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打坐昏沉、瞌睡的原因


南怀瑾老师:打坐昏沉、瞌睡的原因


现在开始要讲昏沉,要注意,你们每人昼夜都在昏沉中,《千家诗》上面有:

镇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偶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首诗很好,很有名。结果到了元朝,有一个读书人很有文才名气,到山上去玩,玩过一个寺庙,有一个和尚尽拉住他讲话,他很烦。和尚知道他是有文名的人,就请他题诗,他把这首诗头尾颠倒了一下,平仄押韵都对:

偷得浮生半日闲

忽闻春尽强登山

偶过竹院逢僧话

镇日昏昏醉梦间


他把这个和尚骂了,说他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糊里糊涂,文人文思敏捷,骂人不带脏字。


“惛沉者,谓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犯了戒的人容易昏沉。“尸罗”是戒律,男孩子手淫漏丹的,就不是“净尸罗”了。女孩子经期要来啦,昏昏的,脾气也大,又烦恼。另外如果犯了杀盗妄淫戒,容易昏沉,马上定境界就差了。


有些朋友一进门,我眼睛一看,他们昨晚干的事我都知道了。我说感冒了吃药去,他不承认,不吃。第二天来,流鼻涕,咳嗽,感冒现象出来他才信。因为他脸色已经显现出来了,犯了“

毁坏净尸罗”的毛病。


所以善知识有那么容易吗?大慧杲禅师说:“你们在我前面走三步路,我已经知道你的命根在什么地方了。”这句话就是说,逃不过他的眼睛的。所以,随便毁坏哪一点净戒,随便毁坏任何一点善行,就会使你昏沉。善的心理行为与生理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古今中外一切宗教都赞叹善行呢?善能生阳,阳气就来了,所以为善最乐。


不止是教育上的话,因为阳气来了人也会快乐,如果都是阴气,就烦恼忧虑了。阴者就是五阴、五盖,所以任随哪一种善行被破坏,都容易落入昏沉,头脑就昏聩了。譬如杀了人的,最后都被抓住了,因他东逃西逃,头脑昏聩就被抓住了。因果也是这个道理,这一句话是很重要的话,读经,一句话都不能疏忽。


“不守根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门护持不住。

看电视看多了,打起坐来,就昏迷了,因为不守眼根门。听人讲话,听歌,听多了,打起坐来昏沉,不守耳根门。天天练气功,练多了也容易昏沉。


呼吸太用力了,久了,气不够也容易昏沉,不守鼻根门。有个故事,说有一个比丘,打坐就昏沉,来问世尊,佛说山中有草(烟草)可以解倦。昏沉就有一个昏沉相,等于一个人要死就有死相,瞒不过人的。一打坐就昏沉,净尸罗都有问题,就是“不守根门”的问题。


但是你们可不能抽烟!抽了烟就散乱,除非你有定力,随时可以入定;你偶然可以用茶叶、咖啡去减少一点昏沉,可是这些也会引起散乱的。为什么受戒不准吃五荤?因为五荤是有刺激性的,刺激神经,增加荷尔蒙的活动,不容易得定,所以要戒五荤。


像葱蒜吃多了,振奋你的神经;但是太昏沉时把五荤当药吃,不犯戒,要懂这个道理。但不是藉我的话学抽烟呀!如果你真的太昏沉,或者可以喝浓茶,像我一天浓的铁观音要三四杯,你们程度不到不要乱来,否则会出毛病。这些不要学,当个话头来参可以。


另外,吃东西贪好味,吃多了就昏沉。所以佛的戒律过午不食,就是为了少昏沉。肠胃清了以后,脑子就清明;肠胃不清,脑子就不清,所以过午不食是有科学的道理。身根就是男女性器官,男性犯手淫遗精的,身根破坏了容易昏沉。女性两乳房也是生命身根之一,所以要守根门,现在跟你们讲明了,否则你们学佛一辈子也不知道身根是什么。


“食不知量”,或者贪嘴乱吃,吃得太多了;或者什么都不吃,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饿出毛病来,都是“食不知量”。做劳动工作的更不能饿,否则一脸乌气,胃要开刀的,所以饮食一定要知时知量,以避免昏沉。


