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滴血認親必死局,甄嬛是怎麼料定皇上不會用自己的血的?

手機用戶67715936607


拋開滴血認親的科學性不說,《甄嬛傳》中這一段劇情還是相當精彩的,也是全劇的一個高潮點。

當時祺貴人告發甄嬛和別人私通時,甄嬛的內心其實是很恐慌的,她以為祺貴人得知了她和允禮之間的私情,電視劇'甄嬛死死抓著桌角的這個小動作足以表現甄嬛內心的恐慌。

然而,當甄嬛聽到祺貴人說甄嬛私通的對象是太醫溫實初時,心的石頭就落下了地,緊握桌角的手也慢慢放鬆了。因為祺貴人根本就不知道甄嬛和允禮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她和允禮之間的私情是是無人知曉的。至於太醫溫實初,本就和甄嬛沒有什麼不正當關係,甄嬛自然是不怕。
就當甄嬛自以為勝券在握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要來一出滴血認親的橋段(姑且認為滴血認親是準確的),這下甄嬛又慌了。如果皇帝真要和六阿哥滴血認親,甄嬛就要陷入萬劫不復。

但甄嬛畢竟有著主角光環護身,輕易的化解這一場危機。

我們姑且不論第一次滴血認親時水中的白礬誰放進去的(根據細節來推測很有可能是甄嬛自己做的,滴血認親之前甄嬛剛剛做了指甲,塗了白礬),為什麼甄嬛會篤定皇帝不會親自滴血認親?

理由是不是正如端妃所說那般“皇上龍體貴重”嗎?

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真正的原因是甄嬛對於雍正性格的精準判斷。雍正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他對於自己有著絕對的自信,或者說自負。


在雍正心中,如果甄嬛的孩子不是溫實初的,那必定是自己的無疑。對於這一點,雍正是堅信的。

所以溫實初滴血認親,證明孩子不是溫實初的之後,雍正的內心就已經認定孩子是自己的。

而且雍正可是皇帝,親自滴血認親,面子上也掛不住。

甄嬛就是看清了這一點,並加以利用,讓告發她的祺貴人就此下線!


胡史亂翔


甄嬛料定皇上不會用自己的血,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皇上十分高貴,在古代,皇上是不允許刺破自己的身體的。


第二,在甄嬛發現了水有破綻之後。非常聰明的轉移了皇帝的注意力。而且第一次滴血驗親失敗以後,皇上已經明顯對甄嬛懷有愧意。

第三,甄嬛當時就說,如果將來皇上與六皇子滴血認親的話,必將會有大成詬病六皇子的身份。


第四,甄嬛有了這個雙生子之後,皇帝特別看中六皇子,並著重培養,一直想把六皇子作為太子的人選。皇上為了江山社稷打算,也不可能親自參與滴血認親。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想討論的,可以在評論區回覆,我會一一回復大家。


AB型雙子座


甄嬛傳:滴血認親時,甄嬛之所以能全身而退扳倒皇后,是因為蘇培盛給她說了這個秘密!

甄嬛傳中甄嬛在生下雙生子後,祺貴人便向皇后告發甄嬛和溫實初有私情,在祺貴人沒有說出是誰的時候,甄嬛心裡是十分沒底的,但是祺貴人說出是溫實初後,甄嬛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

甄嬛傳:滴血認親時,甄嬛之所以能全身而退扳倒皇后,是因為蘇培盛給她說了這個秘密甄嬛心裡都明白自己和溫實初的確沒有關係,加上當時現場幫助甄嬛的人很多,所以甄嬛並沒有因此害怕關於滴血認親,是一場貌似驚心動魄,實則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且不說滴血認親的精度問題,與科學無關。
即便是滴血認親的正確率可以肯定。
只說宮鬥技巧,拋出這個滴血認親那一方的,一開始就輸了。
所以,滴血認親這種“好玩”的事情,只會出現在“故事”中,而不會出現在真正的凝聚了兩千年鬥爭智慧的清廷後宮。
所以,故事只是故事,故事裡的事,說它是它就是。。。

姚賓夢


因為碗中的明礬是甄嬛加到裡面的,因為只有這樣甄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而皇后怎麼樣也不會加明礬,因為皇后也不知道皇帝會不會用自己的血。倘若是皇后加了明礬,萬一皇帝用了自己的血,豈不是證明皇帝是六阿哥的親阿瑪,又豈不是為甄嬛做了嫁衣裳。而且這樣還會折了祺貴人,皇后可沒那麼傻。


所以,碗中的明礬絕非皇后所加。因為皇后這些人早已經認定六阿哥乃甄嬛私生子,畢竟皇帝只寵幸了甄嬛一次。一次就得子,這不符合皇帝的風格,加之宮中早已經流言四起。

又何況祺貴人言之鑿鑿,皇后自然早已經認定此事穩操勝券,她哪裡還會去加明礬呢。


那為什麼說是甄嬛加的明礬呢?

