里。

(参考史料:《王亚樵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杀手之王王亚樵和军统枭雄戴笠确实拜过把子,二人的兄弟情义也不错,可是结果却是王亚樵死在了自己的结拜兄弟戴笠手上。那么王亚樵为何不先下手为强,而是自己送上门去葬送了性命呢?



一句话王亚樵事先并没有料到戴笠要杀他,戴笠拿他当靶子的时候,他还沉浸在哥们情义之中。因此戴笠轻松的搞定了王亚樵,完成了老头子交给他的任务。

这就是人心叵测,世事难料,为了利益,戴笠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拿自己的兄弟开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吗”?绝不是身不由己,戴笠完全可以偷偷放了王亚樵远走高飞,但是他没有那么做,为了名和利,他丧失了人格,倒向了蒋介石这一边。因为蒋介石才是他的天,他的主人,为了效忠老蒋他必须这么做。




所以说戴笠是一条没人性的疯狗,他疯了,疯的谁都咬……

戴笠以阴险毒辣著称,这个人神出鬼没,行踪不定,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在军统局一手遮天,杀人无数,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多行不义必自毙,天命难违,最终这个军统魔头因飞机失事,在南京西郊的岱山送了命。


王亚樵不杀戴笠也是有原因的,我认为王亚樵当时是没有觉察到自己有危险,因此才入了戴笠设下的圈套。在他看来,戴笠对他还不错,狐狸尾巴藏的很深,居然没有被王亚樵发现。

王亚樵这个人干了一辈子杀手,死在他手里的汉奸走狗不计其数。就连日本人都怕他三分,称他为“远东第一杀手”。有句话事这样说他的:“人人都怕魔鬼,而魔鬼都怕王亚樵”,蒋介石提到他牙都疼。

大家可想而知,这样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人物,怎么会不敢杀戴笠呢?绝不会。所以王亚樵不是不杀戴笠,而是他觉得戴笠无论无何也不会对自己下手,判断失误,导致自己被自己人所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试想一下,如果凭王亚樵的性格,他知道戴笠要害他,他会坐以待毙吗?不可能。毕竟他是“杀手之王”杀一个区区的戴雨农还是绰绰有余。

但是人的命天注定,王亚樵也算是交友不慎,太注重江湖道义啦!因此才落得个被人暗杀的下场。


任驰赢天下


王亚樵号称是民国第一杀手,在当时真是乱世枭雄一般的存在,就连蒋介石、汪精卫都对他头疼不已。而就是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行事嚣张的刺客,毛主席却曾评论他为“杀敌无罪、抗日有功”的热血英雄。如此传奇人物,最后死在了他非常珍视的结义好友手中,而这个好友就是当年国民党头号大特务戴笠。

王亚樵行事果断,是非爱憎分明。1932年,他帮助蒋介石弄死了正在张狂庆功的日匪白川。在张学良痛失东北的时候怒其不争,以极端的方式恐吓张学良站起来抗日。他对蒋介石深恶痛绝,正是因为蒋介石在国难关头不集中力量抗日,而是想着怎么搞内斗。

蒋介石刚开始对王亚樵还是十分欣赏的,因为刺杀白川的事情他做得十分爽利,想要将他招为己用,便叫他的结拜兄弟戴笠去拉拢他。但是王亚樵一直瞧不上蒋介石,一直觉得她是民族的败类,表面上还算客气,背地里还在派人刺杀蒋介石,想要推翻蒋介石的强权。

然而这事儿没有隐瞒多久,就被蒋介石知道了,特别是汪精卫替蒋介石挨了枪之后,蒋介石十分愤怒,将刺杀王亚樵的任务交给了戴笠。

一边是自己的结义兄弟,一边是自己的老板,戴笠果断选择了自己的老板。戴笠当年只是个流氓头子,被蒋介石看中并且成为了军统第一人物。感情上,戴笠觉得蒋介石是自己的伯乐;事业上,他依仗蒋介石,如果蒋介石死了,自己荣华富贵都没有了。

