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靠不住,也沒有社保,一些農村老人的生存該如何是好?

夏仙寶


孩子靠不住,又沒有社保,農村老人的生存問題已迫在眉睫,國家應該統籌各方力量,解決農村老人的生活問題。

農民安則天下安,農民的生活解決不好,會給社會增加不穩定因素。我個人認為,我國的農民是最樸實、最善良、最勇敢、對國家貢獻最大的一個群體。

近代以來,我國農民不管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都做出很大的犧牲與卓越的貢獻。我們黨也從來沒忘記過農民。

比如鐮刀斧頭是黨的象徵,鐮刀代表什麼?——農民。可見農民對黨和國家的重要性。鮮豔的五星紅旗為什麼是紅的?那是千千萬萬個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這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問題。可您不知道的是,80%100的鮮血是農民的。

陳毅元帥曾經說過,共和國的基業,是農民用獨輪車推出來的,是小米飯、南瓜湯養大的。我們不能抹殺工人、知識分子所做的偉大貢獻,但我們同樣也不能忘記拋頭顱灑熱血的農民。

解放後,華夏大地一片廢墟,百廢待興,浩浩蕩蕩農民投入到,建設新中國的大軍之中。您還記得解放初期的十大建築嗎?您還記得南京長江大橋嗎?這些偉大的工程背後,哪一樣少的了農民的身影?這些偉大建築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共同努力的結果。是農民忍飢挨餓,把最好的糧食獻給國家,自己我犧牲、偉大奉獻的結果。

開放後,農民兄弟又投入到建設美好城市大軍。同志們,兄弟們,姐妹們,當你坐在寬敞明亮的家裡看電視的時候、當你走出家門看到美麗風景的時候、當你坐著豪車奔馳在寬敞潔淨的馬路上的時候、當你坐在高鐵裡呼嘯而過的時候,您想到過農民沒有?

您應該想到啊,高樓大廈、鐵路橋樑,高速的動車、寬闊的高速、清潔的街道,美麗的公園,哪一處少了農民的汗水?

改革開放短短四十年,我們就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最根本優勢是怎麼?是勞動資源,是廉價的勞動力。祖國今天的繁榮由您的貢獻,但也有農民的貢獻啊。

工人拿工資、農民種地,都是為國家做貢獻,農民本來也應該和工人一樣,享受同等待遇,也應該分享改革開放的勝利果實。

特別是現在的農村老人,改革開放四十年,他們當年都是二三十歲的小夥子,可以說,他們都是為今天的繁榮昌盛做出過很大貢獻的人。我認為,解決他們的老有所養勢在必行。當然,農民的基數太大,一次性和工人統籌,也是不現實的,但國家應該逐步完善。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國家統籌一塊,補貼農村老人,雖然現在也有補貼,但還不能徹底解決農村老人的生活問題。二是,扶持引導大企業對農村養老的投資力度,就像當年國家支持風電、太陽能、國產汽車一樣,在資金、土地、補貼等方面,出讓部分利益,以換取大企業的投資。三是,完善贍養農村老人的立法,制定監督機制,巡查機制,從法律制度、監督上嚴格規定子女,必須贍養老人。四是,要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不贍養老人的子女,在媒體上曝光,讓他們感到羞恥,把他們列為不守信用的人,就像霸座男一樣,讓他們上不了飛機,做不了火車。

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孩子靠不住,又沒有社保,農村老人的生存生活問題


從天堂看世界


我國己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己成為當今社會的突出問題,相信我們的政府一定會重視並著手解決這個問題。養老不能說兒女靠不住,相信我們絕大多的兒女繼承了中華民族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很好的解決父母的養老問題。對少數缺乏孝敬父母道德的兒女,要通過道德教育和法律約來解決養老問題。再一個要相信政府一定會配套相應的政策,建立社會化養老體系。一定會相應的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險金,使所有老人老有所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