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學習?

我是桃小tao2


對於父母們來說,他們關心孩子的健康,而孩子的學習,他們也非常在意。畢竟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況,對他未來的發展影響還是很大的。

可以說,很多孩子就是靠讀書走出農村的,以及成就一番事業的。學習成績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未來的命運。

但是,有些孩子就是不愛學習,總讓父母操心,在父母的督促下,不情願地翻起書本,學習知識,這樣學習效果也往往不佳。

那怎樣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去學習呢?方法還是有的,下面我就跟大家說一些吧。

1、培養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願意主動行事的關鍵動力。很多人取得成就就是因為興趣愛好的發展,讓他們慢慢蛻變,成就最好的自己。

對於小孩的學習來說也是這樣的,關鍵是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願意主動去學習。你可以在學習上多鼓勵他們,多誇獎他們,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

2、學習的重要性

讓他們主動去學習,就要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然後慢慢激發他們的進取心,讓他們主動去學。也可以讓他與同齡朋友進行比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向比自己優秀的朋友學習。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可以學習別人的優點。

3、父母的影響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父母是分不開的。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影響他們對周圍事物的看法。父母們應該儘量避免犯錯誤,破壞孩子的興趣,要以身作則,對於一些事要說到做到。

還有就是要認識到孩子學習的差異,不能急於求成,給孩子們一些自由的時間,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偶爾放鬆下,也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最後,你可以多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總有一方面是孩子熱愛的,從此處興趣著手,也能為孩子開闢一條通往羅馬的大道。你也可以多試著與孩子談心,瞭解他們的不足以及面對的困難,替他們排憂解難,也有利於促進孩子的發展。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建議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評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一個主動愛學習的孩子,和一個需要父母時刻督促,像跟屁蟲一樣盯著才學習的孩子,無論對孩子還是父母而言,差別真的太大了。

在我的觀點中,孩子之所以沒有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找到這三個原因,也就找到幫助孩子建立主動學習習慣的好方法了。

1. 首先,習慣問題沒有養成。

任何一件事,要取得效果,都需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並且持之以恆。在心理學領域,有一種思維叫複利思維,還有21天養成習慣的說法。

對於孩子而言,遊戲,遊玩天生比學習要有吸引力,在這裡並不是排斥孩子玩遊戲,而是在遊戲之外,更要培養學習的定力,才能抵抗遊戲的魔力,不至於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從3歲上幼兒園開始,甚至更早,父母需要有意識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每天幾點到幾點讀什麼,怎麼讀,讀完有什麼收穫,如何和身邊小朋友分享,都可以成為孩子定期定點學習的訓練,繪本閱讀是非常好的方式。


2.其次,情緒問題沒有得到及時釋放。

現在很多父母都會片面看孩子,卻對孩子內心世界缺少探究的熱情,更缺乏方法。孩子內心積慮了很多情緒,得不到釋放和理解,那麼,面對學習,他又如何提得起興趣呢?

比如我之前遇到一個媽媽,孩子上幼兒園和上小學差距很大,之前很愛學習,上一年級後卻變得心生厭倦。一問才知道,從幼兒園的簡單玩玩到一年級一下子三門功課,孩子內心被恐懼佔據著,而父母只會看她考試排名,根本沒了解過她內心的想法。本來主動愛學習的孩子也因此變得對學習敬而遠之了。


3.最後,學習的意義需要在生活中滲透。

對於孩子而言,他還很難理解很宏大的命題,如活著的意義,為什麼要學習?這些看起來很虛的東西,其實才是促使孩子真正主動學習的動力,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自我驅動性人格。

身為父母,當然也要做好愛學習,養成愛問為什麼的習慣,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當孩子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瞭解學習的意義,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你還會擔心他不愛學習嗎?