况且那时候的王亚樵已经计划投身共产党,如果他真的成为了共产党,那么戴笠和他早晚会兵戎相见。戴笠痛下决心开始追杀王亚樵,并且最终用计刺杀成功。

另一方面,王亚樵对于戴笠的背叛表现出了理解,在戴笠费尽心思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想过要杀戴笠。因为王亚樵这个人非常重感情,他自始至终都把戴笠当做兄弟,绝对不会对他兵刃相向。且不说戴笠这个行为是对还是错,但是和王亚樵相比,他的确已经成为他人的工具,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也许对于戴笠来说,王亚樵只是一个拓展人脉的时候随便结拜的一个兄弟,但是王亚樵却一直遵守着兄弟的承诺。乱世英雄必定心狠,只是义这个底线,不得触碰。

以上


木剑温不胜


王亚樵不杀戴笠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近乎被遗忘了的组织——铁血锄奸团。汉奸卖国贼听到这个名字,无不闻风丧胆。而锄奸团的团长就是号称“民间第一杀手”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蒋介石一提到这个人的名字,假牙就开始发酸。戴笠若是听到这个人的名字 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家里的门窗有没有关好,因为汪精卫体内的子弹就是戴笠派杀手去射中的。而王亚樵为何不杀戴笠呢?难道是怀念当年拜把子的所谓的兄弟情义吗?

王亚樵和戴笠为昔日的兄弟,后来戴笠为蒋介石服务,成了蒋介石的头号特务头领。而王亚樵是反蒋计划的头号策划者。可能是因为当年还有一点兄弟情,所以没有直接反目,只是背地里阴谋暗算。


心脏的-21321


当年在湖州的时候,戴笠刚刚参军,恰逢许多像王亚樵这样的有志青年。所以,意气相投之下,王亚樵、戴笠、胡宗南、胡抱一四个青年,义结金兰为异性兄弟。可是王亚樵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却死在了拜把子兄弟戴笠的手上。



王亚樵的生平就不再叙述了,单说说他与戴笠的那点事。

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吗,说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当时王亚樵极为反感蒋介石为人,甚至计划刺杀蒋介石。而戴笠的得势,全靠蒋介石的栽培。所以王亚樵与戴笠由于站队的问题,兄弟之间出现了不愉快。



戴笠也曾多次拉拢王亚樵,想让他为蒋介石所用,可王亚樵坚决的拒绝了。两人甚至结了仇恨。至此以后,王亚樵剑走偏锋,国民党许多主要人物,不管成功与否,差不多都被王亚樵刺杀个遍。蒋介石也是对其恨之入骨。

王亚樵曾经用计,在香港扣押了戴笠三天。但却没有借此机会除掉这个军统头子。我认为,他一方面也是顾及着当年的结拜之情,像王亚樵这种江湖侠客般的人物,对自己曾经的兄弟,肯定是不忍下手。


(王亚樵与斧头帮成员照片)

另一方面,我还认为,当时香港局势复杂,要杀戴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王亚樵不一定没有杀他的想法,可能是由于香港方面对戴笠进行了保护,王亚樵才没有机会下手。后来蒋介石对香港施压,这才把戴笠放了出来。

历史的成因有很多,像王亚樵这样偏激复杂的人物性格,也许有一部分心理,确实顾及旧情,没有杀戴笠。不过就在王亚樵的这种一念之间,最后自己却死在了戴笠手上。


杂七杂八的事


关于王亚樵和戴笠,王亚樵江湖气太浓,戴笠为了权势又太不讲江湖气。

这个杀手有点冷——王亚樵

沈醉曾经评价王亚樵:“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蒋介石一提这个人,假牙就发酸;戴笠若是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而汪精卫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亚樵这三个字活活敲断的;连上海滩超级恶霸黄金荣、杜月笙一类流氓泰斗遇上王亚樵,也得赶紧绕道走。”

我认为这个评价还是很到位的,王亚樵在民国乱世中绝对是孙悟空一样的人物,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以一己之力,挫败上海黑帮,枪击国民党大佬,炸日本军届人物,染成传奇般的草根英雄。

这种单打独斗的作风,其实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江湖气,中国的江湖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即不属于官方推荐的行为,然而又是那种长久存在的,史论纵横认为,中国的江湖文化实际就是儒家的那种家国文化对黑道的影响,他们不能到朝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但是处江湖之远,依然忧其民。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亚樵和传统的江湖人物一样,不为正史所容。

