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突破太陽能充電技術,汽車無需充電線,恐怕汽油車要涼涼!

部分國人對新能源汽車不太接受的核心原因在於價格高、續航里程短。

而且最麻煩的是充電,慢充8小時,快充也最少要1.5小時左右,可靠及便捷性跟燃油汽車沒法比。

我國突破太陽能充電技術,汽車無需充電線,恐怕汽油車要涼涼!


我國從2009年到2017年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超過2000億,但至今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也才150萬輛左右。

2017年創銷量紀錄也只有不到80萬輛,約佔汽車總銷量比例2.7%。

但是如果電動車充電及巡航里程完全都解決了,你會買更節能、環保的新能源汽車嗎,或者最少你還是會在心裡權衡一下吧。

我國突破太陽能充電技術,汽車無需充電線,恐怕汽油車要涼涼!


毒少今天就告訴你一個新能源汽車領域高科技項目。

最近,山東濟南建成了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標誌著中國在高速光伏充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這種光伏高速公路的牛逼之處在於材料、結構與功用,公路的表層是摩擦係數更高的半透明新型材料。

除了防滑,還能引導陽光照射到下面的太陽能電池實現光伏發電,好比公路下面就是個巨大的充電寶。

我國突破太陽能充電技術,汽車無需充電線,恐怕汽油車要涼涼!


更神奇的是,光伏高速公路的底層還有電磁感應線圈。

這意味著只要你的新能源汽車裝了無線充電設備,在這條路上變跑就能邊充電,去你的充電樁。

無限使用的太陽能+能充電的公路+無線充電的新能源汽車,這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困擾人類多年的汽車充電技術難題就這樣低成本的解決了。

我國突破太陽能充電技術,汽車無需充電線,恐怕汽油車要涼涼!


這其實並不是天方夜譚,國外早已經有先例。

世界上第一條太陽能公路於2014年10月建成與荷蘭克羅曼尼,現在準自行車和行人通過,主要是因為路太窄、太短(70米長,2米寬)。

美國在2013年的時候開啟了試點項目,美國能源局、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等為研究者多次提供經費。

目前進展不大,據悉在停車場路面上已經有相關應用。

我國突破太陽能充電技術,汽車無需充電線,恐怕汽油車要涼涼!


法國也是太陽能公里的積極擁護者。

2016年政府高調宣佈啟動相關研究,並計劃2020年左右將在法國各地修建總里程大966公里的太陽能道路,支持500萬人的用電需求。

我國突破太陽能充電技術,汽車無需充電線,恐怕汽油車要涼涼!


從各國的進展上看,受益於成熟的光伏產業,中國在太陽能公路的實踐應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只是這公路的維護保養成本也高於一般公路,據悉濟南太陽能公路通車後僅幾天就被人偷走了一款光伏路面。

我國突破太陽能充電技術,汽車無需充電線,恐怕汽油車要涼涼!


毒少覺得在動力電池技術面臨瓶頸,充電長、難等形勢下,太陽能公路或是加速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突破性思路。

試想有一天,我們開著車回老家過年,幾千裡不用加油,不需充電,那是多舒心的一件事,手機再來個無線充電,那畫面真是太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