超級爸爸



關鍵詞是"主動"和"學習",其實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培養孩子的主動性,不光是學習主動,做什麼事都比較主動。

先一起來探討孩子不主動的原因:

1、家長沒給孩子形成規律

孩子的生活與學習都必須有規律,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該看書,什麼時候學習,都有講究。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放任自流,特別是放假,孩子想睡起幾點就幾點,甚至可以不吃早飯,晚上遇到有什麼事更是不管不顧,孩子養成的習慣不是早睡早起,而是晚睡晚起。這對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十分不利的。

2、家長的榜樣性不強,或者樹立的是負面榜樣

家長的狀態是孩子未來的姿態,一到假期,家長也晚睡晚起,也不學習,甚至一天到晚不見蹤影(上班的除外)。

孩子看見的是這樣的家長,他以為自己也應該過這樣的生活。

3、家長的溺愛

孩子的成長最忌諱就是家長溺愛。特別是有的老人生怕孫子、孫女受苦受累。年輕的爸爸媽媽一教育孩子,爺爺奶奶就護著,這對孩子都教育是十分不好。

4、孩子時間觀念淡薄

孩子放學回家,就玩的天昏地暗,等到想到要學習時,時間又晚了,這樣孩子做作業草草了事,或者乾脆不做。孩子連作業都不完成,何來主動性呢?



說到底,孩子能不能主動學習,會不會主動學習,與家長的教育有很大關係。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養成主動性呢?我有以下思考:

1、家長自己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孩子在家時,家長要在孩子學習時,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與孩子共同學習。當孩子看見爸爸媽媽都在學習時,孩子的積極性會更高。在學習之前,你還可以給孩子定規矩:看看你和我誰學得認真?他潛意識的競爭意識會被激發。在競爭意識的支配下孩子的學習效率往往會更高。

2、創設和諧的家庭氛圍

試想一個家裡邊,如果家長們經常發生爭吵,孩子長期處於焦慮、不安全的環境中,孩子哪裡會有心思學習,連學習都想放棄,又怎麼會主動學習呢?

家長朋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生爭吵,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助於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不要記著叫孩子去學習,可以事先跟孩子來個小的交流,然後在適當地提醒孩子時間,孩子自然就知道去學習了。

3、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

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學會管理時間,家長不一定要一個勁地催促孩子幹嘛,可以和孩子一起,或者鼓勵孩子自己列好學習計劃,然後家長督促孩子按學習計劃實行。

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鬧鐘或一塊手錶,教會孩子認時間。然後告訴寶寶玩多久開始學習,學習多久才能玩。

一開始孩子可能不會自覺,家長可以適當地提醒孩子時間,甚至有的孩子會推脫,對家長說再玩一會兒,家長要和孩子說好一會兒是多久。

慢慢地讓孩子自己學會管理時間,如果玩超時了,是要給孩子適當地懲罰的。比如扣減下次玩的時間,或者讓孩子加背一首古詩等。

4、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這個習慣最好從小就開始培養,養成好的作息規律:起床、吃飯、看書、看電視、出去玩、睡覺……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知道要起床,要看書,玩出去玩,要睡覺。

作息規律一旦養成,不能去改變。如果不是非常特殊的情況,不建議家長去擾亂孩子的生活,即使家裡有客人,也要督促孩子按時作息。

5、家裡每個人都擺正自己的位置

不管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孩子年老的爺爺奶奶,不能一方在管理孩子,另一個就護著孩子。爸爸媽媽管理教育孩子時,可避開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在孩子被管理教育時,主動離遠點。家長需要溝通的,要等孩子不在場時交流。

6、家長對孩子的肯定

孩子是需要表揚的,家長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表揚和肯定。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要表揚,當孩子表現不太好時,家長要先表揚,再鼓勵。

前面已經說到,主動性不只針對學習,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讓孩子主動去完成,只要孩子能明白自己該做什麼,自己有什麼責任,那麼孩子就會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除了學習還要承擔適量的家務事,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讓孩子自己做。)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現實告訴我們,讓孩子主動去學習很難!因為學習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很難說是有快樂可言!但是在我們的學生中,還是有很多學生非常自覺主動的去學習的。總結一下他們主動學習的共同特點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見過許多優秀的學生,也和家長進行過溝通,基本上他們的家庭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特徵,重視家庭環境對於學習的影響!家裡很少會有吵鬧,也很少會在孩子學習時看電視,更不會當著孩子面打麻將等等!孩子學習時,當父母的可能也在做自己的工作,或者學習!孩子玩耍時,可能會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等等!總之家長會盡一切努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正確的選擇