身处黑暗之中的特工之王——戴笠

要是不是看过他们的历史,了解他们的过往,你根本不可能知道,戴笠和王亚樵竟然是结拜兄弟,其实民国的文化很有意思,有时候你都不可能相信蒋介石还是黄金荣的门生。

在王亚樵闯荡上海滩之前,王亚樵在皖系军阀卢永祥处任职,就在此时结识了包括戴笠和胡宗南在内的日后国民党大员,后来二人走上迥然不同的道路,王亚樵走上暗杀危害民族的败类以及日本侵略者。

其中炸死日本白川大将轰动一时,并且在庐山枪击蒋介石,在国民党六中全会枪击汪精卫(汪精卫的死就是因为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

戴笠虽然同样选择了在黑暗中活动,但是,戴笠选择了荣华富贵,选择官方,最终他的身份和地位要求他,必须服从老蒋,必须告别江湖。

相忘于江湖的王亚樵和戴笠

关于王亚樵和戴笠,纵横用相忘于江湖这个词应该很恰当,庄子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来都在卢永祥的手下共事的二人在卢永祥倒了之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因此本应该相忘于江湖。

后来因为信仰的不同,戴笠与王亚樵分道扬镳,并且走上对立面,其实说白了,戴笠就是蒋介石的一条狗,王亚樵暗杀蒋介石的行为,无异于杀戴笠的主人,这是一条狗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在再三劝解王亚樵不得的情况下,戴笠动用整个军统系统才将王亚樵暗杀,可见王亚樵的反侦查能力有多强。

王亚樵之所以输给戴笠,在于王亚樵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而戴笠没有原则;王亚樵讲义气,而戴笠不讲义气;王亚樵确实把戴笠当过兄弟,戴笠却将王亚樵当工具。


史论纵横


戴笠号称“特务之王”,王亚樵号称“民国第一杀手”,一个让蒋介石、汪精卫、戴笠、黄金荣、杜月笙都头疼的人物,他俩是结拜兄弟,王亚樵对戴笠从未动过杀机,戴笠却不顾兄弟之情,诱杀了王亚樵,其中原因,令人唏嘘。

斧头帮主,名震上海滩

王亚樵出身贫寒,江湖气很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上海滩建立赫赫有名的“斧头帮”,拥有数千徒子徒孙,虽然自己个子小,却在谁面前都自信满满,从不退却,就连黄金荣、杜月笙这样的大佬也要让他三分。

跟那些老谋深算的江湖大佬不同的是,王亚樵脑子充满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无Gov主义、江湖兄弟义气,他可以毫不犹豫使用暴力对抗社会、反抗权贵、暗杀敌人,这一点让他享誉江湖,人见人怕,也最终葬送了他的性命。

义结金兰,与戴笠结拜兄弟

1923年11月,王亚樵受到皖系军阀卢永祥赏识,委任为浙江别纵队司令,在湖州招兵买马,正是在此时,他一不小心招进了后来的一批大人物,包括戴笠、胡宗南、方振武、余亚农等人,哥几个意气相投,交往甚密,于是义结金兰,拜为兄弟。

各奔东西,刺杀蒋介石

1925年,卢永祥兵败下野,王亚樵部树倒猢狲散,戴笠、胡宗南等各自回乡,后报考黄埔军校,走上光明大道,王亚樵则返回上海,继续混迹江湖,刀口舐血。

戴笠、胡宗南后来追随蒋介石,都是一帆风顺,王亚樵则是干起暗杀的老行当,因为炸死日本人,成功引起蒋介石注意,派戴笠、胡宗南去劝说拉拢,却未能如愿。

1935年,王亚樵在反蒋势力支持下,派人暗杀蒋介石,结果蒋介石躲过一劫,汪精卫身中三枪。戴笠抓到凶手后,得知是王亚樵指使,蒋介石气急败坏,命戴笠速速缉拿王亚樵。

亲自出手,戴笠击毙王亚樵

校长有令,一向忠诚无比的戴笠自然顾不上所谓兄弟之情,他亲赴香港抓捕王亚樵。当年的结义兄弟,一个要杀蒋,一个要护蒋,转眼变成了不共戴天的生死对手。

但王亚樵得到消息,已逃往广西梧州。戴笠又用计设下陷阱,将王亚樵引入圈套。

戴笠本想活捉王亚樵,但王亚樵岂能乖乖就范,他奋力反抗,军统特务惊慌之下掏抢,当场击毙了这位威震上海滩的“暗杀大王”。

王亚樵把戴笠当兄弟,戴笠却不然

戴笠和王亚樵虽是结拜兄弟,但这个兄弟对双方而言的意义并不等同。

王亚樵重义气,他把戴笠当兄弟,两人没有利益冲突,王亚樵自然对戴笠也没有杀机;但戴笠只效忠蒋介石一人,蒋介石让他杀谁他就是谁,所谓兄弟怎能比过自家主子?

