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遊記》裡的妖怪都好像有拖延症一般,遲遲不吃唐僧?

先生語


《西遊記》中為什麼妖怪都不遲遲的吃掉唐僧,最後真正的妖怪基本上都掛了。為何會這樣呢?

明顯是客串

看完西遊記之後就知道了,並不是所有的妖怪都想吃唐僧肉,有些女妖精甚至還想和唐僧雙宿雙飛呢,想吃唐僧肉的妖怪中,大部分是神仙的坐騎或者神仙的副手變的,這些人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唐僧經歷一次磨難。又不是真的要吃唐僧。


主角光環

每個作品中的主角都有主角光環,像是白骨精這種真正想吃唐僧肉的真妖怪,還沒有準備好就被幹掉了。這就是唐僧的主角光環起了作用。所以妖怪再厲害,還是會被各種方法收服和打敗的。



其實裡面還有一個細節就是,那些有本事的妖怪但是又不想吃唐僧肉的,基本上都沒有被幹掉,最後還可能被神仙收服了。而想吃唐僧肉的真正的妖怪裡面,除了紅孩兒這種類型的被收服了,其他的妖怪基本上也沒有多少好下場。故而唐僧肉吸引這些妖怪來磨礪師徒四人的一個噱頭,但是靠著主角光環存在,就只能當師徒四人的磨刀石而已。


淡看天上月


我是宇航,我覺得西遊記裡的妖怪可以分為幾個類型。

第一,窮講究型,捉到唐僧肉以後,燒燒香,拜拜佛,給他餓上幾天,淨淨“下水”,洗洗皮,這種妖怪活該沒肉吃,不知道自己啥條件嗎?不知道自己能活幾天嘛?

就好比,這都要餓死了,你還說,別急等我先大個便再吃。


第二,苦女型,愛唐僧肉體勝過愛唐僧肉。動不動強制,被動,以身相許。典型的,肉沒吃著,人沒睡了,小命走遠。


第三,腦殘型,沒能力打的過孫悟空的,還硬碰硬。抓住唐僧,吃不吃的問題能想二年。

這麼吃“不要說黃花菜涼了”“能吃著明天的黃花菜就夠了”


第四,重情重義型,今天捉到唐僧不先蒸了,還請乾爹乾媽大兄弟等一家子人。

這種“代價”有點大。

我是宇航

吃就得了,再不吃小命都沒了

(宇航烏雞湯)


梁宇航


首先呢,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樣,唐僧被妖怪抓走的時候並不多。八十一難中烏雞國救國王、掃塔辨奇冤、鳳仙郡求雨、車遲國鬥法、三調芭蕉扇等很多難,都跟唐僧肉沒什麼關係。

我統計了下,八十一難中唐僧總共被妖怪抓過十五次。

再者,妖怪抓唐僧的目的都不盡相同,所以也很難一刀切地說為啥遲遲不吃唐僧。下面分別說下原因。

第一是蠍子精、金鼻白毛鼠精、玉兔精這樣的女妖怪,抓唐僧是為了婚配

。你說她看上唐僧英俊也好,看他是如來二弟子想獻身也好,為取他的元陽也好,總之她壓根就不想吃唐僧,所以談不上為何拖延了。

求配的還有個杏仙。之前唐僧被松樹精、柏樹精攝到木仙庵來,只是請他喝茶吟詩。大家聊的很開心,並無加害之意。卻被豬八戒〖不論好歹,一頓釘鈀,三五長嘴,連拱帶築,把兩顆臘梅、丹桂、老杏、楓楊俱揮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鮮血淋漓〗。


