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20年恢复元气的普京,现如今已当了18年总统,为何还没做到?你怎么看?

love--333


这明显是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期望值过高所致,虽然普京在我们心目中是铁血硬汉,他不畏强权,敢于和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刚正面,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但要知道,普京终究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把一个刚被拆的七零八落的超级大国苏联,从新组装起来,恢复昔日的雄风。他领导的俄罗斯联邦只是苏联的一部分,虽然是苏联最核心的加盟国,但却不是苏联的全部。



另外更正一下,普京目前只当了14年俄罗斯总统,不是18年,其中有4年是出任俄罗斯总理,普京从2000年接棒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到现在的18年是这样的一个政治履历。

1、2000年3月27日,俄罗斯联邦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根据对选票的初步统计结果,普京得票率已经超过50%,当选俄罗斯联邦第三届总统。

2、2004年3月14日,普京成功连任俄罗斯总统,并且得到71%的绝对多数票。



3、2008年5月,普京卸任俄罗斯总统,正式成为统一俄罗斯党主席。5月7日,普京搭档梅德韦杰夫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后,就提名普京为下一届俄罗斯政府总理,虽然普京是总理,但俄罗斯大权依然握在手中。

4、2012年3月5日,普京再次参选俄罗斯总统,最终以63.75%的得票率获得大选的胜利,不过这一届俄罗斯总统任期是6年,之前俄罗斯议会已经修改宪法,总统任期由4年改为6年,这是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

5、2018年3月18日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现任总统普京获得76.1%的得票率,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

普京共计当了14年总统,4年总理,普京新这一届总统要干到2024年,就从目前来看,普京要当20年总统,加上4年总理任期,共计执掌俄罗斯最高权利24年。



至于很多人认为普京没有做到让俄罗斯恢复元气,其实这是不对的,普京从俄前总统叶利钦手中接过来是一个非常崩溃混乱、寡头横行的俄罗斯。而经过普京治理之后,却把俄罗斯带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压制了俄罗斯寡头,虽然不能让俄罗斯重回前苏联辉煌,至少让俄罗斯再次成为世界上不可不忽视的一个世界大国。

虽然俄罗斯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比如经济衰退问题,堂堂的世界大国俄罗斯,GDP总量竟然被一个小小的韩国超越。还有俄罗斯经济对石油产业依赖严重,以及日渐萎缩人口问题,都在左右俄罗斯发展,已经成为俄罗斯发展中不可逆的过程,普京是不可能在短时间解决的,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遇。从目前来看普京已经做到非常优秀了,换一个人执掌俄罗斯,俄罗斯变成什么鬼样子还真不知道呢!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普京曾说过,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可如今已快整整十八年了,可"伟大″,丝毫都没有看见,而经济在走下坡路,俄罗斯人民似乎没有看到普京的雄才大略,仿佛俄罗斯人民被普京忽悠了。

普京至死也不会想到,大帝遇到了新问题,这个世界同普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普京不会想到,紧缺的石油从香馍馍一下变成了一个弃儿,价格大跳水,原一百多美元的石油一下子跌到三十多美元一桶。俄罗斯是一个严重依懒石油出口的国家,几年来石油价格跌入冰点,就是十个普京也无计于是。

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让俄罗斯的经济雪上加霜,已快到崩溃的边缘。

普京失算了,但是如果不是普京当政,俄罗斯的经济就会好上来,我看未必。除非向美欧投降,以换来短暂时经济好转,但特朗普会同意吗?肯定不会。

特朗普是要将俄罗斯置于死地而后快的,今后还会继续在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打压俄罗斯的,不让俄罗斯伤筋动骨,特朗普是不会罢休的。

普京的雄心是好的,但普京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捆住了普京的手脚,让他动也难受,不动也难受。

呵呵!真难为普京了。

二十年将过了,至于"还"一个"伟大的俄罗斯″现在看来渺茫的很,不怪普京,不怪俄罗斯人民,怪这个多事的时代,怪这个"多事之秋″。


南海舰队原老兵


叶利钦之下的俄罗斯是寡头经济,到了后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当年俄罗斯四面楚歌,急需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来接掌局面,叶利钦钦定的普京浮出水面。


普京不负众望,上台伊始沉重打击了寡头经济。对分裂势力强有力的痛击,充满个性的执政风格深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俄罗斯的经济形式并不见好转,人民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善,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也并没有多少提高,一如既往的在国际事务中亮出强硬的一面。



