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越来越多的“少奶奶”?

棒奔霸


如何看待农村越来越多的“少奶奶”?

“少奶奶”的确是越来越多,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农村老家带小孩,这样的农村家庭“少奶奶”比较常见。他们真的家庭很富有,有经济条件做“少奶奶”吗?不,农村大部分“少奶奶”并不富有,经济条件反而比较拮据。在农村经济条件好的,反而很少在农村做“少奶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农村的“少奶奶”主要存在于家庭条件一般,有孩子上学的农村家庭。

和以前的少奶奶不同的是,以前的“少奶奶”一般都是大户人家,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而农村的“少奶奶”一般都是经济一般,有孩子上学,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农村照顾小孩,这样的农村家庭出现少奶奶的情况比较多。男人在外打拼,需要把工资上交给“少奶奶”,没上交就一个人回娘家,孩子都不管了。女人只负责接送孩子,不干活。为什么不干活?她们会说,没人接送小孩。那可以做微商或者网上兼职啊,她们说,不会做。她们既是“少奶奶”,也是留守妇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2、女性地位的提高,思想的转变。

在以前农村,“男主外,女主内”,女人“相夫教子”。现在,大部分女人经济独立了,“相夫教子”不再是女人的主要责任。女性的地位明显提高了,女性的思想也大幅转变。有少数女人,在农村老家带小孩,以“相夫教子”自居,认为“男主外,女主内”,以传统的思想来要求男人把工资上交,女人在家做“少奶奶”。可以前农村的“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会在家里干农活,现在的女人在农村不但不种地,有菜地也不种菜,“要接送孩子,没时间种地种菜”。于是“女主内”主要是接送孩子,家务活都不会干。

3、农村的“少奶奶”主要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城市的女孩嫁到农村。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娇生惯养,给最好的物质条件,却很少干活,渐渐地养成了怕苦怕累的生活习惯。现在农村的独生子女,几乎没有干过农活。城市女孩没有地可种,更没有干过农活。农村的媳妇按照传统的思想,要么一起赚钱养家,要么带小孩在农村干些农活。这些独生子女和城市的女孩嫁到农村,没有几个愿意种地种菜,种地种菜确实是非常辛苦劳累,她们吃不了这个苦,慢慢变成了只接送孩子,其他活也不愿意干。

4、有人说农村“少奶奶”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男多女少”,昕瑞生态并不认同。

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失调在以前农村就非常普遍。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以前农村在“多子多福”的思想影响下,儿子越多越好。大部分农村家庭儿子比女儿更多。现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很多人认为是“女儿比儿子更有孝心,儿子的婚姻能让父母花光所有积蓄”,现在很多人也不再强求一定要儿子。农村“少奶奶”的出现,男多女少并不是主因,主要是因为农村娶媳妇难。农村女孩都想嫁到城市,城市女孩不愿意嫁到农村。因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差,干农活又苦又累,很多人不愿意嫁到农村。现在很多女孩不愿意与你白手起家,更愿意坐在宝马里哭。在农村好不容易去找个媳妇,有些人却是“少奶奶”,认为你花血本把她娶回家,养家糊口的重任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思想的转变。

结语:在农村,出身于农村的女人很少有“少奶奶”,他们更愿意与男人同甘共苦。如果是独生女或者城市女孩嫁到农村,少数人就“理所应当”做起了“少奶奶”。


昕瑞生态


这个现象现在是有的。

我一个嫂嫂,住一个山村里,嫁给我一个哥哥后住在小乡镇上。结婚后什么都不做,孩子有人带,钱有人挣,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和附近几个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的姐姐一起玩,每周周末要去县上或者市上玩。他们结婚有5年了,到现在对自己的婆家还很不满意,经常还会在我们面前说觉得我哥没出息没挣多少钱。