我們必須承認每個孩子的差異性,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考入清華北大,也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成長為科學家,我們必須尊重和適應孩子的差異,不能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文化科目的成績,也不能把家長的訴求轉嫁到孩子身上,最好在小時候多讓孩子參與不同的活動,最後選擇孩子最有興趣的!

當然也有孩子都不感興趣怎麼辦?不妨動用權威逼迫孩子堅持下來,當孩子收穫成績時,自然而然也就有了興趣!

第三,認同感,歸宿感,使命感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如果是在一個班級體的話,最好讓孩子認同自己屬於這裡的一部分,在這裡能享受到一種溫馨的感覺,還有就是願意為了這個班級體拼勁自己最大的努力!

自覺主動的去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如果孩子還小,我贊同使用家長的權威,但同時一定要讓孩子在這種“逼迫”中體驗到收穫的快樂,進步的喜悅。如果沒有這些,逼迫下去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


大家好,我是老陳,歡迎持續關注哦!


數學老陳


主動學習,需要有內驅力。那麼我們來看看內驅力主要是受什麼影響呢?


美國有個教育理論叫作《自我決定論》,裡面提到3個要點:

歸屬感,自主感,勝任感。


歸屬感:

讓孩子感覺自己在學習中不被排斥,獲得支持。這一點就很難了,因為我們的教育模式是競爭性的,需要通過考試分數的比較,通過排名來評定孩子的優劣。所以很多孩子會因為分數問題,被批評指責。這不單是學校老師,同時也包括家長。

另外,能否得到老師認可也是影響孩子學習情緒的一個因素。有些孩子坐不住,精神不集中,自然免不了被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但是這部分孩子,因為沒有培養出安靜聽課的能力,往往經常做出讓老師頭疼的事情。

一開始,老師可能可以慢慢引導,但是如果孩子長期處於無法管理自己的狀態,老師也會逐漸失去耐心。最後就變成孩子感覺自己得不到老師的認可,變得厭惡老師,最終厭惡學習。

解決之道:

儘快讓孩子適應學校的授課模式,在家裡培養孩子安靜聽課的習慣。在做作業是不要中途打擾孩子,對於坐不住的孩子,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鼓勵孩子連貫地做完作業。

多擁抱一下孩子,多和孩子做一些親密接觸,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

自主感

現在的孩子缺乏自主感,很多家長給孩子安排過多了,讓孩子感覺不到自我決定的感覺。

試著讓孩子自己做些決定,比如和孩子商量回家做作業時,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做完作業適當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粗心,就是因為這些事情都不是孩子自主決定的。國外有個不錯的引導孩子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討論,什麼事情是重要的,必須要做的;什麼事情是自己喜歡做的。用一個表格記錄下來,然後一起排序,把事情先後做個安排。

勝任感

學習是一項非常消耗腦力的活動,必須一個階梯一個階梯來。同時,孩子剛開始的學習能力主要是模仿。老師和家長的示範非常重要,因為孩子的發展情況不同,所以學校的老師可能無法照顧到每個孩子。

這就要求家長自己耐下心來,給孩子弄不清楚的題目講透。講解的過程,最好是用一個例子,而不是用孩子的習題,否則你會發現,你講完了,孩子把答案寫上去。然後你問孩子,懂了沒有?孩子往往就會說懂了,但是實際上她是不開心的,而且不一定真懂。

她之所以會說懂了,只是因為聽得一頭霧水,但是又不想繼續動腦而已。

所以我們給孩子講題時,儘量不要講原題,需要稍微改編一下,然後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這個態度必須要有,作業是自己完成的。

現在家長花了很多時間來教育孩子,但是並不是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顧及到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

試著問幾個問題:

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有選擇權嗎?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意識嗎?孩子感覺自己能夠完成學習的任務嗎?孩子在學習中感覺到自己能行嗎?


