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齡稱謂大全,許多人只知道三十而立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下面科普一下古代對於各個年齡段的那些稱謂。

初度:小兒初生之時。

赤子、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周晬:指嬰兒週歲。

孩提:指2至3歲的兒童。

始齔、髫年:指女孩7歲。

始齔、齠年:指男孩8歲。

垂髫:指9歲以下的孩子。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許多人只知道三十而立

黃口:指10歲以下。

指數之年:指兒童9歲。

幼學:指10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外傅之年:指兒童10歲。

金釵之年:指女孩12歲。

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十三:指13歲。

舞勺之年:指少年13歲至15歲。

及笄:指女子15歲,原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束髮:指男子15歲。古代男子到了15歲束髮為鬢。

舞象之年:指少年15至20歲。

成童:指8歲以上,或15歲以上,說法不一。

破瓜、碧玉年華:指女子16歲。古文人把瓜拆分為兩個八字以紀年。

加冠、弱冠之年:指男子20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許多人只知道三十而立

結髮:指男子20歲,女子15歲。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桃李年華:指女子20歲。

花信年華:指女子24歲。

克壯之年:指30歲左右。

而立之年、始室:指30歲。

不惑之年:指40歲。

艾:半百、知命之年,指5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下壽:指60歲。

高齡、耆:指60歲以上。

還歷壽:指61歲的壽辰。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從心之年:指70歲。

耋:指七八十歲,泛指老年。

喜壽:指77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耄:指八九十歲。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慾旺盛之意。

鮐背之年:指90歲。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許多人只知道三十而立

白壽:指99歲。因“百”字去掉上邊的一是“白”字,“百”數去一為九十九,故雅稱九十九歲為“白壽”。

期頤之年:100歲。

茶壽:指108歲。

雙稀、雙慶:指14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