世界主要大国当中,俄罗斯一直以强硬立场示人,国际事务中只秀肌肉的国家。乌克兰与俄罗斯是苏联时期最重要的两个兄弟国家,俄罗斯依靠强大军事实力强行从乌克兰手中占领了克里米亚地区,致使两国交恶,将他的天然盟友推向西方,推向北约。俄罗斯军事干预兄弟国家格鲁吉亚,之前独联体国家纷纷对俄罗斯加紧了防范,甚至加入了欧盟和北约,俄罗斯占领日本的北方四岛也给世界做了坏的示范,中国的地图中还在标注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叶群岛)为俄占领。俄罗斯先后支持过卡扎菲政府,叙利亚政府,都是造成地区不稳定的因素。而且如今局势并没有得到改善。



一个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大国,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才是正确道路,然而却成了不稳定的制造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适用于俄罗斯的对外形象。



普京一直以铁腕手段治国,但在西方主要国家中,经济始终没能振兴起来,曾经的“八国集团”是经济最强盛发达国家的代表,如今也成了“七国集团”,除了政治原因,经济的萎靡不振也是被主要发达国家排外的重要原因。强大的俄罗斯需要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全面的发展,一个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经济参考的重要指标,然而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还有很长路要走!!


安贝7和7


给我20年时间,还你们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不久,普京上台后满怀信心的向国民发誓,但是20年的期限就要到了,俄罗斯并没有如愿成为一个强国,反而未必赶得上以前。

就在今年10月,俄罗斯通过决议,准备把俄罗斯人的退休年龄从原来的60周岁推迟到65周岁,而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只有66周岁,这一举措遭到了俄罗斯人一致的反对,甚至爆发了游行示威。



延迟退休唯一的原因就是缺钱,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经济一直都没有彻底好转,而俄罗斯在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持对抗状态,更是加剧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


由于叙利亚爆发内战,美国支持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军,俄罗斯不得不向叙利亚提供帮助,几年下来已经花了十几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油料武器等援助,今年秋收,叙利亚再次向俄罗斯要求5000吨小麦的粮食支援。

加上美国的经济制裁,俄罗斯的经济大不如前,美国在贸易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多数国家而言,美国制裁谁,谁就倒霉。


俄罗斯其实也很不容易,因为与美国对抗并不是俄罗斯的选择,而是迫不得已,如果不这样,俄罗斯说不定还会继续分裂下去。


视野新观


有人说你怎么不看看普京上台时俄国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这种看法未必没道理,但是即使用这种看法来审视俄国的过去20年,也会发现一个事实:普京的表现未必会比同样执政了20年后的慈禧太后强。


下面我们来看看慈禧执政20年后中国的变化。


1861年慈禧成为太后,”两宫八大臣“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最高权力集体。到1865年她终于斗败了竞争对手恭亲王,从此成为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在慈禧上位前,北京被英法联军攻破,慈禧和丈夫一起逃出北京避难,在南方,太平天国已经席卷了整个半个南方,北至河北,西至四川,到处是叛乱。


慈禧接到手的,是一个比2000年普京接手更糟糕的乱摊子。在大多数人看来,清帝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像南宋一样偏安一隅而已。

但20年后的1885年呢?

在刚刚结束的中法战争中,虽然失去了越南,但好歹在镇南关扎实打了一场胜仗,西方列强仍然强大,却不再是不能抵抗的对手。


在外交上,西方列强与清朝互换了使节,通过总理衙门这个新设立的外交机构,清朝总体和西方国家相处得不错。


在国内内部,曾经最担忧的湘军集体已经被拆分,湘淮军中诞生的一系列领袖人物不再对中央政权有野心,而专注于地方建设和个人享受,清朝甚至建立了一支北洋舰队,有了连康熙时代都望尘莫及的钢铁舰队。


新兴的北洋诸军装备着从西方进口的先进武器,而且军队指挥权控制在忠心的将领手中。


这就是同治中兴。


美国历史学家芮玛丽在她的代表作《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一书中,曾为“中兴”下过一个定义:“

这种重生的例外情况便被称作中兴。不是一场武装政变,也不是一场革命或一个新时代,而是一种晚期的兴旺,在此期间,历史上不可避免的衰落过程由于整个贵族官僚们的才干和努力而被延缓了一段时期。



执政20年,我们回首看慈禧太后治理下的清朝,不得不感慨,她至少是延缓了中国的衰落。
但,她实现了中国的复兴吗?

