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应该进行后期处理吗?

王文碧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和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我觉得是否要P图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用途来看的,没有好或者坏之分,关键是看用在什么地方,用来做什么。

拍摄照片的用途无非两种,一种是为了客观的进行记录,作为真实的影像资料进行保存,这个是不可以进行处理和修改的;另外一种就是对外传播和展示。

对外传播和展示。首先就要注重“颜值”了,所以后期P图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尤其是大家都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进行分享传播的,为了自己的形象会进行各种美化和修饰,这无可厚非,注重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让别人看来舒服这绝对是没问题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每天早上起来外出之前,肯定会对自己形象进行一打理和修饰,包括穿衣搭配,发型,香水类型以及各种各样的化妆品,这也是现在社交的一种基本礼仪了吧,自己保持良好的形象对别人也是一种尊重。同理,把自己即将对外展示的图片进行美化处理(不弄虚作假)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当然了图片处不处理没有上升到尊不尊重别人的程度,完全看个人意愿,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别人看的舒服不舒服那就管不了了,毕竟众口难调。


影像小玩家


根据经验来看,后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有很多人会说原片拍的不好才需要后期,对于一点来说不敢苟同。原片拍的够好,只能说是减轻了后期的工作量,在正确的后期处理下只会让照片以更出彩;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后期处理也可以一定程度地挽救某些照片尽力达到完美。 可能某些人会说之前的胶片时代就没有后期处理,是真实的,但是胶片时代也有暗房,也有特定的修片技巧方法(在网上可以去查查,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影像时代在进步,相应的后期技巧也在发展,所以不要在进步的时代中掉队,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点和技巧才是最为重要的~




AJ婚礼摄影James


不处理是不可能的,一个好的作品离不开前期和后期的共同努力。

分析

光有好的前期,可能成不了大师之作,稍微后期润色一番变成了好的作品。

光有好的后期,烂的前期没做好,后期修起来累的不行不行的。但是也确实有人能修出来,但是就不真实了。

结论

他们之所以不看好后期修图,正是因为他们固执,认为对图片的稍微改动都是不允许的,那我笑了,他们可以去看纪实或者人文之类的吧,符合他们胃口。

吐槽

人像不修?有人看吗,又要吐槽,怎么那么难看之类的。风景不修?又要说,你这拍的不行啊,色彩,光线都不好啊,实际上呢,呵呵,阴天或者别的天气,来,让他拍。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巧不巧


后期处理包含的功能很多,换天改地,换脸换身,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但凡事必须有个度。我们知道摄影的本质功能一是记录二是创作。记录,就是对真实生活的记录,面对以记录为主的题材,如新闻、纪实类作品一般会要求仅可做对比度或饱和度等项目的调整,而不可随意增减画面内容,而艺术创作类题材则可完全发挥你的想像空间进行创作。

后期有必要,前期更重要,你结合自己的题材把握吧。


向东影像


在要不要后期处理前,我们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是该不该后期处理,而是你的照片用途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要后期和不用后期上纠结?

第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对我的照片做后期?

首先,大原则下,所有经过后期处理的相片不能参加多数国内摄影比赛。在大型国际赛事中,纪实片单元不收后期作品。而事实上,多数摄影比赛都是以纪实片为主。因此也就出现了国内摄影群流传的后期作品不能参加比赛的言论。进而变成后期片不值钱。

So,如果你的照片要参加纪实单元就别后期,如果是创意类摄影比赛,大胆后期吧。

接下来,为啥很多人一直强调不后期,其实不过是一种个人技术优良炫耀或者设备炫耀的个人名誉追求(毕竟他除了这个可没啥能吹的)。当然这是多数人不是所有人,所以,是不是后期,多听听他背后的理论。好的学习,个人炫耀就byebye。

最后,就是我为啥做后期了。归根结底,无外乎两种情况1.前期对现场数据把控不足,用RAW拍摄了作品后期加工;2.作品有瑕疵,需要调整;那么,这时候就清晰了,作品需要补漏就做。(这里其实有个小建议,能重拍就重拍吧。如果实在不能重拍又不能删再后期吧)

然后,很多人说可能有合成情况如


该海报,拍摄后进行新的光效合成和背景擦除。这个我要说明,这属于图片后期一种,但是这个叫后期再创作,而不是摄影群说的后期修正。这里要强调一下。后期再创作是不以后期补漏为目的的新创作。而不是这照片一般我来加个后期让她好看。

最后,还是一个核心问题,好照片不是后期做出来的。前期你的团队准备越充分,服化道美灯模协调完美,一样能出大片。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错,就关注我吧。


老夫子的嗑


我的观点是,任何摄影作品都应该进行后期调整。为什么呢,下面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做个说明。

1、器材的限制

相对于我们人的眼睛,目前所有摄影器材的宽容度都不高,他们无法完全记录场景中从亮倒暗的全部细节。比如下面这张照片。

如果以人物脸部为基准进行曝光,旁边的白塔绝对会曝光过度。所以为了照顾整体的效果,只能通过后期来提亮人物脸部。这种后期更多的是为了还原真实。所以说很多时候不后期的照片才不真实呢!