对戴笠来说,兄弟是利用的,可以背叛、可以杀害;对王亚樵而言,兄弟是要保护的,应该帮助,应该扶持,这种性格差别,就决定了两人的不同命运和王亚樵的悲剧结局。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王亚樵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刺杀天王,他仗着自己胸中的一腔浩然正气四处刺杀着他觉得应该除掉的人,其中蒋介石、宋子文、汪精卫都曾被他刺杀过,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在日本人占领上海的时候王亚樵又出手了,他这次刺杀了日本在上海的总司令白川义则,瞬间震惊了中日。


看过功夫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斧头帮这个帮派,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帮派是虚构出来的,但实际上这个帮派确确实实的出现在历史当中,而且这个帮派就是王亚樵创办的。

说起斧头帮的起源非常的具有戏剧性,当时王亚樵为了帮上海的工人们撑腰,于是创办了一个会员10万人的工会,斧头帮就是因为有位工厂老板拖欠了工人的薪水,王亚樵怒而打造一百柄利斧带100号人马逼薪才衍生出来的帮派。


再后来因为王亚樵觉得斧头帮作用巨大,所以他开始全心投入创建这个帮会中,最终打造出了一个与黄金荣、杜月笙等人抗衡的上海大帮会,这个帮会就是专门帮上海的穷人们撑腰的,说起来颇有一番义薄云天的感觉。

在曾经落魄的时候,王亚樵曾和戴笠、胡宗南等人结交为金兰兄弟,当时有四个人插血为盟,拜天拜地结为了兄弟,但谁承想最终因为立场的问题王亚樵和戴笠反目成仇了。


王亚樵心中有着自己的理想,在他看来蒋介石这样宁可剿内也不抗日的人就是民族的败类,所以他立誓要刺杀蒋介石推翻蒋介石的强权。

但是蒋介石是给戴笠发展平台的人,戴笠原本小混混出身,正是蒋介石给了他机会,他才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变成令人畏惧的军统头子,在很多时候,蒋介石的命就等于他的命,王亚樵想要蒋介石的命就等于要他的命,最后两个人成为了生死之间的仇人。


所以在后来王亚樵从香港回到大陆的时候,被戴笠用计在梧州杀死了,一代刺杀天王自此如同流星般陨落。

有必要说一下,王亚樵从没有派人刺杀过戴笠,其中的原因过了很长时间,已经说的不太清楚了,所以接下来只能靠我们分析一下才行。

我觉得王亚樵之所以没刺杀戴笠是因为他们曾经结拜为兄弟,而王亚樵这个人极其的重情重义,这从他的很多行为上来看都是可以得知的。



虽然他和戴笠走上了对立面,但是在他的心中,兄弟就是兄弟,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其痛下杀手的,而且他也明白戴笠的为难之处,一个是曾经的兄弟,一个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无论戴笠做出了什么决定,他都对其表示了尊重,所以王亚樵在被戴笠派人追捕的过程中,才没有展开过对戴笠的刺杀活动,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戴笠的四周是兵强马壮的军统人员,这些军统的特工都是受过很专业训练的刺杀以及反刺杀的高手,王亚樵如果要去刺杀戴笠的话必定困难重重,无疑以卵击石,所以他才会放弃了这样的想法,至死都没有刺杀戴笠的行动。


所以说我觉得王亚樵应该还是顾忌着以往的兄弟情的,他的一生极为重情重义,他因为重情所以没想过刺杀戴笠,他因为重义在帮助自己兄弟妻子的过程中被戴笠杀害了,在他死前的所有所作所为中,他可以说是仰不愧于天、卧愧于地的真正铁骨男子汉,他是民国真正拥有者侠之精神的人。