第二種是黃眉怪、青牛怪、黃袍怪這樣的“妖怪”,不屑於吃。想吃唐僧都為了長生,但黃眉怪是下任佛祖彌勒佛的心腹,青牛精是道祖太上老君的司機,隨便弄點丹藥就能長生了。

青牛精都說了〖假若三合敵得我,饒了你師父之命;如不敵我,叫你一路歸陰〗,但是連敗孫悟空好幾次,任他搬救兵,就是不蒸他們。他們都是為了跟取經團隊爭輸贏而來的。

而黃袍怪是奎木狼位列二十八星宿,蟠桃宴上有份,都說了〖我想吃人,哪裡撈不得幾個吃吃?這個把和尚,到得那裡,放他去罷〗。根本不把唐僧肉當盤菜。


還有金角大王、銀角大王,他們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童子,想弄點金丹吃太容易了。按太上老君的說法也是〖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託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壓根也沒想吃唐僧。

真正想吃唐僧,又抓到唐僧的僅有:寅將軍、黃風怪、紅孩兒、鼉龍、金魚精、蜘蛛精和蜈蚣精、獅駝嶺三怪、豹精、犀牛精,九起妖怪

其中寅將軍是還沒認識到唐僧的作用,並且唐僧還有倆從人。吃了從人之後,還沒輪到唐僧,就被太白金星救出來了。

紅孩兒、鼉龍知道唐僧肉是好東西,所以不敢獨享,都要留著請客。紅孩兒想請他爹牛魔王,鼉龍想請他舅西海龍王。結果客沒請到,請到了猴子請來的救兵。


豹精是怕孫悟空,他本身本事低微,吃唐僧為了長生。剛吃完就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了,他圖個啥?所以他兩次用假人頭想把孫悟空騙走,好放心大膽地食用,只是沒騙走倒被孫悟空打過來了。其中黃風怪、犀牛精也有此原因。

蜘蛛精是女妖,天性愛洗澡,準備洗完澡再吃,結果被孫悟空把衣服叼走了 。蜈蚣精剛把孫悟空趕跑,孫悟空就遇到黎山老母,請來了毗藍菩薩把他收了,來不及。

黃風怪、金魚精、獅駝嶺三妖、犀牛精,則屬於有品味的,有美食了不能隨隨便便就吃了,要〖待三五日,他兩個不來攪擾,那時節,一則圖他身子乾淨,二來不動口舌,卻不任我們心意?或煮或蒸,或煎或炒,慢慢的自在受用不遲〗。獅駝嶺三妖還要蒸一晚上蒸爛了,蘸蒜泥吃;犀牛精還有用酥合香油煎著吃。耽誤了時日。


待我施為地煞變


這個問題估計很多從小看《西遊記》的人都會糾結,你都抓來了,三下五除二吃了就行了,非得拖拖踏踏的,為什麼不吃呢?

首先從《西遊記》內容裡面找一些答案

1、想抓住孫悟空後,安穩的吃

有一些妖怪抓了唐僧之後,想要吃,結果一聽說他的大徒弟是孫悟空,就不敢立馬吃了,總想著把孫悟空一塊抓住或者把孫悟空騙走了再吃。

想要吃唐僧肉還想安穩的吃,想要解決後顧之憂,結果反被孫悟空給解決了。這個原因在西遊記中算是一個沒立刻吃唐僧的一個主因。畢竟一個隨時要命的敵人在外面也不敢放心吃。

2、想擺慶功宴,大搖大擺的吃,或者跟親朋好友分享,耽誤時間

吃了唐僧肉會怎麼樣?長生不老啊,這可是一件極大的盛事。平常我們做個項目成功結束還要擺個慶功宴,更何況對於妖怪來說這麼重要的一件事,自然要隆重一些,顯示一下。於是下去洗乾淨,再邀三山五嶽的好友一起吃,或者邀請什麼乾孃、親爹的一起來吃

戰鬥還沒勝利就想著擺宴。

3、沒來得及吃

很多妖怪抓了唐僧都有一個短短的緩衝器,為什麼不直接一口吞了唐僧呢?吃相臺難看,身為大王自然要有大王的範,太著急了只會顯得自己沒見過世面,所以都讓小妖怪們去洗乾淨了,這就是一個講究。另外就是,自己吃肉也得讓屬下們喝點湯,否則封賞不均容易失去妖心。

