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治霾 咸陽在行動」咸陽市聚焦26項任務綜合治理大氣汙染

「铁腕治霾 咸阳在行动」咸阳市聚焦26项任务综合治理大气污染

為全面做好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推動咸陽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印發《咸陽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全力衝刺2018年度省考指標,持續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不低於5%,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不少於2天。

《方案》立足於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以燃煤汙染控制為重點,突出抓好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加快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揚塵綜合管控,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不斷夯實環保基層基礎,從六大方面26項任務全面實施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铁腕治霾 咸阳在行动」咸阳市聚焦26项任务综合治理大气污染

(一)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1.全面整治工業企業超標排放。各縣市區組織監測監察人員聯合開展專項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工業企業超標排放、偷排偷放等行為。

2.突出抓好“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根據產業政策、產業佈局規劃、以及土地、環保、質量、安全、能耗等要求,進一步明確“散亂汙”企業及集群認定標準、整治要求及完成時限,各縣市區全面完成排查工作。

3.大力實施工業企業綜合治理。加大工業爐窯整治力度。各縣市區要結合第二次汙染源普查,以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對鑄造,鐵合金,銅、鋁、鉛、鋅冶煉及再生,水泥、玻璃、陶瓷、磚瓦、耐火材料、石灰、防水建築材料、化肥、無機鹽、電石等企業的9類工業爐窯(熔煉爐、熔化爐、燒結機(爐)、焙(煅)燒爐、加熱爐、熱處理爐、乾燥爐(窯)、煉焦爐、煤氣發生爐)開展拉網式排查。

4.持續推進排汙許可管理。各縣市區完成陶瓷、再生金屬等工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將錯峰生產方案要求載入排汙許可證。對已完成排汙許可證核發的行業,要按要求將相關錯峰生產方案要求補充到排汙許可證中。

(二)著力優化能源結構

5.穩步推進清潔取暖。市縣兩級要以散煤治理為核心,按照2020年採暖季前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的任務要求,制訂三年實施方案,確定年度治理任務。同時,加快山區散煤替代。

6.加強煤質監管。建立健全煤炭生產、銷售企業煤質檢驗和銷售臺賬管理制度,嚴厲打擊劣質散煤銷售。禁止洗中煤、煤泥等低質、劣質煤進入民用煤市場。

7.狠抓鍋爐綜合整治。繼續加強燃煤鍋爐排查(含茶水爐、經營性爐灶、儲糧烘乾設備等燃煤設施),建立完善清單臺賬,基本淘汰每小時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

(三)不斷完善運輸結構

8.實行機動車限行措施。採暖季期間實施機動車限行措施,提前向社會發布公告。

9.嚴格落實禁繞行制度。按照《咸陽市人民政府關於過境柴油貨車避讓連霍高速西寶舊線的通告》,嚴格管控過境柴油貨車。

10.加快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制定出臺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實施計劃(2018-2020年),通過採取經濟補償、限制使用、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方式,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及採用稀薄燃燒技術、“油改氣”老舊燃氣車輛。

11.嚴查機動車超標排放問題。建立健全機動車環保監管體系,推進機動車“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基於交通部門道路交通流量數據,制定柴油車遙感監測設備建設方案,重點佈設在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主要貨運通道,啟動三級聯網的遙感監測系統平臺建設。

12.嚴管車用油品和車用尿素質量。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以城鄉結合部、高速公路、國省道、企業自備油庫和物流車隊等為重點,通過採取有獎舉報、隨機抽查和重點檢查等手段,嚴肅查處違法銷售車用油品的行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13.加大清潔運輸力度。制定全市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方案,明確煤炭等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多式聯運、綠色貨運樞紐建設、公路貨運治理等重點任務。

「铁腕治霾 咸阳在行动」咸阳市聚焦26项任务综合治理大气污染

(四)持續改善用地結構

14.強化揚塵綜合治理。嚴格降塵考核。各縣市區平均降塵量不得高於9噸/月·平方公里,沙塵暴影響大的月份平均降塵量不得高於12噸/月·平方公里。

15.全面加強揚塵汙染防控。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建築工地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溼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各縣市區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築工地全部安裝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並與監測監控綜合平臺或智慧化城市管理平臺聯網。

16.嚴格執行禁土令。採暖季期間市建成區(秦都區、渭城區、高新區、大西安文體功能區、新興紡織工業園區)及各縣市城區範圍內,除地鐵、市政搶修和搶險項目外,各類工地和項目禁止出土、拆遷、倒土等土石方作業。

17.強力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劃、汙染環境、破壞生態、亂採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汙染治理不規範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整治完成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後方可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要加強修復綠化、減塵抑塵。

18.嚴格落實禁燃禁放措施。開展秸稈機械還田和秸稈肥料化、原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綜合利用,培育龍頭企業,示範帶動秸稈綜合利用的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從源頭上減少秸稈焚燒。

「铁腕治霾 咸阳在行动」咸阳市聚焦26项任务综合治理大气污染

(五)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

19.加強聯防聯控。將區域應急聯動措施納入應急預案,建立快速應急聯動響應機制,會同西安、西鹹新區及汾渭平原有關地市實行區域應急聯動。根據預警信息及時響應,啟動應急措施,降低大氣汙染物排放強度。

20.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完成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及減排措施清單編制工作,並報省生態環境廳彙總後報生態環境部備案。

21.實行供暖鍋爐錯時起爐。採暖季前,市城區供暖鍋爐採用錯時分批方式起爐,防止因集中起爐導致重汙染天氣發生。

22.實施工業企業差別化錯峰生產。加強採暖期工業企業生產調控,重點針對建材、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制定錯峰生產方案。因地制宜制定錯峰生產措施,並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落實到具體責任人。

23.推動大宗物料錯峰運輸。針對建材、有色、電力、化工、礦山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制定錯峰運輸方案,納入應急預案之中。

(六)加強基礎能力建設

24.建設完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體系。加強縣市區、管委會、重點工業園區等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建設,全面完成重點鎮辦69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建設。

25.建立健全汙染源自動監控體系。完成排氣口高度超過 45 米的高架源排查工作,將排氣口高度超過 45 米的高架源,以及電力、水泥、玻璃、電解鋁、氧化鋁、磚瓦企業和每小時 35 蒸噸及以上的燃煤鍋爐納入重點排汙單位名錄,安裝自動監控設施,並與環保部門聯網,做到全覆蓋、無遺漏。

26.加強科技支撐。充分借鑑京津冀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工作模式,組織開展“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分析重汙染期間汙染成因,提出針對性對策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