不,没有。因为中国国力的基础在这20年里仍然不断下滑。



根据贝洛赫在《1750—1980年国际工业化水平》的《1750—1900年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中的计算, 1860年中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19.7%,几乎和英国相近,而到1880年则只剩下12.5%,到了40年后的1900年,更是只剩下6.2%。


同时期的亚洲邻国里,印度于1853年就修建了第一条铁路,日本则是在1872年,清朝则姗姗来迟,到1876年才开始了铁路建设。


就当时的主要制造业来看,清朝也是逐渐衰落的,这从19世纪中国出口贸易的变化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两大出口拳头产品是 丝与茶。


就生丝和丝织品出口而言,1885年出口额为2283万两白银,比起5年前减少了整整700万两。

就茶叶而言,1873年出口为3245万两,而到1885年则只剩下2662万两,减少近600万两。


这些数字背后,是清朝时期中国民间手工业的大衰退。慈禧当政的20年时间,中国国内的市场就被进口货占领大半。从而出现了大量失业现象。


当然,清朝在这一时期也不是没有持续增长的新产业,如草帽辫,鸦片,大豆等,但这些都是附加值极低的原材料或者初级手工品为主,尤其是鸦片,出口越多,国内种植也越多,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回头我们再看看俄国近20年来的情况。从GDP增长来看,即使不算中国这个BUG,俄国的增长率也只是略强于巴西和南非,但落后于印度。


就出口贸易比重来看,俄国出口的产品日益倾向于农产品和石油,矿物等原材料,工业制成品出口是不断衰退的。



所以从国力走势来看,近20年俄国国力的提升,未必比得上1865-1885年的中国。近20年俄国的国力仍旧在衰退。


俄国虽然不断在国际上展示肌肉,但国力的衰退则是事实。


闭家锁的红枫


普京接手俄罗斯的时候,俄罗斯确实是一团糟,但是普京这个人还是有点小运气的,因为当时伊拉克战争正好爆发,而且世界油价形势大好。也就是趁着美国在中东的“十年反恐”,俄罗斯实现了从苏联解体后的再度复苏,可以说美国给了俄罗斯这十年,导致了俄罗斯的强势崛起。

但是不可否认,普京在这里面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只不过普京在经济上采取的是单一的能源出口原则,没有想过通过这十年升级现有的工业体系,并且俄罗斯那十年相对来说没有考虑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就拿车臣问题来看,至少就导致了俄罗斯经济倒退一到两年。

俄罗斯是一艘破船,这是许多俄罗斯政客说的,但是这艘破船被普京开了出来,只不过开进了更威胁的深海。搁浅在岸边只是跑不远,但是开到深海,要么走的更远,要么就是船毁人亡。可以说普京其实是在赌国运,就如同世界油价的变化,会影响普京一年的政绩一样,俄罗斯这条船,终究还是会因为不可预知的问题而走不远。

还记得乌克兰问题爆发的时候,许多专家从经济、政治形势来分析了俄罗斯出兵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俄罗斯这么多年来,其实战略空间一直是被压缩的。也就是说若是克里米亚问题将西方引入了乌克兰,那么俄罗斯战略空间将被压缩在黑海内,所以这十几年里,俄罗斯其实一直在变相的衰败,普京只不过是个人,他撑不起俄罗斯这艘将沉之船。


小司马迁论史


首先那句著名的“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不是普京说的,这句话是沙俄的末代总理托雷平在推动土地改革的时候说的,把这句话安在普京身上纯属国内媒体胡编乱造。

不过也幸好这句话不是普京说的,否则可真是打脸打的啪啪响。


国内有很多普京吹,认为普京是一个“硬汉”形象,对外强硬不退让,不和恐怖分子谈判,还能暴打格鲁吉亚,收复克里米亚,俨然一代雄主。

这是个巨大的误会。

事实是,普京非常糟糕,他在维护个人权力上的确是个天才,把领袖权术玩的炉火纯青,私党遍布俄罗斯各界。但是就治国而言,他连及格都谈不上。

外界认为普京的“硬汉”体现在哪呢? 开飞机,开快艇,骑着马扛着枪去打灰熊,漏出一身的肌肉,在文质彬彬的诸国领袖中,普京确实是个“硬汉”, 但是这都是人家玩过的把戏了。