所以這一點時間就讓孫悟空打進來了,或者孫悟空已經在外面叫陣了,來不及吃了。

看這統計的吃的方法,真不愧是中國人寫的小說,蒸、炸、煮、煎、醃。難怪唐僧沒被吃,光做也得幾個小時啊。

從《西遊記》內容之外

西遊記的重點是考核唐僧,歷經八十一難取得真經成佛,所以這是一個造化。而為了考核唐僧,這苦難都是神仙人為設置,順便給自己的親信積點功德。所以看到取經路上絕大部分妖怪都是有後臺的,要麼是神仙菩薩的童兒,要麼是坐騎,或者身邊人等等。

這些妖怪自然知道不能真的吃了唐僧。印象最深的一幕

黃袍怪(雖然他不是要吃唐僧,僅舉個例子),這邊跟孫悟空打完架,逃跑飛上天接著就嘻嘻哈哈變回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看他們一群神仙在那互相拱手,分明就是任務完成了恭喜領到獎勵回來了的樣子。


妖鬼雜談錄


這個問題好,小時候看西遊記我也覺得好奇怪,妖精吃人還需要清洗煮熟?我當時就不明白了,如果是真的想要吃唐僧肉,明知道唐僧有高徒孫悟空,還在那裡磨磨蹭蹭的這兒那兒的?還不得早早一口吞下肚?


後來想想,興許是不能吃,可是不能吃,為什麼又要一路捉一路放呢?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還打的那麼熱火朝天,要死要活的。

再後來我突然想明白了,我突然覺得,唐僧取經本來就是一個碩大的企劃案,策劃師就是天上的那些佛、道祖師們。設定好了的人設,設定好了的情節,再加上以“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噱頭,神佛們在把自家的坐騎啊,童子啊什麼的,厲害一點的全給安置到這一路山水之中,甚至安排大家假裝明裡暗裡來搶著吃他唐僧的肉,順便和他的幾個徒弟分別打一場。



像是一場鬧劇,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對取經人的考驗,一路西去十數載,一個凡人竟然能最終堅持的走下來,著實是毅力非凡,徒弟們的一路護送,雖是護送,卻也是一場生命的修行,最終大家都得到了正果,皆大歡喜。


不管怎麼樣,妖怪們一路抓唐僧,確實也是為了這趟西天取經制造了很多麻煩,也有那麼一兩個不是體制內的散妖,輕信了謠言然後不知死活的入局,最終弄得魂飛魄散,也是怪冤枉的。

說他們是路障,是麻煩,其實更大的程度上應該算是助他們修行之路的磨腳石,前路兇險,防止他們腳底打滑,沒辦法做到真正心神同路。

想到這些,我想妖怪們磨磨唧唧的不吃唐僧就可以說得過去了,那哪是吃他呀,擺明了就是助他們啊!搞的怪嚇人的,說來這吳承恩筆下的神佛真的是調皮,真的是白白害的我們看電視是擔心了。


夢歸秦淮


據我分析,是這樣的。

1.妖怪不是傻子,特別是天上下來的那些妖怪。他們知道唐僧肉其實不能吃,吃了也沒法消化。



2.某些妖怪是天上下來肩負使命的,他們的目的是阻止唐僧取經。我們都知道吃唐僧肉長生不老,但誰吃過?這話又是誰傳出來的?這話是能隨便傳的?



