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性恋得艾滋病的几率高?

田小Z


补充两点:

第一,大、中学生同性性行为中性健康的保护意识非常差是同性恋HIV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

中疾控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2011~2015年我国大中学生HIV感染者年均净增长率35%,在15~24岁大中专学生中,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占96%,其中男男性传播占57%;18~22岁的大中专学生,男男性传播占80%;在男男性传播感染的学生当中,86%有多性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使用安全套。

据性学专家潘绥铭2015年的调查,我国大学男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16.6%。

第二,同性性行为中存在很多高危性行为

2015年《广州市全国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2015-2018年)》:据估计,广州男男性行为学生超过5000人,该群体存在很多高危行为,比如:多性伴侣(最多达百人);安全套使用率低(近半年每次使用率仅29.6% )性病感染(15.3%的人近一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群交(4.4%);药物滥用(19.9%);HIV检测率低(不足30%)等。

提高防范意识,洁身自好、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李春老师


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为您解答。


众所周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在母婴传播已经被医学进步很大程度阻断的情况下,现在主要的传播途径就局限在血液传播、性传播上。

同性恋尤其是男性同性恋者的性接触,在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是非常高危的性行为。这种相对特殊的性接触,可能会造成直肠黏膜破裂,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性传播和血液传播甚至交叉发生了。


更为复杂的一点是,这样的特殊关系下,此类人群还存在交换伴侣的情况,再附加上个别人双性恋、甚至组建了家庭的情况,导致复杂因素更是乘系数倍增。

当性如果失去了管控的时候,它真的如洪水猛兽一般可怕,冲撞很多人健康,甚至夺去很多人的生命。

所以疾控人员也好,同性恋相关俱乐部志愿者也好,都在反复强调同性恋者之间在发生性接触的时候,要使用安全防范措施,这是永恒的、不断在推广和强化的重要议题。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提醒同性恋者,一旦查出了感染艾滋病病毒,那一定要进行科学的治疗,切不可以放任自流,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置于不顾。且行且珍惜。

辽沈名医,您的贴身健康智库!


辽沈名医


这个问题问的不严谨,不是同性恋感染几率高而是男男同性恋感染几率高。

而回答的都没回答到点子上。

构成传染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病毒的数量。

男性每次射精3-5ml,每毫升精液中病毒载量最高时可高达百万。

而肛门性行为的话就要分析生理结构了。什么微破损都没有意义的,就您那小丁丁能把直肠戳出微破损?润滑油是干嘛使的?

研究发现而直肠中有一种细胞 叫做m转运细胞 它在直肠内壁和淋巴之间进行废物转运 而hiv可以吸附在m转运细胞上进行无破损渗透!注意是无破损!

一旦携带hiv的人在直肠哪进行射精,这个细胞就好比卡车一样载着hiv到体内,不关乎破损与否。那男男的感染几率怎么可能会低呢?


海外瞧世界


得艾滋病并不是同性恋就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你应该说,只是接触艾滋病病人才有机率得艾滋病。艾滋病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母婴二是性交三是血液。在这三种原因中,性交是最不容易得艾滋病的。在性交中并不是异性性交就一定会比同性性交多少,关键是性交对象有没有艾滋病这很重要。不要在没有正确的科学根据,就乱说同性就比异性得艾滋病机率多,这种说法是对少数人的不公平。特别是在头条在这公众场合下不要信口开河,凭自己的感觉乱说。你歧视别人可以,但是你不能诬陷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