也許你會說:我的孩子精力不集中,不愛學習,總是學不會,做事粗心,老想著玩.....

這些都是表象,實際的原因是:學習不是孩子覺得有成就感的事情,剛上學的新鮮感過了之後,孩子開始厭惡學習。


試著和孩子一起做決定,不要自己一直規定孩子怎麼做;

試著給孩子做正確的示範,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

試著鼓勵、肯定孩子進步的地方;

試著不要拿孩子跟別人對比;

試著以今天為起點來給孩子制定計劃,你會發現,孩子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是翼翔老師,歡迎大家交流教育問題。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好勝 → 勇於去挑戰

你就看一個學生的眼神就可以了,簡直放著光,思路很活躍。我記得有個學生,自從我教會他排列數和組合數以及分類分步的解題思想。那傢伙,簡直是如獲至寶,瞬間覺得計數類題目都變簡單了。要刺激孩子去挑戰,好勝絕對是主動學習的一個動力。

授之以漁 → 建立自信

舉以上例子,可能很多人問,你教小學生排列組合,能學會嗎?首先作為一種方法,跟方程一個道理。第二方法有了,啟迪孩子解題思想策略才是重要的。授之以漁,讓他自己去思考,建立自信。正是一步步的成功的累積帶給他好勝的性格。我做問答的初衷就是想幫助家長用更好的方法去啟迪孩子。目的也是為了讓孩子愛上學習。

鼓勵相伴 → 成就感

我印象很深的一個二年級女孩子,在一次測試中錯了一道題,很傷心,說得不到王老師的紅花獎勵了。我的做法是:只要孩子把錯題寫在本子上,認真訂正,老師會補上這個紅花給她。

孩子需要鼓勵,認可。學習新知識本來就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讚揚和鼓勵非常重要。

家庭紅花獎勵制度

不妨和孩子建立一個規則,小小的一朵紅花認可,激勵著孩子在困難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小傢伙真的需要的不多,只是需要您的讚美和陪伴!

與君共勉!


一學堂王老師



關於主動學習,是個很大的話題,我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學齡期孩子不主動學習,父母該怎麼辦?二、孩子沒有上學之前,父母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上了小學的孩子,需要父母時刻提醒和督促,否則就拖拉磨蹭,這時候父母該怎麼辦呢?一般來說,孩子不主動學習有兩方面的原因:1、沒有養成學習習慣,2、在學習上遇到了具體困難。


為了解決這兩方面的原因,我的方法建議是:

1、對於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父母在家裡制定規則來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習慣,比如:“放學回家先寫作業後吃飯”、“如果每天能在一小時之內寫完作業,週末爸媽帶去公園踢足球”、等等。這個規則的制定需要根據每個家庭不同的情況和孩子的特點來進行,是需要父母花一些心思的。


2、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小學,在學習上有困難是很正常的,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這時候希望孩子能夠主動學習是不現實的。其次,我建議父母在孩子回家做作業的時候,先陪伴一段時間再離開。在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時間裡,父母可以先詢問孩子有沒有上課聽不懂的地方?告訴孩子寫作業時遇到不會的,可以直接告訴父母。當孩子提出問題時,父母一定不要有指責孩子上課沒有認真聽、說孩子笨等挫傷孩子學習信心的言行。父母要理解孩子,學習知識要經歷一個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的過程,經歷這個過程每個孩子需要的時間不一樣,父母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最需要做的就是給予幫助和肯定,其實這個大家都會。


我們再來說一說學齡前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這個為什麼重要呢?因為我們能夠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培養出學習興趣,進入小學,孩子自己知道主動學,困擾父母的問題就不會出現。


