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十年,農村的春節將變成什麼樣子?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在春節都能吃到, 當然這些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自己做的啦!比如說年糕、湯圓等,其中印象最深是還是我們當地米餅,記得那會都是幾家人聚在一起自己製作米餅,其樂融融的感覺,覺得實在是太幸福了。

可是最近這幾年,如果不是因為出於對父母的思念,我連春節都不想回家鄉了,因為現在感覺會家過春節真的沒有什麼熱鬧可說了,都是各家吃完年夜飯,然後看看電視啥的了,以前小時候還會有守歲一說,小孩們就是放著煙花迎接新年的到來,大人們會聚集在一起聊聊過去一年的收穫,談談來年的計劃,可以說是熱鬧非凡。

所以說,如果你要我談一下10年之後農村會是什麼樣?

第一:就是農村春節會很安靜,而且現在已經開始提倡環保,所以10年之後,農村春節可能也不會看到煙花了,所以很顯得更加安靜。

第二:農村蒸年糕等習俗將會逐漸消失,因為目前的年輕一代,沒有多少人會特別在意這些習俗,而且對於蒸年糕,他們也不會做,所以在這些方面,等老一輩都漸漸老去,這些手藝習俗也將漸漸消失了。


鄉野XM


再過十年,農村的春節將變成什麼樣子?

今年過年的時候回到農村老家,發現年味淡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少了很多,一些關於過年的季節也有很多被逐漸遺忘了。有的只是日益豐富、花樣種類繁多的食物,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對於打工生活的無奈。本來過年是十分喜慶的事情,現在已經變得低沉無味,想想過年以後,又要回到流水線上工作,自然就快樂不起來了。一年只回一兩次的家,一年只能見一兩次的父母,一年只能見到一兩次的孩子,親情變淡了。如果可以,寧願回到小時候,過著窮巴巴的日子,過著並不豐盛的年,也希望可以更多的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十年以後,我想日子過的會更好些,年會更快樂一些。


十年以後的年農村地區的人不再為生計而一年四季在城市裡奔波,在農村當地就可以賺到比去城市更多的錢,和孩子、老婆、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會更長;十年以後的年農村地區被遺忘的風俗禮節將全部被繼承回來,並且讓更多人傳承,圍爐、喝酒、唱詩、談歌將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十年以後的年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將變得更加緊密,“天下大同”的夢想將會得到實現,老會有所養、幼有所護,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十年太久,會發生太多的事情,或許你的父母會在這期間離開,或許你的朋友會在這期間離開,或許我也將會從這世間離開。
珍惜身邊遇到的緣分,那麼多人相遇就很不易,說兩句話,那恐怕是千百世努力的結果。過年,無論年味有多談,都要回去看看家人、朋友,看看生養自己的家鄉。歡迎關注花開隴上,和有趣的人做朋友。


老農民說事


再過十年,農村的春節會變成啥樣?

1:現在的農村春節年味越來越淡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的熱鬧了,在我們這兒,很多的年輕人都在城裡買房了,那麼農村的人就減少,過年的時候很冷清。

2:但是,農村肯定還是有人的,因為即使在城裡,個人,我們這兒還是要回去祭祖的,再說還有老人在農村,正是因為有老家的情懷,所以很多人都不忘家鄉,即使在城裡買了房子,還是回鄉祭拜。

3:十年後,其實是蠻久了,但是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交通距離等不斷在縮短,所以去哪裡都是很方便的,農村的春節應該也會越來越有意思。

以上是個人見解,歡迎討論!


喻樂樂


我不知道十年後的春節會變成什麼樣,但是我們現在的春節跟小的時候比起來差別還是很大的。

小的時候過春節免不了貼對聯貼窗花,窗花就是剪紙,在我們那邊過春節的時候除夕都要祭祖,全家挨個的都要對著“天地”割頭,祭祖完之後才開始吃飯。我們那邊有個習俗就是除夕飯之前都要放鞭炮,放完鞭炮關上門吃飯。除夕夜是不允許出門走親戚的,老人說除夕走親戚的是“叫花子”。“叫花子”就是乞丐的意思。

春節的時候是必須放煙花的,農村的煙花很小就是用手拿著放的那種,小的時候我們調皮,用一盆裡面接滿水,然後把鞭炮放進去炸的水花四濺,過年喜慶大人就看著我們玩,要是平時也這麼調皮可是會被打屁屁的。

現在慢慢的長大了發現年味不是很重了,城裡煙花爆竹也不會放了,年夜飯有的也直接去飯店解決,少了小時候熱熱鬧鬧的年味。



鮮農場


現在的一個很明顯的感覺是,農村人慢慢的開始搬遷到城市裡居住,而且慢慢的開始在城裡過年了,導致農村過年比較冷清.