谁玩过这些啊?是一个你们绝对想不到的人——


墨索里尼。

作为法西斯党的创始人,普京今天玩的这套几乎全部师从于墨索里尼。什么开飞机开坦克,什么骑马打猎,墨索里尼一样不差的全干过。这些行为对于个人形象的塑造的确很有用,当年的希特勒也就是这样被墨索里尼吸引的。

结果一参加二战,墨索里尼就露馅了。这个“硬汉”,狗屁本事都没有,让希腊人打出了屎。

普京也一样。 对于国家元首的看法,不要看形象,要看政绩。

请您明白一个道理,在国际政治中,每天喊打喊杀的,一定不是强者。不信看看我国东部的某邻国就知道了,他们每天要轰炸这个消灭那个,可是你看有谁怕他吗?

相反,二战后几乎年年有战争的美国,你们可曾看见美国口头威胁过哪个国家说我要派兵?美国可能会谴责,要制裁,但是轻易不会说出兵。如果美国说他要出兵,那糟糕了,他一定真的会出兵。

会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


为什么普京总是炫耀他的军队?为什么他总是武力威胁甚至直接动用武力呢?

原因可以从一句古话中得到解释——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孙子兵法》

这才是俄罗斯的真相,因为普京除了动武,已经别无选择。


普京上台后,俄罗斯摆脱了叶利钦“休克疗法”带来的大萧条。但是也仅仅只是摆脱了大萧条而已。

二十年来,俄罗斯经济几乎毫无起色,当年普京上台时,俄罗斯人均GDP超过中国,被我们认为是发达国家。二十年后,中国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把俄罗斯甩在身后。

整整十八年,普京在俄罗斯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几乎没有布局,俄罗斯依然延续叶利钦时代的能源出口经济格局,国内经济全靠石油和天然气价格。至于民用工业和服务业——不好意思,俄罗斯现在的轻工业,连以轻工业不发达著称的苏联都不如。

苏联时代,俄罗斯的百姓是没有现在这么酗酒的,现在的俄罗斯人酗酒程度远超三十年前。为什么?因为绝望,经济上完全看不到希望。

俄罗斯的贫富差距大到一个惊人的程度,国外统计俄罗斯最有钱的1%的人掌握了国民财富的87%,莫斯科的房价居然比北京还高!这悬殊的差距已经跟非洲国家差不多了。而俄罗斯很多百姓穷到连酒都买不起,只能和喝特殊制作方法的廉价洗发水。

现代社会,不是喊打喊杀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时代了,经济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器。中国能和美国摊开了打一场贸易战,俄罗斯有资格吗? 美国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只能硬抗,吃亏的是老百姓。

然而老百姓怨声载道时,普京站出来大骂美国人,摆出一副“大帝”的样子,调动国内的民族情绪来让老百姓跟他同仇敌忾。然而吃亏的是俄罗斯民众,普京的权力却在一次次的对抗中越来越稳固,因为大多数人看事情只能看到表面。

美国人对普京的人格和治国策略有一个评估——这个人几乎没有“计划”可言,他对未来没有规划,只喜欢听好消息不喜欢听坏消息。他的所有行动都是反应式的见招拆招,不会主动的进行布局。

这就注定了俄罗斯的悲剧。

有人说,普京要是想你说的这么不好,那他怎么击败了格鲁吉亚呢?怎么收回了克里米亚呢? 这两场战争,丝毫不值得炫耀,它无所谓输赢,它的发生就是耻辱。

格鲁吉亚是什么地方?那是斯大林的老家,俄罗斯的传统领土。后来虽然独立出去了,好歹属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可是,这个面积不到俄罗斯两百分之一,军队满打满算不到两万,人口只有三百万的小国,居然主动进攻了俄罗斯,这件事情本身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耻辱吗?

而且在俄格战争中,俄罗斯居然还被人家击毙了一个集团军司令,最终以退回原状告终。格鲁吉亚当年就加入了独联体,今年确定加入了北约。

(风景如画的格鲁吉亚,现在成了俄罗斯的敌人)

乌克兰,本来是苏联的第二大加盟国,是俄罗斯抵抗北约东扩最重要的缓冲国,结果在北约一系列的攻势下,乌克兰全面倒向了西方,普京支持的总统亚努科维奇被人家赶下了台。

而克里米亚半岛,那是沙俄的传统属地,苏联领导人的度假村所在地。它属于乌克兰独立出去已经是耻辱了,普京收回了克里米亚,代价是俄罗斯永远失去了整个乌克兰。

美国人把北约的加盟国都发展到俄罗斯的家门口上了,你打赢了两个小朋友,还值得骄傲吗?