培養孩子學習興趣,首先父母要避免做錯事,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怎麼理解呢?從廣義上來理解學習這個概念的話,孩子從出生開始,長大的過程中對事物的探索、對人的探索、對環境的探索等都是學習的過程。孩子天生有好奇心,有學習的本能,之所以在上學之後不再熱愛學習,是因為父母無意地做錯了一些事情,破壞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嬰兒喜歡把見到的東西放到嘴裡品嚐,父母如果不知道孩子是通過“吃”這個動作來探索學習認識事物,就會簡單粗暴地制止孩子,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好奇心,影響未來的學習興趣。當然,這是舉了一個例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父母們也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很多事,但是針對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怎麼規避錯誤做法?怎麼做才是順應孩子成長需要的、對的做法呢?這需要父母花點時間來系統瞭解孩子科學的成長規律,比較直觀的途徑可以看《蘭海說成長》APP裡面的視頻,有一集就是專門說孩子不主動學習怎麼辦的,還有我親自示範的方法。


學齡前培養孩子學習興趣,還有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是閱讀,從2、3歲孩子閱讀繪本開始,慢慢地從書中打開一個瞭解世界的窗口。一切對未知的好奇都是來自已知的啟發,當孩子驚訝地發現了世界的一個角,他會希望瞭解更多。


超級育兒師蘭海


主動學習是一個人取得進步,保持學習熱情的最好推動力。結合我本人的生活經驗,教學經驗,談談如果讓以下兩類人去主動學習。一類是學齡前的兒童,另一類是初二的學生。

我家大寶今年九月份就要入讀一年級,他每天最愛做的、必須要做事情是閱讀,誦詩。我們從他中班開始帶他認字,大班開始教他讀古詩詞,現在已經能獨自進行閱讀,能背下的古詩詞有一百五十多首。我們的做法如下。

一是培養興趣。對於古詩詞的興趣,我們是帶他看繪本開始的。

二是適時的讚揚,家長的讚揚是小朋友進步的動力,當小朋友完成了一階段的閱讀或者背誦後,我們給他及時的口頭表揚或是物質獎勵。

三是家長為他們制定計劃,創造學習的氛圍。大寶識字後,我們剛開始是每天陪他一起閱讀,他不認識的字我們及時告訴他,十多天後,他便可獨自去閱讀了。

再來說說另一類初二學生。我今年剛剛帶完一屆初二的學生,他們反叛,怕苦,習慣差,在我接手時,他們的成績全級第一,倒數那個。兩個學期過去了,他們的考試成績兩個學期都超額完成了學校給的指標,實現了逆襲。我的做法如下。

一是樹立信心。第一節班會課便發掘他們的優點,然後告訴他們,作為物理老師的班任會帶他們飛!

二是告訴他們,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學生方法的重要性。

三是改進獎懲措施,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是引領他們制定個人的短期,中期,遠期目標,有目標才能有動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經驗,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的指正。

如果你覺得我言之有理,請點贊或關注,謝謝。











育兒大叔陳劍鋒


讓孩子自主管理學習,這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結果,需要家長花時間和精力,講究技巧和方法去堅持長期去做,才能看到孩子樂於去完成學習這件事,下面我給家長一些建議供參考。

第一,讓孩子清楚每天放學後到睡學前必須要乾的事。一般來說,如果家長不往這方面考慮,孩子是絕對不會想必乾的事是什麼。因此,家長可以抽專門的時間和孩子聊,比如微笑地問孩子:親愛的寶貝,媽媽考考你夠不夠聰明好不好?孩子自然會答:媽媽你說吧。媽媽:你說一個好孩子每天放學後到睡覺前必須要乾的重要事有幾件啊?孩子:吃飯,玩兒,睡覺,寫作業,看電視。當然可能會說出這些來,也可能說不出來,不要緊,都正常。媽媽:那你能把最最重要的兩件事挑出來嗎?孩子:吃飯和玩兒(吃飯和寫作業)(吃飯和看電視)。媽媽:那你知道最重要的事應該先玩再去做,還是做完再去玩兒呢?孩子:先玩(先做)。這樣去問,家長就能清楚孩子心裡怎麼想了。媽媽:你知道好孩子應該怎樣安排做最重要的事嗎?孩子:不知道。媽媽:肯定是先把最重要的事做完,然後才可以輕輕鬆鬆去玩兒啊,否則,你事沒做完,玩時也會惦記著,那玩兒不就不得輕鬆了嗎?瞧,如此有邏輯層次去引導孩子,既培養了認知和分辨力,同時又讓孩子清楚,重要的事優先完成。