老家所在的農村大概有30多戶人家,大部分是同一個姓氏的,但是血緣關係比較近的也就五六戶而已。這五六戶關係比較近的人家前些年都慢慢的搬到縣城居住了。我奶奶隨著大伯、三伯去了縣城,大伯也在縣城買了房子;三伯常年在外打工,也在縣城買了房子,這些年從浙江回來以後,也慢慢的去縣城過年了;小叔老家基本上是荒廢狀態的,也在縣城居住;五伯去年在西安買了房子,基本上不回老家了……

像以前大話過年的時候,我基本上是去這些親戚家過年的,晚上的時候大家在一起烤火打牌,看電視,玩的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最近幾年基本上就沒有這種情況了。最近幾年也就只有我家還在農村過年了,過年晚上的時候都不知道去哪裡玩,都是在自己家裡面看電視,烤火這些。



1927年的古董先生


再過十年,我們農村老家春節出門估計再也不用帶花花饃了!

過去的幾十年到現在,我們陝西那邊農村普遍春節走親戚是要帶饅頭滴。

先來說說過春節都會蒸那些花花饃吧,坨(tuo)饃、玄玄饃(城裡人簡稱“花捲”)、棗三牛牛、墜燈饃(魚饃)等。

到爸媽以及老婆老公的兄弟姐妹家出門的時候,需要帶上坨(tuo)饃和禮品,具體帶幾個饃記不太清了,然後對方要回幾個小蒸饃。去一般自家需要帶上5個玄玄饃,對方留三個玄玄,回一個栆三牛牛。舅舅給外甥送燈籠的時候,需要帶上兩個墜燈饃。

不過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村過年出門已經逐漸不帶花花饃,只帶一些米麵糧油和副食糕點等禮品,畢竟到花花饃還是比較繁瑣。

在過年前要蒸好幾鍋花花饃,有來有回的,過完年後家裡肯定又要剩很多花花饃。孩子們一走,父母在家,光饅頭就要吃一兩個月才能吃完。

所以,我認為再過十年,我們那邊的春節肯定是出門不帶花花饃了!


牛大大:農業新媒體從業人員,勁牛公司創始團隊成員。頭條號鮮農場&今日新農人主編,撰寫325萬閱讀文章的原創作者。“田管家”農技問答特聘專家。


今日新農人


我是農村出來的,只能說再過十年,我們那裡周圍幾個村莊成歷史村,曾經有人住,現在還有一些50.60後在村子裡守著,做農活,現在除了鎮中心小學,那些村子的學校都因為學生過少,撤了,現在已經有兩個小村子,已經沒人了,白天你走進村子裡,靜靜。


雨中彩虹


怎麼說呢?就近幾年來說吧,年味一年比一年要淡,回家過年也越來越沒意思了,再過十年可能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城市過年吧,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城市買房定居,村裡的房子一年年的不怎麼住人,就春節幾天住著也不舒服,因為平時不住也沒必要再整修,可能過上幾年以後會越來越多的人不在選擇回家過年了吧


彼岸花吥開


現在農村也在城市化,家在哪裡 春節就會在哪裡,不得不承認 現在農村的人在減少,國家正在實行的城鄉一體化,農村宅基地確權,這些政策都將使農村人大部分的到城裡,現在返鄉 除了父母在農村之外,家族的親戚也在農村,春節嘛 就是家裡人聚在一起熱鬧一下,如果沒有了父母 沒有了親戚的春節 那還是春節嗎。


黎銘不回頭


你好,我就是農村人,現階段還是有大多數人是移居到城市裡,但老家還在鄉下,所以過年還是會回老家的,比如老家還有親朋好友,回去拜訪一下,但十幾年後,鄉下的人情事故會慢慢變淡,牽掛,懷念也會變少,大家也就會回去的少了,再加上城市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這也會對其產生影響,所以說鄉下過年會越來越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