有人说这种情况农村城里都有,是的,但是论比例的话农村真的要多一些。首先,在农村的话,生活压力不大,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基本生活是没问题的,能吃苦一点的家庭也能过上好点的生活,尤其是像我哥他们家这种一家人都在挣钱的这种。但是现在年轻人很少留在老家,尤其是一些读书读得稍微多点的女孩子都不会在老家待着,所以农村现在娶个媳妇对媳妇是比较宠的。加上现阶段的婆婆的思想也不比以前,硬要能生能做的媳妇,所以来自婆婆的压力也小了很多。但是城市里就不一样了,大多面临房贷车贷,如果女方不工作,除非家庭条件很好,不然压力会很大。

所以说现在农村里的少奶奶现象是真的,但是也不是说就去批斗,环境造就现象,谁愿意放着清闲找罪受呢?又不是胸怀大志。有志向的女孩子不会闲着,也不会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小世界里。


Hyw的小心心


我觉得上面观点也不全对

现在农村青年找媳妇确实难,但是真正当少奶奶养着的很少,我觉得农村“少奶奶”多了,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培养

老百姓过日子,就是过孩子的日子,你们说对吗?

以前农村孩子能混好,能出人头地就二条路:当兵和考大学。

现在,老百姓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了,无论干嘛,都需要文化,老百姓当一辈子农民工了,所以希望下一代不要当没有文化的农民工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

所以,需要夫妻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给孩子补课,监督孩子不要带坏了,这样一般就是媳妇留下来了,在家照顾孩子。

二是,就业形式多种多样,在家就业的多了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很多企业都在农村附近设厂,这样原料运输和人工成本都会降低,这样就会雇佣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所以,很多小媳妇就不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


三是,自媒体、直播、淘宝等新兴的行业可以在家创业啊

所以,现在在家的“少奶奶”增多,也是一种时代的发展产物。

龙拍天下


你这里所说的农村“少奶奶”现象,应该是所指的农村那些年轻的媳妇吧。现如今农村的这一现象也很普遍,那些结婚不久的年轻媳妇基本上都是什么也不干,种地基本都不会,饭也不做,每天就是玩玩手机,要不就是宅在家里,要不就是东游西逛,无所事事。

这一现象导致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男女比例失衡造成的,只因为农村男子找媳妇难,一旦找到媳妇结了婚,都要真的像“少奶奶”般的供着,生怕得罪了她,也使得不少女子感觉到自己的珍贵了,更加肆无忌惮的做起来了“少奶奶”般的生活。



再就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很反感种地,他们从小上学,不上学就进城务工,在家里也多是独生子或姊妹少,父母也不指望他们劳动,也多是从小惯着,他们长大后除了外出打工,也就无所适从了,等结婚后以前的作风与习惯也是难以改变的。


随着现在农村的发展与变化,这种现象在农村会越来越普遍,这也是这个时代造就的结果,也只有等她们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独立的家庭,知道生活不易的时候,她们就自然会放下“少奶奶”的姿态的。


农大知事


仅仅听这种描述,会觉得这种“少奶奶”娇生惯养,特别讨厌。但如果我把性别转换一下,你就明白了

同样是在农村,一家人的收入由男人掌管着,一家人买什么东西由男人决定,他说了不买你就别想买。天天宅在家里,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出门跟人喝茶打牌摆龙门阵,喝酒抽烟。只要他有点不开心了,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打人,但老婆没办法,只能忍着……


“少奶奶”毕竟还是少数,这种“大少爷”,才是主流中的主流。

怎么,“大少爷”当了几千年了,发现有女人也能有类似的作派,也敢当“少奶奶”了,气不打一处来了?

还有,别以为这些男人现在就不当“大少爷”了,他们一边自己当“大少爷”,却看不惯女人当“少奶奶”。——毕竟,男人本来就是享福惯了的,女人就该吃苦的,凭什么你们女人也能像男人一样?!