其實在這場對質戲的前面有一個小細節,那就是在皇后娘娘傳甄嬛到宮中對質之前,甄嬛在塗指甲。而根據流瀲紫的原著中說明,這些指甲油中是有明礬成分的。


細思極恐,因為甄嬛在得知這件事是個陰謀後便迅速想好了對策,並且要絕地反擊,置皇后於死地。甄嬛趁亂將指甲伸入了碗中,這樣一來碗中就有了明礬,而甄嬛則將立於不敗之地。

因為若是皇帝親自驗血,那麼血相融,說明六阿哥確實是皇帝的兒子。那麼祺貴人等人的誣告之罪不能免矣,雖然不能傷皇后,但卻杜絕了流言。


而若是用溫實初的血,那就會像劇情發展的那樣,不僅打到了祺貴人,就連皇后也會牽扯其中。甄嬛就可以將他們連根拔起,而且還可以杜絕流言。

回宮後的甄嬛,早已經不是那個傻白甜,她完成了進化。輕鬆對皇后進行了反擊,並且一招制敵,讓她們永無翻身之日。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皇后和甄嬛都往裡面加了明礬,但總覺得皇后不至於鋌而走險至此。至於那些說明礬和甄嬛沒啥關係的,難道你真以為甄嬛之前是在塗指甲油?


逆流時代


這個原著還是有些出入的,原著中就比較天衣無縫了,皇帝是親自滴血驗親的,因為原著算是架空歷史,為了方便,改到了雍正朝,所以這為了貼合曆史,雍正皇帝的妃子孩子就那幾位,就把原著裡的人物做了適當的刪減,如果按照原著拍,很有可能超過一百集。



原著中,和甄嬛關係不錯,和甄嬛差不多時間生孩子的,還有一個貞嬪,當時因為甄嬛被祺嬪告發,又有淨白師太作證,甄嬛難逃一劫,還是浣碧救了甄嬛一命――浣碧從果郡王府中回來,知道事情不妙,所以就把貞嬪的兒子和甄嬛的兒子掉了包,把貞嬪的兒子放到了甄嬛兒子的襁褓中,抱著去皇后宮中見了正在審問的皇帝和後宮嬪妃。



當時孩子還睡著,浣碧怕待會扎孩子時孩子哭鬧會被貞嬪聽出來,於是請求皇帝,以貞嬪身體弱看不得這些把她給支開了,甄嬛看了一眼孩子,知道不是弘晏,是貞嬪的,那就是皇帝自己的親骨肉,所以甄嬛強烈要求皇帝親自滴血驗親,皇帝滴了血進去,當然不會驗出什麼問題來,所以不是甄嬛篤定皇帝不會親自滴血驗親,而是因為孩子是皇帝的親生而兒子,導演這麼改,也是因當時電視劇版本中,沒有貞嬪和那個孩子,只有一個甄嬛的孩子,所以只能不讓皇帝參與進去。



而對於之前那盆水裡的白礬,有一個細節是甄嬛在被叫去對峙前,槿汐正在給她塗指甲,並且塗了白礬,而甄嬛圖著白礬的手不小心碰了水,所以那盆水到底是甄嬛不小心弄成的白礬水,還是皇后有意為之,又或者是皇后的宮女以為是皇后做的來替他頂罪便無從得知,不過,從小說描述的系細節來看,似乎不是皇后弄得,而是甄嬛那“不小心”造成的。

槿汐事發前正在用白礬給甄嬛做指甲。


軍事一點通


相信看過《甄嬛傳》的網友都記得,最開始皇上對甄嬛非常好,甄嬛也覺得自己得到了愛情,加上皇上各種疼愛和賞賜,讓甄嬛以為皇上真心愛她,後來因為被人嫉妒陷害,讓她知道自己只不過是純元的替身,讓她傷心過度,離宮修行。