第二,教孩子識認時間,並佩戴腕錶。想讓孩子自主管理學習,如果孩子沒有時間管理意識,那不還得家長每天催促著嘛。催促多了,孩子特別容易煩躁,有時會特別不情願去學習,帶著不良情緒進入學習中的孩子,很容易學習態度消極,並且糊弄應付。不僅書寫亂,錯題還多。另外,在改正這個環節上,更容易引發孩子的情緒反抗,認為媽媽(爸爸)多管閒事,一旦把大人惹火了,指責與打罵都會傷害孩子學習的興趣,認為學習是很討厭的事。瞧,培養孩子時間管理意識非常重要吧?有經驗的家長,一般都會結合一日生活,與孩子一起制定生活作息時間表,把一天分成幾段時間,然後再逐漸去培養孩子建立事件排序,分別去做的好習慣。其實這就是建立生活節奏的問題。當孩子生活節奏建立起來後,再往學習管理上重點去抓,孩子自然就願意自覺去完成學習任務了。

第三,借老師之口,誇讚孩子學習特別自覺。很多孩子特別再意老師怎樣評價他(她),如果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心裡可美呢。一般的家長常會忽略這個技巧和策略。比如可以對孩子說:寶貝,今天媽媽和你的班主任老師通電話了,你猜老師說什麼了?孩子:媽媽,老師說什麼了?媽媽:老師對你特別欣賞,說你在班級表現很好,特別自覺,很多事你都能自覺做好,不像別的同學非得老師反覆催促才去做。老師說你這樣的好孩子真不多見,希望你在家裡也一樣,不管做事還是課外學習,如果都像在班級裡那樣自覺,老師會特別開心,特別喜歡你。瞧,如果媽媽假借老師之口去誇孩子,會不會激發孩子內心的自豪感啊。然後再順勢和孩子聊怎樣在家做自覺做事的好孩子,這樣媽媽省心,你也避免被催促被嘮叨了,這不正是愛媽媽的表現嗎?爸爸和媽媽就喜歡你做自覺的好孩子。

第四,和孩子做時間效率的對比分析,激發孩子做事效率。很多家長以為通過上述三步就可以萬事大吉了,不,你還需要繼續努力呢。當孩子自覺做事或學習一週後,不妨做一份量化統計表,媽媽(爸爸)把孩子每天需要必做的事列為主要統計目標,通過時間數據統計,你會發現孩子時間管理落實進展情況。再抽出專門的時間,和孩子一起來分析這份時間量化統計表,讓孩子看到他做事所花時間,引導孩子做對比觀察,看哪一天做同樣的事花的時間最少,哪一天花的時間最多。然後分析為什麼做同樣一件事用時不一樣呢?如果認真去做,講究效率,是不是花的時間就少?如果磨蹭拖拉,心不在焉是不是花的時間就多?如果你在學習中能夠減少磨蹭拖拉現象,是不是就可以節省出很多時間用來玩兒或自由支配啊?通過耐心細緻的分析,直到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時間主人,聰明的好孩子一定是擅長管理時間的高手!

韓老師總結出的這幾步,是多年研究家庭教育中好習慣培養的經驗總結,應用在很多家庭和孩子身上,只要家長耐心細緻,有毅力去堅持,並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有一年的時間你再看孩子,基本上就能夠做事和學習特別自覺了。但是切忌:千萬別隨意中斷喲,否則,再重新培養孩子做事和學習的好習慣,孩子就更容易懶散了。


韓國成老師


如何讓小學年齡兒童主動學習?

