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狼虫虎豹”里的“虫”指哪种动物呢?

活在霸州


很多人认为,“虎豹狼虫”中的“虫”指“长虫”,是一种毒蛇,或巨蟒,与虎豹狼放在一起代表凶残的事物或性情。

有书君以为不然。

按照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常把相关的事物成对成组地说出来,十分对称。例如“冯妇虎,叶公龙”,绣虎对雕龙,既工整又有趣。

再看“虎豹狼虫”这个成语,前三个所指的都是善于奔跑的兽类,怎会加入一个四肢全无的蛇虫呢?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句话:“那猴在山中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猿猴为亲。”

这里猿和猴同属猿类,虎和豹都是猫科动物,獐和鹿共为鹿科,都是有某种姻亲的动物。

原版《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自称大圣收集兵器搞事情,惊动了满山怪兽、七十二路妖王前来跪拜,它们是“狼、虫、虎、豹、麂、獐、狐、狸、獾、狮、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儿、神獒……”

显而易见,妖王怪兽都是四蹄动物,虫是其中之一。

于是就有人站出来说“虫”是指老虎,理由是老虎也叫大虫。

《水浒传》中就留下“景阳冈上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的歇后语,其中武松打死的大虫就是一只吊睛白额虎。

但根据吴承恩先生列举的名单,“虫”是有别于其中任何一种兽类的,肯定不是虎。

有书君常听东北人讲起狼虫的故事,说狼虫毛色像老虎,但比老虎小,头顶无“王”字,厚嘴唇。体型像狼又比狼大,会上房,常咬死狗崽。

有书君推断,“狼虫”就是“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

猞猁俗名山猫,在我国小兴安岭地区常见,属猫科动物,比猫大得多,是中型野生食肉动物,以狍子、野兔为食。

猞猁外形像老虎,但因耳朵上有尖耸的笔毛,加之动作敏捷,使人很容易误以为它的耳朵是尖的,和狼有几分相似。

猞猁是一种在寒冷地带生长的动物,所以暖温地区的人一般见不到。

又由于人类增多挤压了它们的生存空间,环境的恶化又使他们捕不到猎物,只好窜入附近村子偷食小狗小猫等家养小畜,引起人们的猜测和恐慌。

各地言语叫法不同,使“虫”这种动物的意思越来越不清晰,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确指。

可以设想,如果人们继续伤害动物,破坏生态平衡,将会有更多的文化词语断裂,成为无法理解的语言,让后人百般推断猜疑。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繁体字中既有“蟲”字,又有“虫”字,今天一律简化为“虫”。那么“狼虫虎豹”的“虫”到底是“蟲”字还是“虫”字呢?

我搜了一下影印版《西游记》,里面写作“狼虫虎豹”。


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虫”字道:“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物之微細,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鱗,以虫爲象。凡虫之屬皆从虫。許偉切。”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时认为,虫就是古代的一种蝮蛇,细颈大头。后来引申为卧倒的蛇,即“其卧曰虫,舒之曰它(即蛇字)”,也就是说,蛇卧倒了叫“虫”,舒展了叫“蛇”。


“虫”在甲骨文、金文及篆书中,就是一条蛇的形象。

因此“狼虫虎豹”的虫就是蛇。

清代小说《绿野仙踪》里说:“内中狼蛇虎豹,妖魔鬼怪,大白日里往往伤人”,可以证明“狼虫虎豹”就等于“狼蛇虎豹”。


@王事情 将“虫”解释为“虺”,我认为可能并非如此。如果按照清代段玉裁的看法,“虫”和“虺”虽然读音一样,但不是一个字。

因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蝮”字条下面说:“(许慎)意虫爲無足它,虺爲四足它(它就是蛇的意思)。”也就是说虫是无足蛇,而虺是四足蛇,两者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古人常说“虺蜥”、“虺蜴”,也可以证明虺和蜥蜴是同类的。古人对动物的分类比较朴素,他们认为蜥蜴和蛇是一类的,蜥蜴就是四足蛇。



梦露居士


狼虫虎豹是人们说的森林里的四大凶猛动物,大家都知道狼,虎,豹,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四大凶猛动物中的“虫”是什么。

那么森林中的,号称凶猛动物的“虫”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我也没有见过,只是在书里看到过对大“虫”的描写。

相信有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看到过有一回说的是《景阳冈》上武松打虎那一回。回目录我的是武松打虎,可是里面说的是大虫。

其实虎和“虫”的区别就是,老虎的头上有一个“王”字形的花纹。有另一种动物的体型,花纹,以及其他的地方都相同,只是头顶上没有那个“王”字形的花纹。那就是“虫”。

在书中描述是《吊青白额》的是称为“虫”,老虎是一种额头上有“王”字形的花纹的。

在动物介绍中是这样说的“老虎,花豹,虫,都是猫科动物。”

由于我们对这些动物的了解很少,所以很难区分它们。就像东北虎,华南虎,只是地理位置的不同一样。


美在世间


狼虫虎豹中的虫就是蛇,在东北地区,老百姓就将蛇叫做长虫。上面很多回答说是老虎,我偷偷笑了,

老虎在我们这里叫做大猫。有的还正经八百的扯上上古时期,哪有那么复杂,成语都是白话文里面常用的口语转化来的而已。

我小时候七岁之前,是在吉林省一个叫做XX(隐去地名吧,你懂的)的大山沟子里,老爹是军官,拉了一拨人在那里建油库。那个地区老百姓都是过去木帮的后代,打猎、伐木都是好手。我们家就租住在一家老百姓家,有一天早晨,在我家碗架柜(就是餐边柜)里面发现一条长长的蛇,被发现后迅速爬到屋顶钻进夹层不见了。我至今记得我妈妈那一声惨叫:长虫,后来听妈妈讲,有胳膊那么粗。