将来历史对普京的评价会是——他比叶利钦强,但是也仅仅比叶利钦强。


小约翰


其实这根本不是普京的个人问题

第一,毛子整体都不怎么会玩市场经济,放眼苏联加盟共和国除了波兰这种狗腿子,其他那些都是越来越衰退根本玩不转市场经济,但是他们硬是不搞计划经济。只有一个哈萨克斯坦好像一直搞类似计划经济所以经济还不错。第二,国际环境,如果油价还是居高不下,西方不制裁毛子,其实毛子应该还不错,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都赶一起了,毛子这几年确实难熬。三,外部军事威胁大,同时内部美国扶持分裂势力在俄罗斯搞恐怖活动,暗杀了几个共和国的总理总统。毛子不得不更加重视军事。

因此,毛子经济差不但是普京的问题,其实也是整个俄罗斯就不怎么会玩市场经济的问题和国内外环境的问题


虐猫达人——薛定锷


石油在一百四十美元的高位时,钱相当好赚,只要有了钱说话不在是细声细语,必会财大气粗豪言壮语吐口而出。兜里装着几吊钱时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像,老子。给吾十年,二十年后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此番言语一定是油卖一百多的时候说的,底气话。市场是波动起伏,任何物资有高位也有低潮。当国际油价卖几十元一桶时,价格几乎腰斩,只能望着油井眼翻翻,丰厚的石油收入少了一大半。在无其它收入来源立马显现出捉襟见肘的囧境,咬着牙关伸手摸摸口袋时,一脸地严肃性。一个靠着继承而来的那些“核导”,靠卖石油过日子的人,莫说二十年,就是给够一百年还是那个老样子。


挂羊头卖狗肉628


政治家的很多承诺最终都是无法兑现的,有时候他们作出承诺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争取民众的选票,

虽然俄罗斯民众的选票对于普京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争取俄罗斯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还是很有必要的。普京曾经放出豪言: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结果现在已经过去了18年,我们目前看到的依然只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俄罗斯。
(普京)

那么普京为什么没有能够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普京除了政治手腕比较强硬,他并没有太多其它的突出能力。普京当初放出豪言的时候大概只是出于自己的雄心壮志,或者说普京当时对自己的能力太过于自信,他当时可能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将来怎样才能够让俄罗斯迅速强大起来。

承诺是一回事儿,现实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儿,很多人只有当了总统之后才发现,原来总统的工作也是不好做的。

普京是一个掌控政治和权力的高手,但是他治理经济的能力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而言,它需要的显然不只是一个只会玩弄权谋的政治家,它更需要一个能够治理好国家经济的优秀领导人才。军事、政治和经济可以被认为是俄罗斯综合国力的三条腿,其中任何一条腿不稳固,俄罗斯这个国家都难以实现真正的强大。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


俄罗斯的战略对手是西方国家,它们的经济普遍都非常发达,俄罗斯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那么它在与西方国家的长期博弈中必然逐渐处于下风。俄罗斯经济在21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依靠国际油价的上涨和俄罗斯政治稳定释放出的红利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恢复,但是俄罗斯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以及糟糕的市场环境注定它难以获得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如果俄罗斯经济体制不能实现彻底的改革,那“中等收入陷阱”估计俄罗斯也是逃不过的。

另外,普京强硬的外交政策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始终难以获得根本性的改善,甚至于西方国家在近两年还推出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贸易环境。当俄罗斯面临西方国家的集体经济制裁,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经济很难获得太大的增长空间。其实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说,一位对西方国家立场强硬的总统并不一定真的有利于他们的利益。
(普京和特朗普)


当然,也许俄罗斯民众都还记得普京在十八年前曾经说过的那句豪言壮语,但是即便普京没有给俄罗斯带来奇迹,对此俄罗斯民众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或者想法,即便他们有意见也没有办法随便向社会表达。对于政治家的某些言论,我们只要听一听就好,没必要往心里去,因为很多政治家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说过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