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和宜昌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哪個城市發展更有前景呢?

愛上當陽


😊😊襄陽和宜昌兩座湖北省副中心城市,都是公認的有潛力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八十年代以前,盛傳省會西遷,省裡的資金、政策和項目傾斜襄樊(後改名襄陽)。而在此時至新世紀初年,國家重金打造水電之都。宜昌由省內老五終於晉升仲傑。現在襄宜兩市比較,綜合實力國內分別處於69或61;實際GDP按國際慣例,宜昌當屬領先,若不計央企,襄陽不足宜昌六成;名譽GDP襄陽在近幾年僅在18年宜昌化工拆遷轉型時超出(宜昌未計入三峽電站等);人均GDP兩市不在一個檔次;常住人口方面,襄陽565萬,宜昌411.5萬,但宜昌淨流入,襄陽則屬淨流出;資源方面,宜昌遙遙領先。交通方面,由於長江和西部的戰略地位,宜昌之樞紐地位不亞於襄陽;文教和科技,襄陽高中略勝,大學與科研單位及軍工技術,襄陽至少屈低一個檔次,但高新區多一個(宜昌是兩個合併);在自由貿易保稅區面積方面,襄陽21平方公里多一點,宜昌則略大於27平方公里;即使歷史底蘊和旅遊方面,襄陽僅僅在東漢(含三國)時引以為榮,而在更古老的春秋戰國和、西漢和近代的民國,屈原和昭君的歷史地位和功德遠超魯人諸葛亮,而宜昌石牌要寨系陪都存亡,抗日功績已彪炳使冊,三峽風光和大壩英姿乃甩山野茅廬幾百條大街;(!)講到發展前景,襄樊過於偏向汽車,而宜昌又過重於化工,襄陽在搞新能源汽車,而宜昌汽車投資商卻是國內乃至世界上的新能源汽車的成功大V;(!)宜昌的機械、電子、航天、造船、醫藥和新材料等僅僅次於一線和某些計劃單列城市。上述綜合實力和基礎,襄陽可以說是望塵莫及的。在習近平時代,一旦省市領導和三峽總公司緊密協調,再吸引國內外更多更尖端的投資、技術和人才,領導宜昌人民發揚光大,一個嶄新的宜昌大都市將屹立於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明珠之巔!


任有新2


襄宜確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從目前來看兩市發展趨勢強勁,很難作出誰更有前景的判斷。當年確定省域副中心城市時、深圳工業園區時襄陽是由省主官優先提出。
從預測的角度來看,襄陽大平原、大


工業區、大交通的優勢明顯。先後匯聚近50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在此投資置業,充分說明該地地域環境和人文環境廣受客商關注。
襄陽是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省共有三座與之齊名的城市,分別是武漢、荊州。

她還是一座包容力很強的傳統美德繼承城市,三顧茅廬、馬躍檀溪、南船北馬、華夏第一城池都記載著當地悠久底蘊。
近些年來,襄陽先後成功創建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深圳工業園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北省第一個城市新區、國家級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地方新區等創新創業平臺,終為漢江流域締造出一個現代化大城市。
得以體現的還有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落戶東津新區,為新區注入了新鮮血液並助力其更好更快地發展。

襄陽的發展前景取決於眾多開發高地同心協力,推動成為中西部同類城市之首。這不同於宜昌眾多國家級戰略的加持護身,區別顯而易見,從政策傾斜力度來看宜昌更有說服力。
只是我仍然看好襄陽,我的理由是【助弱不幫強】。在政策扶持力度上,襄陽與宜昌存在很大的差距,襄陽能夠在懸殊較大的【扶持】下領先於宜昌,這可以當作是自力更生的樣本!


民間查訪專員


宜昌有它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是國家重點工程,名氣大。國家支持的項目,無與倫比。襄陽有襄陽的優勢。主要是地區大,鐵路交通方便。經濟實力不如宜昌。人們在議論省會問題,我認為這是多餘的,也是宣傳過剩,這種大事,必須由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你成天報道,議論這些幹什麼?意義何在?


欣欣129344340


宜昌貫徹新發展理念,不以GDP論英雄,主動轉型,淘汰落後產業和化工汙染企業,短期有陣痛,但經濟發展不會停滯不前,高質量發展己蓄勢待發,做好保衛母親河——長江這篇大文章,將會迎來氣勢磅礴的更高更快更強更好的發展!


榮哥83212519


宜昌工業基礎沒有襄陽好,襄陽承接了許多二汽的產業轉移,宜昌的化工企業佔比較大,且為了保護長江綠色發展,正在開展拆除工作,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個人還是看好襄陽的發展!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