3.有種說法,王母娘娘靠蟠桃宴的蟠桃來籠絡人心,謀求長生的神仙都得去送面子。而這是玉帝所不容的,於是與太白金星等心腹,導演了猴子上天的鬧劇,砸了蟠桃宴和蟠桃園。而太上老君更奸滑,順著玉帝來,製造空隙,讓自己的金丹連同爐子都故意讓猴子一鍋端了。

而西方在沒有桃子的時間裡,為了長生,靠的是吃金蟬子的肉身過日子。



4.這樣我們可以聯繫到,長生不老的唐僧肉,絕對是一些西方妖怪傳播出來的。因為他們知道金蟬子肉身的奧秘。



5.東方的天庭系神仙下凡,雖然肩負破壞取經的任務,但是一來上面沒有硬性規定,二來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星宿帶伽藍都跟在屁股後面,這場面太大,也讓人吃不出味兒,等閒的小妖是不願意躺渾水的,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裝個逼,捱時間,拖劇情還是做的到的,任務失敗誰也沒有話說。否則真把事辦成了,一刀殺了唐僧,是指望玉皇大帝保你呢,還是指望如來佛不殺你?


王司徒老百科


《西遊記》中,妖怪們即使抓到唐僧了,還是遲遲不敢吃,是蘊含人生大道理的。一般人倒是看了之後,都會感覺奇怪,不是吃了就長生了嗎?還怕誰啊?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我就來講講為什麼了。

沒錯,長生不老,是妖怪們所追求的。而唐僧,就是妖怪們比較容易達成長生的途徑。所以,西天路上,很多的妖怪,都想吃唐僧肉。

可是,即使抓到了,能急著吃嗎?不能!也不可以!因為長生不老是夢想,但愉快的長生不老才是真正的夢想。

誰不知道唐僧有幾個很有本事的徒弟啊?吃唐僧肉容易,但要不落下遺患,在沒確定幾個徒弟不想報仇,或者不會報仇了,不會給自己找麻煩了之前,誰敢吃?有一句話叫活受罪,誰也不想自己活受罪,那是生不如死啦。

妖怪們不敢一下子就把唐僧吃了,原因就出在這裡,他們要把麻煩解決了,才可以安心的吃唐僧肉,才敢讓自己長生不老。這也是一種遠見,也是妖怪們的人生智慧。畢竟,人家修行成妖成精了,也上萬上千年,少也有幾百年了嘛,要這點智慧都沒有,那真是白修了。


命理師陳一宏


《西遊記》裡的妖怪並非都有拖延症,灰太狼才是,所以小肥羊最後全跑了。當然吃羊太暴力,灰太郎想演下去,也只好眼睜睜看到嘴的美味溜走了。


所以要考慮幾十集劇情需要,吳承恩自有辦法。首先唐僧取經是佛祖安排的,所以派了神仙的坐騎下凡演戲,也樂得放縱幾日,青牛啊,獅子啊,大鵬等雖想吃,但吃了要命不如不吃。還是打打口頭牙祭好了,給唐長老有驚無險嚇一回,通關返隊就完成任務。

可是萬一弄假成真呢,把唐僧肉說得神丹妙藥似的,有野生妖怪突兀咬上兩口也不得了啊。所以取經路上又生出這樣的傳說,(當然是大鵬等散佈出來的)唐僧肉生食無效,須打整乾淨全蒸熟了吃。


沙僧吃了金蟬子前九世化身,除了飽餐一頓,收集頭骨做了串項鍊,也還呆在流沙河做妖怪。應該是很有說服力的,要不然妖怪餓慌時生吞活剝了唐僧,孫悟空救都來不及。

其次呢不許嚇著唐僧,要是哭了肉變酸,不是不好吃而是失效,原來吳承恩是動物保護協會的!愉快的殺死,肉製品不殘留毒素,是源自此,天價牛肉聽音樂長大之類同理,必須心情愉快的上蒸籠。可是唐僧天生膽小,被蒸要’死了還不哭?!哭也是拖延時間的法寶啊。

至於大鵬說的"拿他出來,整制精潔,細吹細打後吃方可。"原來神仙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要切成小片紳士般慢品,千萬不可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棗不曉得味道。意在強調心急吃不了唐僧肉啊!


"食色性也"佛祖也深知人性,女妖精也不例外,於是吳承恩講唐僧也是大帥鍋一枚,女妖怪都迷得神魂顛倒,先忙著成親,厭了再吃吧!