实际上,这些抱怨的人,能否回答几个问题:

1、你们的钱从哪里来?是全都是你一个人挣的呢,还是夫妻两人挣的?夫妻共同财产,她当然有权支配。

2、你妻子生不生小孩、养不养小孩?鄙视家务劳动,认为干家务活是休息,就是男权最大的一种无耻。实际上,家务和养育工作非常辛苦,而且没有酬劳。


3、女人一不开心就回娘家,男人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吗?你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你能够让一个女人经常生气,生气这么久。你让她无法有归宿感。

最关键原因是,在传统社会里,男性长期把女性当作免费的奴隶来使用;但在进入了新中国之后,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与现代文化的男女平等同时在起作用。

在那些还没有充分现代化的地方,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同时希望拥有传统或现代的好处。男性既想要男尊女卑、但女人又应该是独立的、有钱的;而女性希望嫁人、有依靠,但同时又想自由独立。


而现在,因为重男轻女、大量堕女胎,男性比女性数量多得多,男性不好娶媳妇,女性作为一个商品价格不断提高;他们买不起了。就算“买”了,也没有那么好使用了。

于是,就充满了抱怨。

有什么好抱怨呢?当女人越来越少,女性地位越来越低,当然商品属性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变成普通男性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啊!养尊处优,不就是“奢侈品”的内在属性吗?


侯虹斌


问题:如何看待农村越来越多的"少奶奶"?


答案:现在农村儿媳妇,都是80后,90后出生的孩子。那个时候,农村都是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在农村,是男孩,奉为小皇帝,是女孩视为小公主。农家人丁稀少,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含辛茹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钱,把所有的希望和心血都集中在他们身上。他们从小吃惯了嘴,懒惯了身,上学不认真读书,在家游手好闲,什么事情依靠父母。特别是女孩子,养成如此娇生惯养的,什么事不做,一心就是想吃好喝好玩好。


女孩子长大成人,由于上学不用功,文化水平都不高,出外务工,要文化要技术的事情做不了,也无单位容纳,做工吃苦的事情不想做,在农村务农更不用说。结果一事无成。她们在城市无经济来源,生活无着;回家,父母累死累活照顾她,现在都成人了,总避免不了一些闭言逆语,心里总是不好受。于是找个相当的婆家嫁人得了。

这样的女孩,到婆家,不会种田,不会种菜,不会洗衣,不会做饭,家务事一切都不会干,比小姐还要小姐,比公主还要公主。公婆不敢劝说,丈夫忍让忏就。若有一丁点的言行不对她胃口,就大吵大闹,动不动回娘家,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平常在家,管着丈夫,控制着公婆,掌管家庭经济大事。这样的少奶奶,假如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只顾打麻将、串门、聊天、看电视、玩手机、网购等等,把孩子扔给家人照看。

这样的"少奶奶",在农村不在少数,现在越来越多了。由此看来,儿童教育尤其重要,特别是思想品德方面非常重要,关系到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大问题。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旭日东升付先


在媳妇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的大环境下,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了,拿我表姐来说,初中文化,家庭条件不错,当时是自己不想念书了,外出打工三年,见过了城市女人的各种生活,但是又因为极低的工资,所以去年回来了,相亲嫁给了现在的表姐夫,下地干活?不存在的,农村的地已经越来越少了,带娃养娃?除了偶尔带着娃娃出去遛弯,还真没见过她累死累活养娃,都是公公婆婆在带着,然后我表姐夫打工挣钱养家,哦对了,她由于闲得无聊,开了个直播间,因为长得漂亮,倒是每月也可以整一下钱,但是从没有给过家里,都自己吃了穿了,娘家人也很少给。

去年回家,她的婆婆向我奶奶哭诉,媳妇要和他儿子离婚,怎么劝都劝不了。据说现在跟了一个包工头,离过婚,有钱,但人是真的不咋地,别问为什么,拿色眯眯的眼睛看着表姐妹妹的我,真不觉得以后不会再次出轨。还有,表姐离婚后,曾偷偷回过娘家,好像好像是被打了,但她没说。

另一个表姐,也是很漂亮,但是结婚时夫家没钱,她倒也不嫌弃,相反两人现在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两个人一起开了个火锅店,今年二月,又在城里开了一家分店,所以少奶奶有吗,有,但不一定是农村,城市也有,这是分人呢,有些人,没文化没知识,家里条件很差,但依旧握着这些烂牌打出了好人生,但有些人,虽然握的一手好牌,但依旧不妨碍将日子越过越糟糕。