那个山里面其实长虫很多,一般都是无毒。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发现一条小蛇,然后我们就用木棍子扒了着玩,当地老百姓看到不高兴了,告诉我们不能玩蛇。现在在山区一直还有着这个禁忌,就是不能打死蛇。

当兵的就不管那么多了,我还记得老爹给我讲的笑话,一个小兵哥哥晚上执勤站岗,半夜下岗后就看到司务长在那里蒸肉,小兵哥哥馋了,就求过一碗肉,蘸着酱油就吃光了,吃完问司务长,什么肉这么香,司务长回答说是蛇肉,小兵听完出外连苦胆都吐出去了。

如果非常深究,蛇为什么叫长虫,虫的意思一般是指没有脚的动物。所以蛇可以理解为长长的虫子吧,有点牵强,不过比起他回答我认为靠谱。(这个长虫漂亮吧,叫鹦鹉蛇,致命呦。)


河畔一壶酒


“虫”的含义太丰富了。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说到“虫”第一个想到的应该会是昆虫类。

《红楼梦》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和老太太结缘,老太太请刘姥姥在大观园里逛了一天。过后老太太让惜春把大观园里的宴饮场面画成行乐图的样子。黛玉有心开玩笑说,“你草虫上不能”。又说“昨日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并笑称画作好了应该叫作《携蝗大嚼图》。在这里的“虫”就是指昆虫类。

下图为清代画家笔下的草虫

“虫”有时候不只是指昆虫,甚至范围扩大到可以泛指动物类。比如《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这个范围够广,把人都算进去了。

那么“狼虫虎豹”里的“虫”究竟指什么?狼、虎、豹都是具体的动物,所以“虫”不会是指某个动物的种类,肯定也是指具体的某种动物。

其实在这里,“虫”应该是“虺”的本字,指一种毒蛇。南朝《述异记》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下图为玉器上的蟠虺纹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常用“蟠虺”纹,就是蟠屈的蛇的样子。殷周时期蛇纹都是单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了一堆一堆的。

《山海经*南山经》说,“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这里“虫”指的就是蛇


沅汰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虫”不是老虎。很多人认为,狼虫虎豹中的虫指的是老虎。古代五行阴阳学说中有“五虫”之说。古人认为,阴阳归位生灵各有所属。天地阴阳二气比较均衡的演化成“五虫”。

东方鳞虫,鱼属类,龙为长。西方毛虫,狼熊属类,虎为长。南方羽虫,众鸟属类,凤凰为长。北方甲(介)虫,鳖蚌属类,龟为长。中央裸虫,无属类,人为长。所以推断,狼虫虎豹都是毛虫!有人也把老虎叫大虫,毛虫里的老大!


但是,在这个特定的成语里,“虫”应该理解为毒蛇。否则和虎就是重复!《山海经·南山经》里有记载“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腹虫”。


过客251969142


狼虫虎豹还有比喻比大蛇更可怕的就是人不人,鬼不鬼住在山洞中占山为王,无人性,强抢豪夺,比狼虎豹更可怕,狼狈为奸专干坏事。


虫乃不劳而获,人民蛀虫,有大虫,有小虫。专刮取民脂民膏,害人不浅。我们一定要扫除一切害虫,让民众过上幸福安康生活。


有缘人153832681


“狼虫虎豹”出自明朝贾仲名的《对玉梳》第三折:“转过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虫虎豹”。


古人称老虎为大虫,最早记载的的是晋干宝《搜神记》,其中有文字讲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为什么会以“大虫”称呼老虎呢?原来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虎为百兽之王,故加“大”字。

在本句的“虫”不应是指老虎,因后面已经有特指的“虎”。《尔雅·释虫》、《说文》说,“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又说初指毒蛇,后指一般虫类,也作动物的通称。在本句应该是指毒蛇之类,以区别于虎豹,不然,语句便有重复之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南方鹏


【狼虫虎豹】最让想起西游记,不知你有没有记得这首歌:

“刚擒住了几个妖,又降住了几个魔,魑魅魍魉怎么它就这么多。嘿嘿,吃俺老孙一棒! 杀你个魂也丢来魄也落,神也发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虫虎豹无处躲。刚翻过几座山,又越过几条河,崎岖坎坷怎么它就这么多。俺老孙去也!去你个山更险来水更恶,难也遇过,苦也吃过,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


其中就有【狼虫虎豹】,对于“虫”应该是古人称作的一种兽吧,因为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在这里肯定不能是人。


经典影视快递


一,百度说: 1.节肢动物的一类。2.动物的通称。

二,现词典说:1,虫子,昆虫。2,还比喻有某特点的人。

三,古词典说:1,昆虫。2,引申动物的统称。3,龙。

四,成语典说:未收录。收录的的是豺狼虎豹。还有,①虫臂鼠肝,②虫沙猿鹤。①虫是昆虫。②虫是小人。

五,诗词说:一般对仗讲究动物对动物,狼虫虎豹的平仄是,平平仄仄。狼虫对虎豹,因此虫是动物。

六,民间说,虫,虫子,虫儿,一般说昆虫。

总结:排除法。如果是蛇,蛇属于龙类,重复。如果是成语,顺序是豺狼虎豹,而不是狼豺虎豹。

既然狼虫虎豹,虫,贬义,就是指有害的昆虫或其他未知的有害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