這樣算下來,妖怪們忙乎著把吃唐僧搞成成長生不老工程時,孫猴子救兵也早搬到了,所以九九八十一難順利通關。明白了吧,遊戲規則早就定好了,誰死誰活,成佛成仙早成定局。可憐那些自命不凡的野生妖怪,死了還不忘說:

我差一點就吃著唐僧肉了…

一花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與你共品百味人生。

元元的天下


這也是個困擾我整個童年時代的話題,我端坐在小馬紮上,辛辛苦苦追《西遊記》,看了一集又一集,難道不就是為了看唐僧什麼時候被吃掉嗎?

初期當然是看孫猴子到底能裹出多大亂子,看到猴子被壓在五行山下,心涼了。猴子從山下被唐僧救出來,那時候還是對這個白胖的和尚存有一些好感的,直到他後來各種冤枉猴子,對猴子念緊箍咒,從此,哥們看西遊記只剩下一個目的——想!讓!唐!僧!死!

可是妖怪們,你們為什麼從來不考慮一個小孩的感受?

唐僧一共被你們妖怪抓走19次,只有一次是被兔子精強迫成親,其它的妖怪們都是要吃唐僧肉,可,你們倒是吃啊?

看看你們都是作了些什麼孽喲,絮絮叨叨、磨磨蹭蹭、各種理由和藉口,不知道蒸還是煮,非要把和尚洗個乾乾淨淨,洗的時候也不親自洗,非得委託給一個偷懶的小妖,非要找親戚朋友一起來吃.......

獅子精、老鼠精、鯉魚精們,你們最後對不起的,除了你們的胃,還有一個小孩的心!

兄弟不才,稍微長大一點後,才知道錯怪了妖怪們,也冤枉了導演,根子還是在吳承恩那兒,是這個傢伙編排了一堆角色湊次數。

小時候犯尷尬癌的場面絕不僅限於西遊記裡妖怪們的拖延毛病,記得,無數的女英雄痛斥漢奸鬼子們,然後漢奸鬼子們毫無例外向女英雄伸去了魔爪,然後,然後,然後總是特麼會有人出來搗亂!

後來,我這毛病是金庸安排尹志平給我治好的。

有人跟我有同樣的經歷或感受麼?


歷來現實


這個題目有意思,其實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

我們看電影電視劇,都會總結很多橋段出來。比如說,女人一旦被強姦,就很定會懷孕,然後故事情節發生轉折;比如說,男女主公不小心雙雙倒下,都一定是正好接吻;再比如說,少年掉到懸崖下面,都能撿到武功秘籍或其他寶貝。

還有一種叫做主人公不死定律,主人公在臨死的最後關頭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死不了,唐僧每次被妖怪抓了,大家商量了半天,是蒸著吃呢,還是煮著吃呢?唐僧被嚇得要死,然後悟空就出場了。

其實大家反過來一想就明白了,小說一開始,主人公就死了,那還叫主人公麼?那叫跑龍套,所以主人公肯定是不能死的。不能死,又要吸引讀者,那就只能把故事變得曲折離奇,驚心動魄,扣人心絃。

看多了,大家也就厭倦了,審美疲勞了,因為每次都嚇大家一跳,但都是虛驚一場。狼來了,第一次,大家趕緊跑,第二次,還是跑,第三次接著跑,第四次,大家覺得是惡作劇啦。

這種橋段千古不變,大家也都知道是惡俗橋段,但也仍然有很多人喜歡。為什麼呢?一些人可能會鄙視,覺得太low,網絡小說基本上都這樣,但仍有很多人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類講故事的手段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按照前蘇聯民間文藝理論家普羅普的說法,幾千年來俄羅斯故事總共就那麼幾十個母題,中國的民間故事類型同樣也非常有限。有限的母題,跟人類理解世界的方式、價值觀相關。

那些妖怪們想著各種招來吃唐僧的時候,每個讀者都會會心一笑:又開始了 。

偉大的民間戲謔傳統從這裡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