“不勤精进,减省睡眠”,心理方面,不勤精进,心理懒惰,睡眠不够,打起坐容易昏沉。这句经文如果看错了,会认为要精进,不要睡眠,那就错了。睡眠的需要量和年龄有关,要知时知量。如婴儿则要十八到二十个小时,十岁左右的孩子需要睡十个钟头。现在的小孩子读书,每天六点钟起床赶公共汽车,很晚才睡,从小都在毁坏自己。

南怀瑾老师:打坐昏沉、瞌睡的原因


我非常反对这种家庭教育的生活习性,睡眠已经不够了,加上营养不对,然后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结果什么都成不了,有什么用?所以我经常大声呼吁,现在所有的父母全要重新受教育,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少年人要多睡眠,老年人一夜睡三五个钟头已经多了,老年人老而能睡并不坏,但是人太胖而爱睡,那是病,所以饮食与睡眠都要知时知量。


“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你的知识范围不正,习惯性地在一个不正、不好的境界上修。做工夫可以断睡眠,但是断除睡眠是有方法的。像练瑜珈气功,佛法中也有特殊的气功方法。道家说“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精气神充实,脑的神充足,那就不需要睡眠了。


这个四大的身体,精气神修炼成功,一身业力习气转化了以后,“夜睡无梦”,睡时绝对没有梦,一觉可以睡多少年,也可以多少年不睡;“身轻如叶”,可以在空中飘;“昼夜常明”,日日夜夜此心都是光明的。记住道家这三句话。


“于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睡眠这个习气是可以断的,要修持做工夫,才能断得了,工夫不到断不了的。医学上也晓得睡眠是一种习惯,譬如我几十年练习睡眠,可长睡,可不睡,昼夜也可以不受影响。如果觉得夜里必须睡,白天不能睡,这只是习气的观念,并不是一定要如此。


现在是夜里,到了美国现在是白天,所以在美国住了几个月回台湾,会好几天睡不著,因日夜时间颠倒。其实你把日夜的时间观念忘掉,要睡就睡,没有什么颠倒的,颠倒不颠倒是心理上的意识习气观念。所以睡眠、饮食,这些都是要修持做工夫才能断的,因为随顺这些习气,不免常有烦恼,有烦恼就不免昏沉了。


可是你们不要乱搞,睡眠不够,首先是眼睛吃不消,弄不好会瞎的。这些都要懂得加行的方法,加行修法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像你们如果真修得好,近视就会恢复,老花眼也可以改进。但年纪真的太大时,眼睛总是比较吃力,配个最轻度的眼镜来戴,可轻松一点。


“身心惛昧,无堪任性”,由于生起一切的烦恼,以致身心都昏昏的,不清爽。其实昏沉本身就是一个烦恼,身体整天重重的,不舒服,不轻松,头发胀,脑子昏昏的,双眼干干的,这不是烦恼吗?因为大家烦恼惯了,所以不觉得烦恼。如果碰到这些情形,我就烦死了,一定做工夫,决不让身心留一点点这些东西;不然我就找一些药,把这些病解决掉,这些都是障碍修行的。


所以大烦恼就是“惛昧”,一天到晚脑子不清明,糊里糊涂,这是身烦恼;心烦恼是智慧开不了,所以昏沉能够使你生起一切烦恼。话句话说,大昏沉的人,贪、瞋、痴、慢、疑都来了,爱睡眠的人,一定好吃懒做,酒色财气都喜欢。尤其欲界中一切众生,犯罪行为都在晚上或夜间,这事研究清楚了,就晓得昏昧生起一切烦恼,一切烦恼都是跟著昏沉来的。


譬如跳舞厅,里头是昏暗的,只看到鬼影憧憧,那是地狱的画面,大家在昏昧的境界里。为什么要灯光暗才舒服呢?因为昏昧与黑暗是同一个境界,一切众生都以身心进入昏昧为快乐,这就是佛说的“众生颠倒,是为可怜悯者”。


所以修持成功要进入大光明定,不在昏昧境界中了,道理就是如此。“堪”是可能,“任”是担这个任务,由于“身心惛昧”,所以担不起正修行的功力。这只是昏沉,还没有讲睡眠,重昏沉就是睡眠。

南怀瑾老师:打坐昏沉、瞌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