孤客生


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就是对于王亚樵的盖棺定论。

王亚樵,大名鼎鼎的远东暗杀之王,个人英雄主义,满腔热血,爱国人士。


戴笠,特务之王,被美国人称为亚洲最神秘的人物,蒋介石最为锋利的尖刀。

王亚樵曾经和戴笠是结拜兄弟,后来王亚樵返回上海继续做他的江湖人士,而戴笠则跟随了蒋介石。至此,兄弟二人虽未反目,却再也不相为谋。

作为爱国主义者的王亚樵,用自己江湖人的手段,策划了多起针对日本人,汉奸以及蒋介石的暗杀,因此惹恼了蒋介石。

蒋介石命令戴笠除掉王亚樵。戴笠一步一步的紧逼王亚樵,缩小王亚樵的活动区域。作为暗杀大王的王亚樵,却只是东躲西藏,并没有对戴笠动手,也许在王亚樵心中,戴笠与自己曾经有过兄弟之情吧。

但在戴笠眼中,蒋介石就是天,王亚樵这个兄弟,已经成为了过眼烟云。


胡史乱翔


别在这谈什么兄弟情深,兄弟结拜也是利益结合,帮会习气,而不是真有什么大的情谊,有时候就是你死我活。

世人怕魔鬼。魔鬼怕王亚樵,搞特务真是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狡诈一生,杀戮一生,王亚樵江湖义气,不杀戴笠,戴笠却为了自己的权力,杀了王亚樵。戴笠早年曾经追随王亚樵,据说运气不错,在上海认识了蒋介石、戴季陶等大人物,1922年,戴笠浪迹于家乡。

而此时王亚樵也因斧头帮在上海滩名声大噪,手下门生数千人,江督军卢永祥鉴于其势力,便于王亚樵联合。

正式任命王亚樵为浙江纵队司令,让其招兵买马,扩充势力。戴笠十分佩服王亚樵的铁血手腕,得知王亚樵公开正在招兵买马,认为现在正是良机,便在王亚樵手下同乡人胡抱一的牵线下,结识了王亚樵。

之后戴笠与王亚樵还结成兄弟,1924年9月,齐卢之战爆发,卢永祥战败,在上海宣布下野,王亚樵失去靠山,便重操旧业。1925年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看到蒋介石在南方混的风生水起,戴笠已不屑于当一名斧头党成员,同时认为王亚樵最多是个绿林好汉,难成大器。

于是戴笠决定南下投奔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戴笠鸡鸣狗盗的才能很快被蒋介石发现,用于监视学校左派学生的思想和行踪,并不失时机的面授机宜,亲自指导。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蒋介石对于王亚樵曾经一度想收买,让其为自己服务,还派人游说,予以高官厚禄,国民党中将军衔,但王亚樵对于蒋介石叛变革命很反感。在一次集会上,直言揭发蒋介石,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于是蒋便动了杀心。王亚樵也多次暗杀蒋介石,著名的有南京太乙案,差一步就几于成功。

戴笠知道此事是王亚樵所为,打电话给王亚樵“如果你想谋害委员长,小心我不顾分杀了你。”王亚樵根本不理会。

1935年,在南京又发生了一起谋刺蒋介石未成而击伤汪精卫的事件,由于事情很蹊跷,大家都认为幕后主谋就是蒋介石,弄得蒋介石很狼狈,成为众矢之的。为了以证清白,蒋介石命戴笠限时破案。时间不长,戴笠就把案情弄了个水落石出,又是由王亚樵操纵!此事也让戴笠和王亚樵彻底决裂,王亚樵此时已在香港,戴笠带人赴港追杀。王亚樵已经没有能量杀戴笠了,但是还可以自保。

王亚樵在西南派领袖胡汉民亲自和港督葛洪亮的暗中帮助下,戴笠四处碰壁,还以非法持有枪械罪,呆了三天班房。最后王亚樵在由李济深、陈祖铭斡旋安排,由香港秘密进入广西。

一个偶然的机会,戴笠发现王亚樵身边人余立奎的小老婆余婉君仍在香港未走,便顺藤摸瓜,花重金买通余婉君,终于知道王亚樵匿居广西梧州的真情。

在军统特务的策划下,一代枭雄王亚樵被残忍杀害,全身血肉模糊,惨不忍睹,解了蒋介石的心头之恨,戴笠也总算松了口气。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