雖然在甘露寺,每天都很清苦,而且經常被人輕浮羞辱,在危機時刻,果郡王挺身而出救了甄嬛,後來兩個人相愛走在一起。當甄嬛發現自己懷孕時,卻聽到果郡王去世的消息,這時的甄嬛為了家人和孩子義無反顧的回宮。

甄嬛剛到後宮,宮裡就各種傳言飛起,皇后派人緊盯著甄嬛,最後抓住一個把柄,也就是滴血驗親,當場用的是溫實初和弘雁的血,因為孩子不是他的所以一點不擔心,不過有人會問了,如果皇上要用自己的血,豈不是甄嬛會很危險?甄嬛是怎麼猜到的呢?

皇后下旨後,端妃就察覺甄嬛有一絲不對,根據自己經驗多少也能猜到一些,然後才說了:皇上的身體怎麼能被傷害,端妃在宮裡也有一定權威,所以才起到關鍵作用。

端妃說完,皇后也沒有反駁,因為讓皇上流血,萬一這事是誤會,以後起步很麻煩,而甄嬛也是聰明,才讓弘瞻和溫太醫的血來驗。

另一個原因,可能皇上也怕驗出孩子不是自己的,這樣會讓整個皇家丟臉,只要證明跟溫太醫沒有關係就可以,如果懷疑以後可以派人調查豈不是兩全其美,不得不說後宮玩的就是心理戰。


小夏的奇妙世界


說滴血認親時,甄嬛心裡是慌的!慌的!慌的!不信可以回看電視劇,不用皇帝血是眾人推恿導致!皇后這一招的確狠,但她千算萬算沒算到孩子真不是溫實初的!皇后用這招算準了皇帝多疑,但皇后失算也是失算在皇帝身上,因為皇帝自私自愛!

其實只要仔細看過劇的人都會發現,皇上不用自己的血不是由甄嬛第一個說的,當皇后說出來滴血認親時,還說因為會損傷龍體所以才覺得不可行,這就看出來皇后的心機,皇后算準了皇上疑心重,滴血認親必定可以真相大白,皇上一定想要一個結果,哪怕有損傷。



第二個說的是端妃,在皇帝面前說一句頂兩句的特別有分量的人,端妃已經料到大事不妙,甄嬛可能大禍臨頭,但是此刻又沒有證明她清白的證據,唯一不是辦法的辦法就只能順著皇后的意思說,滴血驗親損傷龍體。


第三個說這話的人才是甄嬛,有了前兩個人的鋪墊,皇帝覺得自己真的是高高在上,刺傷自己似乎真的不太好,可是既然想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必須要走這一步,所以沒辦法。而這個時候只有當事人才能想出來的對策,便是要六阿哥跟溫實初滴血認親!因為他們倆根本沒有任何關係!這樣一來化解皇帝的難處,二來能達到皇帝想要的結果,給皇帝一個臺階下。

所以這個辦法只有當事人,孩子的親媽甄嬛才能想出來!但是多虧了皇后和端妃之前的鋪墊,否則這個辦法也不會這麼快成行!所以甄嬛驚險過關也要謝謝皇后,給了她一個死局,又讓她活了過來。



入行娛樂


電視劇裡因為有些人物被剪掉了,導致有些情節做出了改編,所以會讓人有疑慮。

原著裡還是甄嬛強烈要求皇帝刺破手指滴血認親,皇帝也滴了,但是為什麼沒有穿幫呢?因為抱來的孩子,是被浣碧換成了貞嬪(電視劇裡這個人物被剪掉了)的兒子,浣碧把甄嬛的兒子和貞嬪的兒子掉包,換了孩子包被,然後以貞嬪聽不得孩子哭鬧的理由,讓她離開可以現場。



因為如果孩子一哭,貞嬪一定能聽出來說她的孩子,浣碧用了手段支開她,所以她才敢跟皇上滴血認親。
甄嬛敢這麼說,是因為她聽出來那不是自己的孩子,而且皇帝也的確刺破手指滴血認親了,本來就是他兒子,自然是會相融。(血型幾率的事就先不說,這是文學,不是生物)
事後浣碧和甄嬛聊到這事,內心也是怕的要死。


上山吧廚神


電視劇裡這個時間的起因是一個小丫鬟看到溫實初幫甄嬛看病診脈不合規矩而引起。

所以皇后逮住這個機會要汙衊甄嬛和溫實初有私情,以此來扳倒甄嬛。

為什麼懷疑溫實初而不是果郡王呢?