2、作者的表达

作为拍摄者,我们对一个画面往往有着自己主观的一个理解和表达,而后期的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实现这种表达。

这张嘉峪关的作品,黑色的前景部分是城楼的门洞,原片中并没有这么暗,之所以这样处理,我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框架式结构把读者注意力内聚到远处的景观上。所以前景的部分我不需要大家去过多的关注,从而分散读者注意力。

3、后期的历史

摄影后期不仅仅存在于数码时代,胶片时代也是要做后期的。摄影师通过一些暗房手段,去控制照片的对比度、影调和色彩等。这些都是后期。

上图是一张来源于网络的假想图,描述的是两位摄影大师的一段关于后期的谈话。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大师对于后期的态度。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照片,这些线条和数字的标注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是对后期调整的操作指示,告诉后期师傅哪些地方需要提亮和压暗,到什么程度等等。

摄影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有你拍之前的想象、你审美上的积累和器材的准备;在最佳时间按下快门;必要的后期处理;打印出片。 后期在其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关于后期,你可以参考你心中的感受,但也要尊重事物原貌。后期必须要掌握好一个度,少了,过了,都不完美。

其实,后期处理最难学的不是软件操作,而是审美能力。一张照片我们怎么修,修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关乎你的审美的。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审美作为引导,后期处理时才不容易出问题

还有一点,但凡是后期处理,画质都会有损失。所以前期拍摄时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放在后期来处理。比如给女朋友拍一张海滩照片,如果前景中有个易拉罐、矿泉水瓶子之类的,顺手拿开再拍就是了。后期去抠图既麻烦又破坏画面,因为即便你技术再高也难免留下后期的痕迹。

面对摄影后期,我们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我是路偷摄,蜂鸟网、大美摄影网、京内网特邀手机摄影讲师。点击“关注”,进入我的今日头条号,打开文章(是今日头条的文章,不是悟空问答)下的“了解更多”,即可免费获赠60G的摄影资料,和我的摄影课程。

您每一次的点赞、转发和评论都是我继续创作的无限动力 。


手机摄影手册


首先非常肯定的告诉你,对于那些你认为有必要P一下的片,是非常应该P的。
不应该P的,不是所有的片,只有照的好的,才是可以不P的。

有题主备注中这种论调的人,反正我是豪不留情的怼回去!

说“原来的不加修饰的才好”,你就问他:你说的这个好,是谁定的?人天生都是光着的,就算你长大不光着了,为啥还注意自己的行头,注意自己的穿戴,注意自己的装扮?你怎么不,不加修饰呢?

“对p过的照片显得很不屑”对这种人,你就问他,你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那些把你拍的丑的照片,是真实的你吗?你了解的事就是事实吗?

最后你再问他一句,你认为自己很优秀的地方,你认为自己很美丽的地方,很帅的地方,大家也这么以为吗? 所以,你以为的,不一定对!

有的时候修图,是还原。那些在现实中不能瘦下来的姑娘,想在自己的照片里瘦下来,有什么错呢?也许看了照片,减肥也有动力了呢。减肥之后,和修过的照片一样了,你怎么就能说,修过的照片不真实呢?

爱因斯坦尚且说“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越多”,你怎么就能凭自己的观点,来左右别人的想法呢?这句话,送给那些说图不该修的人,送给题主,也送给我自己。

如果我的回答解决了您的问题,高抬贵手,点击左上角头像,关注我呗,再点个赞呗,感谢,么么哒~最后,


10余本精选摄影书籍,分享给大家。

有需要的朋友,私信:小米视觉。


摄影自学班


照片后期处理是必须的,在数码相机被使用之前的胶片拍摄的照片也是需要后期处理的,暗房洗片不同的材料,手法出来的照片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当数码相机广泛使用之后,后期处理感觉方便快捷,也让拍照成为更多的人所喜爱。

这两张照片是简单处理的,可以明显看出第二张靓丽了不少。

但是后期并不能代表拍摄就可以随随便便,后期是锦上添花,而不是人为制造照片,那样的摄影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煮茶闻书香


说明你PS技术太差,我觉得好的ps最好是看不出p了。绝对应该后期处理,至少要进行曝光、色彩、构图校正和调整


ss302302


其实这个话题在零几年的时候吧还有得讨论

现在都2018年了我觉得答案现在大家心里都知道了,照片当然要后期啊!

其实数码摄影的拍摄现在可以对照下之前的胶片时代

数码摄影的前期就是在照片导入电脑之前和胶片摄影的将光曝在交卷上一样。而导入电脑,进行后期处理,譬如使用PS或者LR处理其实就和数码时代的暗房处理一样。胶片时代并非没有后期,现在一些退休的影楼老师傅还会之前的暗房处理技巧呢,譬如之前拍组织或者家庭大合影,总会有人闭眼,那么照片是怎么最后成型时都是睁着眼的呢,答案很简单都是影楼老师傅在暗房中处理的,当时的行话叫“开眼”,也是一门技术活儿。

其实摄影和后期的关系就像是买菜和做菜一样,前期摄影只是把蔬菜采摘到篮子里,接下来的味道如何,还是要靠烧菜的功夫,柴米油盐,醋放多少才合适。

摄影需要后期,不需要后期一次成像的作品站到少数。

以上内容出自光阴社浮影游鱼,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