少奶奶,是一种现象,但她背后反应的是一个个对未来无规划,得过且过,好吃懒做的人生状态。不排除有些人即使这样的状态也能在顶层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但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数,还是要辛辛苦苦奋斗。


举杯者


其实这个也是农村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普遍。虽然现在农村都有了空的迹象,留下来的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因为不打工是不能生活了。过去了的十多年,房价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农村的粮食并没有涨价,所以年轻人如果不出去打工就很难生存的。

现在不少农村基本上都是年轻的夫妇都出去打工的,留下的就是老人和孩子。当然也有部分孩子没人照顾的,或者孩子比较小的年轻妇女会留在农村,但这不是普遍现象。现在农村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基本上没有太多农活,所以留在村子里的年轻妇女就显得十分轻松,给人的感觉是少奶奶。实际上这种现象不是普遍现象,因为很多年轻的媳妇也都会出去打工的。

当然现在不少年轻的媳妇脾气大,不能受委屈,不能吃苦,对待老人不够好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个是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并非农村独有。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属于娇生惯养的一代,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委屈,在尊敬老人方面也没有太多的认识。更为重要的现在年轻媳妇比较自我,不会体谅人,这个也是传统文化作用丧失造成的结果。


深度军备


要说农村的“少奶奶”现象,全国各地哪都有,近几年来愈演愈烈。

为什么农村会有“少奶奶”现象呢?

一、农村男多女少,娶媳妇难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过每个家庭都是多胎生育的,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自从八十年代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国策,只允许每对夫妻生一个孩子开始,30年多年来,致使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2018中国人口男女比例:104.81:100。男人比女人多3400万左右。

尤其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依旧存在,所以“光棍”越来越多,娶媳妇不容易。

随着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不分男孩女孩,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近年来,接受教育的八零后、九零后女孩们,绝大多数毕业后,选择去各大城市工作。

没有完成学业的农村女孩,也不喜欢在农村种地,选择涌入城市打工,其中有一部分就嫁到城里了。

如今,农村女孩就算要嫁给农村男孩,彩礼钱也是水涨船高。

很多地方的女孩,前几年结婚需要十几万元就够了。

现在我们家乡,娶个媳妇最少也要30万元。

好不容易娶进门的媳妇,大家都如众星捧月一般。

二、“少奶奶”母凭子贵

农村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管花多少钱,只要儿子到了结婚年龄,砸锅卖铁,也要为儿子娶个媳妇,好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事儿。

这代人独生女居多,不管男孩女孩哪家都是娇生惯养的,从小就什么农活都不让干。

尤其是读书多的孩子,真是什么活也不会干。

每家每户都是公公婆婆媳下地干重活,到了农忙时,让儿子媳妇干轻巧的活,或者干脆就不用媳妇干活,就把媳妇当作“少奶奶”一样养着。

现代人讲究优生优育,儿媳妇怀孕后,就要还是补充各种营养。

“少奶奶”想吃啥就买啥,如果农村没有,就去城里买,全家人得围着她团团转。

生完孩子的“少奶奶”母凭子贵,整天抱着孩子吃香的喝辣的,不仅啥活不干,还整天玩手机、网上购物、出去打麻将……

这些“少奶奶”们,已经成了许多地方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少奶奶”当家

现代女子性格泼辣,尤其是生了孩子以后的“少奶奶”们,她们基本上都是一家之主。

“少奶奶”们不干活,但是掌管家中的经济大权。

她们手中要是没有钱了,就不会开心。为了保证“少奶奶”的日常开销,“少爷”也得出去打工挣钱。

农村男的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那是因为“少奶奶”们开销太大。

“少奶奶”们思想开放、追求自我,在婆家合则聚、不合则散。

反正男多女少,即使离婚,年轻女性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男方离婚如果想再娶,还要有足够的资本才可以。