1 溫實初在甄嬛進宮前曾提親,並餘情未了。

2 溫實初一直比較照顧關心甄嬛,甚至在她被趕出宮後,一直在關照甄嬛,想和她共度餘生,遠走高飛。

3甄嬛回宮後,溫實初是甄嬛能信賴的人之一,又加上比較熟,所以規矩不是那麼嚴,旁人可能會瞎想。眉莊死後,溫實初一直去哪裡看孩子,去的次數頻繁,難免生疑。

4果郡王沒被發現是因為他的母親當時在修行,別人以為他是探望母親。

所以甄嬛對皇上說,九五之尊比較金貴,驗血恐損傷龍體,既然嫌疑人只有一個,那麼就讓嫌疑人與孩子驗血,就能檢驗真想,還她清白。皇上自然答應了。


有愛心的蝸牛


這一幕雍正後宮攪動的‘滴血認親’以皇后一派的失敗告終。正所謂“成也滴血驗親,敗也滴血驗親”。

先說結果吧,然後按照皇后、甄嬛、皇上三條線路講解一下這個問題。

滴血驗親的結果是:

1、祺貴人打入冷宮;

2、被祺貴人收買的斐雯、靜白(先被拔舌頭)杖殺;

3、繪春(皇后的丫鬟)替皇后頂罪,被打發到慎刑司;

4、沈眉莊難產而死;

5、溫實初自宮。

回到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講一下皇后這條線。

皇后:需要清楚的一點是,這本身就是由皇后策劃,發動的一起陷害甄嬛的事件。當皇后一派糾集斐雯、靜白陷害甄嬛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後續的滴血認親這件事情。

所以,當皇上來到的時候,便提出了這種方法。同時,皇后也是極力勸阻皇上親自滴血認親。

因為,按照皇后的思路,她心裡面清楚六阿哥的確是皇上的孩子。這個時候,只有證明不是皇上親生的,才可以讓自己策劃的方向走下去,達到陷害甄嬛的目的,不至於提前敗漏。

但是皇后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是,她並不知道這不是皇上的親生孩子。要不然整件事情就變得簡單很多。

所以,她採用白礬來使溫實初和六阿哥血液相融,恰恰給了甄嬛一個巨大的轉機。因為甄嬛心裡清楚,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

甄嬛:甄嬛在宮外懷了果郡王的孩子,因為家庭原因,被迫放棄愛情,選擇進宮來解救自己的家庭。

從一開始進宮,就開始出現流言蜚語。諸如:“肚子比其他人要打”之類的流言。

所以,剛開始皇后指責她有私情的時候,她是緊張的。因為她害怕皇后知道了真實的父親。

當皇后說出她認為的通姦者的時候,這一切其實在甄嬛眼裡已經成為一幕鬧劇。所以,她的心情後面其實並沒有那麼緊張。

在這一刻,甄嬛並沒有明確阻止皇上滴血認親,但是根據皇后的安排和對皇上的提醒(龍體不可親損),恰恰對甄嬛起到了決定性的幫助作用。

當溫實初和六阿哥血液相融的時刻,她知道,肯定是水出了問題。所以換了下一杯水。

當蘇培盛拿來換過的水的時候,皇上選擇再驗。由於上一次驗血出現的問題,皇上這一次肯定更加不會選擇親自滴血。

這一刻他需要照顧甄嬛的面子,也開始相信甄嬛。所以內心是沒有這種需求的。

皇上:從甄嬛進宮開始,流言就一直存在。皇上一直處在懷疑的過程中。

所以當出現支持其懷疑的證據時,皇上並沒有想到諸如——水有問題、驗自己的血等方法。

隨著劇情的反轉,下一次的驗血對於皇上親自而為,已經不重要。反而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加重甄嬛對自己的失望。

但這些,並沒有消除皇上的疑慮,才有了後面的“粘杆處”事件。

綜合來看,雙方都不希望皇上親自滴血認親。但是,皇后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認為聰明的招數,恰恰幫助了甄嬛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