到了這個年齡,許多習慣已經形成 - 無論是好還是壞(生產性和非生產性)。但是,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表現出主動,不要擔心。他們的大腦仍在發展,所以這是學習有助於終生成功的行為的絕佳時機。

家庭作業

小孩的任務之一是完成家庭作業。你可以使用這個任務來幫助促進角色發展,同時承擔責任和主動。

  • 對於1-3年級的學生,讓孩子們決定首先解決哪個家庭作業項目。

如果某些作業是提前幾天或幾周提供的,請在每個項目到期時通過日曆向她展示。

  • 對於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鼓勵他們決定何時將作業納入每天的日程安排。緊隨學校或晚餐後,對所有兒童來說可能都不是最有效的 - 並且可能不適合家庭的時間表。

學習如何安排“工作”時間也將幫助他們認識到完成任務的重要性,讓他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

  • 到六年級時,孩子應該能夠決定他們將在何時何地做功課,他們應該能夠提前計劃必要的用品。請您的孩子每週回顧家庭作業項目,並提前告知您是否需要任何用品。

最後一刻購物,以幫助孩子完成科學項目教孩子沒有必要提前計劃 - 或採取主動!

  • 當你的孩子對你的家庭作業有疑問時,不要急於回答。相反,請他們重讀方向,花點時間思考。用你的話鼓勵他們,“我看到你以前解決過這樣的問題。我想你可以自己做。“

家務活

家務也是教導兒童責任感和主動性的有用方式。

  • 每週為您的孩子提供一個輪換的/各種家務的選擇,這是沒有獎勵的。正如父母一樣,孩子正在為家庭作出貢獻。


  • 但是,如果孩子看到了不在他名單上的東西,那麼讚揚這一努力 - 特別是在別人面前 - 顯然是合適的。

請記住,讚美聲明你可以看到什麼,而不是孩子多麼'美好'。 “我當然喜歡回家,發現垃圾已經被拿走了。這表明主動。你看到了需要完成的工作,而你做到了。非常感謝!”

  • 研究支持這樣一個事實,即兒童往往更努力的口頭強化而不是有形的獎勵。然而,加強角色特質發展的偶然獎勵可能會有所幫助。

  • 一週一次的家庭“會議”討論個人責任,以及如何和何時可以完成。對生產性建議表示讚賞,特別是當您的孩子提供幫助時。

言傳不如身教

成為積極主動,承認錯誤的榜樣。

  • 讓你的孩子看到你 - 在街上撿垃圾,在會後留下來清理乾淨,詢問朋友你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忙,在足球練習後收集所有的球,做飯和把它帶到一個家庭一個新的嬰兒。你的孩子可以幫助你完成這些任務,因為你教會了他們主動的價值。

  • 承認錯誤。讓你的孩子知道你犯了什麼錯誤,並談論你可以改正的方法。 “哎呀,我上學的路上錯了。哦,沒關係,因為我可以在前面做一個U。“”看,煎餅麵糊是水。我一定是放了太多牛奶。我想我會再添加一些麵粉。“或者 - 更好的是,”你認為我能做些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 在社區項目中作為家庭進行志願服務是鼓勵和模範“主動”的絕佳方式。

問題一起解決

您可能希望通過召開家庭會議來討論您的家庭想要解決的一些問題 - 無論是在家庭內部還是在社區外部,都可以進一步倡導主動性概念。晚餐時的討論可能是最好的時機,因為家人在一起,你有一個“圈養”觀眾。一起吃飯也會增強家庭的凝聚力。

頭腦風暴應該讓每個人都貢獻出想法,不會有任何想法被嘲笑,創造力也會受到鼓勵。然後 - 貫徹一個或多個建議。

  • 如果需要在房子周圍做些事情,請詢問你的孩子的建議:例如:你看起來沒有足夠的鑰匙到前門(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製作鑰匙並在外面找到安全的地方);
  • 孩子們可以幫助維修。在一個家庭中,水龍頭漏水,兒子用洗衣機取代了他的成就感,並加強了他的主動性
  • 在單親家庭中,年齡較大的兒童通常必須代替缺席的父母。這可能會引起挫折和不滿,但也可能是加強負責任行為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