所以大多数男方家庭宁愿好好养着“少奶奶”,只要能生儿育女,能把孩子养大,过日子就可以了。

“少奶奶”们恃宠而骄,甚至肆无忌惮地跟老公耍脾气,有一点点不顺心,“离婚”二字张口就来。

原来农村有很多规矩,尤其讲究要孝敬父母公婆,现在完全反过来了,是公婆要侍候“少奶奶”。

四、“少奶奶”现象会逐渐消失

随着城乡结合部的差异化逐渐缩小,农村的消费水平逐渐加大。

以前农村人靠种地就能养活一家三口,甚至一家五口。

现在农村人都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在培养孩子上加大了投资,使原本轻松自在的“少奶奶”们,也感觉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了。

有书君的一个亲戚,他的独生女结婚后,四个老人把她当作“公主”养。

当孩子出生后,孩子体质弱总生病,家里的钱基本都用在孩子身上了。

为了增加收入,她的公公、丈夫出去打工,家里只有婆婆种地。

她看到婆婆劳动十分辛苦,也加入劳动中了。

慢慢地,村子里原来那些“少奶奶”们的孩子都上学了。她们要给孩子做早餐,要辅导孩子写作业,要开始学会做家务活……

现在农村“少奶奶”现象逐渐减少了,很多年轻媳妇,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能干。

有书君的大姑姐的儿媳妇今年32岁,也是个独生女,从来就没干活过活。

7年前,在结婚时,大姑姐给他们在镇里买了婚房,又给他们10万块钱,告诉媳妇他们再也没有钱了,以后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啦。

大姑姐儿媳妇就像“少奶奶”一样,每天抱着宠物狗,吃香的喝辣的,整天四处游逛。

结果大姑姐儿子投资生意失败,手里没钱了,父母也没钱再扶持他们,这小夫妻俩只好自谋出路。

儿子做起了外卖,媳妇也在小商场里卖盒饭。

孩子出生后,她更是舍不得在自己身上浪费一分钱。

现在农村的八五后、九零后女子们,大多数都高中以上文化,她们深知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不像城里人有退休金,将来需要他们养老呢。

她们也是最有经济头脑的人,在有老人帮忙养育孩子的同时,有的就在家里微商,有的做种植经济作物,有的去村办工厂上班……

随着现代农村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原来那种“少奶奶”的现象,在农村会逐渐消失的。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的八零后“少奶奶”们,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她们的孩子逐渐长大,需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少奶奶”们也知道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她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重视孩子教育。

所以,农村当前这种“少奶奶”现象,随着她们下一代人的成长,一切都将会悄然发生改变。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笔者老家也是农村的,有不少比我年纪小的堂兄弟,他们大多数都已成家,就笔者回老家时观察和跟左邻右舍闲话家常时了解,题目中反映的这种情况存在,但是占比不是很大。

笔者简单归纳了一下,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要有这么几类:

1、因为家贫,所以影响了个人大事的大龄男青年,经人介绍,娶了边远地区的女性,当然是花钱的了,具体情况大家都都懂的。对于这些外地的媳妇,好不容易娶回家,那绝对是当着小孩一样宠着的,尽量满足其一切要求,深怕她不满意就走了。

2、家里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娶个媳妇,门当户对,因为经济上的宽裕,所以做媳妇的日子也比较好过,基本上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整天吃吃喝喝玩玩。

3、农村人结婚比较早,我家隔壁邻居,其父母20出头结婚,他自己17岁就结婚了,现在41岁,已经有了孙女了,其父母60多一点就已经四世同堂了。这样的家庭,由于公公婆婆都比较年轻,又很能干,所以儿孙辈就跟在后面享福了。

对于大多数年轻小媳妇,实际上都是跟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也就春节才回家,一年忙到头,回家就是休息的,肯定不能再要求做这做那的。

说实话,等到孩子大了,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压力的时候,这些少奶奶病就全都好了,人都是这样的,能躺着谁愿意站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